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雪儿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系列网络课程(历史)

[复制链接]
15#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2 16:41:00 | 只看该作者
第二章 以探究为主的历史课堂教学设计“秦皇汉武”,哪一位的功绩更大?
江苏武进湖塘实验初中 谢 琪
学情分析
湖塘实验初中的学生为全区招考的民办择校生,基础较好,具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另外,学生对本课学习内容已有一定了解,同时,本班学生有较丰富的历史课外知识及较强的搜索信息能力和一定的表演能力。
教学分析
本案例选择的是北师大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的内容。秦汉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先秦文明的基础上,秦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并对此后中华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古代中国以一个发达国家闻名于世,是从秦汉开始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大一统,是秦汉文明的突出特点。汉武帝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在他统治中国的半个世纪中,“外事四夷,内兴功利”,进一步扩大了版图,发展和巩固了大一统事业。“秦皇汉武”成了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的象征。
本课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汉武帝时期,通过思想文化方面的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治方面的 “推恩令”和强化监察制度等措施,使中央集权得到了空前的加强,大一统帝国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学习重点是推进大一统的措施,难点是比较秦皇汉武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客观评价汉武帝。
教学设计
知识与能力:了解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的措施的同时,正确评价汉武帝。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 “秦皇汉武”的比较,了解秦汉加强中央集权的异同。通过辩论,学会对重要历史人物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价。自编习题,进行自我评价。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识到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延续两千多年的思想基础。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师:复习提问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基础上,(出示课件)欣赏诗歌 《沁园春·雪》。(重点标出 “秦皇汉武”并配上背景音乐)
师:“秦皇汉武”指的是秦始皇和汉武帝。你知道为什么毛泽东把汉武帝与秦始皇相提并论吗?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会找到答案的。
讲授新课
师:请同学们浏览全文,归纳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生: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削弱封国势力;3.加强监察制度4.“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课件演示)
师:释义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展示 《汉书·董仲舒传》(见课后材料)的原始资料。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把其中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师:这是汉武帝在思想上对全国集权统治的措施。采取这一措施前汉朝经历了六七十年的经济恢复,恢复了元气的汉朝有了足够的物质基础来保障其他方面的改革。但是,战国以来 “百家争鸣”的余波仍极大地影响着汉武帝的统治,各派思想极不统一,对于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是一个严重的障碍,故汉武帝召集天下谋士云集长安共商治国之法。此时儒家代表董仲舒力排众议,脱颖而出,提出了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观点。为什么董仲舒能有如此大的影响力呢?
学生对董仲舒知之甚少,可在课前分发有关资料。
师:(出示课件)问题:你如何来评价汉武帝的这一措施。针对初一学生评价水平普遍偏低的情况,可让其畅所欲言并按照进步性和局限性进行罗列并归纳,另向学生说明对历史的评价要用一分为二的方法来分析。
生:畅所欲言
师:(小结)
进步性:适应了大一统的需要,有利于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巩固。
局限性:禁锢了人民的思想,实际上是文化专制主义的一种表现。
师:汉武帝在思想上对人民进行了专制统治后,下一个步骤会是针对哪方面呢?
2.削弱封国势力 (课件)
师:出示课件:“为什么诸侯王生活会如此奢侈?”
生:观看文物照片 “金缕玉衣”,阅读小字来找到原因。
师:小结:汉初为了巩固统治,把刘氏子弟分封到各地做诸侯,但是诸侯的势力不断膨胀,逐渐脱离了中央的控制,并有独立的趋势,加强中央的权力迫在眉睫,那么我们来替汉武帝想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出示饼状图分析现状。(打出课件)
学生以四至五人为一小组进行小诸葛会议。依据饼状图,上台讲述,逐渐把 “推恩令”的内容讲述完整。
师:和同学们想法一样,当时的大臣主父偃提出 “推恩令”,正如我们为汉武帝准备的办法。逐级削弱王国势力,还收拢了一批诸侯子弟为汉武帝效犬马之劳,一举两得,何乐不为呢?
师:汉武帝还采取了其他手段来巩固他的地位。学生讲述小故事 “汉武帝酎金削侯”。
师:通过 “推恩令”的颁布,地方政权的权力收归中央。但是怎样才能防止文武百官对皇位的觊觎呢?这是汉武帝最放心不下的!他又采取了什么措施呢?
3.强化监察制度 (课件)
师:加强监察制度主要体现在地方和中央两处。
生:中央———司隶校卫 (职权:监督和检举京师百官及皇族的不法行为。直接对皇上负责。)地方———刺史 (职权:负责监督地方官员,并抑制和打击地方豪富,虽然官品很低,但是可以直接奏报皇上。)
师:经过一系列的措施后,大大加强了皇帝的权力,但是丞相始终是汉武帝的心腹之患,那么他是怎么做的呢?
学生表演公孙贺任相的课间短剧,教师也可加入其中扮演一个角色。
4.分组辩论秦皇汉武的功绩大小。(辩题:秦皇汉武,哪一位的功绩更大)
师:活动总结,宣布结果,给双方以鼓励性评价。
师:本次辩论,各组都表现不错。答案没有谁对谁错,重要的是开阔了同学们的视野,体现了历史人物的角色,学会了如何对重要历史人物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价。同时,通过课前收集查找整理资料,使自己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因时间有限,课堂辩论到此为止。同学们有兴趣,课后可以继续探讨。
5.小结
出示汉武帝画像及再次放映配乐诗朗诵 《沁园春·雪》,引导学生进行课文总结。
6.迁移应用
自我测评:出示课件:
步骤1:熟悉本课基础知识
步骤2:根据你所学的本课知识,和你的小组成员共同设计一个能反映你们小组特色的题目。
步骤3:最近的两个小组相互交换,集体完成作业。并展示其中的部分作业。
7.轻松一刻FLASH (从秦末农民起义到楚汉争霸结束)(英语版)

教学片段
课间短剧:公孙贺任相
旁白:为了控制国家的最高权力,汉武帝想方设法来制约丞相的权力。在我们看到的这一段故事之前,已经有四任丞相被杀或被革职,那么今天在金銮殿会发生什么样的事呢?
演员出场:(1)汉武帝  (2)公孙贺 (武官打扮)  (3)大臣若干  (4)侍卫数人。
侍卫:上朝。
大臣 (叩首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汉武帝 (和蔼地说):众爱卿平身!
大臣:谢主龙恩。(起身,旁立)
汉武帝:众爱卿,我大汉朝恩泽四方,众夷臣服,百姓安居乐业,一派歌舞升平啊!
大臣甲:此乃我大汉之荣幸,吾皇之英明所致啊!
汉武帝 (赞许地点头):可是朕有一块心病啊!
大臣乙:大王所言可是匈奴扰我北方,边疆人民不得安宁之事?
汉武帝 (摇头):小小匈奴,朕还未把它放在心里。但是念我堂堂大汉朝,现在居然连找个丞相都难啊!
众大臣面面相觑,纷纷下跪:臣不能为陛下分忧,罪该万死!
汉武帝:众爱卿起来吧!寡人倒有一个主意。公孙贺可在?
公孙贺 (失魂落魄地跪下):臣……臣在!
汉武帝:封你为大汉丞相,你可有什么意见?
公孙贺 (战战兢兢):陛下,陛下,我是武官啊!丞相一职是文官。好像……好像不太适合吧!
汉武帝:自古弃文从武的有,难道你就不可以学文吗?
公孙贺 (直冒冷汗):皇上,臣上有80岁的老母,下有咿呀学语的幼儿,臣这么一上任,一家老小谁照顾啊?恳请皇上收回成命!(众大臣为之动容)
汉武帝:是你家重要还是汉朝重要?
公孙贺:小人不敢,但是小人……
汉武帝 (大怒):不要再说了!侍卫何在?
侍卫:在!汉武帝:赐印,退朝。
公孙贺 (很悲哀的样子):完了,从今以后,我的身家性命不保,吾家人朝不保夕也。风萧萧兮……
旁白:后公孙贺果然因触怒汉武帝,全家被诛。
教学反思
新课程标准的适时出台,在很大程度上改革了传统教学模式,构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多维互动的新模式,培养了学生的思维独立性和创新能力。本课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学生自演话剧、辩论等活动形式,使教学过程转变为情境创设、问题探究、角色扮演、协作学习、自我评价等人本主义的过程,对学生多方面的素质进行训练。实践证明教学效果较好。由于七年级学生在理论素养、整理材料等方面仍显不够,影响了活动的效果,今后要加强该方面的指导与训练。
案例评析
1.本课教学设计注重课程标准的三维教学目标,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课前布置问题,收集查阅资料,编演课本剧,为学生参与教学作了准备,为改变学生被动听讲局面创造了条件。学习活动的主要形式有讲述历史故事、角色扮演、小组讨论交流、分组辩论、学生自谈收获体会、学生自编练习题等。尤其是课堂短剧、辩论的设计,把活动推向了高潮,激发了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热情和智慧。
2.教者注重问题情境的设计,尤其是设置了具有较高思维含量的辩论题,调动了学生的思维深层次地参与教学。秦皇汉武,哪一位的功绩更大?这是具有开放性的问题,有较大的思维空间,既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让学生有话可说,有理可辩, “跳起来摘桃子”。这样的辩论,无疑能提高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辩题面向全体学生,使历史课堂真正成为了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
3.本课设计了多媒体教学课件,创设了良好氛围,拓展了课程资源,增大了课堂容量,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历史体验和感性认识,活跃了学生思维,增进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点评:贲新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2 16:41:00 | 只看该作者
第二章 以探究为主的历史课堂教学设计
从尧舜禹的故事看神话、传说与历史的真实
江苏武进教研室 贲新文
学情分析
1.本课的学习内容,学生较熟悉并且很感兴趣,教师应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注重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鼓励学生对历史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培养其探究式的学习方法。
2.本课知识属于了解层次,可通过讲故事、演课本剧、游戏、讨论等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来组织教学,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教学分析
该案例选择的是北师大版历史教材七年级上册的内容。
1.本课以古史传说的形式对我国从人类起源到迈向文明的过程作了形象的描述,它在结构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承上一课的“氏族部落”,启下一单元的 “国家的产生”。它是从传说这一独特的视角对这段远古历史作了进一步的阐述,能很好地帮助同学们去理解、认识这段历史。
2.本课知识结构比较清晰,按历史时序先后介绍了 “炎帝与黄帝”、“尧舜禅让”和 “大禹治水”的传说。学习炎黄二帝的贡献,目的在于为以下得出 “我们都是炎黄子孙”的结论蓄势,为今天的炎黄子孙油然而生的自豪感作铺垫。炎、黄二帝由争斗到联合,说明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是一种动态的过程,是通过长期的杀伐争夺而最终趋向联合的。尧舜禅让内容起到了过渡作用,因为这一时期,正是中国由氏族公社向阶级社会过渡的时期。大禹治水是造福于炎黄子孙的伟大功业。
3.本课学习重点是:了解炎帝和黄帝对华夏族的形成所做的贡献,认识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爱国情感。学习难点是:如何区别史实与传说。
教学设计
1.知识与能力
了解炎帝、黄帝是传说中华夏族的祖先,了解尧舜的 “禅让”和“大禹治水”的故事。
对古史传说和史实作出初步的比较,并进行概括、判断和解释。
2.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收集相关资料,组织学生讲故事,谈体会,了解这些传说中的故事,哪些具有历史事实成分,哪些是虚构的,反映了传说时代怎样的文明曙光,从而培养学生探究式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学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 “我们都是炎黄子孙”的含义,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认同感。在 “尧舜禅让”的学习中,培养以人为本、任人唯贤的美德。通过对 “大禹治水”的学习,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奉献精神,以及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前一段时间特别流行穿绸缎做的唐装,知道绸缎是什么织成的吗?
生:丝。
师:又有谁知道丝是怎么来的?
生:蚕茧。
师:有同学见过养蚕吗?知道养蚕抽丝技术是谁发明的吗?在传说中是黄帝的妻子嫘祖发明了养蚕抽丝技术,真的是这样吗?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来看一下第3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板书)
讲授新课:
师:知道什么是传说时代吗?
生:(看书回答)
师:文字出现以前,历史主要是通过人们口耳相传的神话和传说保存和流传下来的。神话与传说有区别吗?神话传说和史实 (历史真实)又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呢?(教师一边讲一边板书)我们先把问题放在这里,待会儿再来解决。
师:关于中国远古居民的神话故事同学们知道哪些呢?
生:(思考回答)
学生讲三个神话故事: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补天、精卫填海、夸父追日、后羿射日。(后三个任选其一讲一下)
师:天地真是盘古开辟的吗?人真是女娲造的吗?宇宙、地球、人类的起源到底如何呢?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千百年来,科学家一直在探寻宇宙是什么时候、如何形成的。直到今天,科学家才确信,宇宙是大约150亿年前发生的一次大爆炸形成的。大爆炸使物质四散出击,宇宙空间不断膨胀,温度也相应上升,当温度上升到几千度时,宇宙间主要是气态物质,气体逐渐凝聚成气云,再进一步形成各种各样的恒星体系。地球就是由星云凝结成的。人类是由猿进化而来的。
师:这些神话难道完全是凭空产生的吗?能不能反映远古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和他们的某种愿望和精神呢?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盘古用他的凿和斧劈开了天地,这说明我们的祖先很早就相信人的力量是伟大的,相信劳动可以创造世界。女娲的故事反映了人类历史发展的一个阶段,即母系氏族公社阶段,女性在生产、生活中占据了主导地位。精卫填海、夸父追日、后羿射日的故事反映了古代人民征服自然的愿望。通过这些神话故事我们可以想象,当时人们的艰难生活,正是由于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程度很低,所以只能借助想象来征服自然,支配自然。
师:刚刚我们分析了几个神话故事,接下来我们看一下炎帝、黄帝的传说。(板书)
师:传说中,炎帝发明了什么?黄帝又发明了什么?
生:(看书回答)
师:请同学们看书上的 “神农教稼图”,炎帝又号称神农氏,传说他生下来时是牛首人身。他刚做首领的时候,人们主要靠狩猎为生,打到猎物大家就饱餐一顿,否则只能忍饥挨饿。想到人们今后的生活,炎帝愁得整日寝食难安。后来经过仔细观察,他发现自然界的植物有一定的生长规律,于是他想,如果能分辨出哪些果实能吃,哪些果实不能吃,将那些能吃的果实采集起来,春天把它们埋入地下,秋天就会结出果实。这样一来,人类的生存问题不就解决了吗?于是他不辞辛劳,翻山越岭,尝遍百草。据说,他在尝百草、定五谷的过程中,有时一天就中毒达七十多次,最后终于知道了哪些东西可以吃。传说中炎帝首先教人选择土地的燥湿、肥饶、高低,教人观察气候,选择五谷的类别,并制作耕稼的工具。所以后世把炎帝称为中华原始农业的创始人。
师:农业真是炎帝发明的吗?那么这个传说有没有真实成分呢?同学们结合我们前面讲的 “原始农业的出现”思考一下。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农业的发明确实经历了传说中的这样一个过程,原始农业的确是由采集发展而来的。正是由于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发现了某些植物的生长规律,在住处附近栽培这些植物,才出现了原始的农业。远古时候的任何一件发明或改进,都是积无数人之力,经历漫长岁月摸索的结果,绝非一人短时之功劳。但是因为确切情况不可考,后人在追述历史的时候,总爱将一些发明创造集中附会在他们中的杰出代表身上。比如黄帝,他在成为著名的圣君帝王之后,一切制器故事均围绕其展开,各种器物的发明权均归之于他及他的臣下。
师:现在我们回到刚才的问题上去,神话与传说,神话传说与史实有什么区别呢?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神话是远古居民根据自己的想象对自然事物 (包括人类自身起源)的虚构。但必须指出,神话的内容决不是先民纯意识的心理活动,而是客观现实和生存实践在他们头脑中的反映。而传说大都以真实的历史作为素材,并非完全虚构。平时我们把神话传说连在一起,不是区分得那么清楚。神话传说与史实不是截然分立的,而是存在一定的联系。一方面,喜欢夸大事物是人类的天性,后世之人在叙述先世之事时,总是不自觉地加以增饰与夸大,神话传说经过人民耳闻口传,时间越久越容易失真。另一方面,神话传说中含有真实的历史,考古的成果为这些传说的真实性提供了证据。(学生看书上13页小字部分)我们在利用神话传说的时候,必须进行分析,做到去伪存真。
师:我们常说自己是 “炎黄子孙”,说这句话时都觉得非常骄傲和自豪。那么大家知道这个称呼是怎么来的吗?为什么炎黄二帝会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学生思考回答)
师:炎黄二帝由斗争走向联合,这就告诉我们: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是一种动态的过程,是通过长期的杀伐争夺而最终趋向联合的。
师:平时我们除了说自己是 “炎黄子孙”外,还常说 “我们是龙的传人”。有人写了一首歌,歌名就叫 《龙的传人》,风靡全国。同学们知道龙的形象是怎么形成的?
看 “贝壳堆塑的龙虎图”和一段投影材料:闻一多先生在论及中华民族龙的图形时说过的一段话:
“龙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呢?我们的答案是:它是一种图腾,并且是只存在于图腾中而不存在于生物界中的一种虚拟的生物,因为它是由许多不同的图腾糅合而成的一种综合体。”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龙是众多部落图腾的融合体,这也反映了华夏族形成的历程:不同部落之间从战争走向联合,进而构成了华夏族的主体。通过炎帝、黄帝的传说,我们可以了解,在炎黄时代,中华民族的雏形已经形成。(板书)
师:接下来我们看一下尧舜 “禅让”的传说。(板书)请同学们看历史短剧:尧舜禅让。(学生课前编排,一学生扮演 “尧”,一学生扮演 “舜”,还有三位学生扮演各部落首领)
师:请一边看一边思考:舜为什么能当上部落联盟的首领?舜是怎样取得部落联盟首领的位置的?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尧之前,部落联盟首领的位置是通过长期的杀伐战争来获取的。但从尧开始,取得首领位置的方式很是温和,是通过部落联盟会议民主推选产生的。这种通过推举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后人称之为 “禅让”,这是一种任人唯贤的制度。舜和禹都是 “禅让”制下产生的部落联盟首领。
从尧舜 “禅让”的传说我们可以看出,当时已出现国家的萌芽。(板书)
师:禹为什么能被推举为部落联盟的首领呢?
生:因为他治水获得了成功。(板书)(学生讲大禹治水的故事,教师适当补充)
师:“大禹治水”是造福炎黄子孙的伟大功业,对中华民族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从 “大禹治水”中你能受到什么启发吗?
学生分组展开讨论,教师启发学生从以下几个角度思考:
(1)禹的父亲采取什么方法治水?(堵塞)结果怎样?(“九年而不利”)禹采用什么方法治水?(疏导)结果怎样?(获得成功)由此你能得到什么启发?
(2)禹在外治水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最终才获得成功。如果他半途而废,治水能成功吗?由此你能得到什么启发吗?
(3)当时洪涝灾害非常严重,灾害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从这个角度思考,你能得到什么启发?
禹是 “禅让”制下的最后一位部落联盟首领。他是站在文明门槛上的一位伟人,他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标志着我国古代社会进入了文明时代。
总结:这节课我们讲了很多神话传说,通过分析我们知道了神话传说和史实不是截然分立的,而是有一定联系的。从炎帝黄帝的传说,我们可以看出,当时中华民族的雏形已经形成。从尧舜 “禅让”的传说,可以看出当时已出现国家的萌芽。最后,大禹因治水成功,威望大增,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国家产生了。人类的历史进程在不断前进,“文明曙光”已从传说中透露出来了。
教学反思
远古时代的传说,反映了我国从人类起源到迈向文明的巨大飞跃。对于初中生,传说时代的这段有特色的历史是很有吸引力的。教师应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注重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鼓励学生对历史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培养其探究式的学习方法。本课采用的讲故事、演课本剧、讨论等活动方式,有效地进行了该方面的实践。特别是一系列层进式的问题设计,成为学生的学习链接。教学实践证明:问题的设计,应注意:1.要相机而宜,切忌 “满堂问”;2.要启发诱导,切忌教师代办;3.要蕴有新意,切忌平淡无奇;4.要难度适宜,切忌偏难偏易;5.要气氛融洽,切忌批评责难。
案例评析
1.本课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明确,设计者根据学生认识发展规律、知识的内在联系,围绕着中华古代的传说故事,创设了一系列的问题情境。如:关于中国远古居民的神话故事你知道哪些呢?天地真是盘古开辟的吗?人真是女娲造的吗?宇宙、地球、人类的起源到底如何?这些神话难道完全是凭空产生的吗?能不能反映远古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和他们的某种愿望和精神呢?这些问题在课堂教学中环环紧扣,引人入胜,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完善了知识链条。同时让学生体验民族的认同感,形成爱国主义的情感。苏格拉底说过:“问题是接生婆,它帮助新思想的诞生。”在新课程的背景下,要上好一堂鲜活的历史课,精彩的、开放的问题情境教学是必不可少的,它可以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问题情境的设计要注意:1.挖掘新教材,问题情境设计要有深度;2.开发课程资源,问题情境设计要有新角度;3.以学生发展为本,问题情境设计要有梯度;4.跨学科知识渗透,问题情境设计要有厚度。
2.教师根据本课的特点,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出发,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课前的准备,培养收集、整理历史资料和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教师改变了传统的一言堂权威角色。重视学生的积极参与,教学方式多样,如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讨论,以及编演历史剧,讲故事等,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培养学生丰富的历史想象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较好地把握了课程标准的三维教学目标,发挥了 “学的主体”,又发挥了 “教的主导”作用,并将两者融为一体,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但教案设计中还应更多地体现出培养学生学史的兴趣以及形成学生良好的学史方法。
点评:王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2 16:42:00 | 只看该作者
第二章 以探究为主的历史课堂教学设计
寻访“丝绸之路”
江苏武进前黄初中 毛宇平
学情分析
我校为江苏省电教示范学校,学校图书馆也有丰富的可以利用的学习资源。学生具有较强的网上收集资料的能力。同时,我校学生为民办择校生,家庭条件优越,很多学生有过丝绸之路沿线旅游经历。
教学分析
本案例选择的是北师大版七年级上的内容。重点是: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探究丝绸之路上的名胜古迹、古代名人、省份民族、文化物产和山脉河流。难点是如何理解丝绸之路是商路、经济文化交流之路和友谊之路。结合本课内容的特点,教师在教学设计时也应该注重多种学习方法的使用,主要有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和科学评价法(师评、互评和自评)。另外,由于该案例以丝绸之路为中心,因此需要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
教学设计
1.通过识读 “丝绸之路”示意图,掌握识图的基本技能;能准确找到丝绸之路的途经路线;知道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最终学会识读地图。
2.通过寻找 “丝绸之路”上的地名、人物、山脉和河流等,培养历史学习中正确的空间意识,即该图所处的地理位置。
3.在教师指导下查阅和收集有关历史资料、文献、图片,积极考古,推断,认识到学习历史离不开地图及地理、生物等其他学科,培养初步的史地结合、学科渗透的能力,并通过古今地图的对照,懂得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今天。
4.通过 “丝绸之路”的寻访,培养集体协作精神和吃苦耐劳的品质,激发对大自然,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并通过归纳和论谈锻炼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活动准备
1.要求学生收集与 “丝绸之路”有关的普及性历史读物、图片资料、实物等。多收集者给予表扬。教师指导学生将收集的资料进行分类、整合。
2.教师根据学习流程与任务指导学生分组。
3.指导学生预习教材内容,如丝绸之路的沿线、沿途经过的名胜古迹,东西物产、文化的交流等等。
(二)导入新课
1.观看FLASH动画:《寻访丝绸之路》并欣赏轻音乐,使学生在愉悦轻松的气氛中,开始探究活动,明确活动主题。
2.播放视频:《从张骞通西域到丝绸之路开辟》,其中呈现骆驼队、沙漠、使学生领略驼铃叮当,商旅络绎丝路的场景,从而形成对丝绸之路探究的欲望。
3.提示:看活动目标,进行合作交流探究活动,使学生进入各自的角色。
设计意图
创 设 活 动 情境, 了 解 活 动目标。
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求知欲。
学 生 自 由 组合, 形 成 学 习小组。
学生初步掌握基础知识,并学会读图。
(三)寻访活动过程
活动一:丝路简介。让学生探究丝绸之路的起点、玉门关、阳关和终点的情况。
第一步:
(1)出示:《长安西门图》、《丝绸之路路线图》
(2)探究:丝路的起点到终点,即长安———大秦;形成丝绸之路从长安到欧洲大秦的完整印象,进而形成一条形象的丝绸之路。
(3)提问:a.它主要从哪两路向欧洲进发?
b.丝绸之路的出现说明什么?
培养历史学习中 正 确 的 空 间意识。
作为进一步探究,深化知识和概念的前提。




  第二步:
1)探究:丝路重要地名阳关,了解它的地理位置并知道是丝路 “南道”要隘。
(2)欣赏:《阳关三叠》古曲,与音乐学科综合渗透,并使学生学会欣赏音乐。
(3)提问:a.这首曲子的名称?根据哪个朝代和作者的作品改编的?
b.你能说出阳关的谚语和诗句吗?
  扩展音乐知识与培养欣赏能力。
作为进一步探究,培养学生的综合理解能力。

第三步:
(1)探究:丝路重要地名玉门关。
(2)出示:有关玉门关的四幅图片和文字材料,使学生理解它是丝路上通往北道的要隘,并讲述玉门关的由来。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培养观察和识图能力。
懂得历史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第四步:
(1)探究:丝路终点大秦。
(2)观察:《丝绸之路路线图》,找到大秦,并知道它是古代罗马帝国。指导学生掌握重要的古今地名及阅读地图的能力。
(3)提问:中国的丝织品有哪些?
小结:通过以上四个环节,让学生初步形成完整的丝路的概念,懂得历史与生活密切相关。同时要引导学生明白,学习历史离不开地理、音乐等其他学科的知识,因此,要学习各门学科,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
设计意图
让学生学会怎样 整 合 和 积 累知识。
活动二:自主探究丝路上的文物古迹、名人名胜、省份、民族物产、文化交流和山脉河流等。
第一步:
(1)探究:丝路上的文物古迹和名人。
(2)播放:图片 《楼兰古城遗址》、《玉门关遗址》、《马可·波罗像》、《玄奘像》、《火焰山》等。引导学生寻找丝路其他的文物古迹和名人,使学生对丝路的概念更加完整和丰富,并养成不断探索知识的意识。
(3)提问:a.丝路上有哪些名胜古迹?b.丝路上有哪些出土文物?c.丝路上有哪些古代名人?
让学生列举后,进行归纳,形成归纳和概括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问:你还知道哪些有关的内容?从而给学生探求知识的空间、自由发展的余地。
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探索的精神。
培养学生的归纳和概括能力。

第二步:
(1)探究:丝路上的省份、民族和物产。
(2)出示: 《丝绸之路图》,让学生通过对比、想象,寻找沿途经过的省份、分布的民族,以及各地的主要物产。这样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另一方面形成对丝路更加深刻和丰富的认识,即不光是一条路,而是商旅不绝、驼铃声声的文化友谊之路。
(3)提问:丝路上有哪些省份、民族和物产?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归纳和观察能力,并丰富学生生活中的地理知识。
培养识图能力和 抽 象 思 维 的能力。
第三步:
(1)探究:丝路文化、物产和交流。
(2)出示: 《西域和中原物产交流图》及《佛教东传图》。
(3)探究:让学生发现由于丝路的开通,东西进行了广泛的经济文化交流,从而认识我国古代文明的发展是各民族共同努力的结果,是集体的智慧和结晶。并知道开放是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从而培养学生放眼看世界的意识和观念。
(4)提问:a.通过丝路西传的有哪些?b.通过丝路东传的有哪些?你还知道哪些?
通过提问,让学生有自由探究的余地和空间,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设计意图
让学生认识到国家的开放和走向世界的重要性。认识到要进步就不能闭关自守。
培养学生用比较和中外联系的方法看历史问题。
第四步:
(1)探究:丝路上的山脉、河流和走廊。
(2)提问:丝路经过哪些山脉、河流和走廊?
(3)观察:读 《丝路地形图》,结合 《世界地形图》,充分运用已学过的地理知识寻找,得到答案。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并认识到学习历史要运用地理知识,从而重视各门功课的学习。
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形成全面掌握知识的观念。
活动三:自由论谈。对楼兰古国、火焰山和沙漠交通谈自己的看法。
第一步:探究古楼兰国。
(1)提问:a.楼兰现在在什么地方?是国家吗?b.公元四世纪它神秘消亡,为什么?c.楼兰美女,美在哪里?d.诗人为楼兰而作的名句说明了什么?
(2)出示:《楼兰古堡遗址图》、《古墓图》、《美女图》和文字材料。
(3)探究:学生根据材料探究,一方面形成分析资料探究的能力,另一方面培养学生考古方面的能力,懂得通过考古获得历史知识的途径。同时,通过自由论谈,开拓学生的求异思维,形成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即不唯书不唯师,大胆想象,各抒己见,形成民主学习的课堂,让学生自主学习。
培养学生判断推理和一定的考古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形成民主性的学习氛围,开拓学生的求异思维。
设计意图
通过这个过程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历史不但需要其他学科的知识,而且要有探究精神。并交给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学习方法。
第二步:探究火焰山
(1)出示:《火焰山图》
(2)提问:a.它是哪个自治区、镇的自然景观?b.为什么这样称呼它?c.你能说出它的有关故事吗?d.能否说出它的化学原理?
(3)探究:根据提问让学生首先知道火焰山的地理位置,并得到在太阳光的作用下会产生这样的景观的结论,并开拓学生的思路,与 《西游记》联系。最后深化知识,得到它真正成为火焰山的原因。即土壤成分为二氧化三铁。这样使学生从感性认识形成理性认识。

第三步:探究沙漠交通
(1)提问:a.为什么骆驼作为沙漠的交通工具?b.根 据 生 物 原 理 说 出 它 的原因。c.沙漠中还有其他交通工具吗?d.沙 漠 中 有 水 草 的 地 方 称什么?
(2)出示:《商队通过沙漠图》、《沙漠驼队图》。
(3)探究:学生根据图片,得出骆驼是沙漠之舟,它的原因是它耐干及脚掌便于沙漠行走。这样,就使学生通过生物知识来解决问题。并进一步得出其他交通工具和沙漠绿洲的知识。再引导学生懂得要保护自然环境。
小结:通过以上三个环节的活动,主要是拓展和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的习惯和思辩能力,形成自主学习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素质。
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培养学生收集历史资料的能力,学会通过收集历史材料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 学 生 的读、讲能力。再次认识文史不分家。
活动四:知识拓展与语文学科相联系。
(1)提出:请你说出丝路诗歌 (以 《唐诗三百首》为主)
(2)要求:a.诗歌的作者和名称。b.朗读并讲解大意。
(3)探究:学生通过教师提供的材料或上网查询找到答案。主要有:王之涣的 《出塞》,李白的 《关山月》,王昌龄的 《从军行》,王维的《渭城曲》,张籍的 《凉州词》等。

  设计意图
学会比较法和空间想象。
活动五:巩固知识和科学评价 (自评、互评和师评)及能力培养。
第一步:比较古今地名
(1)出示:《丝绸之路填充图》
(2)要求:写出与古地名对照的今名。
(3)得出:长安—西安;玉门关—玉门关;善鄯—若羌;身毒—印度。
学会简单的考古法,懂得判断和推理。
第二步:文物探究
(1)出示:丝绸之路上出土的 《东罗马金币图》和 《波斯萨珊王朝银币图》和 《东罗马图》。
(2)推断:让学生根据实物来探究,学会简单的考古方法。并推断出:丝绸之路是东西方重要的贸易商路;
东罗马和东汉有贸易往来;波斯商人来过丝绸之路经商。
第三步:看图导游
(1)出示:与丝绸之路有关的十幅图片,让学生观察,想象。
(2)要求:当一次导游,介绍丝绸之路上的风土人情。可以发挥想象。
(3)模拟:通过学生模仿导游,一方面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另一方面充分展示学生的其他才能,给学生一个可以更加自由发挥的空间。让学生认识自我的价值。
培养学生的模仿 能 力 和 实 践能力。
第四步:知识延伸,欧亚大陆桥
(1)出示:《欧亚大陆桥图》
(2)提问:a.丝路是第一欧亚大陆桥,那么第二欧亚大陆桥经过哪些地区?b.它与丝路比较,哪些地区比较接近?哪些又在延伸?c.古今欧亚大陆桥有什么作用?它说明了什么?
(3)讨论:学生根据问题展开讨论,并得出东西方经济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双方的交流,因此,我们必须改革开放。同时,驼铃声声的丝绸之路不在了,它与环境影响有关,因此,为了人类的生存,我们要保护大自然。
  培养学生的协作 解 决 问 题 的能力。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的协作 解 决 问 题 的能力。
(四)活动总结
教师最后要启发学生:这节活动课学到了什么?认识到什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小结如下:
(1)通过一路探访,我们掌握了查地图的一些基本技巧和知识。首先看名称、图例和注释,然后在地图上找地形、地貌,如山脉、河流等,从空间判断该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
(2)学习了查阅、收集历史资料,并通过考古、推断和探究等方式获得了许多历史知识、地理知识和文学及生物化学知识,扩大了知识面。
(3)通过学习认识到了丝绸之路是一条商路,也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第一欧亚大陆桥。历史证明:对外开放能使中国繁荣和发展。
(4)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是丰富多彩的大自然养育了我们,但由于环境的破坏丝路不在了。因此,我们要有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
教学反思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历史教学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更新教育思想和观念,构建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体的多维互动的新型教学模式和方法,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本着这一理念,本课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使教学过程由讲授说明转变为合作互动、交流探究的学习过程。让学生通过丝路简介、自主探究、自由论谈、知识拓展和学习评价五个环节的活动,以及不断的探究,使学生从 “学会”到 “会学”,即在实践中获得学习历史的方法。并通过自由论谈,使学生不唯书,不唯师,大胆发言,发展自己的求异思维,形成自己的创新能力。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并依据课程标准要求,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本课教学活动的目标、重点和难点,使学生有充分的自主学习和自由发展的空间。教学实践证明,教学效果较好。今后仍要加强该方面的训练。
案例评析
1.本课依据新课程的教学思想,通过网页课件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探究丝绸之路的材料,让学生在归纳、收集、整合知识的过程中,获得完整丰富的丝绸之路的知识内涵,在探究中使学生有足够的自由发展空间,这样不但获得了终身学习的方法,而且培养了合作交流探究知识的能力。进而形成自主学习意识,突出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并在活动中顺利解决了学习重点、难点,完成了活动目标。
2.学习中,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自由论谈、知识拓展和综合实践四个环节构成的学习平台协作学习,交流探究,完全改变了传统学习模式和方法,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性得到充分体现。他们不唯书,不唯师,大胆发言,畅想,开拓发展自己的求异思维。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但培养了自己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而且学会了怎样评价自己的学习,并通过科学评价在活动中了解自己的学习水平。
3.从整体设计来看,该案例构思精巧,教法新颖。既注重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机整合,又注意了学科整合,并注重联系实际,如联系亚欧大陆桥,给了学生更多的思维空间。教案所设的让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一种亢奋状态,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尽量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而教师立足于教材,又高于教材的适时点评、引导,把培养学生的重心构建在不仅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在方法的运用、能力的锻炼方面,不断地激发出学生智慧的火花,使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共同进步,体现出较强的课改意识。
点评:贲新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2 16:42:00 | 只看该作者
第二章 以探究为主的历史课堂教学设计
李鸿章是卖国贼吗?
南京市金陵中学 周文书
学情分析
提起日本,现在的学生往往第一感觉是恨。但这种感性的认识往往缺乏理性的分析作为支撑。为什么恨?该恨谁?历史上的中日关系怎样?到了近代又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一系列的问题很容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
同时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对于近代史中国的屈辱多少有些回避心理,有学生直接向我提议:“老师,我们能否跳过去学下面的?”如何引导学生正视这段历史,吸取教训,避免历史的重演是教学中必须解开的一个心结。
教学分析
本案例所选素材为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课的教学内容。课文标题为 “甲午中日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标志性事件之一,其影响远远超出了这场战争本身。它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次深重的民族灾难,它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耻辱,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它上承两次鸦片战争,但损失之惨重超过了鸦片战争以来历次外祸之总和;它下启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在这以后中国更是全方位地被迫开放,并且相继受到大规模的军事侵略,是民族危机最严重的时期。甲午中日战争在当时的情况下,其爆发具有历史的必然性,给中国和世界都造成了巨大影响。腐朽的封建制度是造成这一切灾难的根本原因。甲午战争也给人民留下了许许多多值得深思的问题。清王朝的衰朽不堪、积贫积弱彻底暴露,亡国之祸迫在眉睫。也正是这场战争,促成了自鸦片战争以来前所未有的民族觉醒,危机也是转机。因此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让初中学生深入认识甲午战争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并从中吸取教训是非常必要的。
教学设计
1.学生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概况。
2.学生能认识日本挑起这场战争的必然性以及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
3.通过比较 《南京条约》和 《马关条约》的内容,学生能分析出后者对中国产生的恶劣影响。
4.通过史实,学生能正确评价本课中出现的历史人物。
教学过程
1.本课可利用一副富有趣味的对联导入新课。上联是: “内无相,外无将,不得已玉帛相将”,作者是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策划者、日本内阁首相伊藤博文 (出示伊藤照片)。当他把这副上联拿给前去日本谈判的李鸿章 (出示李鸿章照片),要求李鸿章对出下联时,这位清政府中举足轻重的人物思考良久,终于勉强想出下联:“天难度,地难量,这才是帝王度量”。这副对联反映了什么事件?这一事件又是如何爆发的?让我们一起来研究今天的新课 《甲午中日战争》。
2.课前请同学先行查找战争爆发的背景资料,指定三位同学分别以中、日、朝鲜三国代表的身份向同学介绍自己国家的情况和军队的装备。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这场战争可以避免吗?
3.播放电影 《甲午海战》中黄海海战的片段,让学生感受:爱国官兵的英勇抵抗,换来的却是李鸿章下令北洋水师严禁出海、避战自保的强烈反差。同时教师出示海战中双方的损失资料,引导学生分析北洋水师有无再战的能力,李鸿章为什么发出这样的命令,在学生讨论的同时,出示对联 “普天同庆,万寿无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趁热打铁,请学生自行总结甲午海战失败的根本原因。
4.讨论结束后,在屏幕上显示两条阅读资料:(l)《马关条约》签订后,当时社会上流传着 “不怕倭寇来,只怕中堂反”的歌谣(反:背叛祖国);(2)也有人说日本之所以 “明目张胆如此之横者,皆李鸿章与之狼狈为奸也”。可提问学生是否同意材料中的观点?如何评价李鸿章?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充分体现出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作用,把握正确的讨论方向,避免历史的庸俗化和实用化,使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
5.请学生对比 《南京条约》和 《马关条约》,总结两者之间的不同之处,认识 《马关条约》的巨大危害性。同时投影课本剧,请学生发表观点:应该注意哪些细节才能更好地表现出 《马关条约》的卖国与屈辱?
课本剧表演:《马关条约》签约时的一幕。
(众人上场)
李鸿章:大人,请坐,请坐……
伊藤博文:哼!
(众人就坐)
伊藤博文:我看,这次会谈也不用你们多费口舌了,我们已经把条件列出来了,你们看着办吧!
陆奥宗光: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归日本所有;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我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李鸿章:大人,这……这能否再商量商量……
伊藤博文:(用力拍桌子)商量什么!再不签字,我们就血洗北京城。
李鸿章:是,是,大人,您息怒……
李经芳:不过,李大人……
(李鸿章狠狠地瞪了李经芳一眼)
李经芳:没,没什么,大人。
(转向伊藤博文)大人,您别生气啊。
陆奥宗光:那还磨蹭什么!还不快押印!
李鸿章:(诚惶诚恐地)是,是,押印……
(神气地对侍卫)拿大印来!
(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现押印过程)
6.最后用教材中的 “台湾岛已割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来呼应导入中提到的对联,阅读课文中的小字材料,加深学生中国失败必然性和 《马关条约》危害性的认识。
7.翻开历史,我们可见许多中日友好往来的篇章,也有血泪斑斑的日本侵华记录。那么,今天中日关系如何呢?请同学们收集材料,下节课来谈谈当前中日问题及个人看法。延伸课堂教学,对应现实。
教学片段
师:在屏幕上显示两条阅读资料:(1)《马关条约》签订后,当时社会上流传着 “不怕倭寇来,只怕中堂反”的歌谣 (反:背叛祖国)。(2)也有人说日本之所以 “明目张胆如此之横者,皆李鸿章与之狼狈为奸也”。
本学期的第一节课上,老师提到了卖国贼这一说法,当时就有同学对李鸿章是不是卖国贼有不同的看法,相信课后大家都去找了不少的资料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老师先来作一个调查,认为李鸿章肯定是一个卖国贼的举手。(数了一下不到半数,还有一半人是怀疑或观望态度。乖乖,今天我的任务比较艰巨)
生1:我觉得李鸿章下令避战自保也有道理。刚才第一组的同学介绍了中日海军的差别,日本海军军舰速度快,火炮装备好,而中国的海军军舰速度慢,发炮速度慢,开出去也是给人家当靶子。所以还不如不出去。
(这一观点一出,立即引起议论,很多学生附和点头,讨论一时陷入僵局。不得已出来解围)
师:很好,这位同学看到了当时中日两国海军装备的差距。北洋水师军舰速度是慢,有没有同学知道它为什么慢?(这一提醒,很多人举手)
生2:北洋水师的主力舰都是重型铁甲舰,加上服役时间长了,所以开不快。但是它也有优点,皮厚啊!(学生大笑)
师:哦,皮厚也是优点?(欲擒故纵)
生2:对啊,它耐打。我看过资料,大东沟海战后期,日本舰队几乎是用完整阵容来围攻定远、镇远这两艘铁甲舰———两舰中炮数百发,竟连稍微严重一点的创伤也没留下,而定远的一发大口径炮弹直接命中,居然就造成日本旗舰松岛号死伤无数,被迫退出战斗!最后日本舰队被迫放弃围歼他们心腹大患———定远、镇远的打算,主动撤出战场。而且黄海海战尽管北洋水师沉没了5艘主力舰,可日本人也没占到多少便宜。
生3:对,这时北洋水师主力尚在,开出去再打一场,鹿死谁手,还不知道呢,总比窝在军港里挨打强。
生4:避战自保使北洋水师全军覆没,《马关条约》的签订是李鸿章卖国求荣的结果,不管怎么说,他的责任不可推脱。
生5:我不这么看。我觉得李鸿章他很可怜。
师:可怜?怎么说?
生5:“弱国无外交”,李鸿章无论怎样都逃脱不了签订不平等条约的命运,这不是他所能决定的。
生1:对。李鸿章只是一颗棋子,任人摆布,老太后才是卖国贼!梁启超先生也说,“敬李鸿章之才”,“惜李鸿章之识”,“悲李鸿章之遇”。在当时的条件下,他只能那样做。作为战败国只能是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根本没有资格和人家讨价还价。再说没有慈禧的命令,他敢签吗? (此论一出,再度僵局,只好再度出马)
师:很好,引经据典,看来大家对老太后卖国没什么争议。但是老太后卖国李鸿章就能背靠大树好乘凉,什么责任也没有了吗?李鸿章不是第一个签不平等条约的,大家都像李鸿章那样签的吗?上节课我们也提到了一位外交人员……
生6:对,我想起来了。曾纪泽去俄国签约,花了半年时间虎口夺食,还说自我而后再无割让中国土地之事!李鸿章说过这样的话吗?(学生鼓掌,我心窃喜,真是好孩子)
生7:上节课我们还学了李鸿章还主张放弃新疆!(这回痛打落水狗了)
生8:可是李鸿章也做了好事啊。我们书上在后面就提道,洋务运动李鸿章是倡导者。早期的四大军工企业:江南制造局、金陵机器局、天津机器局、福州船政局,李鸿章一个人就办了前面三个,后来他还办了轮船招商局、天津电报总局、上海机器织布局等等,并且率先倡导在中国修建铁路。可以说他在洋务运动中,创办最多,成效最大。
生3:难道一好能遮百丑吗? (沉默,继而学生鼓掌,呵呵,有辩论的味道了)
生9:而且在洋务运动中,李鸿章大发不义之财,当时就有宰相合肥天下瘦的说法。梁启超先生算过账,说李鸿章病死时, “家资逾千万,其弟兄子侄私财又千万余元”。实际上,梁算的这账还不全,因为李家拥有的数千顷土地没有算进去。加上这笔庞大的土地资本,李鸿章家产何止千万!留学美国、办过洋务的容闳,对李鸿章的富有估计说: “绝命时有私产四千万两以遗子孙。”他简直是发国难财!(学生再度鼓掌)
生10:(一个女生)上来就投影材料:
沙皇冬宫档案记录证实,1896年6月,出卖中国主权的中俄密约签订的第二天,由道胜银行要员牵线,经钦差大臣李鸿章过目,沙俄财政大臣维特签字同意,双方私下签了一项议定书:如中东铁路修筑成功,道胜银行拨出300万卢布给李鸿章作酬谢。分三期付款,首期100万在清朝皇帝正式批准条约后付款,二期100万在全线测量结束、筑路合同签订时付款,三期100万在铁路完成时付清。道胜银行中国分行账册中专设 “李鸿章基金”账户,从1897年起,先后支付五次,总额达170万卢布。而早在密约签订的当年8月,道胜银行就把首期100万卢布直接送交李鸿章手中。
(材料一出,学生骚动,卖国贼声不绝于耳,该女生反而不说什么了)
(到此,这次讨论似乎圆满了,教师投影自己准备的两则材料)
(1)1895年翰林院张謇等联名参奏李鸿章折:“……倭来船则放之,倭运开平煤则听之,倭谍被获,非明纵则私放……有银数百万,寄存日本茶山煤矿公司,伊子又在日各岛开设洋行之所……”
(2)《克里木·萨姆金的一生》是高尔基一部史诗式的长篇小说,里边涉及众多历史人物,包括两位中国人———孙中山和李鸿章。孙中山就提到名字,李鸿章则这样粉墨登场———
在阿尔泰展览厅里,李鸿章在各色宝石陈列台前停住,小胡子直抖动。翻译官马上要求打开玻璃柜。而当启开那沉重的玻璃盖之后,这位中国老人不慌不忙地从袖子里伸出手来,那衣袖好像自己会动似的,一下子滑向了胳膊肘,于是这只老朽不堪的铁青手臂上纤细的、留着长指甲的手指伸进玻璃柜,从一块白色大理石板上操起一枚巨大的绿宝石———这个展厅最珍奇的展品。李鸿章把绿宝石举到眼皮底下,来回瞧着,微微点了点头,便把那只拿着绿宝石的手藏到衣袖里去。
“这宝石他要了!”翻译官彬彬有礼、笑容可掬地解释李鸿章的这一举动。
法布里丘斯将军吓得脸都白了,结结巴巴地说:“可是……请原谅!我无权作主馈赠礼品哟!”
此刻这位赫赫有名的中国人已经走出了展览厅,正朝博览会的出口处走去。
师:我翻阅过几本写李鸿章的书,包括梁启超的 《李鸿章传》,说到1896年5月,李鸿章参加尼古拉二世加冕登基典礼的俄罗斯之行,大都一笔带过,语焉不详,高尔基的这段描写不失是聊胜于无的一个花絮。但小说笔法能成信史吗?高尔基倒有个说法:“关于李鸿章拿走那颗大绿宝石的事,是法布里丘斯将军在彼得堡雷契金将军寓所亲口对我说的。”
高尔基是俄罗斯的鲁迅,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他的话。
师:今天的讨论大家表现得很好,很懂得用事实说话。评价一位历史人物,我们不能一棍子打死。通过今天的讨论,大家会发现,尽管李鸿章在中国走向近代化的过程中有过功绩,但这些功绩远远不能同他的卖国相提并论。看来,要想摘掉李鸿章头上这顶卖国贼的帽子,实在很难!
教学反思
对李鸿章的评价是本节课的一个热点,既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是一件很困难的事。现行教材似乎在回避这个问题。近年来为历史人物翻案风盛行。随着媒体传播的普及,对学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这个班是实验班,学生思想活跃。因为有过公开课上为文天祥傻不傻而争论的先例,所以在上这课前我做了充分的准备。
新课改的理念是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但这并不排斥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角色定位。本节课教师的这一定位尤为重要。历史课的教学目的之一是为了弘扬民族正气!全国历史教材无论什么版本,尽管提法与过去有较大变化,都没有公开平反李鸿章的内容。因为近年来为李的翻案是在不能否定其卖国事实的前提下进行的。以近代化的贡献来否定其卖国罪行,以清朝国势衰落为其开脱,使历史重入实用主义的窠臼。历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案例评析
通过激趣引入、创设问题情境、媒体助兴、课本剧表演、课堂辩论等多种设计形式引发学生学习动机,组织认知、矫正认识偏差、反馈延伸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 “皆尽入瓮中”,较好地体现了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作用。由于精心的设计和引导,呈现出良好的课堂生态环境: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勇于质疑,认真领悟;教师逻辑鲜明,启发思考,诙谐幽默,充满智慧。在师生共同营造的民主活泼的课堂氛围中,学生能深切感受到学习历史的快乐。注意引导学生 “论从史出”,无形中培养了学生在浩瀚历史资料里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掌握了对历史人物评价的方法。在教学实录片段中,教师的教学艺术表现出色,使用了苏格拉底的 “产婆术”,以发人深省的诘问来引发学生对自己矛盾之处的思考,给人以有益的启示,教师不是把课堂当作他的 “战场”,学生当成他的 “敌人”,而是去实现一种平等的 “对话”,从整体上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对近年来为李鸿章翻案的质疑与挑战,体现出教师的创新精神和意识。对学生聚敛和发散思维训练的统一可以避免学生产生思维定势,再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对历史人物进行评价,在求异发散中聚合。本课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对历史人物的全面评价方面,尚有开拓的余地。
点评:姚锦祥
实施与操作
1.创设情境,设计问题
探究是人的内在需要,教师要重视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他们经常处于一种探究的冲动之中。在以上案例中,教师都注意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利用多媒体创设历史情境。如 《内战烽火》一例展示了一系列的历史资料片——— 《重庆谈判》、《全面内战爆发》、《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转战陕北》、《挺进大别山》来创设历史情境;在 《时间旅行和美国内战》中,展示 《乱世佳人》的电影片段,情趣交融,再现历史场景。学生能否真正地探究,问题设计是关键,问题的设计途径有两种:一是学生自己提出,一是教师设计。教师在设计上要注意从内容上符合学生的 “最近发展区”,问题难度要适中。在形式上,要从教学目标出发,多设计些探究类和答案不唯一的发散类
问题。在 《把求知和创造的乐趣还给学生》一例中,教师利用网络营造优美、激扬的教学情境而后设计历史论坛小话题,问题充满开放性,如: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如果发现你身边的朋友或亲戚吸毒,你该怎么办?你认为要遏制毒品的泛滥,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2.互探互究,释疑解难
这是探究学习的重要环节,也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核心。从教学角度看,此过程是整个教学的主体活动,可以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探究活动,也可以是学生独立进行的探究活动。因此,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从创造角度看,此过程是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的主要环节。所以,教师课前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编制研究的问题、方法、步骤,课上要加强指导,给予学生适当的点拨。要留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的空间,教师根据情况分配任务,分设若干学习小组,以6—8人为宜,分组研讨自己的选题,通过因特网以及各种报刊、书籍等来收集资料,并完成对资料的筛选、归类、分析等过程,通过梳理、分类、比较、综合、概括,最后完成对课题的解答。在 《再现雅克萨之战和 〈尼布楚条约〉》中,教师设计三个具有潜在联系的主题构建知识结构,训练思维能力,更主要的是从整体上把握本课内容。然后采取 “先学后教、自主探究”的方式,把学生分为四个组,小组内部各有分工,学生把搜集的资料和课本内容相结合,经过小组共同合作、分析和处理,最后在课堂教学中生生、师生共同讨论研究完成教学。
3.协作交流,相互促进
学生的认知发展,需要独立思考,更需要合作交流。从理论上说,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是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学生思维彼此之间就是 “最近发展区”:在 《把求知和创造的乐趣还给学生》的教学案例中,运用网络特有的交互、调阅功能,在个体之间、小组之间、师生之间进行多种形式的交流,尤其是教师设计了BBS论坛,使得学生达到观点与观点的碰撞,思想与思想的交锋,在交流中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4.综合评价,归纳拓展
有关元认知与自我调节的研究表明:大部分的发展性成长和学习经验上的改进发生在有效反思之中。对学生探究学习成果进行综合评价,教师通过归纳总结知识,使师生对所研究解决的问题达成共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迁移拓展是探究学习的最后一环。这一环节主要以学生的活动为主,教师作必要的说明、补充或纠正。中国历史上有那么多重要的历史人物和重大的历史事件,在学习过程中教师积极鼓励学生就此撰写历史小论文。学生试着写论文的过程,就是一个探究历史的过程,他们尝试着用类似历史学家研究历史的方法,收集资料,并运用历史资料,分析问题,作出合乎逻辑的解释———当学生能自由参与探索与创新时,他们就学得最好。
历史知识异常丰富,与现实的联系又是如此的紧密,因此探究学习应该赋予学生从课堂获得的历史知识能够拓展到现实生活的能力,要建构历史知识而且能实现迁移,以实现创新。例如将美国内战和两岸关系进行联系,让学生在校园BBS论坛中发表自己的 “一课一得”,延伸拓展了课堂学习,让学生去看,去听,去想,找寻历史的共通性和独特性,用心去感悟潜藏在史实背后的真谛。
需要注意的问题
教师在探究问题的设计上要精心准备,设计有梯度、可开掘、互动性的问题,这样才能较好地实现深层教育目标。探究问题如果是由学生提出的,那是最有价值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对大胆提出问题的学生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学生提出怪异的问题并随时调整教学进程,即时进行课堂设计。
教师要破除对教材的迷信,对历史教材有新的审视,新的处理,必须与时俱进,解放教材。同时,教师还要对教材精心选取,重新组合,选取那些能够增长智慧,培养历史感、时代感、民族自豪感,提高对祖国前途和人类前途的信心的历史知识。
单纯地从历史学问本身搜罗 “创造性”的依据,尽管能从中找到足够的辩证法思想,还是落实不了 “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条件。因为我们习惯的学科思考方式误导我们把学问固有的程序系统化。更重要的是教师要为学生搭建提供可资思维构建的平台,又为学生创造张扬个性、塑造人格的空间。正如德国教育家斯普朗格所说的:“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
在以往的教学中,经常会出现学生 “掌握”知识而不思考知识、诘问知识、评判知识、创新知识的现象。经过学习后,学生只记得一些缺乏 “过程性、生成性、开放性”的现成结论,缺乏独特性和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并形成了对这些结论确信无疑的心向,迷信权威和书本,不敢怀疑和评判。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结论几乎总是以完成的形式出现在读者面前,读者体会不到探索和发现的喜悦,感觉不到思想形成的生动过程,也很难达到清楚地理解全部情况。”事实上,对任何一门学科而言,过程表征该学科的探究过程和探究方法,结论表征该学科的探究结果 (概念原理的体系),过程和结论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转化。学科的概念原理体系只有和学科的探究过程、探究方法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的理智过程和整个精神世界获得实质性的发展和提升。开展探究学习,实施主体取向的探究学习评价,特别注重过程和结论、动态和静态的辩证统一,注重意义建构的生动过程,关注知识与智力的内在联系,因而有助于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讨论与探究
1.什么是探究学习?你认为怎样的教学内容适合探究为主的课堂教学设计?
2.以探究为主的课堂教学设计有哪些步骤?要注意什么问题?
3.“寻访丝绸之路”案例的教学过程的设计是否合理?如果需要作些改进,你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2 16:43:00 | 只看该作者
第三章 以合作为主的课堂教学设计
引  言
《学记》中言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 “学会生活”作为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所谓 “学会生活”就是“学会共同生活,学会与他人一起生活”。合作学习适应了这一时代要求,被誉为 “近十几年来最重要的最成功的教学改革”,目前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使用。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以异质小组为单位,通过分工协作、互相交流、综合概括、总体评价从而获得知识的教学形式。在这个学习过程中,不仅有学生独立思考和操作,而且有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和竞争,更有学生之间的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合作学习从学生主体认识特点出发,巧妙地运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把 “导”和 “演”进行了分离与分工,教师不再作为学生并存的主体存在,而是充当 “管理者”、“促进者”、“咨询者”、“顾问”、“参与者”等多种角色,推动了整个教学过程的发展。
合作学习的 “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的理念,以及以小组总体成绩为评价依据来决定奖惩与认可的办法,有利于走出竞争教育的怪圈,实现教学评价的科学化。
“商鞅舌战群臣”的场面再现
昆山市葛江中学 毛雪花
学情分析
随着社会的进步,学生的生活条件日趋优越。在安逸的生活环境中,他们缺乏社会锻炼,缺乏探索创新意识。因此,在学校学习中适当增加对学生的挫折感教育,可以让他们体会到生活的酸甜与苦涩,唤起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从而成长为与时俱进社会中健康而又积极的一员。
教学分析
本案例选择的素材是沪教版八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 “改革推动社会进步”。本课涉及两部分内容,分别是 “商鞅变法”和 “张居正改革”。本案例围绕 “商鞅变法”展开。
“商鞅变法”是一次顺应时代潮流的改革,大大增强了战国时秦国的实力,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和军事基础,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而商鞅本人也是一个富有挑战精神、具有创新意识的历史人物。课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叙述:一、变法的背景;二、变法的措施;三、变法的作用;四、变法结局。其中变法的背景及其作用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本案例侧重于商鞅变法的正面影响。
教学设计
本课基本按教材体例进行教学,设定的教学目标着重于对学生个人精神和能力的培养:
1.学生通过分角色扮演变法前争论的场面,了解社会改革的艰难,学习前人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勇于献身的勇气、从而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
2.搜集有关商鞅变法措施的资料,在同学间进行交流讨论,从而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内容。
3.通过自己对商鞅变法措施的理解展开辩论,培养创新意识。
教学过程
根据本课内容及教学目标,设计四个主题:
a.商鞅生平事迹,重现其百折不挠的毅力
b.回顾历史。展现战国诸侯纷争的年代,再现 “商鞅舌战群臣”的场面,从中体现出商鞅勇于献身、开拓创新的政治家风范
c.变革措施———造福人民的创举
d.杀商鞅———改革家的悲剧
每个主题都按顺序进行并具有紧密的联系性,目的在于使学生对这一历史事件有全面的了解。具体安排如下:第一组同学搜集商鞅生平的事迹资料;第二组同学搜集商鞅变法的内容,并对自己搜集的每一条内容做出评价;第三组四位同学分配好扮演的角色,一个演商鞅,三个演大臣,四人为是否要进行变法争论;第四组同学负责布置教室。
各组同学团结一致,将各自搜集到的资料分类汇总,在课堂上争先展示。而表演历史剧的同学经多次排练后已能大大方方地在同学面前进行表演,课堂教学在活跃而热烈的气氛中展开。
导入:
师:在漫漫的中国历史长河中,涌现出无数声名远播的人物。有的以其卓越的才干、伟大的贡献而流芳百世,有的则是以其卑劣的行径而遗臭万年,你更喜欢哪种人物?为什么?
师:有的人物在整个历史中名声不响,但在某个特定的时期却声名四起。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各个思想学派四处游说,以使本学派思想被统治者采纳。请同学举例说明有哪些著名学派。
师:法家思想的信奉者商鞅也四处游说,最终被秦孝公重用,在秦国实施了改革。这次变法活动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今天就一起穿越时空,去体验这一历史时刻。
导入后按顺序展开四个主题的教学。
第一个主题,学生交流搜集到的有关商鞅生平的事迹,比赛谁搜集得多,还采用讲故事等形式,展示商鞅的个人魅力。
第二个主题,以学生表演历史剧为主进行,体现战国诸侯争霸的历史背景和商鞅舌战群臣的豪迈气概,从中透射出商鞅坚定的信念和勇于献身的精神。
第三个主题由学生汇报搜集的成果以及作出的评价组成。学生从不同方面对商鞅变法的措施进行评述,全面了解其对社会经济的巨大推动作用。此部分采用历史座谈会的形式。
第四个主题,学生讲述商鞅的悲惨命运,并说说若自己是商鞅会采用什么样的措施保护自己,以比赛的形式展开。
教学片段
主题二:再现 “商鞅舌战群臣”的场面
师:公元前361年,商鞅闻得秦国求贤来到秦国。在第三次求见秦孝公时,说出自己 “霸道”的治国主张,引起了秦王的兴趣。公元前359年,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左庶长,酝酿变法。但变法所受的阻力很大,首先是来自秦国的反对派贵族,双方就是否变法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请同学再现这一精彩场面。)
生甲(商鞅):我秦国现在之所以国困民贫就是因为多年未变革政事,如此下去,如何与其他诸国争霸?
生乙(大臣1):祖宗留下的基业岂可改?你非秦国子孙,无权对我国政事指手画脚。
生丙(大臣2):变革是关系到一国生死存亡的大事,岂可说改就改,说变就变?
生甲:我虽不是秦国子民,但我在秦国蒙受大王的厚待,为使秦国富强起来,我愿肝脑涂地。我已经把秦国作为自己的另一故乡,为故乡做些有益之事,是我的理想。如今形势日益严峻,南有楚,北有赵,东北有燕,东有齐,还有韩和魏,而我秦与之相比,极贫极弱,若不变法,只能坐以待毙。
生丁(大臣3):你能确定变法会成功吗?若失败,广大人民将深受苦难,到时追悔莫及。就怕变法半途而废,反而成为一件劳民伤财的大蠢事。
生甲:变法是存在风险,但我们已经有前车之鉴。魏文侯任李悝为相进行变法,使得魏国经济迅速发展,国力逐渐强盛,成为一个最强大的国家。魏曾一举攻下我秦洛水以东的五座城池,大家可曾忘记?再来看楚国,虽领土最大,但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国力衰弱,面对国内外交困的形势,楚悼王重用吴起进行变法更张,国力迅速强盛,还作出了攻魏救赵的惊人之举。这两国之所以有如此的发展,都来自变革。
同学鼓掌。
生乙:这是其他国家,他们的国情与我大秦不同,你只知效仿,岂不张冠李戴,贻笑大方。我反对变法,我相信其他人和我的意见是一致的。
生丙:我祖先生活安逸富足,现在虽出现危机,但只要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定会度过这一危难时期,至于变法改革还未到时候,应从长计议。
生甲:现我大秦已面临严峻局势,若现在不变法,恐怕不久即将被吞并,到时改革也为时已晚。只有趁此时社会尚算安定,各国相峙相望,才是最好的时机。
生丁:这只是你一家之言,你应该听听大家的意见,据我所测,你主张变法该不会是想从中得利吧?
生甲:我一心向着国家,绝无半点私心,若有私心甘愿受天谴。
生丁:我认为变法不合时宜。
生乙:我不赞成变法。
生丙:我反对变法。
师:刚才四位同学扮演的角色惟妙惟肖,非常好。商鞅与众臣的辩论进行得很激烈,不分胜负,但商鞅紧紧抓住了秦孝公迫切希望富国强兵的心理,最终得到了秦王的支持,并在秦国实施了变法,施展了抱负。变法的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多方面,同学展示自己的搜集成果。
教学反思
通过对这堂课的构思、设计、准备和进行,让人学到了不少东西。首先,对学生的能力有了一定了解,以前不敢放手让学生搞活动。而这堂课上,特别是在 “再现商鞅舌战群臣”这一环节中,看到学生很好的组织和表演能力,深感惊讶和欣慰,从此对他们的能力有了新的认识;其次,看到学生们互相合作的可贵精神,他们将富有朝气的一面展现出来,不由让人有些感慨。
对学生来说,他们得到了一个锻炼能力、展示自我的机会。而且通过这次活动,锻炼了自己的胆量,以后还能接受更富有挑战性的表演。同学们在搜集资料中也遇到了许多困难,后来通过上网、去图书馆查阅等方式找到了较多的资料,并进行分类汇总,形成自己的观点主张。虽然这也花费了他们不少的时间和精力,但关键的是,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习了课文中主人公的变革创新精神,还培养了各方面的能力,可谓是一举多得。
这种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要求教师加强对学生合作行为的指导。特别是学生代表在发言时,要指导学生专心地倾听别人发言,努力听懂别人的发言,尊重别人的发言,学会体察;同时也要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表达习惯,良好的支持与扩充习惯,良好的求助与帮助习惯,以及良好的建议与接纳习惯。
案例评析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合作学习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为教师所普遍接纳,并尝试着运用于课堂之中。合作学习不仅强调学生认知方面的发展,更强调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意发展,追求学生完整人格的全面形成。学生的合作行为离不开学生的合作心向和真实的学习活动。由于商鞅是一个历史人物,其变法内容对没有较多历史知识的初中生来说是很难理解的,因而本设计中让学生自行查找有关商鞅的事迹及变法内容这一活动对初中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单靠学生个体是很难完成的,这就诱导了学生的合作心向。合作学习主要分为相同内容的合作学习与不同内容的合作学习两类。本案例设计采用相同内容合作学习的方式。具体操作步骤是:课前,抽部分同学分两组收集商鞅的有关生平事迹及变法的有关内容。课中,学生交流搜集到的有关商鞅生平的事迹,比赛谁搜集得多,还采用讲故事等形式,展示商鞅的个人魅力并对所收集到的变法内容逐条评价。在合作收集相关资料的学习中,凸显了学生们的主体参与性,培养了他们的合作互助意识,形成了学习与交往的合作技能。第三个主题即由学生汇报搜集成果及作出评价,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表达习惯,支持与扩充习惯,求助与帮助习惯,建议与接纳习惯。
该设计中,尤其是主题二———再现 “商鞅舌战群臣”的场面,学生角色分工明确,且几位学生自己已形成角色认知,因而合作学习活动开展有效。
该案例也存在明显不足之处,如在小组分工时,简单地按座位分组,而没有按照 “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分组,不利于合作学习的开展。另外,合作学习倡导人人进步的教学理念,但教师在运用评价手段时,没有把对个体的成绩评价改为对团体的积分评价,没有采用学生自评与学生互评相结合的方法
点评:沈志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2 16:44:00 | 只看该作者
第三章 以合作为主的课堂教学设计
历史想象———东渡前鉴真与弟子的对话
昆山市第二中学 包义华
学情分析
自古以来,中国与外部世界的交往从未停止过,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华文化是在长期与多种文化的交融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其交融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在中国本土范围内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交融;一是在亚洲乃至世界范围内的交融。本课重点介绍的是后一种交融。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中外交流既有物质层面的,也有精神层面的,既有通过陆路进行的,也有通过海上进行的,既有从异域传播进来的,也有向周围辐射出去的。本课选取了盛唐时期中外交流情况,并根据学生的认知度、知识基础及兴趣爱好来进行教学设计,使学生了解人类文明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学习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逐步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
教学分析
本案例所选素材为沪教版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十六课的教学内容。课文标题 “玄奘西行与鉴真东渡”。中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交流由来已久。本单元中国古代对外交往,选取了两汉、盛唐和宋元明三个阶段,分别展示各个时期中外交流的情况及特点。本课主要讲述唐代的中外文化交流,它是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唐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王朝之一,其发达的农业、商业及交通运输业为中外交流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而统治者的开明政策又为这种交流提供了实现的可能,因而在唐代出现了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空前盛况。
本课选取了最具代表性的两个事例,其一是玄奘西行取经,从中可以看出繁盛的唐代文明虚心学习其他文明的进取精神和宽广胸怀。玄奘带回并翻译了大量佛经,使唐人看到了佛经的原貌,也部分地了解了印度等国的风土人情,同时也使这些国家人民对唐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其二是鉴真东渡,这反映出唐文化向外传播的恢弘气魄和强大气势。鉴真带去的先进文明对日本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使唐文化远播异域扩大了影响力。这两个事例集中体现了文化交流的两种方式,而之所以选取与佛教有关的人物则是因为佛教是唐代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的地位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教学设计
1.情感、态度、价值目标
通过对玄奘西行克服千辛万苦,最终取回真经及鉴真不畏艰险,六次东渡到日本等史实的学习,培养学生勇于实践、坚持不懈的精神和百折不挠的意志;通过对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学习,认识到一个强大的国家不仅要向外传播自己的先进文化,还应虚心吸纳其他文化的一切精华,这样才能给本国文化不断注入新的血液,进而促进本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2.能力目标
通过对玄奘及鉴真在中外文化交流中所起的作用的分析,提高分析概括能力;通过对鉴真与玄奘异同的比较,培养初步的比较、综合及归纳能力以及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3.知识目标
玄奘、鉴真其人,玄奘西行原因、取经经过、取经后的中印文化交往;鉴真东渡的时间、原因,六次东渡的艰苦历程,东渡对日本文化的影响。
教学过程
根据本课内容,教师制作了多媒体课件,主要设计了两个主题。
玄奘西行———吸收他国文化
鉴真东渡———传播本国文明
每个主题都有一个完整内容,两个主题分别体现了文化交流的两种方式。课前将学生分成两组,分别从网上搜集资料。一组学生搜集有关玄奘西行的资料,并让这一组学生选派代表,准备 《西游记》中的故事;另一组学生搜集鉴真东渡的资料,并让这组学生准备一个关于鉴真东渡前与众弟子交谈的历史短剧。
两组各司其职,组员分工协作,然后将学生搜集到的材料共同处理,加工,制作成课件。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和谐良好的课堂气氛,教师设计了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历史短剧表演、故事演讲、视频音乐欣赏、情境复现、知识竞赛、分组讨论等形式。以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在亲历体验的基础上,感悟历史人物的思想言行。本课在多媒体教室组织教学,学生以六人一组,三面围坐,便于教师的巡视以及生生和师生间的对话。
导入:
(多媒体播放一段电视连续剧 《西游记》的片段)
师:大家刚才看到的电视剧叫什么名字?其中的主人公有哪些人?
生:《西游记》,这部电视剧的主人公有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四人,他们是师徒关系。
师:很好,那么你知道这部电视剧是根据哪部书改编的吗?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呢?
生:知道,它是根据我国古代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 《西游记》改编的,作者是明朝的吴承恩。主要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前往西天取经的故事。
师:对。当然小说中的人物、情节等许多都是虚构的,而在我国古代历史中,确实有着像小说中的主人公唐僧这样的一个人,那么现实中的唐僧是怎样的一个人?他真的到达西天取到真经了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我国古代历史上的玄奘西行与鉴真东渡。
导入以后,按照两个主题的顺序依次展开教学过程。
在进行玄奘西行的教学时,通过学生展示搜集到的玄奘资料,学生讲述 《西游记》中的故事,并结合课本的 “读与思”,探讨玄奘西行、西行成功的原因及西行后对中外文化交流的影响。使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播放 《西游记》片段、《大雁塔》、《霓裳羽衣曲》等视频资料,让学生感悟到玄奘西行的艰辛及其超凡的毅力和勇气,体会到玄奘西行为中外文化交流所做的贡献。
在进行鉴真东渡教学时,通过学生表演历史短剧,启发学生思考鉴真东渡的原因,体验鉴真六次东渡的艰难。让学生在创设的历史情境中,领悟到鉴真那坚强的意志和坚忍不拔的品格。
讲完两部分内容后,列表对玄奘西行与鉴真东渡所去的国家、行动方式、目的、政府态度及结局等方面进行比较,并通过分组知识竞赛,巩固本课知识点的学习。启发学生思考 “从玄奘和鉴真身上,可以学到一种什么精神”?以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坚持不懈的精神和百折不挠的意志。
教学片段
鉴真东渡———传播本国文明
(多媒体呈现鉴真像)
师:大家看到的这个像是谁呢?
众生:鉴真。
师:对。那鉴真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课前我要求部分同学搜集了有关鉴真的资料,下面就请几位同学来展示一下你们的成果。
(学生到讲台前操作多媒体,展示有关资料)
生1:鉴真是我国唐代著名高僧,江苏扬州人。生于武则天垂拱二年(688)年。14岁时出家为僧,20岁西游洛阳、长安,钻研佛经。27岁回扬州大明寺兴戒坛,缮道场,建寺舍,造佛像,修塔宇,广施医药,普济众生,先后授戒四万人,被称为 “江淮化主”。唐天宝元年,鉴真55岁,应日本和尚荣睿和普照的邀请,决心东渡日本,弘扬佛教律宗。从鉴真东渡到东渡成功,先后经历了12年的漫长历程。前五次航海启程,均遭挫败,经历了来自社会及自然环境的诸多考验,历尽了颠沛流离、长途跋涉之苦,精神上与肉体上都受到巨大的创伤。在第四次东渡受挫后,鉴真双目失明,但他矢志不渝,终于在第六次启程后东渡成功,受到了日本皇室及民众的热烈欢迎。日本天平胜宝六年 (754年)鉴真在奈良东大寺设坛传戒,这是日本佛教史上正规传戒的开始。几年后,他又创建了唐招提寺,成为日本律宗初祖。鉴真到日本后,辛勤劳作10年,对日本的佛教、建筑、雕塑、医学、文学、书法等方面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对日本文化的各个方面影响深远。日本人民称他为 “盲圣”、“日本医学之祖”、“日本文化的恩人”。唐广德元年 (763年)鉴真圆寂,终年76岁。
生2:我国江苏扬州,有一个专门纪念鉴真的地方,叫鉴真纪念堂。位于大明寺内。建于1973年,以纪念对中日两国文化交流做出重大贡献的鉴真和尚 (688~763)。堂院占地2540平方米,前面是门厅,上悬匾额,中间为碑厅,内立横式纪念碑,后为殿堂,按唐代寺庙殿堂的风格建造,堂内正中为鉴真楠木雕像,东西两侧壁上是鉴真东渡事迹的装饰布画,两侧回廊长达80米,构成一组单独的堂院。
师:刚才两位同学介绍了鉴真的身世及其所做的贡献,并且还提到了为纪念鉴真所建的鉴真纪念堂。可见同学们做了充分的准备,积极性很高。大家想过没有,鉴真为什么要冒着巨大的生命危险东渡日本呢?他东渡日本的目的是什么呢?下面先请同学们来看一段历史短剧。
(一位学生扮演鉴真,三位学生扮演他的弟子)
生独白:一日清晨,鉴真像往日一样,给众弟子进行授戒。授戒完毕后,众弟子一一离开了,这时鉴真叫住了三个弟子。
鉴真:你们几个先别走,我有件事想要问问你们。前些天,日本的使者向我发出邀请,请我东渡日本去传经,你们说我该不该去呢?
弟子1:既然师傅是受日本国使者的盛情邀请,理应前去。
鉴真:嗯,好!那你们有谁愿意与我一同前往日本传法啊?
(在场的弟子没有一个说话,等了好一会儿,弟子们才开始说话)
弟子1:不是我们不愿同师傅您一同去,只是中日两国以东海相隔,相距四百多海里,实在太遥远了。
弟子2:是啊!日本离我们太遥远了,茫茫大海相隔,百年中也很少有人渡过,太危险了。
弟子3:师傅,我看为了您的生命安全,还是别去了吧,去了可是九死一生啊!
鉴真 (坚定地说):为了佛法,就算生命殒丧,也在所不惜,既然你们不愿去,就让我一人去吧。
生独白:看到师傅如此坚决,弟子们深受感动,有17位弟子表示愿意随同东渡,就这样鉴真开始了漫长的东渡历程。
师:表演得真好!因为风暴和其他原因,鉴真的前五次东渡都没有取得成功。但鉴真东渡的意志没有动摇。经过一个月的艰苦航程,第六次东渡终于取得成功。那鉴真为什么要东渡?他如此坚定的东渡的目的是什么?
生:鉴真是因为受日本国使者的邀请而东渡的。东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传播佛法。
师:很好!其实鉴真到了日本后,不仅传播了佛学,把唐代九大佛学门派之一的律宗完全传入了日本,还把中国的建筑、雕刻、医药、绘画等方面的知识传播到日本,深深地影响了日本文化。后来鉴真客死在日本,日本人民为了纪念他,制作了鉴真坐像,即刚才大家看到的那幅画像,被视为日本的国宝;在中国扬州大明寺内,也有一个仿制的坐像,成为中日友谊的象征。可见,鉴真在中外文化交流过程中有着崇高的地位。那么,通过对鉴真东渡的学习,我们可以从他身上学到些什么呢?
生1:学习他不怕艰险、勇于实践的精神。
生2:坚强不屈的意志和坚忍不拔的精神。
生3:渊博的知识,友善和宽广的胸怀。
师:鉴真的这些优秀品质,确实值得我们每个同学来学习。我想,如果我们每个同学都能拥有鉴真身上哪怕是一点的品质,那么不久的将来,成功定会是属于你们的。
教学反思
唐朝,特别是前期,国力强盛,经济繁荣,科技文化等各方面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其对外交流也极其繁荣。本课选取的内容是唐代对外交往中的两个典型事例:玄奘西行与鉴真东渡。通过对两个人物取经和传法过程的介绍,体现了唐代中国人的文化精神:对于自己的文化抱有极坚强的把握,决不轻易动摇自信力;同时对于他国的文化抱有恢廓的胸襟与精严的抉择,决不轻易地崇拜或轻易地唾弃。并且,从他们身上我们也看到了优秀的精神品质,这正是广大青少年学生应该学习和追求的品质。
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由学生来演示搜集到的资料,通过历史短剧表演、视频音乐欣赏、故事演讲、知识竞赛等丰富多彩的教学组织形式,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学生在自主学习与情境体验中,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有效的锻炼,也取得了较满意的教学效果。
案例评析
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其目的在于着眼学生未来的生存与发展,在教与学的活动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本案例设计侧重于学生的自主学习。①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引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部需要。自主学习的课堂,应该是学生情绪自然、心境放松的场所,而这是以和谐的课堂气氛、宽松的学习环境为前提的。因此,本案例的导入以播放一段学生所熟悉的 《西游记》片段,加之教师富有激情的开场白,一下子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创设了和谐的气氛,融洽了师生关系,学生在身心放松的状态下学习,这样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奠定了基础。②开放课堂,创设自主学习的外部环境,自主学习的课堂体现的本质是师生互动。本案例设计最大的亮点是从课前资料的收集、整理到课件的制作,学生都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的。尤其是课件的制作,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败,学生在课前花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在设计中还请学生代表上台播放自己制作的课件并加以说明等。从这个角度上说,本案例中学生还参与了课外的自主学习。③开放心灵,创设平等对话的自由空间。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作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是一种沟通,一种对话。本案例的设计中,学生历史短剧表演、故事演讲、情境复现、知识竞赛、分组讨论、师生间的问答等,无不渗透出师生间、生生间心与心的交流。在这种交流中,学生的能力得到发展,情感得到升华,个性得到张扬。
本案例设计也有不足。佛教传播这一教学内容表面上看是抽象的,但实际上在我们的生活中它的影子无处不在,昆山佛教寺庙很多,该设计没有更多地从现实生活中汲取素材,使教学内容生活化、情境化。此外教师的目标导向不很明确,学生的角色扮演有追求表面的热闹之嫌。
点评:沈志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2 16:44:00 | 只看该作者
第三章 以合作为主的课堂教学设计
“造纸术发明和改进”的小组介绍
南京市二十四中学 黄 蓉
学情分析
南京市二十四中学是省示范初中,生源总体处于中等状态。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该校的实施,历史学科的教学也开始遵循新课改理念,逐步提倡学生探究、合作、自主式学习。实践证明,这种开放式的历史教学成果显著,深受学生的喜爱。
初一学生对历史学科充满好奇和疑问。开放式的历史教学活动拥有活跃的课堂气氛,教师从学生接受能力出发所设计的由浅及深的问题,以及围绕课本内容所开展的灵活生动的课堂活动,使学生们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每次课前,他们都能积极主动地从课外书籍或者网站上查阅相关资料。并且,由于该校初一学生已开设电脑课,学生们大多能自己制作多媒体课件。课堂上,学生有着较强的自我意识,乐于展示成果,发表自己的看法。总体说来,学生对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以及对历史问题的主动探索,改变了被动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不可否认的是初一学生由于受年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的限制,对课前资料的搜集、筛选不够精确,对课文内容的把握不够准确,因此,教师在课前必须对学生的预习方案作详细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做好课前准备,以收到更好的课堂效果。
教学分析
本案例所选素材为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十六课。本课的主题是“昌盛的秦汉文化”。“昌盛”,即兴旺、兴盛的意思,可见秦汉文化在我国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特殊地位———为中国古代封建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本课主要介绍了秦汉时期科技与医学成就,具体有造纸术的发明、蔡伦改进造纸术、地动仪的发明、 《九章算术》及医学方面的成就。
本课的重点:
(1)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在使用纸之前,世界各地有着多种不同的书写材料。然而由于价钱昂贵、不便于携带或者不易保存等原因,始终没有一种真正适合于大量使用的书写材料。我国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不仅解决了上述种种困难,而且促进了文化教育的普及,推动了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交流与发展。这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化的伟大贡献。
(2)张衡和地动仪。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在东汉时期,地震更加频繁,给人们带来极大的痛苦。当时人们对地震现象还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往往认为是神灵的主宰,造成了一定的恐惧。张衡却不信鬼神,制造了地动仪。通过实际检测,告诉了人们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对破除迷信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地动仪还是世界公认的最早的能测定地震方向的仪器,它体现了我国古代科学家非凡的创造力。
本课的难点是张衡制造的地动仪涉及到的科技名词和物理学原理,初一学生难以理解。
教学设计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造纸术的发明和蔡伦改进造纸术;
(2)知道 《九章算术》,了解中国古代的数学成就;
(3)掌握张衡发明地动仪;
(4)知道华佗的 “麻沸散”和 “五禽戏”,张仲景和 《伤寒杂病论》。
2.过程与方法:
(1)课前收集有关的资料,培养辨别、收集史料的能力。
(2)通过分组活动的形式,培养合作参与、自主探究和实践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秦汉时期的科学技术,进行初步的科技史介绍,认识到当时我国科学技术在世界的领先地位以及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2)通过张衡和地动仪的介绍,用科学的方法看待、分析身边的事件,帮助学生树立科学观。
(3)通过小组间的活动,加强同学间的合作和集体荣誉感。
教学过程
在教学中以历史学习小组为单位。全班同学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分成四个历史小组,每组确定一名组长。课前认真学习教师的“预习案”,组长负责分配任务,各成员根据 “预习案”内容去查找、收集资料,之后小组内部进行交流和筛选,准备用各种适当的方法进行班级交流,如成果汇报、故事会、参观博物馆、知识竞赛等方式,并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演示。(预习案附后)
导入新课:
(背景音乐,渲染气氛,幻灯片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欣赏两句诗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你知道它的作者是谁吗?
众生:文天祥。
师:很聪明,这是文天祥表达他忠心报国的思想而做的一首诗,诗中“汗青”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众生:指书简。
师:为什么 “汗青”是书简的代称呢?
师:原来竹简曾做过人们的书写材料,我们现在普遍使用的书写材料的纸张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众生:汉朝。
师:很好,两汉时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是秦汉时期重大的科技成就。由于秦汉时期国家统一,封建经济的繁荣,因而科学文化非常昌盛,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了解昌盛的秦汉文化第一部分。请把书翻到第87页。这一课主要内容包括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张衡制造地动仪以及数学和医学方面的成就。
导入以后,按照四个历史学习小组依次展开教学活动。
第一小组活动时,以学生互动和多媒体课件展示的形式介绍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首先由一位学生介绍造纸术发明之前人们的书写材料,然后总结;第二位学生谈谈使用不同的书写材料之后的感受;第三位学生介绍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第四位学生讲解蔡伦改进造纸术。教师在总结时让学生讨论造纸术传播到世界的意义及现在人们从环保角度出发使用再生纸的情况。激发学生的自豪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第二小组活动时,以参观博物馆的形式介绍张衡及地动仪的工作原理和地动仪的动态演示。一位学生扮演博物馆的讲解员讲述张衡其人及主要成就;另一位学生扮演博物馆的技术工程师一边展示地动仪模型 (模型是学生课前用橡皮泥制作的)一边用课件动态演示、介绍其工作原理。教师在总结时由浅入深设置问题:地动仪可不可以预测地震?地动仪的发明在当时有什么社会意义?强调地动仪是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不能预测地震。通过讨论张衡制造地动仪的社会意义,向学生进行破除迷信思想、树立科学思想解决问题的教育。
第三小组活动时,以电视台 《医学之窗》栏目的形式介绍张仲景和华佗。同学们根据先前所做的社会调查———普通市民对张仲景和华佗的了解情况,在课堂上模拟采访,市民对两位医学家了解不深。然后电视台节目组请来医学教授介绍张仲景主要成就是总结中医理论和治病原理,写成 《伤寒杂病论》,华佗主要成就是制成最早的全身麻醉药剂 “麻沸散”和编了医学体操 “五禽戏”。并由学生现场表演“五禽戏”的部分套路。
第四小组活动时,先由一位学生代表介绍 《九章算术》,之后对秦汉科技成就作总结,采用知识擂台的形式,以小组为单位,每一组把答案写在答题板上,由教师做裁判,答对的小组插一面红旗为胜利。四个小组共同参与,比一比看哪一组同学对本课的基础知识掌握得最好。同学们不仅对课堂知识进行复习,而且加强小组内的合作探究,学习的热情和课堂气氛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昌盛的秦汉文化 (一)———科技方面的成就。主要学习了造纸术的发明和蔡伦改进造纸术,张衡发明地动仪,以及医学、数学方面的成就。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无论是造纸术和地动仪,还是医学、数学,我国所取得的成就在当时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对世界文化传播和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是中国人永远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从本节课课堂中大家的表现,老师可以看到同学们学习历史的热情很高,参与小组活动的积极性很强。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可以得出,其实学习历史有很多途径,在课本基础上,可以查找课外书籍,浏览历史学习网站,参观博物馆或到实地考查等。希望同学们在学习中做个勤快的有心人。
教学片段
“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的小组介绍
生:大家好,我是第一组的代表,我们的任务是介绍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我们的资料来源于 《中华上下五千年》。大家知道在纸发明以前,人们用什么做书写材料吗?
生1:用兽骨。
生2:用竹木简。
生3:用丝织品。
生:你们回答得都不错,我来详细给你们介绍吧。 (利用课件展示)这是刻在陶器上的,这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这是刻在石器石壁上的,这是写在竹简和木简上的,这是写在帛上的。这些材料与纸相比有什么不同呢?我们小组的同学在课前做了这方面的实验,下面请郑娜同学谈实验后的感受。
郑娜:大家好,我们分别在竹片、旧布和纸上用毛笔写字。在竹片上只能写很少的字,如果写多了不方便装订和携带。在旧布上写字墨水会晕开,而且过去人们使用的是丝织品,价格太昂贵,也不适合做书写材料。相比之下,纸是价廉物美的书写材料。
生:谢谢郑娜同学的介绍,下面请我们组的谢非给大家介绍世界上最早的纸。
谢非:(利用课件展示)这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在甘肃天水放马滩汉墓出土的,是西汉时期用麻做的纸。东汉时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下面请我们组的李乐为大家介绍造纸术的改进。
李乐:(利用课件展示并介绍造纸术的流程)首先是原料的切、踩和清洗,蔡伦改进造纸术后,采用废旧绳头、破麻布、旧渔网等容易找到又便宜的东西为原料。然后蒸煮、舂捣,和纤维与水混合。最后抄纸、晾晒和整理。谢谢大家。
师:非常精彩,第一小组同学经过精心准备,把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及对人类社会的重大贡献做了详细介绍。目前世界上已知最早的纸是西汉时用麻做的纸。东汉的蔡伦对造纸术进行了改进。改进后造出的纸价廉物美,质量也提高了。有谁知道在造纸术发明之前,用什么做书写材料?(羊皮、纸草等)
师:纸草很稀少,羊皮纸太昂贵,只有极少数人能使用,能学文化,不利于文化的传播和教育的普及。那请同学们想一想,议一议:中国的造纸术传播到世界各地后,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与发展会起什么作用呢?
生:(略)
师:中国的造纸术传播到世界各地以后,满足了更多的人对读书、写字的需求,对世界文化的传播和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师:请同学们联系我们现在的生活,现在人们从环保角度出发,对纸的原料又做了改进,你们知道是怎样改进的吗?
生:回收利用废纸,用废纸作为纸的原料,叫作再生纸。
师:太好了,同学们的环保意识非常强。再生纸既节约了能源,又保护了环境。
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文化史的课,头绪较多。在教学中,采用了以历史学习小组为单位的自主式学习方法,旨在让学生唱主角,通过学生自主互动学习、积极参与来发展思维,张扬个性,发挥才能,培养学生浓厚的历史学习兴趣。
课前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让他们认真学习老师的 “预习案”,再由组长负责分配任务,各组成员根据 “预习案”内容去查找、收集资料,之后小组进行交流和筛选,并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演示。这样的教学方法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深入探究、勤于动手的理念,加深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培养了学生搜集和梳理信息以及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知识擂台,激发了学生的历史学习热情。华佗的 “五禽戏”现已被部分学校作为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因此学生对 “五禽戏”的学习热情也很高,希望能亲身体验。整个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促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
这种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在课前花费一定的时间、精力搜集材料,做好必要的课前准备。随着学习压力的增加,学生能否长期坚持不能保证。在教学中倡导学生动手,动脑,很好地调动了课堂的气氛,但同时也要求教师不能放松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因此怎样协调好两者之间的关系,这是教师在备课和教学时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
附:昌盛的秦汉文化 (一)预习案
一、预习课题:
七年级 (上)第16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
(一)二、预习准备:
1.全班同学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分成四个历史小组,每组确定一名组长负责。
2.组长统一分配任务,各同学利用课本、图书馆、因特网查找相关资料,并进行筛选,准备用各种适当的方法进行班级交流,如成果汇报、故事会、参观博物馆等方式。
3.各组组长在上课的前一天,负责向老师汇报各组准备材料的情况。
三、预习内容及要求:
1.第一组:秦汉时期位居世界先进水平的文化有哪些。
A.根据课本提示,在科技和医学方面进行总结,找出世界之最。
B.重点收集数学成就的材料,整理成文字并准备在全班汇报。
2.第二组: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
A.同学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收集资料:人类书写工具的演变;造纸术的发明和蔡伦如何改进造纸术;造纸术的意义;造纸术的传播及对世界的影响。
B.小组成员在课前可做小实验。体验用帛、木板和纸写字时的不同感受。
C.汇报的同学重点要把造纸术改进的方法和意义作以介绍,有必要的话可做演示图。
3.第三组:张衡和地动仪。
A.同学们需要收集地动仪的复原图和工作原理,张衡的个人资料,包括他的治学为人的品德和他的成就。
B.在介绍地动仪时,小组同学可根据材料提示做实物模型和地动仪的演示图解。
4.第四组:秦汉医学成就。
主要负责收集东汉时名医华佗和张仲景的医学成就和他们在医德、医术方面的小故事。建议同学们在体育课上向老师请教 “五禽戏”的部分套路并能实际操练。
案例评析
这是一堂让学生充分动起来的课,教师在课前布置预习案,学生分成四个不同小组,有侧重地完成相关学习任务,在课堂上,四个学习小组分别展示本组的学习成果。学生在课堂上体现主角地位,教师退居配角和次要地位。可以想见,学生在课前要完成预习案任务,必须要全面参与,全程参与,积极主动地进行自主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协调分工,又必须具有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课堂上采用知识竞赛、故事会、展示作品、模拟采访、体育表演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营造出热烈欢快的学习氛围,课堂高潮迭起,学生乐于展示,勤于参与,勇于探究,在开放与互动中体验、感知历史。可以肯定,这样的历史课学生感兴趣,也更容易让他们走进历史。
在对本节课的亮点充分肯定的同时,也必须提出两个问题供进一步思考与商榷。第一,本节课学生的活动、展示、表演都是建立在课前充分准备基础上的,可能准备的时间要大大多于一节课的时间,显然其推广价值受到诸多现实条件的制约。这其中存在着质与量的关系问题,教师必须适当把握度,先进的理念要坚持,但在操作层面要合适可行。第二,当学生在课堂上唱主角时,教师的作用如何体现?我们认为,教师不能只做旁观者或主持人,更不能完全退居幕后。事实上教师导的作用 (指导、引导、辅导)仍然十分重要。这既包括对基础知识的有效落实,也包括对关键知识点 (重点、难点、疑点)的挖掘、拓展、提升。
点评:侯建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4-29 09:0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