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3年高二年级上册寒假语文作业及答案

[复制链接]
8#
 楼主| 发表于 2013-1-25 07:25:25 | 只看该作者

高二寒假语文作业(二)
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
A.氓之蚩蚩(chī)    苗裔(y)   伶俜(pīnɡ)    踯躅(zh)
B.守拙(zhuō)       磐石(pn)  赍赏(jī)      青衿(jīn)
C.修葺(q)         犬吠(fi)  主簿(b)      葳蕤(wēi)
D.阡陌(m)         机杼(zh)  暧暧(i)      桑葚(sh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沮丧  狙击  鸠占鹊巢  饮鸩止渴    B.喁喁  城隅 美人之怡 心旷神怡
C.徇情 殉情  惮精竭虑  箪食壶浆     D.啜泣  辍学 毁家抒难 自出机杼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
①语言文字的运用仍然存在混乱现象,         文言,生造词语等屡见不鲜。
②近年来内地作家        沿海地区,写出不少有关市场经济题材的好作品。
③科研部门与生产单位经常         情况。
④王大夫正在给病人       穿刺手术。
A.滥用   作客   沟通   施行      B.乱用   做客   勾通   实行
C.滥用   做客   沟通   实行      D.乱用   作客   勾通   施行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只有积极引导牧民开展多种经营,控制牲畜数量,减少对牧草的需求,退牧还草,才能为从根本上拯救纯种野牦牛提供可能。
  B.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日前举行甲型H1N1流感病毒专题研讨会,有专家认为墨西哥即将进入炎热的夏季,这或许有助于降低流感病毒的扩散。
  C.在本月热播的几部以南京大屠杀为题材的影片中,还原出许多历史细节,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电影主创者直面人间惨剧的勇气。
D.林萍是一位普通的保险公司职员,她为非亲非故的女孩捐献肝脏的事迹感动了广大网友自发在网上留言,大家热情的称其为“宁波的骄傲”。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①唐诗的一个显著的艺术特征,在于其形象化,以形感人。这种形象,却多与建筑有关。“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这些建筑形象,都诗化了,情态化了,所以都是那么的感人。反过来说,由于文学的积淀,中国古代建筑的形象也变得含情脉脉。当我们看到建筑回廊、栏杆、台阶、屋檐、门窗等等,都会触景生情,这些形象本身就是诗一般的语言。
②“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中国古代建筑不仅美在建筑形象,更美在其空间。它多形成内向性庭院式空间,情态也在其中。早在东汉,就有《庭中有奇树》:“庭中有奇树,绿树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这是一处很有情趣的庭院空间。诗中一对恋人依依惜别,赠枝叶留念,读来感人。这一情结,以美丽的庭院做背景;但反过来说,这个庭院因有了如此美的生活而积淀起更多的情态符号。
③“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庭院春夜,形态朦胧,动人之至。 “半人家”,有一半被月光所照,一半在阴影里,生动无比。在静谧中使人感受到有一股春的暖流弥散在空气中;虫声在夜静人闹之中,更令人憧憬,感到时光在流逝,一切都留在这美好的庭院空间中了。
④苏州拙政园里有个小园——“海棠春坞”。院子三面围廊,一面是粉墙。靠粉墙处一个花台,上面植数竿修篁,一丛海棠。每当海棠花盛开,给小院增添许多美感。苏轼有诗《海棠》:“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诗与小院,似乎互为比兴,增色不少。相传这个小院就是依照《海棠》诗意而作的。三面环廊,意象出诗中的“月转廊”。表示夜已深。可以说,没有诗情画意之素养,就不会游园,也不懂造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3-1-25 07:25:30 | 只看该作者

5.下列对第一节文字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引用唐诗是为了说明形象化是唐诗的一个显著的艺术特征。
B.作者引用唐诗是来说明唐诗中感人的艺术形象大多是建筑形象。
C.作者引用唐诗是来说明中国古代建筑多是诗化、情态化了的。
D.作者引用唐诗是为了说明只有形象本身富有诗意,才能使人触景生情。
6.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第二段引用词句“庭院深深深几许……”,意在表明中国古代建筑主要美在形象。
B.《庭中有奇树》描写恋人院中依依惜别,赠枝叶留念,使美丽的庭院更具情态化。
C.“更深月色半人家”,是说一半被月光所照,一半在树的阴影里。
D.读了《海棠》诗更能够理解诗人以拙政园的“海棠春坞”为题材的原因了。
7.根据原文所给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古代建筑形象所表现出的“情态化”,与古代文学的积淀密切相关。
B.“内向性庭院”是我国古代庭院最具典型性的建筑。
C.诗与小院“似乎互为比兴”是说小院诗化了,可见小院必定给人丰富的想像空间。
D.一个人诗情画意的素养,影响着他对建筑形象的欣赏与创造。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天下不可一日而无政教,故学不可一日而亡于天下。古者井天下之田,而党庠、遂序、国学之法立乎其中。则士朝夕所见所闻,无非所以治天下国家之道,其服习必于仁义,而所学必皆尽其材。一日取以备公卿大夫百执事之选,则其材行皆已素定,而士之备选者,其施设亦皆素所见闻而已,不待阅习而后能者也。
后世无井田之法,而学亦或存或废。大抵所以治天下国家者,不复皆出于学。而学之士,群居、族处,为师弟子之位者,讲章句、课文字而已。至其陵夷之久,则四方之学者废,而为庙,以祀孔子于天下。盖庙之作,出于学废,而近世之法然也。
今天子即位若干年,颇修法度,而革近世之不然者。当此之时,学稍稍立于天下矣,犹曰:“县之士满二百人,乃得立学。”于是慈溪之士,不得有学,而为孔子庙如故,庙又坏不治。今刘君在中言于州,使民出钱,将修而作之,未及为而去。后林君肇至,则曰:“古之所以为学者吾不得而见,而法者吾不可以毋循也。虽然,吾之人民于此不可以无教。“即因民钱,作孔子庙,如今之所云,而治其四旁为学舍,讲堂其中,帅县之子弟,起先生杜君醇为之师,而兴于学。”
林君固贤令,而慈溪小邑,无珍产淫货,以来四方游贩之民;田桑之美,有以自足,无水旱之忧也。无游贩之民,故其俗一而不杂;有以自足,故人慎刑而易治。而吾所见其邑之士,亦多美茂之材,易成也。杜君者,越之隐君子,其学行宜为人师者也。夫以小邑得贤令,又得宜为人师者为之师,而以修醇一易治之俗,而进美茂易成之材,虽拘于法,限于势,不得尽如古之所为,吾固信其教化之将行,而风俗之成也。夫教化可以美风俗,虽然,必久而后至于善。而今之吏,其势不能以久也。吾虽喜且幸其将行,而又忧夫来者之不吾继也,于是本其意以告来者。                                            (节选自王安石《慈溪县学记》)
8.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施设亦皆素所见闻而已      素:平素
B.讲章句、课文字而已         课:抄写
C.而革近世之不然者           革:改变
D.故其俗一而不杂             一:纯一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州之士满二百人,乃得立学        B.未及为而去
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        人非生而知之者
C.即因民钱作孔子庙             D.无珍产淫货以来四方游贩之民
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           问征人以前路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通过学校学习而明白治国之道的古代士人可成为官吏的后备之选。
B.各地为了祭祀孔子而修建孔庙,是后世官办学校被废的原因之一。
C.为了当地人民的教化,慈溪县令在修孔庙时建学舍的举措得到了作者的肯定。
D.慈溪县有许多资质很好的人,通过学校的培养,他们很容易成为国家可用之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3-1-25 07:25:35 | 只看该作者

第Ⅱ卷
 四、(22分)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大抵所以治天下国家者,不复皆出于学。(4分)
                                                                        
(2)吾虽喜且幸其将行,而又忧夫来者之不吾继也,于是本其意以告来者(4分)
                                                                          
                                                                       
12.阅读下面这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上 邪
汉乐府民歌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无 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以上两首诗同写对爱情的坚贞、执着,但是语言风格迥异:前一首风格是                ,后一首风格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2)两首诗的艺术技巧也不相同:前一首主要用                   方法,后一首综合运用了__       等方法。其好处分别是                                            。(6分)
13.按要求写出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               。
(2)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                 ,                 。
(3)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                ,               。
(4)             ,子无良媒。
(5)《诗经》是我国最早的              。
(6)“乐府双璧”是指南朝的             和北朝的                。
五.(共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一17题。
秋天的况味
林语堂
秋天的黄昏,一人独坐沙发上抽烟,看烟头白灰之下露出红光,微微透露出暖气,心头的情绪便跟着那蓝烟缭绕而上,一样的轻松,一样的自由。转眼缭烟变成缕缕细丝,慢慢不见了,而霎时,心上的情绪也跟着消沉于大千世界,所以也不讲那时的情绪,只讲那时的情绪的况味。待要再划一根洋火,再点起那已点过三四次的雪茄,却因白灰已积得太多而点不着,乃轻轻地一弹,烟灰静悄悄地落在铜炉上,其静寂如同我此时用毛笔写在纸上一样,一点声息也没有。于是再点起来,一口一口地吞云吐雾,香气扑鼻,宛如偎红倚翠温香在抱的情调。于是想到烟,想到这烟一股温煦的热气,想到室中缭绕黯淡的烟霞,想到秋天的意味。这时才忆起,向来诗文上秋的含义,并不是这样的,使人联想的是萧杀,是凄凉,是秋扇,是红叶,是荒林,是萋草。然而秋确有另一意味,没有春天的阳气勃勃,没有夏天的炎烈迫人,也不像冬天之全入于枯槁凋零。我所爱的是秋林古气磅礴气象。有人以老气横秋骂人,可见是不懂得秋林古色之滋味。在四时中,我于秋是有偏爱的,所以不妨说说。秋是代表成熟,对于春天之明媚妖艳,夏日之茂密浓深,都是过来人,不足为奇了,所以其色淡,叶多黄,有古色苍茏之慨,不单以葱翠争荣了。这是我所谓秋天的意味。大概我所爱的不是晚秋,是初秋,那时暄气初消,月正圆蟹正肥,桂花皎洁,也未陷入凛冽萧瑟气态,这是最值得赏乐的。那时温和,如我烟上的红灰,只是一股薰热的温香罢了。或如文人已摆脱下笔惊人的格调,而渐趋纯熟练达,宏毅坚实,其文读来有深长意味。这就是庄子所谓“正得秋而万实成”结实的意义。在人生中最享乐的就是这一类的事。比如酒以醇以老为佳,烟也有和烈之辨。雪茄之佳者,远胜于香烟,因其意味较和。倘是烧得得法,慢慢地吸完一支,看那红光炙发,有无穷的意味。鸦片吾不知,然看见人在烟灯上烧,听那微微毕剥的声音,也觉得有一种诗意。大概凡是古老,纯熟,熏黄,熟练的事物,都使我得到同样的愉快。如一只熏黑的陶锅在烘炉上用慢火炖猪肉时所发出的锅中徐吟的声调,是使我感到同观人烧大烟一样有兴趣。或如一本用过二十年而尚未破烂的字典,或是一张用了半世的书桌,或如看见街上一块熏黑了老气横秋的招牌,或是看见书法大家苍劲雄浑的笔迹,都令人有相同的快乐。人生在世如岁月之有四时,必须要经过这纯熟时期,如女人发育健全遭遇安顺的,亦必有一时徐娘半老的风韵,为二八佳人所绝不可及者。使我最佩服的是邓肯的佳句:“世人只会吟咏春天与恋爱,真无道理。须知秋天的景色,更华丽,更恢宏,而秋天的快乐有万倍的雄壮、惊奇、瑰丽。我真可怜那些妇女识见褊狭,使她们错过爱之秋天的宏大的赠赐。”若邓肯者,可谓识趣之人。
14.“然而秋确有另一意味”,这里的“意味”指什么?(5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3-1-25 07:25:42 | 只看该作者
                                                               
15.为什么作者“所爱的不是晚秋,是初秋”?(5分)
                                                                        
                                                                           
                                                                       
16.“向来诗文上秋的含义,并不是这样的。”请你举出三个例子,指明作者.出处,并加以分析。(6分)
                                                                           
                                                                           
                                                                             
17.结合作者“秋天的况味”的某一感受,谈谈你对“秋”的认识。(60字左右)(6分)
                                                                        
                                                                        
                                                                           
六、(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8.仿照下面的比喻形式,另写一组句子,并恰当地进行类比。(4分)
风从水上走过,留下粼粼波纹;骆驼从沙漠走过,留下深深脚印;哨鸽从天空飞过,留下串串欢韵;岁月从树林穿过,留下圈圈年轮。啊,朋友,我们从时代的舞台走过,将给社会留下些什么?
                                                                        
                                                                           
                                                                          
19.下列“电影院”前的6个修饰语,按怎样的顺序排起来才通顺、连贯?(4分)
①一座   ②现代化的   ③成为沙市老成区   ④惟一的  ⑤达标  ⑥经大修改建的
                                                                        
                                                                        
20.仿照下面的示例,自拟一个描写对象,写一组句子,要求所写句子使用夸张、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4分)
这满山遍野的桃花,开得热火朝天,惊天动地,是一幅立体的画,一首无声的诗,把青春挥洒得淋漓尽致。
                                                                          
                                                                        
21.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学校拟编辑出版诗歌征文集。现有两个备选书名《献给母亲的歌》和《山河岁月欢乐颂》,你喜欢哪一个?请写下你喜欢的书名并说明理由。(4分)
我喜欢的书名:《                      》
理由:                                                            
                                                                  
七、写作(本大题60分)
2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古语有“宽以待人,严以责己”的说法。清代宰相张英和叶侍郎比邻而居,叶家修墙院,占了张家三尺地面,张老夫人为此修书给张英处,张英以诗回复老夫人:“千里修书只为墙,再让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老夫人接到信后,立即令家丁将院墙让出三尺,叶家甚感惭愧,也将院墙让出三尺。于是有了“三尺巷”的来历。
    要求:(1)立意自定。
         (2)题目自拟。
         (3)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寒假语文作业(二)
参考答案
1.C.主簿(b)
2.A(“美人之怡”的“怡”应是“贻”;“惮精竭虑”的“惮”应是“殚”;“毁家抒难”的“抒”应是“纾”)
3.A  滥用:胡乱、过多地使用 乱用:不正确的使用   作客:谓寄居异地;作客商;去别人处做客人。做客:谓外出经商;访问别人,自己当客人;客气。“作客”为主语“作为客人”于“某地”,例如:XX作客央视“做客”是主语邀请去“做客人”欢迎XX到央视做客  沟通:使两方能通连  勾通:暗中串通;勾结  施行:实施执行   实行:用行动来实现理论﹑纲领﹑政策﹑计划等。
4.A (B项“降低”与“扩散”搭配不当,改为“抑制”;C项“在……中”掩盖句子主语,应该删去;D项“她为非亲非故的女孩捐献肝脏的事迹感动了广大网友自发在网上留言”句式杂糅,改为“她为非亲非故的女孩捐献肝脏的事迹感动了广大网友,他们自发在网上留言”。)
5.C(本节的写作对象是“中国古代建筑”)
6.B(A更美在其空间;C应是院墙阴影,与树无关;D因果颠倒)
7.C(小院一定程度的封闭性不一定能给人“丰富的想像的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3-1-25 07:25:46 | 只看该作者
     
【译文】
天下每日都离不开政治教化,因此不可以一日没有学校。
远古时代实行井田制,党庠、遂序、国学等各级各类学校在此基础上建立。诸如乡射饮酒、春秋合乐、养老劳农、尊贤使能、考艺选言等各项社会活动和政务,直至受成、献馘、讯囚这些事情,也没有不在学校里进行的。学校引进天下智仁、圣义、忠和之士,乃至一技之长、一曲之学,没有不引进的。让那些士大夫中德才兼备、曾经做官而又退居的人担任老师。祭祀圣人先师,不忘知识学问的来源;用迁徙、驱逐的办法,激励学生勤勉向善。由此,士子们每天的所见所闻,无不都是治国安邦之道,行为习惯符合仁义,所学本领都能根据他们的潜能。一旦成为各级官吏的后备人才,由于他们的品行都已经过鉴定,他们的业务能力都已经过实践锻炼,无须从头学起就能胜任。
古代的那些领导,自己不用殚思极虑却没有疏漏,不以功利为念却能功德圆满,其要点就在于此。这就是古代圣王办学校以治天下的本意。
后世再无井田之法,于是很多学校遭到废弃。那些治天下国家的人,不一定再是学校培养出来的了。那些所谓的学者,或群居、族居,作为老师或学生,也只讲讲文字章句而已。因为学校废弃已久,那些学者干脆变学校为庙宇,纷纷祀孔子于天下,用木头泥土仿效佛教道教的做法,给孔子塑王者之像。而州县官吏率部属祭孔子于春秋两季,学者居然也有不参加的。大概庙宇之兴盛,是因为学校之衰败,这是近世之法造成的。
今天子即位若干年,颇修法度,革除弊端。于是,学校又稍稍兴盛起来,可还是有规定:“凡县里学生满二百人,才可以建学校。”于是慈溪县的士子们仍旧不能有学校,只有孔庙,而孔庙也已年久失修。前些年,刘君向州里打报告,让民众出钱修孔庙,还没动工他就走了,那是三年前的事了。后来林肇任县令,他说:“我没见过古人如何办学,如今的法度我也不能不遵守。但是,我的百姓不能没有教化。”随即用那笔钱修孔庙,就像如今见看到的,又在庙四周建学堂,召集县里的子弟,聘请杜醇当老师,这样就把学校给办起来了。林肇真是一个有办法的人啊!当官的,既不违反当今之法,又取得古人才有的实效,那是有道者才可能得到。林肇这样,就接近于一个有道者了。
林肇当然是一个贤令,而慈溪小县,无珍奇物产以招徕各地流动人口。有田有桑,可以自足,且无水旱之忧。没有流动人口,所以当地风俗质朴纯正;能够自足,所以当地人民遵纪守法。我所见过的慈溪士子,也多美茂之材,容易培养。至于杜醇,更是越中隐士,他的品行学识最适合当老师。如今慈溪小县,既有贤县令,又有好老师,虽然限于法度,不能完全复古,但我相信这里的化民成俗事业会做得很好。
教化可以美风俗,这是自然的,但要长期坚持才能功德圆满。如今的官吏有任期限制,难以长期坚持。我虽为林肇升迁而感到高兴,又担心继任者不能继续这项事业,因此把我们的想法告诉后来者。
8.答案:B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需要结合原文语境来推断词语的含义,采取筛选的办法排除不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
课:学习(注意上文的语境“为师弟子之位者,讲章句、课文字而已”)老师“讲章句”,学生“学习文字”。
9.答案:B     解析:A.“州之士满二百人,乃得立学”的“乃”为副词,译作“才”; “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的“乃”为连词,译作“却”;B.“而”:都做连词,译作“就”。C.“即因民钱作孔子庙”的“因”为介词,译作“用”,“ 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的“因”为连词,译作“于是、就”;D.“无珍产淫货以来四方游贩之民”的“以”为连词,译作“来”表目的,“问征人以前路”的“以”为介词,译作“把”。
10.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时间、人物、事件以及文中人物的观点态度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要重视选文细节处的理解。   原文中说的是“后世再无井田之法,是后世官办学校被废的原因之一。”“各地为了祭祀孔子而修建孔庙是因为学校之衰败。”
【答案】我们虽然为它即将推行而感到高兴并且庆幸,但又担心那些后来的人不能继承我(的思想),在这种情况下,(我)推究它的意义来告诉后来的人。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同时考查理解文言句式和词类活用的能力,翻译时注意联系前后文,力求做到“信、达、雅”。第(1)句注意“所以”为古今异义和“大抵”、“ 复”等词的落实;第(2)句注意“不吾继”为宾语前置, “于是”“ 本” 等词的落实。
11【答案】大概用来治理天下国家的人,不再都从学校中产生。
(2)前一首民歌运用了浪漫想像(或夸张);用典、寓情于景;想像愈奇就愈见其心至
        纯,其情至深,其志至坚,其爱至贞。后一首,综合运用比喻、对偶、拟人和典故,借景抒情等艺术手法使情感显得含蓄、深沉而纯一,给人以永长的回味。
12.(8分)
   (1)率真直接,热烈泼辣;清丽优雅,婉媚含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3-1-25 07:25:51 | 只看该作者

13.略
      14答案:没有春天的生气勃勃,没有夏天的炎烈迫人,也不像冬天之全入于枯槁凋零,秋林古气充满磅礴气象。秋是代表成熟,有古色苍茏之味,不单以葱翠争荣。
17答案要点:可以是对作者观点的感悟,如为什么爱秋,爱初秋;也可谈自己偏爱仲秋.深秋:还可引申,谈如何不“错过爱之秋天的宏大的赠赐”等。言之有理,观点明确,条理清晰即可。
16答案:(1)杜甫《登高》中“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是萧杀,是凄凉”,孤独.苦痛。(2)王实甫《西厢记》中“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是红叶,是荒林”,离别的伤感。(3)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是萧杀,是凄凉,是荒林,是萋草”,羁旅愁思。
15答案:那时喧气初消,未陷人凛冽萧瑟气态,这是最值得赏乐的;那时的温和,是一股薰热的温香;正像文人己摆脱下笔惊人的格调,而渐趋纯熟练达,宏毅坚实,其文读来有深长意味。
18.从春走过,留下缕缕花香;叶从夏走过,留下片片荫凉;风从秋走过,留下阵阵金浪;雪从冬走过,留下种种希望。啊,朋友,我们从人生的四季走过,将给人生留下些什么?
19.①⑥③④②⑤
20答案:略
21.【答案】示例:
  我喜欢的书名:《献给母亲的歌》
  理由:把祖国比喻为母亲,给母亲献歌,表达了对祖国母亲的深爱,直抒胸臆,情真意切。
  答案示例二:
  我喜欢的书名:《山河岁月欢乐颂》
理由:山河是祖国的代表,岁月是祖国的历程,欢乐颂是我们赞美祖国的共同心声。
【解析】喜欢哪一种都可以,理由要扣准两个方面:一是书名本身的在语言上的优点(比喻、借代),一是书名所表现的情感。



高二寒假语文作业(三)
(27分,每小题3分)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玄妙/管弦      筵席/赝品      塑料/朔风凛冽
B.苑囿/宛如      绯闻/菲薄      偌大/若无其事
C.箴言/信笺      糜烂/奢靡      被褥/相濡以沫
D.验证/入殓      秘鲁/分泌      陨石/殒身不恤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化装      欢度国庆      雍容华贵      细水长流
   B.悖谬      卑躬屈膝      出奇致胜      黄梁美梦
   C.座落      姗姗来迟      优柔寡断      积腋成裘
   D.安祥      各行其事      前倨后恭      冥顽不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3-1-25 07:25:55 | 只看该作者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11月4日,意大利AC米兰队在圣西罗球场迎来了西班牙皇家马德里队。场内你拼我抢、高潮迭起; 场外的球迷们则作壁上观,为拥戴的球队呐喊助威。
   B.曾被誉为“希望之星”的南京某区民政局副局长潘玉梅被查出累计受贿近800万元,家中竟然藏 有28公斤现金,这真让人不可理喻。
   C.我国派出渔政311船开赴南海担负起在南沙和西沙群岛护渔护航的任务,以宣示中国对南海诸岛 的主权,这完全是在周边日益复杂的形势下的明哲保身之举。
   D.由巽门进入青云塔内,一眼就看见石壁上刻着“青云直上”四个大字,似乎是在祝愿登塔人步步 高升。这巧妙的设计,令人叹为观止。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人生就像一杯白开水,平平淡淡的;但又像一杯加了糖的白开水,甜甜的;也像一杯加了盐的白 开水,咸咸的。
   B.作为一名股票投资者,必须充分了解和掌握股票投资的风险和收益情况,尽量避免投资风险,以 便获得最大的投资收益。
   C.对于中法间因为圆明园文物拍卖而产生的争端,许多法国普通民众,无论对中国友善与否,都倾向于以法律为理性评判标准。
   D.11月26日、27日,日本主流媒体《朝日新闻》用四个整版罕见地来刊登名为《日中战争》的专 题报道,对侵华战争进行全面冷静的反思。
5.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A.“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这是中国古老的典籍《尚书》中皋陶对舜帝仁政的赞词, 大意是“与其滥杀无辜,宁可错放罪人”。
   B.消费者抱怨说,尽管有预存话费送手机的优惠活动,但感觉3G手机还是有些贵。188放号需要 持有一部TD手机才能办理入网,可以自备、或者现场购买。
   C.欧洲——曾被视为“维护人权”的阵前先锋——的态度也在转变。2008年10月,英国发表声明称,“非常肯定地”承认西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事实上已经放弃支持达赖的独立活动。
   D.鲁迅曾说:“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该书问世不久,即以手抄本的形式广为流布,“可谓不胫而走者矣”(程伟元《红楼梦序》)。
6.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的诗歌三百余篇。《诗经》“六义”指的是风、雅、颂、赋、比、兴。
   B.《诗经》、《楚辞》、《乐府》诗、《古诗十九首》、汉魏文人创作的诗,都属于古体诗,唐朝以后的诗属于近体诗。
   C.李白,号青莲居士;白居易,号香山居士;王维,世称“王右丞”;杜牧,世称杜少陵;李商隐,号玉谿生;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姜夔,号白石道人。
   D.词,形成于宋代,原是一种配乐歌唱的诗体,句的长短随歌调而改变,因此又叫长短句。词一般 有词牌、词题,词牌规定词的格式(字数、句式、平仄、押韵等),词题说明词的内容。
7.下列各句中,对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①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不好的)     ②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拾取)
B.①洎牧以谗诛(因为)               ②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假使)  
C.①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更加)      ②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因而)
D.①桴止响腾,余韵徐歇(传播)      ②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大概)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都有活用的现象,活用方式相同的一项是
①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②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③一夫夜呼,乱者四应                 ④乱者四应,仓皇东出      
⑤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             ⑥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⑦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             ⑧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⑨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A.①④⑥⑧     B.②③⑤⑧    C.①⑤⑦⑨    D.③④⑥⑨
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古今同义的一项是
A.①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②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
B.①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②汝岂得自由
   C.①思厥先祖父                        ②可谓智力孤危
   D.①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②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二、(9分,每小题3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18 01:4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