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lspjy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初中生物老师教学随笔

[复制链接]
8#
 楼主| 发表于 2008-9-4 06:4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初中生物老师教学随笔


让生物教学“活”起来  



贵州省绥阳县郑场中学 李侧林





受传统教育观念和地区性中考制度的影响,生物学科被列为“豆芽科”。这势必给教师的教学带来很多烦恼,更为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本人的教学实践,深知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能让枯燥无味的生物教学“活”起来。因为它能吸引学生对生物学学习的自觉性,又能培养学生探索精神,还能开发他们的创造能力。浓厚的学习兴趣,可消除学生在学习中的疲劳,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取得优异成绩。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谈几点体会。



一、  感情投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若学生对教师感兴趣,对他任教的这门课也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教师应该对学生多进行感情的投资,做到处处关心学生,爱生如子,同时课余时间应多深入到学生中去和他们聊天,讲讲生物领域中各种各样的趣闻,帮助解答生活中的一些凝难问题。如,一次施肥过多,植物为何会烧苗?南瓜为何有的子房自然发育良好,有的发育不好?这样做学生自然会喜欢这个老师,进而喜欢这门学科,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二、给每节课开好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俗话说:“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教师应对每堂课的开场应该认真仔细推敲,要使开场能起到激发学生兴趣的功效,从而为传授新知识扫清心理障碍。这就必须根据不同情况,不同的内容,设计不同的导言。如对七年级新生上第一节课是时,一般可采用先“诱”后“入”,即先来段精彩的开场后,讲神秘的奇花异草,动物的一些特殊行为以及讲一些生物学的趣闻生物秩事,这样旁证愽引,深入浅出,使学生整个身心都融于生生不息,奥秘无穷的生物界之中,学生自然会对生物学产生浓厚兴趣。



三、注重贴近学生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将书本知识与实际结合起来,使理论再回到实践,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餐桌上的“糖拌西红柿”和“盐拌青菜”的盘里为什么会出现许多水?提出淹姜时加入醋和白糖,为何糖可进入细胞内部?做酸菜时,为什么要密封?种菜时,为何施肥前一般要松土?当这些问题解决后,学生不但对课本知识理解得更深,而且对学习生物学产生强烈的兴趣。



四、利用直观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利用直观教具和实物可使学生对知识理解得更透切,同时也可激发兴趣,如讲肾脏的结构可先利用人体模型让学生观察肾脏的位置,然后亲自动手解剖肾脏,观察肾脏的内部结构,这样学生对肾脏的结构掌握得更加透切和牢固,同时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总之,培养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就可使他们学得生动活泼,兴味不衰。当然培养兴趣的关键在于教师勇于实践、敢于创新,在遵循教学规律把握学生学习生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教学机智和教学艺术,才能使生物教学达到知识性和趣味性的和谐统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08-9-4 06:4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初中生物老师教学随笔

救学生于“背生物”之中  



文登市三里河中学 王培阳



经常听学生说:“老师,我真使劲背,怎么背不下来呢?”,学生家长则说“我看着孩子背了好几遍生物,考试还是不会。”这些话表明学生学习生物还用“死记硬背”这种费力费时、效率低下的方法,不能主动地学习,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把学生从“背生物”中解救出来,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



1.采用各种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



孔子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学中,挖掘各种趣味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让学生由被动的“要我学”转变为主动的“我要学”,全身心地参与课堂活动。



1.1 利用各种教具,增强教学直观性



生物学是一门直观性很强的学科。直观教学既是学生获取感性知识、发展智能的重要途径,又是生物教学的一种必要手段。生物学的直观教具很多,如标本、实物、模型、挂图、录音、录像、幻灯和照片等。这些直观教具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而幻灯、投影、录像、电视、电脑等教学手段的利用,将直观教具的形态、结构等特点放大,在屏幕上清晰、生动地显示出来,更能吸引学生细致地观察生物现象、认真思考问题,提高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认识事物的本质。



如讲述蚯蚓时,先利用实物投影展示蚯蚓在马粪纸面上的爬行和在玻璃面上爬行的现象,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为什么蚯蚓在马粪纸面上能爬行而在玻璃面上不能爬行呢?通过观察、讨论和分析,学生不仅加深了印象,而且明白蚯蚓的运动是依靠什么来完成,刚毛的作用是什么。再如,讲述关节的结构时,由于条件的限制不能给每位学生一个关节,部分学生便看不清关节的结构,只听教师讲述,增大了理解知识的难度。这时利用实物投影仪将实物关节和关节模型投到屏幕上,结合多媒体放映关节结构课件,动态闪烁着指明各部分结构。学生就容易看清关节各部分的结构,学生发挥主动性,掌握这部分内容就轻而易举了,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1.2 加强实验教学,增强教学趣味性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能加强学生的感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学生都喜欢动手做实验。



如制作临时装片等实验,当学生成功地制作成一片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并且独立操作显微镜在视野里清晰地观察到洋葱表皮细胞的形态或结构特点时,其喜悦之情是难以自禁的。在尝试到成功的愉悦后,学生情绪高涨,教师稍加引导让学生制作、观察黄瓜表层果肉细胞临时装片,就比较顺利。实验完成后,学生很容易说出观察的现象:洋葱表皮细胞近似长方体,黄瓜表层果肉细胞形态不规则,但它们都有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这时候教师只需说明,“植物细胞都有细胞膜,但由于它太薄,而且紧贴细胞壁,用光学显微镜是不易观察到的”,学生就能得出结论: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不同的细胞形态虽然不同,但它们都有相同的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良好的兴趣会激起学生探求知识的热情,在学习活动中能由此及彼,举一反三,总结出结论。如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这个实验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自己提出问题做出假设,选择所需的实验用具,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得出结论。这种富有挑战性的学习方式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性思维,学生能充分地动脑、动手、动口,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在探索中不断地得到加强和巩固。



1.3 理论联系实际,增强教学实用性



生物教学中运用现代技术及语言,激发学生内心的感受,使学生认识到生物知识的意义,树立科学态度,提高学习兴趣。例如讲授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生态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等内容时,通过投影、录像、微机的演示和语言的渲染,使学生受到感染和教育,当学生认识了遗传病及危害,了解了不按生态规律办事,破坏生态平衡,造成的不良后果,就明白了“法律上为什么禁止近亲结婚、我们应当怎样保护环境”,能运用生物知识,解释和解决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所遇到的“动脉血管出血如何止血、煤气中毒及救治、如何保证每天合理膳食”等实际问题,进一步理解课本知识,提高了学生记忆知识的质量。



当学生了解到当代生物学发展的热点问题,如器官移植、基因工程、试管婴儿、仿生学、转基因食品等等,就会认识到生命科学的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意识到生物学的重要性,就会激发起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学生就会积极投身到保护地球等实践活动中去,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指导学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古人说得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掌握了好的学习方法,等于有了开启知识大门的钥匙。



2.1 指导学生做好课堂笔记,养成良好习惯



俗话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即“心记不如墨记”。我在每学年的第一节课首先向学生介绍做生物笔记的方法、要求:对于课本上已有的知识点,让学生直接在教材上做出“标记”和“注明”;对于课本上需要补充说明的知识点,让学生记在纸上通过粘贴“增加”在教材相应的页面上。



标记:用直线或曲线符号把重要的内容标出来,用双直线或双曲线符号把比较重要的内容标出来,用圆括号把特别重要的内容括起来,关键性的字、词下面用三角符号标出来,重要的段落用大括号和星符号在段落旁标出。



注明:对于教材个别地方必须“前挪”或“后移”才能说明问题的,可批注在旁以备忘,便于学生学习中随时查阅。如初一上册《观察植物细胞》中“细胞各结构的功能”这方面知识,在本节教材没有讲,但在《细胞的生活》一节讲到,学生可把它批注在旁。再如初一下册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中没有讲光合作用的另一个产物:有机物(淀粉),但在第四章《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中已经讲过,让学生在第五章第一个演示实验旁做出注明,便于对光合作用的公式和实质进行理解记忆。



增加:对于书上的某些知识点通过增加极其简要的文字和事例加以说明,帮助学生理解记忆。《生物特征》一节中的具体事例存在一定局限性,学生可以举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如:家里发面用的酵母菌呼吸时产生二氧化碳能使馒头暄,它的生殖方式是出芽生殖;夏日家里的食品容易腐败是由于部分细菌分裂生殖造成的;向日葵的向阳性等等;学生在学习时,可把这些材料增加在课本的相应页面上。



刚一开始学生对“做课堂笔记”可能不习惯,我适当放慢教学速度,观察并提醒学生对要记的内容做好标记和笔记,每节课后坚持指导和督促检查,让学生整理补充笔记,促使学生形成做标记和笔记的良好习惯。



学生在课堂上使用这些方法,能够提高读书的有效性,增强学习能力,课后能够主动预习新知。特别是到了复习巩固的时候,学生更能感受到“笔记”的作用,对前后的知识能够连贯一致,对问题能够举一反三,学习效率也成倍提高。



2.2 对照插图学习新知,培养观察分析能力



初中生物教材中有许多重要的插图、图解,这些图像概括性强、生动直观,是对课本内容的高度浓缩和升华,其作用是语言、文字无法代替的。



我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对照插图、图解,与课文对应学习。如《细胞分裂和分化》中有关染色体的叙述,学生对此是很抽象的,我利用“洋葱根尖的细胞分裂”插图以及“动物细胞分裂”图进行解释,让学生与正文内容对应学习,了解“细胞不分裂时遗传物质以染色质的形态出现,细胞分裂时遗传物质以染色体的形态出现”,明白“细胞分裂时细胞核中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经过这样的学习,同学们既有了统一的认识,又加深了对细胞分裂过程的理解。



新教材中设置的“观察与思考”栏目,在“图文结合”这方面尤其突出,如初二《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的学习中,学生在我的指导下对“人眼球的结构和照相机的结构示意图”进行观察,明白了眼球的晶状体、瞳孔、视网膜分别相当于相机的镜头、光圈、胶卷,理解了晶状体能折射光线、瞳孔能控制光线的进入、视网膜能感受光的刺激形成物像;学生在记忆课文中“视觉的形成过程”时,就感觉到形象、生动,言之有物。



生物试题中的图像和图表分析题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于课本,其中不少是来源于“探究实验”。我在课堂教学中就十分注重利用“探究实验”产生的绘图等课堂再生资源,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如在“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探究实验中,我除了让学生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曲线,还让学生根据曲线分析:大花生(或小花生)果实有大也有小的说明什么?比较这两条曲线又能说明什么?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的性状既受遗传物质的控制又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学生学习时对图读文,看图释文,教师讲解时,以图引文,以图释文,有助于学生理解文字内容,增加记忆的深刻性。学生在考试时遇到文字题,有关的图像就会马上呈现在脑子里,帮助回忆、表达课本中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遇到填图题就更容易填注。



2.3 运用类比法,提高学生分析归纳能力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通过比较的方法而使认识得到深化的,能够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比如学习“排泄与排遗、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简单反射和复杂反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及社会行为、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 等等这些既有相似点又有差别的生物知识时,进行归类对比和练习,就容易搞清各对概念间的本质区别与内在联系,有利于掌握和记忆知识。



例如,在讲解简单反射和复杂反射的概念时,我列举婴儿吮奶、寒冷使人打哆嗦、谈虎色变、望梅止渴等反射活动,请学生对比辨别,找出两者的本质区别:神经中枢是否包括大脑,这样巩固知识的效果非常好。



在初一学习“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过程中,我先指导学生列表比较“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在“条件、场所、原料、产物、过程、结果”等方面的区别,再让学生书写二者的公式,来认识两者的联系:光合作用的产物是呼吸作用的原料,呼吸作用的产物又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又被呼吸作用释放。学生应用这种方法就可将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增强学习效果。



2.4 指导学生阅读自学,提高分析概括能力



新生物学教材图文并茂,是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好材料,教学中我注重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和技巧的指导。



课前预习中,我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阅读之后找出难点,记下疑点;学生在上课听讲和做笔记时就有目的性,就能注意老师的解释分析,进一步引发思考。如在预习“排泄”一章时,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学生大多难以理解,学生在书上作一标记,提出问题,上课时注意老师的演示、解释和分析,能深刻地理解尿液的形成过程。



新教材中设置的“资料分析”栏目,十分有利于学生课堂阅读,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中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的认识,学生在我的指导下参照插图阅读,并增加自己的见解及一些生活中熟悉的例子,经过讨论,就能归纳出知识的要点,加深对“适者生存”的理解。



学生课后阅读的时候,我要求将概念和要点勾划出来,把主要内容用简练的文字概括出来,写在空白处。教学中我对新教材中设置的课外阅读等栏目也同等重视,要求学生在新课前对上一节的课外阅读进行心得交流。



实践证明,上述方法在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确保生物课堂教学由低质转向高质、由低效转向高效。只要这样坚持下去,我相信会把学生从“背生物”中解救出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8-9-5 06:5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初中生物老师教学随笔


二次“尴尬“换来更多的尊敬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十中学 安云玲





作为一名初中教师,在与学生接触的过程中,总是有一些事让你感到难忘,在他们多彩的年华里,你能和他们一起享受青春的激情和快乐,当然偶尔也有尴尬。



在二年五班讲述两栖动物的生殖与发育一课时,课前我布置了学生收集有关两栖动物的有关资料。在课上,学生通过观看青蛙的生殖与发育过程的挂图及通过标本的观察,学生提出了许多有关两栖动物生殖与发育的问题,大家通过小组的讨论,共同解决了这些问题,做完习题后,进入自由空间部分,学生把所找到的资料展示给大家,有的讲述了有关青蛙的故事:在美国,有一个青蛙长了十五条腿,有十三只几乎不能运动,只有二只是正常的腿;有的同学讲述了大鲵为什么叫娃娃鱼;有的同学还讲了部分两栖动物的寿命长短等等。整堂课气氛活跃,学生讨论,提出及分析问题都十分积极,效果很好。当我为本课作一小结后,铃声响起,我刚要和大家说声再见,这时有一位学生举起手:“老师,我问一个和这节课无关的问题行吗。”我说:“当然行了,不过得耽误大家二分钟的时间”,大家齐声说没事,让她问,于是她说道:“老师,我在动物世界中看到,说海马是父亲生育下一代,是这样吗?”我当时一愣,我想河马不是雌性生殖吗,怎么动物世界说是雄性呢(我把海马听成了河马),为了不让自己答错而使学生的知识有误导,我十分尴尬地说:“真是不好意思,我不知道,但我会去查,下节课再告诉你答案,行吗?”学生笑了说:“行”。当时,我的脸一下就红了,虽然同学们还是象以往一样如同小鸟般的围着我左问右问的问不同的问题,但我的脸一直红着,因为我感到十分惭愧,当着那么多同学的面,我的知识出现了空白点,因为我的确不知道河马的“父亲”能孕育后代,于是我回到办公室打开了电脑,但由于网络出现了点问题,没能查到。回到了家,我直奔书房,打开电脑寻找答案,上网查证后,河马是由雌性孕育后代,并且我找了一个有趣关于河马的小故事,有一个大龄河马,它已经三十四岁了,是十三个小河马的妈妈了,为了他的生命着想,饲养员给它喂避孕药,防止它再次受孕。



两天后,我在上课时把这个故事讲给了大家,大家对这个小故事十分感兴趣,然后我否定了那位同学的说法。可是那位同学又举起手来,满脸的诧异对我说:“老师,我问的不是河马,是海马,它的生殖过程是什么样的呢,是不是海马爸爸生殖后代呢?”当时我那表情,真不知道怎么形容,又是一次尴尬,我先是肯定了她的雄性生殖后代的说法,但我不知道生殖过程是什么样的,于是我在同一个班连着二次说了:“不好意思,我不知道,不过我下课会还是会查这个问题的。”下课后,我本以为学生会说我,笑我二次说出“我不会”,不会在我的周围问问题了,结果却出乎我的意料,他们不但没有“冷落”我,反而在问问题的时候还给我讲了许多趣事,有一个学生告诉我,世上有这样一个鸟,当小鸟受敌人袭击有生命危险时,大鸟会全力相救,但如果救不出来,大鸟会去衔来一种毒草莓把小鸟毒死,这种鸟的故事我真的不知道,我表扬了他。接下来的几天我特别期待五班课的到来,(那是一种从来没有过想给学生上课的那种渴望),因为我要一雪前“耻”,上课时,我会声会色地把关于海马的生殖过程讲给了同学们,同学们听后都为这个“孕夫”的事迹喝彩,我则因为近一周为自己“平反”而松了口气。



从二次尴尬的“我不会”中,我并没有看出学生异样的眼神,更没有使我的教师形象而打折扣,我发现学生更爱找我问题并且多加了一个环节,就是给我讲述他们所知道的课外知识,因为我的坦诚,我的不会,我们还增设了一个空间,那就是教师与学生比试的二分钟,看谁知道的课外知识多,多增设的这个学生与我互动的空间,他们把教师那种高高在上的印象抹去,我鼓励学生多看课外书,多利用学习工具掌握更多的知识,我及时的表扬,增强了学生的信心,处理收集信息的能力加强了,拉近了我们的距离,他们更加的尊重我了,由于每节课我的课外知识都略胜一筹,他们也投来了羡慕的表情,学生们与我共同学习,共同探索。我自认为的尴尬烟消云散,我的“不会”换来了学生更多的尊敬的目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08-9-5 06:5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初中生物老师教学随笔


将生物课堂延伸到生活当中



吉林省和龙市第六中学 闫福荣



学生、老师和家长习惯把初中的各学科分为主科和副科,这无疑是从升学的角度来分的——升学考试的科目是主科,不考的就是副科,而初中的生物学,自然被列为副科当中。既是副科,被重视的程度就可想而知了。在这种情况下,怎样让学生愿意学生物、学好生物,就成为我常常思考的问题。在实践中我感受到,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组织学生探究性学习等都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同时我还发现,把生物课教学同学生们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帮助学生们从生活中学习生物,更会取得意外的收获。



  为此,我在教学活动中,特别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把生物教学与学生们的生活联系在一起,努力开创教与学的新局面。



一、走进大自然,让学生体验生物学的乐趣



生物学知识源自大自然,大自然是真正的生物知识宝库。为了让学生直接从大自然中汲取知识,我利用一切机会,让学生在生活中亲近大自然,走进大自然,从中获得丰富的生物学知识。



在我所教的学生中,有很多是农村的孩子。他们虽然和大自然很亲近,却也往往不能把生活和生物学联系在一起。于是,我会常常利用各种时机,主动为学生们建立这种联系创造条件。比如,在学习“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一课时,我事先安排了学生利用周日回家的机会,发动学生到自己的家乡对生物的种类进行调查,使他们获得了丰富详实的第一手资料,上课时,大家互相交流,共同分析,不但活跃了气氛,而且使学生们的印象深刻,再加上我的点拨引导,使学生们既学到了书本上的知识,还把它同生活实践联系在一起,学到了“活”的知识,取得了令人非常满意的效果。



再比如,我们这里的很多人都有随着季节进山采山菜、搞“小秋收”的习惯,很多孩子也会随大人们一起去。我会利用这个机会,让学生们观察生物不同生长阶段的发育状态,学习对各种植物进行分类。我还教给他们一些采集和制作植物标本的知识,使他们自制了很多的生物标本,既学到了知识,更增添了兴趣。



随着类似的各种理论联系实际活动在增多,学生们对生物课的兴趣也日益浓厚,在学校进行的问卷调查中,竟有很多学生说:“我最喜欢的课是生物课!”兴趣是很好的老师,有了这位好老师的引导,谁会否认,学生们不会从自然界丰富的知识宝库中获得无穷而有用的知识呢!



二、把生活知识带进课堂



学生虽然还小,但仍在每天的衣食住行中积累了丰富的生活体验,这些都是无形的课程资源。在教学中,我注意挖掘利用这一资源,既让学生感到熟悉和亲切,从而乐于学习,也使课堂教学避免了从理论到理论。



讲授“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一课,如果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就会使其变得枯燥乏味。而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从他们的日常生活饮食习惯入手,来分析哪些食品含有什么营养,怎样搭配营养才全面,还让他们列举了曾遇到的食品安全问题,同学们积极发言,气氛热烈。经过大家相互讨论交流,把书本上的知识变成了自己生活中经历的内容,从自己生活经历中提炼出了生物学知识,就使这些知识得到升华,真正成为在他们的生活中起作用的宝贵财富了。



其实,我认为把教学和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它避讳的是生硬和勉强,需要的是自然的融入,是一种润物无声的感觉,是自然而然的感觉……



三、动手动脑,在生活中探究、运用生物学知识



学生学习的快乐,不全部在于考试得了理想的分数,更在于把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去解决了具体问题。所以,我会有意识地布置一些具有探究性质的作业,让学生们去完成。在学习了“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后,我给学生布置的作业是:根据父母的健康状况和身体需要,为他们设计一份营养食谱,且亲自烹调,并请父母品尝,还向父母介绍其中的道理,请父母做出评价。在寒假时,我布置了“栽蒜苗”的作业,让学生做出完整的探究实验记录,内容包括各对照组大蒜的发芽率、温度、水分、光照等条件对其生长的影响等,这样,既让学生应用了所学的知识,也培养了他们耐心、细致的科学探索精神,还用自己的劳动成果丰富了家庭的春节餐桌。开学后,学生们对这样作业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用这样的情绪去进行学习,怎么会不使他们劲头倍增,加倍努力,取得好成绩呢!



四、组织开展“生物与生活”小型知识竞赛,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需要调动的,而长期保持更需要一定的激励。于是,我常在课堂上开展一些以“生物与生活”为主题的小型知识竞赛,促进学生愿学会用。



比如,我曾出过这样一些题目:“小刚的爷爷的腿常常抽筋,这可能是什么原因?对他的饮食你有什么建议?”“有人说清晨不宜在公园或树林里锻炼,你认为有道理吗?说说你的看法。”“你在长跑时有肌肉酸胀的感觉吗?原因是什么?”“小红嘴里常常含着一个棒棒糖,有人说这样容易患龋齿,说说你的观点”,等等。同学们都跃跃欲试,不甘落后,踊跃抢答。抢答的巩固了知识,“观众”也复习了知识,当然,优胜者也获得了一份奖品,那就是我亲手制作的一个叶脉书签。



总之,通过各种方式,努力把生物教学与学生们的生活联系起来,实现了从生物到生活,从生活到社会的跨越。学生们会把在生物课中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生活,提高生活质量,也会用生物学知识参与社会活动,为创建文明、和谐的社会施展出他们的聪明和智慧,做出他们的贡献。这既是我所期待的,也是我正在努力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8-9-5 06:5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初中生物老师教学随笔

新课标下生物教学中进行环保教育的尝试



山东省日照市莒县东莞一中 王兆芬 刘海刚



摘要:文章在对新课标的知识结构体系进行分析的前提下,结合当今国际问题、当地实际情况,总结在生物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的经验:首先通过对生物圈的学习,让学生形成“生物圈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的基本观点;其次,调查当地环境状况,增强环保意识;再者,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把环境保护落实到行动上;最后,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成立环保实验小组,督促环保习惯的养成。



关键词:生物教学  生物圈  环保意识  环保行动



2008年奥运会将在我国的首都北京举行,这是一个世界性的盛会。我们要体现绿色奥运的精神,这就要求人民有较高的环境保护意识并能落实到行动上。当然保护环境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人类的共同努力。随着环境破坏造成的危害越来越严重,人类已经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为人类的未来服务。所以应该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环保教育,使他们逐步形成“保护环境,保护人类的生存空间”的环保意识,并且能够落实到行动上。生物新课程标准在突破传统的动物、植物和人三大板块的基础上,构建了人与生物圈的知识体系,突出体现人与生物圈的关系,更加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



因而如何在教学中使学生逐步形成环境保护的意识,并且真正使他们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以环保为己任,为保护环境、美化家园作出贡献,是每一位生物教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以下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的几点尝试。



一.通过对“生物圈”的学习,让学生形成“生物圈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的基本观点



在世界各国倡导“保护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今天,“生物圈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是所有人都应该具备的基本观点之一,在生物学教学中让学生具备这种基本观点是具体开展环保活动的重要前提。



在学生学习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的 “生物和生物圈”时,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形成对生物圈的整体认识。在本单元学习之前,我是这样设计新课导入的:首先,我先给学生展示了一幅地球的太空照片,给他们一种直观的感性认识。然后问学生: “地球上不同颜色的色块分别代表什么?”待学生七嘴八舌地讨论完后,我说道:“正如大家所说,在太空中我们看到的地球是一颗表面有许多种颜色的美丽星球。如果我们到太阳系以外再看我们的地球。它只不过是一颗极不起眼的小行星。但我们这颗星球却有着与众不同之处,哪位同学知道是什么使我们的地球变得与众不同?”反应快的学生脱口而出:“地球上有生物。”我随即引入正题,“正是如此,在地球上有着数以万计的生物,正是这些生物使我们的地球充满了生机:包括我们人类在内的各种生物在这里繁衍生息,地球表层的生物和生物的生存环境构成了生物圈,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从今天开始,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我们的这个家园。”如此导入自然顺畅,同时让学生有了“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的意识。在结束本单元的学习时我又结合报纸及电视节目里关于环境的污染的例子和教材中生物圈Ⅱ号的资料告诉学生:“我们的生物圈是不能替代的,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唯一家园,我们作为生活在生物圈中最高等的生物更应该珍惜我们的生存空间,更应该有意识地保护我们的生物圈。”这样既能够使学生形成对“生物与环境”的整体认识,又能够让学生形成“生物圈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的基本观点,认识到生物圈的不可替代性。



二.联系当地环境状况,增强环保意识



在生物教学中除了结合课堂内容进行环保教育渗透之外,还可紧密联系当地实际,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使学生亲自体会到环境教育的重要性。例如,给学生介绍本地区的资源特点及突出的环境问题时,结合本乡镇水泥厂较多,粉尘污染较严重的状况,组织学生到水泥厂附近村里调查粉尘污染情况。调查中发现水泥厂周围的一些村庄里,红色的砖瓦变成了灰色;绿色的植物也蒙上了一层灰色的尘埃;池塘的清水上漂浮着一缕缕的油灰;流经水泥厂的小河,乳白色的河水泛着泡沫……可想而知,在如此严重的灰尘中生活的人们健康状况会是怎样的。这些工业副产物污染农村环境,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看到这些情形,就引导学生及时向农民宣传粉尘的危害性,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同时建议有关部门采取措施,加强水泥厂的排污、排气的治理。要求住在水泥厂附近的同学,注意观察水泥厂排出的废水、废气的情况,以便及时向环保部门反映。这些耳闻目睹的环境现状都是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的好素材,使学生增强了对环境的保护意识。



三.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把环境保护落实到行动上



仅具备环保意识还是不够的。“保护环境”并不是一句空话,也并不只是少数科学家或科研机构的专门工作,而是所有公民都应该具备的基本观念和意识,并且每个人都可以从身边的一些小事做起,为环境保护作出贡献。我们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的教育,不能仅停留在让学生明确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上,还要通过教育让学生能够真正视环境保护为己任,在平时的生活过程中能够自觉地留意身边的小事,留意自己的言行,尽量减少对环境有不良影响的行为,并且能够向身边的亲友宣传环保的重要性。在说到水资源的时候,让学生思考、讨论并总结在现实生活中你应该如何节约用水,如洗手在打肥皂时应该将水龙头关掉,用淘米水浇花,看到水龙头在没人使用的时候流水应该关掉,等等。这样使学生知道了应该如何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来节约水资源。在日常生活中像节约用水、不乱扔废旧电池、不乱扔塑料袋等这些行为不过是举手之劳,只要稍加注意,就是在进行保护环境的工作。我们就是要让学生具备这种日常生活中的环保意识,能够自觉地在行动上得以体现。只有这样,我们的环保教育才是卓有成效的,才真正落到了实处。对于学生个人一生的发展,对于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对于保护我们唯一的生存空间,是非常重要的。



四.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成立环保实验小组,督促环保习惯的养成



一年一度的“植树节”、“地球日”、“世界环境日”、“世界无烟日”、“爱鸟周”等都是我们传统的环境教育日。配合有关主题,举办环保知识讲座,组织学生进行演讲比赛、征文比赛,进行宣传展览,排演环保节目,进行环保知识问卷调查等。以此带动环保教育的经常性进行。成立环保实验兴趣小组,共同培植植物、饲养小动物、进行小实验。如探究洗衣粉对蚯蚓生活的影响,洗洁精对小鱼生活的影响,青蛙食物观察等。通过这些活动的进行,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动手能力,而且让学生能切身体验到环境对生物的影响,进一步认识环保行动的重要性。



在此基础上建立环保之窗,利用黑板、墙报等宣传环境法规、披露环境污染的危害,发布治理环境污染的新理论、新观点和新技术。在环保之窗中尽量多联系些学生经常看到、听到的问题,以让他们切身感受到存在于身边的环境污染问题,使他们真正具备保护环境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紧迫性和长期性。从而自觉的养成保护环境的好习惯。



以上是我们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进行环保教育的几点想法和做法。希望通过这些,使每一个学生能够具备环保意识,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真正成为生态环境保护的主人,为我们的地球大家园的建设作出贡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8-9-5 06:5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初中生物老师教学随笔

不要轻言放弃



辽宁义县七里河中学 代晓英



  谈到学生,我总会有一种莫名的冲动,也许有的学生很欣赏你,让你你感到欣慰,也许有的学生并不在意你,甚至敌视你,你难免有过伤心、失落。面对后者,我们不应更不能轻言放弃,我们有责任,更有义务去引导他们,帮助他们。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安全的课堂气氛。”只有如此,我们的学生才会信任你,乃至崇拜你,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才会彰显出丰硕的成果。


开学伊始,我接了七年四班的生物课,对他们班的情况我有所耳闻,课堂纪律一向令科任老师头疼。果然,第一节生物课,学生就给了我一个下马威。刚上课,有个叫××的同学就坐不住了,笑嘻嘻的老是回头看后面的同学,嘴里还小声说着什么,大概是评论我这位新来的生物老师吧。这时,我正在引课,因为这节课要讲人类的起源与发展,先带着学生复习上学期学过的动物体的结构层次问题,有一位同学举手回答了问题,而且十分准确,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为了鼓励这位同学,激励其他同学,我说,他回答得十分准确,过了一个寒假还没有忘记,我们大家给他点掌声,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可以说这节课有了一个良好的开始。接下来的回答,同学们积极勇跃,说到了器官这个结构层次时,我先让几位主动举手的同学列举了几个,谈的都不错。这时我用眼睛的余光瞄到张晨正在东张西望,为了提醒他的注意,我叫起了张晨,你列举几个吧,他晃晃悠悠地站了起来,“我不知道”。“想一想,很容易的”。“不知道就是不知道”。看到他那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我想此时稍有不慎,将会出现非常难堪的局面,弄不好反而会使他产生更大的对抗情绪,不仅有损自己的威信,而且会给今后的教学工作带来不利的影响。我控制住自己的情绪,脑子里飞速的搜寻处理方法,我环视了一下全班,长吁了一口气,冲他微微一笑,轻声说道:“看来你是想考验新来的生物老师的耐性吧!怎么样,合格吗”?虽然他依旧没有吭声,但一直昂着的头渐渐地低了下去。


到了第二节课,课前我先提问了上一节所学的重点,他表现还是不怎么好,一直在那回头并自言自语,这一节是学习人的生殖,在学完男性生殖系统知识时,他又在哪儿笑,而且声音越来越大,我的火腾的一下子就上来了,真想大声训斥他一顿,但转念一想,如果那样做,因为他一人,影响了整个班的教学,怎么办呢?我灵机一动,在学习完这部分知识时,让同学们拿出练习册,做对应部分的习题。这时,张晨就更大声地说,“我的练习册呢?谁拿我的练习册了”?全班学生的目光都聚集在我身上,当时教室里静得连根针掉到地上都能听得见响声。我走到他跟前,把我的练习册递给了他,“你先看这本吧,其它同学下课后看一看你们桌上有没有张晨的练习册,如果有下课后还给他,好了做习题吧”!所有学生都低头做题了。我小声把他叫出了教室外,我对他说:“今天这节课,老师的心理很不平静,你知道为什么吗”? “不知道”,“因为我们俩个成了全班同学瞩目的焦点,而且那种眼光不是欣赏,而是异样,你感觉到了吗”?他微微的点了点头。这时我激动的大声说道:“难道你愿意让同学们用异样的眼光看待你吗?”“老师,我不想,可是我的成绩不好,没有人会注意我,所以我就用此来证明我的存在。”我激动的大声斥问:“难道你仅仅因为学习不好就失去了做人的尊严吗?就没有了人的价值吗?就不能踏踏实实地走路,,堂堂正正地做人吗?”看到我如此激动,他哭了,说:“老师,你千万别对我这样,多一个人关心我,我就多一份烦恼,我已经无药可救了,何必为我浪费时间呢?您就放弃我吧!”他的眼泪,不正说明他已经被感动了吗?在这个人们认为是不能雕的朽木身上,还有着善良的情感和未曾泯灭的自尊,我怎么能忍心放弃呢?想到这,我说:“你的不甘被人忽视,就证明了你的不甘平庸,既然这样,就应该和其它同学一样,从上课遵守纪律,认真听讲做起,好吗?他犹豫了一下,我紧接着问:“有问题吗?”“老师,没有,只是我原来一直都不怎么好,我怕我不行,”“你肯定没问题的,我相信你,一个堂堂的男子汉说到做到的,我看你今后的表现,希望咱们俩能成为好朋友,有什么想法及时与我沟通,好吗?”我用诚恳的眼光注视着他。“行,老师,你是世界上最理解我的人。”他向我深深的行了个礼,就这样他走进了教室,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从那一刻起,他真的变了,课堂上拿出了课本,练习册,笔等,有时还主动问我题,一直到现在。


这只是我们工作中的一个微不足到的小事,但却可以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新时代的教师不应高高在上,摆出一副唯我独尊的架势,让学生敬而远之,而应弯下腰和学生共同营造和谐民主的氛围;新时代的教师更应该以一种新的眼光看待学生,多一点理解,少一点挑剔;多一点赏识,少一点指责;多一点肯定,少一点否定;多看优点,少看缺点,相信我们的学生都是一轮明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08-9-5 06:5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初中生物老师教学随笔

让学生在快乐中复习

有感于一堂初三生物公开复习课

江西省九江市第三中学 纪 红





陶行知说:“学生有了兴趣,就会用全副精力去做事。所以,学与乐是不可分离的。”快乐是人的天性,学生时代是需要快乐的时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接受知识,把愉快的心情融入到学习中,就会激发其学习的内在需要,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在给学生上新课时,老师对此已经受益菲浅,但在上复习课时,却往往很少用到,尤其是初三的复习课。老师们更多的做法是:复习时整堂课就是将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做一个简单的罗列,却不管学生能否接受。这样做的效果往往是一堂课下来教师讲得口干舌燥,筋疲力尽,可学生却不愿意听,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能不能在初三生物复习课中也让学生感受到快乐?这是摆在广大教师面前的一个现实的课题。我想通过本人在全市2007年中考研讨会上所上的一堂复习课:“神经系统的组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为例,谈谈在这方面的尝试。



一、        以快乐的游戏导课,让学生在快乐中开始学习

         

古人云:“施教之法,贵在启导。”“导”,是控制整个教学的遥控器。如果把课堂教学比喻为一部交响乐,那么,教师就是这支乐队的指挥,学生就是乐队的成员,而引导和点拨则是教师手中的指挥棒。所以,“导”是一种艺术。教师要导出学生的热情,导出学生的激情,导出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导出对课堂的兴趣。愿我们的生物教师用手中这支神奇的“指挥棒”,指挥出一首伟大的“交响乐”!“神经系统”一课是相对较抽象的一节课,处理得不好,很容易把课上砸,面对全市那么多的老师,上课的老师和参与的学生都难免紧张,怎么样让师生双方在都不熟悉的情况下缓和紧张的气氛,让学生从一开始就能与你相配合?我的做法是:以游戏导课。



刚开始上课,就请几个学生来做一个名为“正说反做”的游戏,即:让体育委员叫“立正、稍息以及向后转、向前转”等常用的口令,由另外几个同学反其言而行之。最后在一片掌声中结束了游戏,学生不紧张了,我也就顺理成章地将我的复习课引出来了——“为什么得冠军的同学能做得那么协调?这主要靠神经系统及其调节的结果。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复习神经系统的组成……”这样导课取得很好的效果。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参与中快乐学习



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即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对于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至关重要。而主动学习离不开学生的参与,只有让学生在参与中生动活泼地发展,才能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教学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以新旧知识为工具进行探索,每一次精彩的发言、每一个问题的解决都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成功感和自豪感。这种快乐的情绪成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动力源泉。教师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多给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根据教学内容,适当放手给学生,让学生在参与中找到自信,在自信中快乐学到知识。因此对于“神经系统的组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这一块知识的复习中,怎么样处理好所复习知识点多,但又都是学生已熟悉的知识矛盾?如果教师自己简单地给学生复述,学生听起来一定会如咬蜡笔,十分乏味,也很难取得良好的复习效果。



我的做法是:1.知识点让学生自己归纳,答对的同学让全班给予热烈的掌声,最后在屏幕上展示完整的知识体系;



2.接着让学生用刚刚复习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我在本次教学中设计了一个让学生参与的活动:请“你”来当一位名医,解答下面问题:“一位运动员在一次跳马比赛中,不幸摔伤腰部,腰部脊髓受到了严重损害。尽管及时治疗,该运动员的下肢没有任何损伤,却形成了截瘫:下肢丧失运动功能,大小便失禁。根据我们所学的知识,你来为大家解释解释。”学生的反馈相对积极,取得了很好的教学复习效果。



三、创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玩”中快乐学习



爱玩是初中生的天性。如果能把课堂中枯燥的知识融入到“玩”中,必然会极大的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到知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采用多种多样的游戏和活动,把课本上的抽象知识融入到游戏中,激发学生参与的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寓教于乐的游戏恰当地介入课堂成为可能,亦在情理之中。即使对于成人,快乐、天真都是我们由衷的向往,何况刚刚站在少年向青年迈进门槛的初中生?沉闷严肃的课堂使他们过早成人化,压抑了本来的求知欲、学习欲。为师者应积极创设愉悦的课堂氛围,为学生提供适宜的成长土壤,以满足学生的表演欲,提升学生的成就感,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进行“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小节的复习,我又让学生玩了一把。我的处理是:请一个志愿者到讲台前就坐,再请两位同学帮助,一位同学将志愿者的眼睛捂住,另一位同学手拿一个牙签,来扎志愿者的手指。最后请志愿者谈感受。当志愿者说“痛”时,全班哄堂大笑。我马上让大家自己说出这就叫反射,并请大家一起来分析反射的类型。全班在谈笑中将问题解决了。这也让我深深体会到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让学生学会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形成兴趣,学会方法,具备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课堂上利用学生亲自体验的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使学生在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的同时,产生探究的兴趣和情感,提高创新的胆魄,从而积极愉悦地投入到体验研究中来,实现以学生为本的、高效率的、有发展前途的学习。



让学生在快乐中复习,这给我们教师上好复习课带来了许多新的挑战。我们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努力使自己的课教得艺术、生动,学生才会学的愉快、主动,教学才将更具有亲和力,学校也将会成为学生的乐园,学生将会在快快乐乐中走进知识的海洋,在健康而又快乐的环境中成长。 新的课程、新的教材给我们提供了广阔天地,新的理念给我们的课堂教学注入了无限生机。凡是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凡是有利于学生成长的一切方式方法都可引以为借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4-25 22:5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