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0417|回复: 2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观察作文(观察动植物看到的景物自然现象)250字300字350字400字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3-18 14:25:09 | |阅读模式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观察作文(观察动植物看到的景物自然现象)250字300字350字400字今天中午我在家门口的空地上观察蚂蚁,蚂蚁黑黝黝的,身体很小,大概只有一粒黑米那么长,蚂蚁有六条腿,头上还长着两只能摇动的触角,身体是一节一节的,样子十分可爱;它在地上不停的爬来爬去,很少见它休息,我不小心碰了它一下,它就飞快的逃走了。我不知道它为什么会跑,就去问爸爸,爸爸让我自己找答案,我跑到书柜旁,急忙翻开《十万个为什么》找到了!找到了!原来蚂蚁以为我要攻击它,所以它才逃跑的,逃跑是动物所具有的防御本能。
  通过对蚂蚁的观察,使我对小动物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也使我对生物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3-18 14:25:19 |
今天早上,妈妈买了几条泥鳅回家,我把他们放在一个透明的玻璃缸里,开始细心地观察起来。

  泥鳅摸起来非常光滑,所以,想要捉住它,得轻轻地去抓它。泥鳅的眼睛特别小,像两颗黑色的芝麻粒。嘴巴一张一合的,浮出水面时就会快乐地吐出一串串小泡泡。

  我向它们投食物时一小点一小点地喂,因为它们不象别的动物一样抢着吃,狼吞虎咽的。只是想吃的时候轻轻咬上一小口。那些最小的泥鳅也许太贪玩了,对我投的食物一点都不碰,你看,它们在水里尾巴一摇一摆的四处乱窜,简直像个顽皮的孩子,既活泼又可爱,多么自由自在呀!

  我学会了仔细观察事物。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3-18 14:25:27 |
今天,老师让我们课后观察动物,我和李敏嘉决定观察蜗牛。

  早上,我又去看一下我们的蜗牛,这只蜗牛是我们在草丛里捉的,小小的蜗牛被我们放在一个塑料盒里,我们一天都要看它好几次呢!啊!不得了,蜗牛拉屎了啦。同学们都走过来看,然后七嘴八舌着,最后哈哈大笑起来。我马上跑去洗手间把盒子洗于净。第二天,蜗牛又拉屎了,我想了想,难道蜗牛也会拉屎吗?我跑去问同学,同学对我说:“自已找书。”我又跑去问老师,老师说:蜗牛也是像我能爬,能看,还能大小便,。”这下我可明白了,不过我还有一点不知道,就是蜗牛的屁股在哪里?我还要继续观察。

  通过观察我还发现那些蜗牛还打架,真有趣。它给我们的课余生活带来了许多快乐。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2-3-18 14:25:33 |
 我观察的植物是菊花。它的叶子有四个深深的裂痕,把叶子分成了五瓣,每一瓣的周围都是锯齿形的,非常可爱。

  花朵正在徐徐开放,它的花瓣分七层,有十一组花瓣。中间有一个黄色的花蕊,花中间的金黄花蕊正发出沁人心脾的香味,菊花的色彩有许多种:有紫色的、紫红色的、淡黄色的、鹅黄色的、淡粉色的、深粉色的、粉红色的、深紫色的和淡紫色的,还有金黄色的……。有冰清玉洁的小白菊,金丝怒放的龙爪菊,亭亭玉立的大丽菊,欣然怒放的万寿菊……,它们你挤我,我挤你,争着从翠绿的叶浪中探出可爱的脸儿来。好像一群打扮好的小姐妹,亲亲热热地拥抱在一起,嬉笑着,打闹着。

  通过这次观察,我更加喜欢菊花了!我希望,世界上的小朋友都喜欢菊花,因为它象征着喜庆、祝愿与和平!

  天津市大港区实验小学三年级 尚楚晴

5#
 楼主| 发表于 2012-3-18 14:25:40 |
在植物的王国,每一种的植物都有独特之处。有的缤纷艳丽,华贵高雅;有的香郁诱人,沁人心脾;有的粗壮高大,奇特无比。但是,梅花那朴实无华的外貌和凌霜的品格令人无比敬佩和喜爱。

  在这百花凋零,万木枯萎的寒冬之际,唯有梅花,争芳斗艳。瞧!那一团团一簇簇娇艳夺目的梅花,像桃色的云;像迷蒙的雾;像透明的泡沫,比飞雪还耀眼。梅树上的小骨朵一天天鼓起来露着红嘴圈儿像抿嘴含笑的小姑娘。这时一阵寒风拂过,那一团团一簇簇的梅花轻轻的摇曳,阵阵的清香扑鼻。而来,令人沁人心脾。呀!一朵梅花坠落了,我立既伸出手接过梅花,仔细观察,清淡的黛红花瓣宛如一只玲珑剔透的小瓷瓶。看着这娇小的梅花,我顿时别有一番感慨,这些梅花,虽然没有蜂吟蝶舞,虽然没有玫瑰的高贵华丽,但它仍就这么于萧瑟的冬季,展示着寂寞美丽。

  看着这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梅花,我的心中不由产生一股敬意,不禁想起“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是啊!只有梅花才独傲冰雪。此时,王冕是人的“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求清气满乾坤”映入眼前。梅花的纯洁无暇和无私的精神令我佩服,它将自己的美丽给人们,却在百花齐放之季俏然离去。

  啊!梅花是你将冬天点燃的富有生机,又是你将春天默默迎来,却悄悄离去。

6#
 楼主| 发表于 2012-3-18 14:25:47 |
开学第二周,科学老师要求我们买一些水葫芦进行观察。

  我和爸爸来到花鸟市场,好不容易,才找到一家店里有水葫芦卖,盆子里的几棵水葫芦样子很不起眼:有的茎断了,有的叶子枯黄腐烂在水里,根黑乎乎的,难看极了。一点儿葫芦样都没有,我心里想:啊?这是水葫芦吗?它的葫芦到哪儿去了呢?但没有挑选的余地,我们只好买了两棵。

  拿回家,我们把水葫芦放在阳台上的水盆里,就很少管它。有一天,爸爸给水葫芦浇水的时候,大声叫道:“快来看啦,水葫芦长出葫芦了!”我连忙跑过去,仔细打量起来。好久不见,水葫芦已大变样了:盆子里的水葫芦绿油油的,茂盛起来了。根还是那么浓密,黑黑的是老根,老根两侧长满了一排排的小齿。老根间长出了不少新根,粗短的、白白的,可爱得很。细长细长的茎变短了,中间凸起,长成了葫芦。椭圆形的叶子碧绿碧绿的,摸起来滑滑的,感觉舒服极了。听爸爸说,水葫芦能开出淡紫色的漂亮的花,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凤眼莲。

  但是,水葫芦也有一个可怕的名字::“植物杀手”。因为它繁殖快,能在短时间内覆盖整个水面,使许许多多的水生植物享受不到“日光浴”,使许许多多的鱼儿得不到足够的养分,它还会阻止船只的航行。我跟妈妈说:“天啊!这太可怕了!”妈妈告诉我:“凡事都有它的两面性。”

  贵州省遵义市朝阳小学三年级 王宇辰

7#
 楼主| 发表于 2012-3-18 14:25:56 |
 今天,我在仔细地看着纸杯,纸杯什麽好看的?原来,我不是在看纸杯,我是在看纸杯里的大蒜呢!

  一早,妈妈对我说:“拿两瓣大蒜给你,试着种一种。”我不知道种大蒜需不需要剥皮,所以一个大蒜剥了皮但另一个大蒜没有剥。

  这两瓣大蒜真好看,一瓣红,一瓣白。红的犹如一个人怒发冲冠,白的好象一个喜笑颜开的老人。我想,如果这两个“人”同台表演的话,那一定很有趣。

  晚上,我发现,白的那瓣冒了一点绿牙!红的那瓣却没什麽动静。原来,种大蒜是需要剥皮的。

  从现在开始,我就只观察剥了皮的那瓣大蒜了。

  (2)2011年4月3日

  第二天,我先给大蒜换水,又给大蒜垫纱布,好让它固定下来,忙得不亦乐乎。因为我知道,种大蒜是我的责任也是必须种的,所以我更爱护大蒜苗了。

  大蒜的苗已经有半厘米长了,根须也长了出来。使“老人”更形象了,上面长了“头发”,下面长了“胡须”。

  这“头发”真白,顶尖略有青。这白中带青,青中带白的颜色让人觉得这“头发”煞是好看。

  这些“胡须”是白色的,蒜味非常重。闻过之后五分钟之内蒜味绝对散不了。

  吃完晚饭之后,我觉得蒜味又重了。蒜瓣开始微微变大并且蒜苗又有点绿了,是不是水太多了呢?我这样想,于是我减了一点水。

  (3)2011年4月5日

  三天了,我去换水时,发觉蒜苗竟然没长!于是我去问妈妈,经过一番问答,我知道大蒜苗原来是白色的,长大之后就变绿了。还要经常换水。

  为了让大蒜恢复,我照顾得更仔细了,每天两次换水、加水、减水,还时不时看一下。

  蒜苗已经有两厘米长了。令人奇怪的是,蒜苗现在下面白,上面绿。想象力丰富的我觉得,大蒜应该跟爬山虎一样,为了更好地吸收阳光,制造养分,把能制造养料的“叶绿素”放在苗尖。

  “胡须”越来越长,数量不可计数。

  这苗像“百岁老人”一样,坐在那里静静思考。风来了,“百岁老人”好象想出了办法,频频点头。

  (4)2011年4月6日

  大蒜苗已经有3。5厘米了。经过几天的生长,它已经很高了,苗茎轻而均匀,苗尖青而带绿。

  苗根也有1-2厘米长,它的味道已经非常重了。你使劲闻一下,味道的保留时间可能会增加一倍延长到十分钟左右。

  大蒜是这样长的:上面长的同时下面也长。上面的苗边长边吸收阳光,下面的根边长吸收水分,它们把养料运到中间的茎叶里,又由中间的茎叶用养料让它们生长。

  这种场面我从来没有看过。我种过豆子,但豆瓣不几天就掉了。大蒜应该是茎块植物吧,我想。

  大蒜苗分裂得更厉害了。苗的上部除了和中间一层薄薄相连外,完全裂成了条。我想看它到底怎样,所以什麽也没问。

  (5)2011年4月7日

  大蒜差不多有6厘米了。现在苗尖已超出了杯顶,蒜苗上青绿下青白,好看极了。

  蒜苗的中间也开始胀大,只要你在它的附近,就很容易闻到蒜味。

  根部更不用说,蒜味重得要命。

  所以我观察的次数开始减少。但我仍然仔细地注意分裂点,想象力丰富的我又想,蒜苗应该是这样分枝的。

  但还是“蒜味重”又引起了我的思考:蒜味以前没都没有这么重,现在泡在水里怎么会让蒜味变得更重了呢?

  想来想去,还是觉得应该是大蒜剥了皮、发了芽、长了根之后,把蒜味释放出来了吧。

  我觉得种大蒜不仅是一种乐趣,更要有一种责任!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5-13 10:0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