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桃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数学优质课说课稿选集

[复制链接]
71#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5 09:39:00 | 只看该作者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本节课是人教版六年小学数学课本第十二册第三单元第二小节第一课时。内容包括圆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和运用公式计算它的体积。
  2.本节课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圆柱和圆锥》这一单元是小学阶段学习几何形体知识的最后部分,是几何知识的综合运用。学好这部分知识,为今后学习复杂的形体知识打下扎实的基础,是后继学习的前提。
  3.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由于圆柱体积计算是圆锥体积计算的基础,因此圆柱体积和应用是本节课教学重点。其中,圆柱体积计算公社的推导过程比较复杂,需要用转化的方法来考虑,推导过程要有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因此,推导圆柱体积公式的过程是本节课的难点。
  4.教学目标
  (1)知道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会应用该公式计算圆柱的体积。
  (2)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和逻辑推理能力。
  (3)知道知识间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二、说教法
  从形式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认识规律出发,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化解难点,扫清学生认知上的思维障碍,在实施教学过程中,主要体现以下几个特点:
  1.直观演示,操作发现
  教师充分利用直观教具演示,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再让学生动手操作讨论,使学生在丰富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在老师的指导下,推导出圆柱体积计算的公式。从而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体会知识的由来,并通过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充分发挥了直观教学在知识形成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和学习习惯。
  2.巧设疑问,体现两“主”
  教师通过设疑,指明观察方向,营造探究新知识的氛围,在引导学生归纳推理等方面充分发挥了其主导作用,有目的、有计划、有层次地启迪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生当作教学活动的主体,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使学生在观察、比较、讨论、研究等一系列活动中参与教学全过程,从而达到掌握新知识和发展能力的目的。
  3.运用迁移,深化提高
  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培养学生利用旧知学习新知的能力,从而使学生主动学习,掌握知识,形成技能。
  三、说学法
  课堂教学中,不是老师单纯地传授知识,而是在老师的指引下,让学生自己学,任何人都不能替代学生学习。所以要把教法融于学法中,在学法中体现教法。
  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
  1.学会通过观察、比较、推理能概括出圆柱体积的推导过程。
  2.学会利用旧知转化成新知,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3.学会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把知识转化成相应的技能,从而提高灵活运用的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对本节课的教学,我们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复习旧知识,为引入新知识作准备
  1.求下面各圆的面积(口算),单位为厘米
  (1)半径为1厘米;(2)直径为4厘米;(3)周长为62。8厘米。
  2.什么叫做体积?怎样计算长方体的体积?
  (二)导入新课,隐射教学目标
  1.观察比较:出示几组圆柱体实物(同底等高、同底不等高、等高不等底),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老师提出问题:通过观察,你想知道些什么?了解些什么?引导学生产生疑问后,教师这时交待,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揭示课题)。让学生自行设疑,教师向学生交待学习任务,使学生对新知识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2.展示学习目标,学生认读目标
  教师通过展示目标,学生认读目标,这时学生就能清楚地知道了学习的主要任务和要求,从而把教师的教学目标,转化成了学生的学习目标。使学生带着目标,有目的、有准备地学习下一步的新知识,学生就真正能成为学习的主人,也使教学变得更加明确具体,可操作、可检测。同时也能激发起全体学生的参与达标意识,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充分地显示出来了。
  (三)导入新课,实施教学目标
  1.设疑:要判断圆柱体积的大小,究竟哪个大?哪个小?到底圆柱的体积与什么有关呢?能不能把圆柱转化成我们学过的立体图形来计算它的体积?这里老师引导学生回忆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师出示投影,帮助学生思考。
  2.演示操作,揭示新知。
  引导学生观察,沿着圆柱底面把圆柱切开,可以得到大小相等的16快。演示给学生看以后,在让学生动手操作,启发学生说出转化成我们熟悉的形体。同时引导学生观察转化前后两种几何形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圆柱的底面与长方体的底面有什么关系?圆柱的高与长方体的高又有什么关系?从而推导出圆柱体体积计算的公式,最后让学生说一说圆柱体计算公式的推动过程。并板书: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引导学生用字母表示出来,最后让学生看书质疑。
  这部分教学设计意图: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的认知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完成从演示——观察——操作——比较——归纳——推理的认识过程,让知识在观察、操作、比较中内化,实现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这种教学方法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助于突破难点,化解难点。
  关于难点的突破,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明确圆柱体的体积与它的底面积和高有关。
  (2)运用知识迁移的规律,启发引导,层层深入促进学生在积极的思维中获得新知识。
  (3)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师生互动,通过演示操作,帮助学生找出两种几何形体转化前后的关系。
  (4)根据新旧知识的连接点,精心设计讨论内容,分散难点,促进知识的形成。
  3.运用。
  出示例1:先由学生自己尝试练习,请一位学生板演,集体讲评时提问学生,在解题时要注意什么?让学生自己来概括总结,通过学生的语言说出:(1)单位要统一(2)求出的是体积要用体积单位。
  在掌握了圆柱体积计算的方法之后,安排例1进行尝试练习,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又可以培养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同时把所学知识转化为相应的技能。
  (四)巩固练习,检验目标
  1.填表:集体订正后,教师提问,这道题已知圆柱的底面积和高,求它体积,如果不知道圆柱的底面积,那还必须知道什么条件才能求出它的体积?该怎样求?
  2.完成练习六第2题。
  通过练习,巩固新知识,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把所学知识进一步转化为能力,在练习中发展智力,培养优良的思维品质和学习习惯。
  3.变式练习:已知圆柱的体积、底面积,求圆柱的高。
  这道题的安排是对所学内容的深化,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同时深化教学内容,防止思维定势。
  4.动手实践:让学生测量自带的圆柱体。
  教师提问:如果要知道这个圆柱体积,该用什么方法?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测量的?又是如何计算的?
  这道题的设计,一方面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加深了对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理解,同时数学知识也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使学生明白,我们所学的数学是身边的数学,是有趣的、有用的数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总结全课,深化教学目标
  结合板书,引导学生说出本课所学的内容,我们是这样设计的: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你有什么收获?然后教师归纳,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新知识的得来是通过已学的知识来解决的,以后希望同学们多动脑,勤思考,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好多问题需要利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的,望同学们能学会运用,善于用转化的思想来武装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5 09:40:00 | 只看该作者

《圆柱的体积》说课设计

  教学内容:数学第十二册《圆柱的体积》
  教材分析:这部分内容包括圆柱体积的推导公式,在教学时,先回忆前面学习过的圆面积的转化,由此推想圆柱的体积能否转化成已经学习过的立体图形,求出它的体积。这部分内容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通过教具演示和学生动手操作弄懂可以将圆柱转化成以前学习过的长方体(近似),再根据长方体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得到圆柱的体积也应该是它的底面积乘高。
  教学目标:通过用切割拼合的方法借助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推导出圆柱的体积公式,使学生理解圆柱的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能够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圆柱的体积。
  教学重点:掌握圆柱的体积计算方法。理解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难点:掌握圆柱的体积计算方法。理解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具准备:圆柱的体积公式演示教具(把圆柱底面平均分成16个扇形,然后把它分成两部分,两部分分别用不同颜色区别开)。
  教学设想:利用教具演示将圆柱进行切割拼凑的方法,让学生理解将圆柱转化成长方体,再依据长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推导出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通过例题教学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圆柱的侧面积怎么求?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2、长方体的体积怎样计算?
  学生可能会答出“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想到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统一公式“底面积×高”。
  板书: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3、拿出一个圆柱形物体,指名学生指出圆柱的底面、高、侧面、表面各是什么?圆柱有几个底面?有多少条高?
  二、导入新课
  教师:请大家想一想,在学习圆的面积时,我们是怎样把因变成已学过的图形再计算面积的?
  先让学生回忆,同桌的相互说说。
  然后指名学生说一说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把圆等分切割,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找出圆的面积和所拼成的长方形面积之间的关系,再利用求长方形面积的
  计算公式导出求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师:怎样计算圆柱的体积呢?大家仔细想想看,能不能把圆柱转化成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来求出它的体积?
  让学生相互讨论,思考应怎样进行转化。
  指名学生说说自己想到的方法,有的学生可能会说出将圆柱的底面分成扇形切开,教师应该给予表扬。
  教师: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如何将圆柱转化成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来求出它的体积。
  板书课题:圆柱的体积
  三、新课
  1、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教师出示一个圆柱,提问:这是不是一个圆柱?(是。)
  教师用手捂住圆柱的侧面,只把其中的一个底面出示给学生看提问:
  “大家看,这是不是一圆?”(是。)
  “这是一个圆,那么要求这个圆的面积,刚才我们已经复习了,可以用什么方法求出它的面积?”
  学生很容易想到可以将圆转化成长方形来求出圆的面积,于是教师可以先把底面分成若干份相等的扇形(如分成16等份)。
  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沿着圆柱底面的扇形和圆柱的高把圆柱切开,可以得到大小相等的16块。
  教师将这分成16块的底面出示给学生看,问:现在把底面切成了16份,应该怎样把它拼成一个长方形?
  指名学生回答后,老师进行操作演示,先只把底面部分拿给学生看,。大家看,圆柱的底面被拼成了什么图形?”
  学生:长方形。
  教师:大家再看看整个圆柱,它又被拼成了什么形状?
  (有点接近长方体:)
  然后教师指出:由于我们分得不够细,所以看起来还不太像长方体;如果分成的扇形越多,拼成的立体图形就越接近于长方体了。
  教师:把圆柱拼成近似的长方体后,体积发生变化没有?圆柱的体积可以怎样求?
  引导学生想到由于体积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可以通过求切拼后的长方体的体积来求圆柱的体积。
  教师:“而长方体的体积等于什么?”让全班学生齐答,教师接着板书:“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教师:请大家观察教具,拼成的近似长方体的底面积与原来圆柱的哪一部分有关系?近似长方体的高与原来圆柱的哪一部分有关系?
  通过观察,使学生明确: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长方体的高就是圆柱的高。
  板书: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教师:如果用V表示圆柱的体积,S表示圆柱的底面积,H表示圆柱的高,可以得到圆柱的体积公式;V=SH
  2、教学例4。
  出示例4。
  (1)教师指名学生分别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
  ②能不能根据公式直接计算?
  ③计算之前要注意什么?
  通过提问,使学生明确计算时既要分析已知条件和问题,还要注意要先统一计量单位。
  (2)出示下面几种解答方案,让学生判断哪个是正确的?
  ①V=SH=50×2.1=105
  答:它的体积是105立方厘米。
  ②2.1米;210厘米
  V=SH=50×210=10500
  答:它的体积是10500立方厘米。
  ③50平方厘米=0,5平方米
  V=SH=0.5×2,1=1.05
  答:它的体积是1.05立方米。
  ④50平方厘米=0.005平方米
  V=SH=0.005×2.1=0.0105立方米
  答:它的体积是0.0105立方米。
  先让学生思考,然后指名学生回答哪个是正确的解答,并比较一下哪一种解答更简单。对不正确的第①、②种解答要说说错在什么地方。
  三、练习:
  1、做“做一做”的第1题。
  让学生独立做在练习本上,做完后集体订正。
  2、完成练习八的1、2题
  这两道题分别是已知底面积(或直径)和高,求圆柱体积的习题。要求学生审题后,知道底面直径的要先求出底面积,再求圆柱的体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3#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5 09:40:00 | 只看该作者

《圆柱的表面积》说课设计

一、 教材分析
  《圆柱的表面积》是九年义务教材六年制第十二册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圆柱的特征,能看懂圆柱的平面图,认识圆柱的侧面展开图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从教材上看,教材先安排理解圆柱的侧面展开图的认识,然后圆柱的侧面和展开图的比较,认识到圆柱的侧面,就是它的长方形。还要会计算圆柱的侧面积。通过圆柱的侧面展开图让学生观察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思考圆柱的表面积,就是由圆柱的侧面积加上两个圆的面积。通过侧面展开图的操作,学生了解了圆柱的侧面积相当于长方形面积。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底面周长,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圆柱的高。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圆柱的表面积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一个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积),求表面积,要先求侧面积,再求圆的面积。这也就突出了重点。难点就是理解表面积的计算后,能够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关键是通过对圆柱侧面展开图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概括思维能力、分析综合等数学能力。
  二、 教学程序
  为了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能让学生积
  极主动、生动活泼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我设计了复习旧知、实验导课;沟通知识、探索新知;应用求表面积、解决问题;巩固练习、逐步深化。
  1、 复习旧知、实验导课。
  (1) 指名学生说出圆柱的特征。
  (2) 口头回答问题:
  A、 一个圆形花池,直径是5米,周长是多少?
  B、 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
  (3) 通过上节课认识了圆柱,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与圆柱有关系吗?圆柱的侧面积怎样计算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
  2、 沟通知识、探索新知。
  (1) 理解表面积的含义。
  (2) 动手操作寻找计算圆柱表面积,计算公式。
  A、 学生通过看展开图后,知道圆柱的表面积是由圆柱的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积得到的。B、学生通过看展开图知道圆柱的侧面积就等于这个长方形的面积,让同学们找出它们的对应关系后,然后同学们自己动手计算圆柱的侧面积。C、分析圆柱的表面积又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同学们认识到圆柱的表面积是由上、下两个底面和侧面组成。通过课件侧面展开图,找出这个图中长方形的长和宽、圆柱底面积是如何求的。让同学们自己讨论计算结果。
  3、 应用求表面积、解决问题。
  出示例3,让同学们找出这题已知什么?求什么?具体分析
  水桶是无盖,说明什么?如果这个水桶展开,会有哪几个部分?让同学们自己动手做。
  4、 巩固练习、逐步深化。
  做41页“做一做”1、2题。
  5、 完成作业、强化新知。
  练习十第2、3、4、5题。
  三、 说教法
  课堂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但主要通过实验法、练习法、
  启发谈话法、课件来完成教学目的。
  1、课堂首先通过启发谈话导入新课,解答例题运用启发式教学和练习法。
  2、通过侧面展开图的实验,使学生发现圆柱的侧面展开图,就是一个长方形,求出长方形的面积,圆柱的侧面积也就算出来了。
  3、教学例题,都让同学们自己讨论、分析、解答。
  四、 说学法
  实验操作,每个同学通过自己动手做侧面展开图分析圆柱
  的表面积,直观感受到圆柱的侧面积与这个长方形的关系,为下一步计算表面积,发展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1、 由直观演示,让同学自己动手计算圆柱的侧面积,然后联系到圆柱的表面积的计算,分几进行。
  2、 通过实验直观了解,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4#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7 09:32:00 | 只看该作者

圆柱的认识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授课内容:
  人教版第12册第二单元第38面至39面(圆柱的认识)、做一做、练习十的第1题
  2、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圆柱是一种常见的立体图形,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生对它已经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
  本单元是小学阶段学习几何知识的最后一部分内容,圆柱的认识是本单元的起始教材,是学生在学习圆和长方体、正方体的基础上来认识的。学生认识圆柱,了解圆柱各部分名称,掌握圆柱的特征是以后学习圆柱的表面积、体积以及圆锥和球的认识的基础;更有利于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进一步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可见,圆柱的认识教学在后继的几何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引导学生切实学好。
  3、教学目标的确定:
  (1)使学生认识圆柱,了解圆柱各部分名称,掌握圆柱的特征
  (2)通过操作、观察、比较、探索,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判断和空间想象能力,理解事物间的相互联系,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立体观念。
  4、教学内容的编排特点及教学重点、难点
  本节课教学内容是这样编排的:教材首先从直观入手,通过对常见的圆柱实物观察,使学生认识圆柱的形状,并从实物中抽象出圆柱的几何图形,然后介绍圆柱的各部分名称,说明圆柱的上、下两个面是平的,是两个相同的圆面,叫做圆柱的底面。对于圆柱侧面的认识,先通过观察和用手摸,知道圆柱的侧面是一个曲面。再把圆柱侧面展开,使学生了解圆柱侧面的展开土是长方形,以及它的长与宽跟圆柱底面周长与高的关系。可以看出,理解并掌握圆柱的特征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而认识圆柱侧面的特征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5、教具准备
  师:圆柱体的实物、模型和相应电脑软件
  生:自带贴有标签纸的圆柱形物体;剪刀、线、尺。
  二、教法、学法指导
  依据教材编排特点和学生已有知识基础,本节教学的基本教学思路是:联系比较,建立表象——导引结合,探索新知——强化练习,巩固新知。为了体现这一教学思路,实现教学目标,教学时拟用“导探结合法”为主进行教学。
  充分利用课前5分钟,通过师生比赛说长方体的有关知识,既复习了旧知,又激发了学习兴趣。
  在导引结合,探索新知时,改变以往怕出偏差、怕学生自己弄不懂而不敢放手的做法,根据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和他们已掌握的操作方法和方式,循着学生的思路去引导、去释疑、去点拨,创设有利于学生主体活动的情景。结合“观察、比较、操作、发现”的学法指导,引导学生在自己动手摸、比、看的过程中,利用知识的正迁移,把认识长方体的方法和认识圆柱联系起来,发挥学生想象:如学生想到长方体有底面、侧面和高,那么圆柱有没有底面、侧面和高?长方体的对面相等,圆柱的两个底面会不会相等?圆柱本身还独具有什么特征?让学生在观察、操作中发现知识的异同点、转化点,使学生的思维进入发展区。
  充分利用学生好动、好说、好表现的年龄特点,教学时,让学生在摆一摆、摸一摸、剪一剪、比一比的过程中,采用发言、讨论、复述、交流、演说等形式,让学生多角度、多形式地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如在探讨圆柱上下底面为什么相等的方法时,学生通过操作后可能会出现下面几种说法:(1)把两个圆剪出来比较;(2)把圆柱的底按在纸上描出一个圆,再把模型倒过来,将另一个底面叠在所描的图上,正好重合;(3)量出它们的直径或半径进行比较;(4)用线圈上、下底面的周长来比较等。在讨论圆柱的侧面时,学生通过操作比较,说出圆柱侧面的特征后,可能有学生会提出,圆柱侧面展开图也有可能是正方形或平行四边形,教师应给予肯定和鼓励,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做的和展开后的图形与原来圆柱之间又有什么关系。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圆柱的各部分名称和特征的认识,又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学习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针对学生好新、好奇、思维活跃、有意注意持久性差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借助电脑的多媒体作用,如演示把实物图抽象为立体图、上下两圆相同、高处处相等和圆柱的侧面展开过程等,让学生在观察中,把对圆柱的特征的感性认知升华为理性认知。同时,配合教师丰富的情感,从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
  认知心理学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把教材知识结构转化为自己认知结构的过程,为了实现这个过程,还要通过有效的练习,才能使所形成的认知结构更加完善和充实。所以,在新课授完后,教师安排了针对性练习和发展性练习,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感知基础。
  这样,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中参与探索、分析、说理、概括的全过程,实现了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生的能力,使课堂教学得到优化。通过本节的教学,力求使学生实践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自主探索新知的方法;学会观察、分析、比较知识、抽象概括知识的本质属性的方法;自学课文质疑问难独立学习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说过程
  为了体现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我是这样安排的:
  (课前5分钟,师生进行比赛:(看谁对长方体了解得多))
  师:我说这个铁罐(举出)的形状像长方体。
  生:我说橡皮的形状像长方体。
  师:我说长方体有六个面。
  生:我说长方体有八个顶点。
  ……
  (一)、联系比较、建立表象
  1、初步感知,建立表象
  师:课前我们初步复习了长方体的各部分名称(构造)和特征。(板书:构造特征)
  (1)观察:
  师:(师拿出一个用红布蒙着的圆柱笔筒,揭开布)这个物体的形状还能称为长方体或正方体吗?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板书:圆柱),它还有一个名字叫做笔筒,今天老师准备把它作为一件礼物,送给大家,谁想得到它呢?看谁表现得好就送给谁。这个笔筒的形状是圆柱(教师再出现几个圆柱模型)学生拿出形状是圆柱的实物。
  (2)举例:谁来说一说,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也是圆柱形的?
  (3)认识立体图
  闭起眼睛,在脑子里想象一个圆柱的形状,如果我们把观察和想到的圆柱形状画成立体图会怎样呢?(电脑演示,贴出立体图)
  (二)、导引结合、探究新知
  引入:刚才,同学们举出了好多例子,这说明了在生活和生产中我们离不开圆柱,我们更应该来认识它!(板书:的认识)
  1、请你来说一说,你想认识圆柱些什么?
  (现在,我们就随着这些想法一起来认识圆柱,好不好?)
  2、初步感知
  (1)看看、摸摸,同桌讨论:圆柱体有几个面?这些面怎样?
  (2)初步反馈:圆柱体有三个面,其中有两个面是平面,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叫做圆柱的底面;还有一个面是曲面,叫做圆柱的侧面。(在立体图上标明)(学生闭起眼睛摸手中的圆柱,并说出它的各部分名称)
  (3)请你猜想一下,哪两个面是一样的,你是怎样知道的?可用什么方法来证明?
  引导学生从下面几点来说明:1、剪出来比较;2、量半径、量直径;3、量周长;4、沿着模型在纸上画出一个圆,再把模型倒换过来比较。(媒体演示,上下底面重叠过程)(教师说明:今天我们研究的都是像这样上下一样的粗细的,直直的圆柱。)
  (4)学法指导。(板书:观察、猜想、操作、发现)
  (5)联系比较,强化感知:(媒体出示:)
  4、圆柱的高
  (1)指上题中高、低两个圆柱问:哪个圆柱高,哪个低?想想,这与圆柱的什么有关?(引导学生得出:圆柱的高低与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有关。)
  (2)怎样测量着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呢?
  通过圆柱的纵切模型引导学生感知应该测量两底面圆心的距离最科学,它叫做圆柱的高。同时媒体演示,使学生知道:圆柱的高也可以表示在圆柱的侧面上来。(师在立体图上表示出高,学生在自己的圆柱上画高。)
  (3)重复刚才的媒体操作,问:你还发现圆柱的高有什么特征?你是还可以怎样得到?(有无数条高,长度都相等。(板书)(1)纵切面是长方形,可以有无数条高;(2)侧面上可以做无数条高;(3)两底面之间处处可以做高)
  5、圆柱的展开图
  (1)圆柱的两个底面都与侧面相交,观察一下,上面的平面与侧面相交形成那条线?这条线就是底面的什么?下底面也如此。
  (2)侧面是围起来的一个曲面,如果沿着它的一条高剪开,再展开,你能想象出侧面会变成一个什么平面图形吗?(长方形或者正方形)(学生动手操作)(媒体演示)
  (3)同桌讨论这个长方形的长、宽与圆柱有什么关系?(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媒体演示)
  (4)什么情况下展开图是一个正方形?如果不沿着高展开,侧面展开后可能会是什么图形?
  (三)教学小结
  圆柱的认识和教学告一段落后,为了给学生一个完整而深刻的印象,教师要有意识地组织学生看板书,总结学到的知识。
  (学生:通过学习,我懂得了……)
  (四)、强化练习、巩固新知
  1、针对性练习
  做一做2
  2、发展性练习
  (1)一张长方形纸,长30厘米,宽20厘米,你能不能用它来围成一个圆柱的侧面?围成后的侧面与长方形纸有什么关系?
  (2)一张正方形纸边长20厘米,来围成一个圆柱的侧面?它们之间又有什么关系?
  (五)、总结整理、深化新知:
  1、指导学生阅读课文,进一步把握知识要点,再次进行质疑问难。
  2、归纳本节学了哪些知识,学会了什么,怎样学,达到强化新知,掌握方法的目的。
  (六)、作业
  用硬纸做一个底面半径为2厘米,高5厘米的圆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5#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7 09:32:00 | 只看该作者

《通分》说课

 《通分》说课稿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
  下面我就来讲一讲我是怎样上《通分》这一堂课的。
  一、教学内容:
  本课是浙江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第三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中的内容,P99~101。
  二、教材所处的地位:
  通分是分数基本性质的一种应用,是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和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通分又是分数四则运算的重要基础,是比较异分母分数大小和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重要步骤,因此,必须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课本例1是教学通分的意义和方法,着重使学生懂得这个公分母应该是几?课本试一试是给三个数通分,其中还有带分数,关键是提醒学生注意在带分数通分时,只要把分数部分的分数通分,整数部分不变。但每个带分数通分后,不能丢掉整数部分。
  三、教学目标:
  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通分的意义,理解和掌握通分的方法,并能正确地通分。
  2、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归纳等思维能力。
  四、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为了使学生能比较顺利地达到教学目标,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通分的意义,掌握通分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通分的算理以及通分的关键:找准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
  五、教法:
  为了更好地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我采用了以下教法:
  1、讨论法。通过学生的讨论让他们自己总结归纳出通分的意义和方法。
  2、借助投影的演示进行直观教学,帮助学生理解通分的算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3、运用不同形式的练习,使学生巩固了所学的知识,使教学得到反馈。
  4、循循善诱,启发引导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引导学生动口、动脑、动手,逐步掌握新知。
  六、学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会联系旧知识解决新问题,通过对操作演示的观察、分析,自己总结归纳出通分的意义和方法,体现了学生的自主。
  七、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出示小黑板)
  1、求下面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13和398和1116和20
  2、(课本准备题)把和化成分母是12而大小不变的分数(填空题)。
  (设计思路:通分是在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学习的,因此,在新授前我先安排了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复习。复习第(1)题让学生回忆了两个数是互质关系、倍数关系和一般关系时怎样求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复习第(2)题时先让学生填空,再说一下这样填的根据,为通分过程打好基础。这两题都分散了教学中的难点;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约分,并且知道通过约分可以不改变分数的大小而使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发生变化。那么还有没有其它的方法使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发生变化而大小不变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种新的方法。
  三、探究新知。
  1、出示例一。
  把1/6和2/9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
  (1)化成和原来相等的同分母分数,首先要确定什么?(相同的分母)
  (2)这个相同的分母如何确定?(讨论)这个相同的分母我们可以简单的称作什么?所以我们首先做的一步也可以叫什么?(找公分母)
  (3)怎样把1/6和2/9化成分母是18,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4)看图验证,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思路:在教学例1时,我先通过例题中的分数,引出异分母分数的概念,再引导启发学生把1/6和2/9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公共的分母必须是6和9的公倍数,从而引出了公分母的概念,再引导学生思考:为了计算简便,取哪一个公倍数作公分母,然后出示了通分的关键。)
  2、归纳通分的意义并揭题。
  看书了解我们刚才做的书本上称做什么?
  3、总结通分的方法。
  通过刚才的计算我们发现通分一般先确定什么?如何确定?再怎样?
  4、尝试练习。
  (1)课本练一练第1题
  (2)试一试把3/4、2、和7/8通分。
  第(2)题又是一个教学的关键点。首先引导学生讨论有3个分数怎么办?再讨论其中的带分数又如何处理,然后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把出现的情况进行反馈总结。
  (设计思路:在教学通分过程时,我重点是解决对照公分母思考把原来的分母和分子要同时乘以几,引导学生想:公分母是原来分母的几倍,原来分数的分母和分子要同时乘以几。)
  四、巩固练习
  1、找一找下面每组中两个分数的公分母。(强调通分的关键)
  2/3和1/4、3/8和5/12、4/21和1/7、3/4和7/10
  11/15和5/6、7/12和5/8、5/22和4/33、10/39和9/52
  2、把下面每组中的两个分数通分。(练一练第2题,强调通分的几种特殊情况)
  3、把下面每组中的三个分数通分。(练一练第3题
  五、综合练习
  1、小明、小红和小军三人赛跑,跑同样长的一段路,小明用3/5分钟,小红用7/10分钟,小军用5/8分钟,请帮助他们排出名次。
  4、找出几个比1/3大,比2/3小的最简分数。
  六、课堂总结
  1、这堂课,你学会了什么?(让学生自己归纳,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2、什么叫通分?通分的依据是什么?怎样通分?
  3、通分和约分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我的说课完了,谢谢各位领导和和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6#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7 09:33:00 | 只看该作者
 一、说教学内容的创新处理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第四单元的一个重要内容。该教学内容是以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整数除法中商不变的规律这些知识为基础的。原教材先通过直观使学生了解1/2、2/4、3/6三个分数的分子、分母虽然不同,但是分数的大小是相等的。接着进一步研究这三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思考它们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最后归纳出分数的基本性质。这样安排教学内容,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得到充分体现,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为此,我打算通过"折、画、想、问、用"五个环节对教学内容作如下处理。
  
  1.折--用三张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条分别折出二等分、四等、八等分。
  
  2.画--让学生用色笔在长方形纸条上分别涂出它们的一半,并用分数来表示。
  
  3.想--1/2、2/4、4/8这些分数有什么关系?你还能说出和"1/2"大小相等的其他分数吧?你还能说出和"2/3"大小相等的分数吧?
  
  4.问--ww"1/2=2/4=/4/8"中,你发现什么?
  
  5.用--用已学过的"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有关的数学问题。这样安排教学有以下几点好处:
  
  (1)有利于知识的迁移。
  
  让学生通过动手折、涂,再用分数表示,这样既帮助学生复习了分数的意义,又为学习新知识作了准备。
  
  (2)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通过学生找和"1/2"大小相等的分数,以及和"2/3"大小相等的分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体现自主学习的精神。
  
  (3)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通过交流,培养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积极思考问题,积极探问题,培养学生概括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说教学模式
  
  本节课起打算采用"创设情境,复习迁移--设疑激思,获取新知--深化概念,及时反馈"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1.创设情境,复习迁移。
  
  为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旧知识起到正向迁移的作用,首先创设了动手操作的情境:起发给每位学生三张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条,让学生折一折。把第一张纸条对折(也就是把这张纸条平均分成2份),把第二张纸条对折再对折(也就是把纸条平均分成4份),再把第三张3次对折(也就是把纸条平均分成8份)。接着,让学生画一画,用彩笔在等分后的纸条上分别涂出它们的一半。告诉学生,如果把每张纸条都看作单位"1",问学生:你能把涂色的部分用分数表示吗?(电脑显示三张涂色的纸条,学生分别用分数1/2、2/4、4/8表示。)
  
  这一情境的设置,主要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不仅复习了分数的意义,为下面导入新知识作好铺垫、迁移。并且在教学一开始,就能抓住学生爱动手以及直观思维的特点,激活课堂气氛,营造良好的学习开端。
  
  2.设疑激思,获取新知。
  
  "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学,就是学习问题,学怎样问问题。为此,我在上面教学的基上,引导学生逐一讨论以下问题:
  
  (1)1/2、2/4、4/8这些分数有什么关系?
  
  (学生会说这三个分数的大小相等。)
  
  (2)你能说出与"1/2"大小相等的其他分数吗?你还能说出与"2/3"大小相等的分数吗?
  
  (如果学生写错或写不出,待得出分数基本性质后再写)
  
  (3)从"1/2=2/4=4/8"中,你发现了什么?
  
  (让学生分组讨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经过归纳,最后得出: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并把这句话显示出来。)
  
  (4)你对上面这句话觉得有什么问题吗?
  
  (学生可能会提出地"相同的数"中"0"必须除外。如果学生提出不出,就由教师提出问题:相同的数是不是任何数都行?为什么?)
  
  最后,让学生完整地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老师揭示课题)
  
  这样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师生情感交融、和谐,学生积极参与,思维活跃,学习主动,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3.深化概念,及时反馈。
  
  为了加深学生对分数基本性质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设计了如下练习:
  
  1.下面各式对吗?为什么?(让学生用手势表示对错)
  
  (1)3/4=6/8(2)3/8=12/2(3)3/10=1/5
  
  2.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6=()/36=8/12=2/()=()/24
  
  3.把2/3和10/24化成分线是12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4.把下面大小相等的两个分数用线连接起来。
  
  4/51/64/94/612/16
  
  3/42/320/256/368/18
  
  三、说教学目标
  
  以上各个教学环节的设计体现如下几点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性目标:让学生亲身经历"分数基本性质"抽象概括的全过程,正确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使学生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有关的数学问题。
  
  2.发展性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探索--抽象--概括的能力以及迁移类推能力,渗透事物是相互联系、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问题意识、合作意识以及应用意识。
  
  3.创新性目标: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探索问题的能力和研究问题的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7#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7 09:34:00 | 只看该作者

《分数的意义》说课设计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第十册第73—74页分数的意义。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分数的产生,认识单位“1”,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说明一个分数所表示的实际意义。
  能力目标:通过一些直观演示,实际操作,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分析、概括能力。
  情感目标: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主动参与,积极合作,充分体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教材分析
  分数的意义是在四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使学生理解不仅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可以用单位“1”来表示,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也可以用单位“1”来表示,进而总结概括出分数的意义。
  4.教学重点、难点
  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
  二、说教法
  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了创设情境、小组合作、自主探索的方法,力图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三、设计思路
  本节课着重研究的是分数的意义,主要设计思路是尽可能多的让学生动手去操作去实践,从而自己得出分数的意义。在备这节课时我就挖空心思地为学生考虑,应该准备哪些材料让学生操作?什么材料既让学生容易操作又能进行有效学习?最后决定用一张圆形纸片、一张长方形纸片、一米长的线段平均分成10份、一些三角形纸片以及一些火柴棒,组织学生分小组学习,提高交流合作学习的能力。尽量做到让每一个数学知识都是在学生亲身经历了知识产生过程、体验了愉快的学习过程之后才在学生的脑海中生根发芽。使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从而使他们获得发展。
  在课堂教学时,学生利用我为他们准备的材料展开别开生面的研究,在小组合作操作过程中,学生获得许多不同的分数,然后从这些不同的分数产生中逐渐得出分数的意义。特别是学生在利用三角形纸片和火柴棒进行操作的时候,可以从中很好地体验把许多物体看作一个整体,也就是单位“1”,突破这节课的教学难点,从而让学生深刻地理解分数的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4-29 18:1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