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lspjy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初中生物老师教学随笔

[复制链接]
36#
 楼主| 发表于 2008-9-9 06:4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初中生物老师教学随笔

让学生在探究中领略快乐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一二五中学 司秀和



伴随着《高山流水》的音乐铃声响起,一堂学生盼望的生物课悄然来到了他们的身边。我走上讲台,快速地在黑板上写下了几个词组:汽油、汽车、食物、人、能量、运动。学生用疑问的目光看着我。我微笑地看着他们,问:“它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一石激起千层浪,他们异常兴奋地讨论起来:“汽油燃烧放出能量使汽车运动,人吃食物后有了力量能运动,说明食物中也含有能量。”水到渠成,我接着问到:“大家想不想当回科学家,来探究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呢?”他们高声喊到“愿意!”就这样拉开了探究活动的序幕。

接着是选择课题、制定计划、讨论完善计划。这时有一个小组讨论的声音高了起来,我悄悄走过去,静静地听着。“易拉罐上的孔不能太小和太少,否则氧气不足,花生不能很好地燃烧。”“但是也不能太大呀,花生放出的能量丢失得太多了!” “我们再想个更好的办法吧。”原来他们是在为实验装置的选择和制作而争论着。我不失时机地走上讲台问到:“实验装置要满足什么条件呢?”学生各抒己见:空间要大,使氧气充足,花生种子燃烧要彻底,保证能量少丢失,使用要方便、安全……

实验阶段学生少了喧闹,多了认真的态度,多了仔细的观察,多了精心的计算。在花生种子燃烧时,放出了很浓的黑烟,这一现象又引起了学生的联想:一粒花生种子燃烧就能放出这么多的烟!这些烟雾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所以保护环境应该注意燃烧物的排放;还有清明节时,人们燃烧祭奠用纸的烟雾也会影响环境。怎样才能减少环境中的烟雾散失呢?他们找到了我,我及时表扬了他们良好的观察和思考习惯。但是我并没有给出答案,一个新的想法在我头脑中形成,我对他们说:“你们提出的问题很有意义,也有一定的难度,希望你们把问题延伸到课外,以小组的形式,查阅资料,互相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写成小论文。有没有信心找到答案呢?”“有!”

《课程标准》在学生能力培养方面要求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并在科学探究中发展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本节课学生表现非常活跃,积极思考,思路开阔,小组合作也非常好,不仅做了实验,而且通过实验学会了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和步骤。教师只要为学生创设学习的情境,学生的兴趣就可以得到充分地展示。学生关心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这么强烈,让我们看到了未来的希望。本实验从多角度对学生进行实验能力和科学思想、科学态度、保护环境意识的培养,通过学习,学生真正懂得了“为什么人吃饭后就有力量”这样生活中最简单的问题。

自从开始新课程实验后,我惊喜地发现,自己的教学方法和心态都发生了很大转变,从课堂的主宰真正变为了学生学习的伙伴。学生表现出的前所未有的探究欲和热情深深地感染着我,他们思维敏捷,视野开阔,他们的回答常常让我感到惊喜和意外,我也深深感到可爱的学生是一个个巨大的“信息库”,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应对课堂上的各种变化,才能更深刻地体会“教学相长”的含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
 楼主| 发表于 2008-9-9 06:4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初中生物老师教学随笔

神奇的鱼鳔



大庆市第三十六中学 吴天昊



鱼,相伴人类走过了五千多年历程,与人类结下了不解之缘,成为人类日常生活中极为重要的食品与观赏宠物。当你站在清澈见底的池边,或家中养鱼缸旁仔细观察时,就会看到鱼儿一会儿浮到水面,一会儿沉到水底,一会儿聚到一块,一会儿又纷纷散开,有时还稳稳地停留在某一水层。是什么原因使鱼停留在某一深度,不浮也不沉呢?

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实验。

1.取一个标本瓶,注入34左右的水,放入一条金鱼(鱼体的大小要适当。太小,效果不明显;太大,鱼在标本瓶中不能自由游动),盖上橡皮塞。塞子中央钻一个小洞,插入一根玻璃管,插入部分占瓶身的13。

2.用记号笔在玻璃管壁上划上等距离的横线。线的间距以1~2毫米为宜。

3.在瓶塞四周和瓶塞跟玻璃管之间涂上凡士林,以防漏气(一定要确保瓶的密封性)。

4.装置安装好后,注意观察和记录小鱼停留在不同的水层时玻璃管内水位高低的变化。

通过反复观察分析,得出了下面的结论。

当鱼体下沉时,玻璃管内的水位也稍稍下降;当鱼体上浮时,玻璃管内的水位也随之上升。这是因为:当鱼从浅水游到深水时,水对鱼体的压力增加,鳔内气体收缩,鱼的体积随之缩小,而密度增大,同时玻璃管内的水位也因鱼体排开水的体积缩小而有所下降。此时鱼所受到的浮力会减小,鱼就会很快地沉到水底。当鱼从深水游向浅水时,水对鱼的压力就会减小,鳔内的气体膨胀,鱼的体积随着扩大,而密度减小,同时玻璃管内的水位也会因鱼体排开水的体积增大而有所上升。此时水对鱼的浮力增加,鱼就有继续上升的趋势。鱼如果要停留在一定的水层中,就要从鳔内放出一部分气体来,否则,鱼就会不断上升,直到浮出水面。这时,鱼需要增加鳔内的气体,才能停留在某一水层而不继续下沉。鱼之所以能停留在某一水层不浮也不沉,是靠鳔调节排出气体多少的缘故。

通过观察和查找资料,我们知道了海洋上层和中层的硬骨鱼类,大多数都有鳔。鱼鳔的体积约占身体的5%左右。其形状大致可分为卵圆形、圆锥形、心脏形、马蹄形,在鱼鳔里面含有氧、氨和二氧化碳。这几种气体混合的比例和空气不同,鱼鳔内含有较多的氧气。所以,在缺氧的环境中,鱼鳔可以作为辅助呼吸器官,为鱼提供氧气。在鱼鳔上还有专门分泌气体的组织,叫气腺。气腺的功能像气泵,能把血液中的气体抽到鱼鳔里来。鱼鳔还有吸收气体的功能,当鱼鳔内的气体过多时,便运送一部分进入血液。在很大一部分鱼类中,鱼鳔已成为水压平衡器官或控制沉浮器官。它通过充气和放气来调节鱼体的比重。这样,鱼在游动时只需要最小的肌肉活动,便能在水中保持不沉不浮的稳定状态。鱼儿在游动时,无论是降或升,还是停留,鱼鳔的充气和放气过程都是缓慢的,而且转变气体的容量也有限,因而鱼不能在水中急速地上升或下沉,否则,会有生命危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楼主| 发表于 2008-9-9 06:4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初中生物老师教学随笔


欢笑中品味真知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云环学校 王春艳



在研究体验式创新教学法的操作程序中,有一个环节是“学生研究体验”,也就是指学生动脑、动口、动手探求知识的特点、内在结构、发生发展规律、识记知识、理解知识、获得真理,并尝试着解决问题的过程。常见的研究有多种,其中体验性研究是适于中学生最简便有效的研究方法。

我曾听过大庆市55中袁玉芬老师的一节课“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其中有一段是这样的:

师:初次见面,我要送大家一个小礼物(从身后取出包装精致的馒头),一组两个,请大家一起品尝。

教师年轻富有朝气的笑脸,轻松简捷的话语,无形之中拉近了师生之间心灵的距离。课堂紧张的气氛活跃了,学生严肃的小脸现出兴奋的表情。有几个孩子已经迫不及待地站起来主动向老师要礼物了。

(此导言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为学生亲身体验、亲口品尝馒头做好了铺垫。)

接着教师微笑着提出了要求:第一次品尝,请你慢慢咀嚼,细细品味,然后说出口腔中的感觉。说完先掰了一块馒头放进嘴里咀嚼起来。学生也开始咀嚼起来。很快就有人举起了手。

生:我觉得馒头渐渐变甜了。

生2:开始没感觉,后来馒头变碎了并且味道变甜。

生3:馒头在口腔里变碎、变湿润、变甜,还有面香味儿呢!

生4:老师,馒头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在哪里发生的变化?口腔中有哪些结构使它发生了这样的变化呢?

(瞧!学生自己能主动提出问题,这就是研究的开始。──他们的眉头锁起来了,显然已经开始了思考。但是教师并不急着给学生答案。)

师:请大家带着刚才的感受和问题,再品尝馒头。这次要快速咀嚼,尽快咽下,然后说出口腔中的感受和上次有什么不同。

生:没感觉到甜味。

生:下咽困难,噎得难受。

生:我感觉到有点甜,但比上次味道淡。

生:看来要馒头变甜得需要条件啊!

(学生经过自己的品尝体验到了规律,知道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是下面还需要教师的引导。)

师:第三次品尝。只用牙齿咀嚼,不用舌头,看看还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听到教师的话,学生立即开始行动起来,有的还故意顽皮地监督着别人看有没有用舌头,课堂上传出了开心的笑声。不久就有学生举起了手。)

生:我觉得很不舒服,不习惯。

生:能嚼碎但是没什么滋味。不甜。

生:我也和上两位同学的感觉一样,是不是馒头变甜的变化和舌头的搅拌有关呢?

(多么厉害的学生,经过自己的体验,已经发现了舌头在馒头变甜过程中的作用。)

师:下面我们再做这样的实验,只用灵巧的舌头搅拌,不用牙齿咀嚼,这样会有什么效果呢?

(课堂上再次传出了愉快的笑声,很快就有小手举得很高了。)

生:……咽不下去啊!太难受了。牙齿太重要了。(说着他还夸张地捋了捋脖子,引得大家一阵大笑。)

生:嚼不碎,没有味道,不好吃。

生:如果我们真的不用牙齿吃馒头的话,恐怕就没有人爱吃馒头了吧。

生:我想馒头之所以能在口腔中变甜,应该和牙齿的咀嚼、舌头的搅拌有关。

教师趁热打铁引发小组讨论:同样吃馒头,以上几种吃法为什么感觉不同?由此你能说出口腔中有哪些结构和馒头变甜有关吗?

热烈的讨论开始了,不时还能听到争辩声。经过几个小组的讨论汇报,大家取得了一致意见:口腔中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使馒头和唾液充分混合,在口腔里发生了变化才让人感觉到了甜味儿。得到了结论之后,学生还不肯罢休,有的学生提出要继续研究馒头中到底有什么物质在口腔里,又发生了什么变化,有的学生取出了书包里的面包和薯片要和馒头做对比,研究是不是所有的食品都要发生同样的变化,研究热情特别高。在教师的提示下,他们分别就自己的问题开始了自己小组的实验,并以很高的效率合作解决了问题。看到他们因为兴奋而涨红的脸,看着他们因为成功而自信的眼光,有谁能不替他们高兴,又有谁能不信服体验性研究呢?

听了袁老师这节丰富多彩的研究体验课,再回忆起自己曾经上过的单调枯燥的教师讲解课,我感到非常惭愧。在实际教学中,我曾亲眼看到“填鸭式”教学方法对学生身心的摧残,每当面对讲台下一双双稚嫩好奇而又每每失望的眼神,我的心灵就会受到强烈的震撼。我已深深体会到传统教学理念的滞后与教学模式的单一、低效。

此后,经过多次的教学尝试,我发现:开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多种形式的研究和体验,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得直观感受和求知的乐趣,在研究中求异和创新,是学生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是一种提高创新素质、形成创新人格的有效途径。在“肺的通气”一课的课后反思中,我做了以下总结:提倡体验式学习,加深直观感受,用心感悟真理。

具体地说,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贴近学生生活的导引目标,为学生亲自体验做精心铺垫。“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而一节课之始的导引目标环节起着吸引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诱发学习动机、建立新旧知识联系等作用,故不可忽视。因此本课之初我引导学生:“捏住鼻孔,闭上嘴,坚持”,并要求学生互相监督,看谁坚持时间最长。很多学生因为坚持不住而主动放弃。体验之后,让学生说出真实感觉,大家自然而然地认识了呼吸的重要性。

2.挖掘学生已有的经验,并加以延伸,循序渐进。初二学生已具有许多生活经验,当然有些是不科学的,所以在学习呼吸系统的组成之前,我先发动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将系统的组成说出来,再通过看教学录像加以纠正“口属于呼吸器官”的误识。这种纠错的方法必将使学生很牢固记住知识点,不会再想当然认为口是呼吸器官。

3.利用手的触摸、心的品味去辅助理解原理。在研究呼吸运动之前,我引导学生把手放在胸部,再放在肋骨两侧,深呼吸,分别体会胸廓的容积变化。经过体会和分析,学生发现了胸廓的容积变化和呼吸运动的关系。在研究肺泡的结构特点同气体交换的功能相适应时,我启发学生动手制作肺泡的模型:用小气球代表肺泡,用红色细毛线缠在气球上代表毛细血管,既形象又生动。这种体验使学生形成了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达到了情感目标,同时在动手体验中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又加深了理解。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让学生学会知识固然重要,但还有更重要的是形成兴趣,学会方法,具备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课堂上利用学生亲自体验的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使学生在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的同时,产生探究的兴趣和情感,提高创新的胆魄,从而积极愉悦地投入到体验研究中来,实现以学生为本的、高效率的、有发展前途的学习。这种学习具有创造性,学生不但能理解和牢记知识,而且能对知识作出自己的解释,并对知识加以创造性地应用,进而学到新知识。这才是研究体验式学习的难能可贵之处。学生学会了这种学习方法,就会为今后的学习奠定一定的基础,并将从此拥有一笔丰厚的财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
 楼主| 发表于 2008-9-9 06:4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初中生物老师教学随笔


练就洞察学生思维的慧眼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十七中学 王延鸿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一节中有一个关于呼吸道作用的大型资料分析,有八条资料,五道讨论题,内容涉及呼吸道的结构特点、呼吸道的作用、呼吸道的卫生保健等知识。备课之初,我尝试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让学生自己读,相互讨论,但反馈时我发现多数学生因没有深入地思考,解决讨论题时也不得要领,我费尽力气去引导,也无济于事,最后变成我的一言堂。

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要求学生必须具备对各种信息资料进行正确的分析理解与综合判断的能力,而如何进行“资料分析”栏目的教学,让我极为困惑、沮丧、懊恼,我不知如何安排我的教学才能让学生对这篇资料分析感兴趣,让他们的思维真正活跃起来。

经过认真的考虑,我重新调整了备课思路。我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和思维水平考虑这篇资料分析,才发现教材上所给的资料虽多,但并不是都达到了学生的理解能力,比如:在分析第一条资料“呼吸道都有骨和软骨作支架”时,学生因对呼吸道结构缺少感性认识,不能理解是如何起到支架作用的,在分析讨论题第一题时就会遇到困难;还有学生在分析第三条资料时也会因缺少必要知识铺垫(有关毛细血管与血液的知识在第四章才学到),无法从“黏膜中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一句,推断出呼吸道具有温暖空气的作用,为此我用塑料袋和废奶瓶制作气管模型,帮助学生理解了骨和软骨在呼吸道中的支架作用,采用讲述方法直接讲出呼吸道具有温暖空气的作用,至于其中的道理则放在第四章再做分析。本篇讨论题的难度也过大,如第五题让学生根据地区气候的特点判断生活在那里的人的鼻子形状特点。我适当降低了此题的难度,提供北欧人和赤道人的图片,让学生通过分析图片,找出北欧人和赤道人鼻子的特点,探讨原因。另外,八条资料和五道讨论题同时进入学生脑海,学生接受起来很困难,我引领学生根据资料特点将这篇资料分析划分成两部分进行研究。想到对于初一的学生进行这样大型资料分析后,会感到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我还运用小实验、配乐诗朗诵等较活泼的教学形式使学生放松,并轻松进入下一阶段学习。

经过这样一番梳理后,效果好多了,课堂成了我们师生共同的舞台,整节课学生都保持积极探究的学习状态。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的深处。”在这节课上我体会到了心心相印的真教育。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也感到在进行资料分析教学时常出现的毛病,就是过分地放手给学生,忽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其实学生在进行资料分析时经常出现思维停顿或混乱的状态,非常需要教师适时加以引导点拨,所以在进行资料分析教学时教师一定要注意找到学生思维的停顿点。找到了学生思维的停顿点也就找到学生思维枷锁的锁孔,用恰当的引导点拨方法做成一把钥匙,就可以将学生的思维开启。也只有思维碰撞的火花从学生脑中迸发,我们的教学才能走向成功。

通过对这节课的研究,我对资料分析的教学有了一些感悟,感受到了教育科研的重要性,它使我面对教学时,有了神圣感,遇到困难时,有了克服的勇气和智慧。教育科研求真、求善、求美的精神也必将成为促使我教育事业前进的不竭动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楼主| 发表于 2008-9-12 06:5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初中生物老师教学随笔

把握课程三维目标积极进行教学设计研究



福建厦门东山中学 柯志勇



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世纪之初基础教育领域的一项重大变革。改革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二是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三是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把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等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化学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提高未来公民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学习,学生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得到发展: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下面是本人在新课程教学中以第七单元课题1《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片段)为例渗透课程三维目标的一些尝试。

【教学目标与准备】

1.课程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从与同学交流中初步学会应对火灾的逃生方法,加强防火意识。

(2)过程和方法。

提供调查线索让学生深入生活,细心观察,加强合作,想方设法完成调查报告。借助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提供学生动手实践机会,亲身体验灭火的原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燃烧和灭火的知识中,让学生体验到火的厉害,珍惜生命,增强主人翁责任感,初步形成防火安全意识。

2.教学重难点。

重点: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

难点:防火意识的形成。

3.课前准备:课前一周发放调查材料。

调查材料          火—火—火

以下调查将作为学期成绩综合评价的一项指标,并将放入个人档案袋保存。

(1)一年四季中最容易发生火灾的季节是什么时候?可能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2)家里有订报纸的学生,可以从旧报纸中剪切有关“火”的资料,作为调查成果(可以讲述或制成卡片)在课堂发表。看看哪个实验小组或个人的成果好?

(3)利用空闲时间调查一处或几处公共场所的防火安全措施,试一试设计预防火灾的方案,帮忙分析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有关部分公共场所供参考:同安医院、佳事达、旺家福、思文电器城、同安电影院、厦门SM广场、厦门诚达广场、华联商厦、灿坤电器商厦、宿舍、家里、工厂、旅馆……)

(4)在家有上网条件的学生查找、收集有关消防知识。以“消防”作为关键字查找。消防知识有消防常识、注意事项、处理方法……

(5)有亲戚在医院的学生去询问、记录有关烧伤的事件、处理方法。调查家中容易使人烧伤的东西有哪些?如何安全使用?

(6)设计简单的灭火器。

(7)询问家里人或亲戚或消防官兵有关灭火器的原理、类别、使用方法。

(8)发生火灾如何逃生?

(9)如何预防火灾?

(10)如何灭火?

(11)火灾报警器。

(12)自主调查。

完成时间:两周。

完成方式:个人或小组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
 楼主| 发表于 2008-9-12 06:5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初中生物老师教学随笔

【教学设计】



【作业设计】

1.如图实验,把烧杯放在不同高度,记录实验现象:



2.(开放性问题)生活中能引起燃烧的物质有煤气、酒精、汽油外,还有                 。

3.观察实验并填表。





4.小组讨论:用扇子扇煤炉火时,为什么煤炉的火焰越扇越旺?室内起火时,如果打开门窗,火反而会烧得更旺,为什么?

5.设计对蜡烛进行改进使之成为不易发生火灾的安全蜡烛。

【教学反馈】

大多数的学生及时上交调查材料。形式有电脑打印的、自己细心手写设计的、有宣传材料样式的、有剪报张贴样式的。上交调查材料体现合作精神占一部分,这与平常布置的课本作业完成方式有很大不同。在组织学生交流中,学生表现积极、踊跃发言,情绪感染力强。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的调查表现并不比其他学生差,如有学生调查后发现家庭的火灾隐患比商场、医院大,因为没有灭火器和专用的消防通道。

学生展示的调查材料内容真实、现实感强,有较好的参考价值。学生的成就感强,体现一定的探索和观察能力。学生对获得的有关火的知识印象深刻,学生能体验到火的厉害,珍惜生命的意义,增强主人翁责任感,初步形成防火安全意识。

学生反映提出:教师应多给新的调查课题让他们再尝试,并提供一些化学药品和仪器,开放实验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
 楼主| 发表于 2008-9-12 06:5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初中生物老师教学随笔

化学从生活中来为生活所用*







──第七单元实验教学有感

无锡市第九中学  薛 静

令人耳目一新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以其一切以人为本的思想展现了它独特的教学理念,使来源于生活的知识,在课堂中经过师生共同的“揉搓”后又重新回归于生活,于是课本知识在几经“咀嚼”后不再是一些“冰冷”的概念的堆砌,而是跃然于学生脑海中的一些栩栩如生的活的知识,这种感受在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实验内容的教学中尤为突出,下面就此做一些简单的回顾。

一、教材知识体系的更新

与原教材相比,化学课改教材增添了《燃料及其利用》一单元,它不仅将散落在原教材中不同章节的内容如原来在第一章《氧气》中有关燃烧条件的探究、第五章《碳和碳的化合物》中二氧化碳灭火、甲烷及乙醇等燃料的燃烧等融合在一起,而且还新增加了一些诸如燃料燃烧过程中能量的问题、燃烧后的物质(如酸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以及新能源开发等知识,使得教材从知识体系上更加系统化,形成了以燃烧作为主线,燃料的利用、燃烧带来的不良后果、新能源急待开发等作为支线的一条知识带。

二、实验设置更具探究性

第七单元的内容中蕴涵着大量的实验题材,而这些实验又极具实践性,可以说很多内容是基于生活实践,又在课堂的探究中得到了提升。例如,课题1《燃烧和灭火》中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原来是一个由教师做的演示实验,现在改为由学生参与的探究活动,并且在原来的基础上又将实验进行了改进,即对仅仅验证白磷在热水中虽温度达到着火点,但由于没有接触氧气而无法燃烧的实验进行了延伸:将氧气通入烧杯中白磷的上方后,白磷在出乎学生意料的情况下燃烧了,这个现象极大地刺激着学生去探索其中的缘由,探究活动也顺理成章地被推到了高潮,学生在非常自然的情境中总结得出燃烧所要具备的三个条件,原有的关于燃烧的体验在课堂中得到了理论上的提升。同时,该实验操作简单易行,很适合学生合作完成,确为教材改革中的成功之笔。

再如,课题3《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中增加了酸雨危害的模拟实验,有关酸雨的知识学生们在初一环境教育课程中就已经有了一些了解,但由于酸雨对自然界的危害不是在短期内就能够显现的,所以,学生无法对酸雨对自然界的危害产生强烈的感受。于是教材在此处安排了一个酸雨危害的模拟实验,用二氧化硫溶于水后所得到的溶液来代替酸雨,让学生观察其对金属、大理石和蔬菜等物品腐蚀的情况。实验实际上是将酸雨的效果进行了一些有效放大,实验中,在学生的视觉关注下镁带、大理石被蚕食着,新鲜的蔬菜在溶液中变黄、变黑等现象无一不使在场的学生受到了触目惊心的震撼,经过这样一个极为成功的体验性实验,学生很容易接受酸雨对我们生存的环境的破坏这一事实,产生对新能源开发的迫切愿望。

三、教学实践中对一些实验进行再开发

除了按照教材的安排进行实验以外,有些实验还具有生成的功能,如课题1《燃烧和灭火》中蜡烛燃烧现象不同的实验,教材只是注重了隔绝空气和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会对燃烧造成什么影响,根据学生的生活经历和前面对燃烧条件的探究结论,将实验进行再开发,如提供部分器材或直接由学生自己通过尝试性的实践采用尽可能多的方法使正在燃烧的蜡烛熄灭,从这一活动的实施中我们看出学生的思维被极大地调动了起来,学生争先恐后地尝试着各种方法,除了书上介绍的方法外,还采用了书的扇动、用水喷淋、用剪刀剪去燃烧的烛芯等方法,这种尝试不是盲目的,是将前面得出的结论应用在他们的具体方法中,理论的精髓在这里得以体现。因此教师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教材中的实验进行生成性开发不失为一种值得探讨的手段。

四、实践使知识得以内化

实验仅是某些生活实际的缩影,而在实践中应用才是实验探究的真谛所在。本单元的内容为学生将课本知识拓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比如现实生活中经常发生火灾,关于火灾的起因、火灾的控制以及一旦发生火灾后如何灭火、如何逃生都是学生应用课本知识的好机会,因此在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我们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①选择一处公共场所调查消防设施的品种、数量以及消防通道是否畅通;②对宾馆、住宅楼或学校进行模拟火场的救火、逃生自救的设计;③对近年来所在地区或更大范围内重大火灾的成因、损失以及在现实生活中消防队员采用的具体灭火方法等自由选择一项进行调查,利用休息日来完成,最后学生再把结果带到课堂上进行交流,在整个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一直处于一种兴奋状态,大家纷纷发表意见展示自己的成果。有的学生到附近的商场进行实地考察(以前学生进商场都是为了购物,对商场里是否有消防器材、有哪些消防器材并未关心过),通过实地的考察,增加了实际体验,增强了消防意识;还有的学生利用互联网查到了一些重大火灾的发生情况、一些常用的自救方法等,使得课本知识在理解的基础上得以内化。

五、尚有一些实验需进一步探索

本单元有些实验的成功率还不够高,如课题1《燃烧和灭火》中的粉尘爆炸实验,按照教材的方法试验后,效果不够理想,一方面成功率不高,另一方面现象不像书上描述的那么明显。我们试图将面粉换成颗粒更加细小的淀粉,容器的体积加大等,效果仍不是很明显,金属罐与塑料盖板间的密封情况也不太好控制。因此我也想借此机会与各位同行切磋,以求达到更好的实验效果。

以上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体会。总之,本单元为将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提供了很好的契机,也很适合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但是它同时也要求教师在准备的过程中能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主体作用,合理设计教学环节,为学生创设一个充分发展的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4-25 10:1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