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网站工作室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初中作文教案集锦

[复制链接]
22#
 楼主| 发表于 2010-7-1 05:31:00 | 只看该作者
古代诗歌改写
【设计思路】
本设计能通过对古代诗歌的改写训练,让学生走进诗歌,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领略古代诗歌的深邃意境,认识祖国古代文化的灿烂悠久,从而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运用祖国语言表情达意的能力。
【导写过程】
一、课前准备
1.让学生写出自己喜欢的古代诗歌,并写出自己喜欢的理由。
2.为自己喜欢的诗歌选配一支曲或一幅画,注意诗歌内容与所选曲或画的联系。
3.让学生将自己为诗歌选配的曲或画在班上交流,同时介绍自己选配这些曲或画的理由。再让其他同学对此诗歌与选配的曲或画进行评点。然后要求学生用文字将上述内容表述出来,为课堂改写打下基础。
二、课堂操作
1.激趣导入。
有一位秀才,因书法极好,被召去为慈禧太后书写王之涣的《凉州词》。书写中,一不小心,将诗中的“间”漏掉。慈禧阅后,认为秀才讽刺自己没有文化,不由大怒,喝令把秀才推出斩首。秀才急中生智,忙说自己写的并非王之涣的诗,而是一首词,言毕当场高声朗诵出来。慈禧一听,转怒为喜,放了秀才,还给了不少赏赐。
同学们知道秀才是如何朗诵的吗?(待学生讨论作答以后,教师给出答案: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秀才的聪明机智让人称赞,可同时也启示我们,古代诗歌的内蕴丰富深邃,而且多种文体相互贯通。再如大家熟知的杜牧的《清明》一诗,就曾被人们改编成了五绝、词和戏剧。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走进古代诗歌的世界,掬几朵诗歌的浪花来加以改写、描摹,创造出华美的篇章。
2.分析意象。
训练目的:
此环节主要让学生学会分析、提取古代诗歌中的意象,为准确、全面改写诗歌奠定基础。
训练意图:
古典诗歌一向以言简意丰著称。短短的篇幅中常常蕴涵着极丰厚的内蕴。其中既有优美的风景,也有真挚深刻的情感,还有启人智慧的哲理。在我们吟哦之间,其幽长的韵味便从口唇之间缓缓淌出。
操作方法:
阅读《渔歌子》,完成后面各题。
渔歌子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1)词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有山、白鹭、桃花、流水、鳜鱼、箬笠、蓑衣、斜风、细雨。
(2)词中景物有哪些色彩?
师生讨论明确:白、绿、红、青。
(3)词中表现的是什么季节?
师生讨论明确:春天。
(4)词中景物体现出什么样的特征?
师生讨论明确:风景秀丽、生机勃勃、恬然自适等。
操作说明:
明确上述内容,是我们改写诗歌的前提,它可以使我们将诗歌的内容全面地表现出来。
-
3.扩展再现。
训练目的:
该环节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联想、想像对词、句进行扩展,以准确地再现古诗歌的意旨。
训练意图:
古代诗歌一般只有二三十字,极短的篇幅中高度浓缩了作者对自然、社会、人生、事业等多方面的体会,如果不进行充实扩展,就很难将诗歌的意趣准确地再现出来,因而改写时须将这些精炼的语句进行扩展充实,才能还原作者的诸多感受与意味。
操作方法:
阅读《秋思》,按要求完成后面各题。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扩词成句: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分别扩写成一句话。建议可从色彩、形态、性状、声音、气味、感情等方面进行扩展充实。
(2)扩句成段: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等句子发挥想像,扩展成几句语意连贯的话。
(3)扩段成篇:将上面的内容再次扩展,使其成为一篇完整的短文。
操作说明:
通过上述途径,让学生熟悉扩展再现古代诗歌的思路,形成完整印象。
4.迁移重组。
训练目的:
此环节要求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对古代诗歌内容进行迁移重组,从而创造出个性鲜明的改写文章。
训练意图:
所谓迁移重组,是指改写者根据自己对古代诗歌的个性化的阅读理解,将诗歌中的有关意象进行调整、加工,组织成新的篇章。因为古代诗歌包含的内容很多,这就要求学生选取最能激发自己想像的东西作为切入点,把最精华的部分突出在文章里。改写质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学生是否对古代诗歌进行丰富想像,大胆取舍,使文章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操作方法:
阅读《夜雨寄北》,任选一种方法进行改写,可与同桌口头交流。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选取精华,不及其余。
(2)借题发挥,重新演绎。
(3)穿越时空,嫁接现实。
操作说明:
让学生获得迁移重组古代诗歌的体验,为写出具有鲜明个性的文章奠定基础。
5.再造创新。
训练目的:
这一环节主要引导学生自己设计情节,在符合生活逻辑的基础上,按照自己的理解对古代诗歌的内容和体例进行大胆创新,改写成构思奇特、意蕴深刻的文章。
训练意图:
改写古代诗歌的宗旨,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而仅仅着眼于古代诗歌内容的挖掘,不足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热情,还可以通过人称、写法、结构、体裁等方面的创造来增加文章的创新色彩。
操作方法:
阅读《渭城曲》,按诗后要求,口头改写诗歌内容。
渭城曲
王 维    
渭城朝雨 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变换人称:将原诗改为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
(2)变换写法:故事新编、情景片段、精彩对话。
(3)变换体裁:可改编为散文、小说、剧本、书信、MTV分镜头、童话等。
操作说明:
通过上述练习,让学生体验创新历程,获得成功的喜悦,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创造中去。
三、课外演练
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首古代诗歌改写成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2010-7-1 05:31:00 | 只看该作者
把作文融入人生的过程
【设计思路】
人生离不开读书作文,作文也不能离开我们丰富多彩的人生。本设计就着眼于人生作文的训练,引导学生明确写作文就是写人生。在操作过程中,主要从四个方面设题,供学生选择:第一,记录现实人生。第二,展开想像人生。第三,关注热点人生。从取材的角度说,现实人生侧重自我身边的日常生活;热点人生,侧重当前发生的社会性重大事件,或具有轰动性效应的行为,这种训练可弥补现实人生易于滑入琐碎庸俗之道的不足。第四,提倡自主人生。自主写作,不受命题限制,是新的课标最具革命性的思想。这种训练因为局限在40分钟当堂交卷,所以重在精心设计导语,使学生思维尽早进入作文的快车道。
【导写过程】
一、现实人生
人,不能提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因此,人生也就永远是现实的。现实人生是写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材料来源。真诚地希望你关注现实,多多用心体察现实、咀嚼现实,用七彩的笔来描绘人生。供选题目:
《我最近的心情(烦恼或欣喜等等)》
《一场争论》
《菜场对话》
《饭桌旁听来的》
二、想像人生

想像是现实人生的延伸和完善。张开想像的翅膀,你会发现一切竟是如此的美妙。大胆地想像吧,想像会给我们的作文增色、给我们的人生添彩。相信你能根据下面的题目写出神采飞扬的佳作来:
《明年今日此中来》
《让我给你想个办法》
《布置一间书房(卧室、游戏厅、体育馆等等)》
《一个八年级学生这样度过他(她)的周末》
三、热点人生
人世是喧嚣的河流,河流滔滔,人生热点也一样此消彼长,层出不穷。看看下列话题,相信它能引起你新的思考与探索。
1.巴以和谈几时“休”。
2.4月1日、愚人节、张国荣之死。
3.关于“非典型肺炎……”的思考。
4.范仲淹忧乐天下;欧阳修与民同乐;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
四、自主人生
自主是一种权利和义务,自主也是一种尊严和文明。老师最希望在你的自主写作中,认识你,理解你和发掘你。
五、审题参考
现实人生虽然有四道题,其实只有两个角度,第一题侧重主观的自我倾诉,喜怒哀乐,是非成败,尽在笔底流淌。其余三题着眼于客观的记录,人生世态,林林总总,皆可化为纸上风云。以人称而言,第一题只能用第一人称,后三题则可灵活把握。。第一题要善于传达出微妙细腻的心理感受,后三题则要抓住人物的职业、身份、地位等特征。
想像人生也是四题。审题时,一定不能忽略“想像”二字,如果漠视了“想像”这个根本前提,后两题就可能完全混同于现实人生之中。四道题都提供了相应的情境,开头两道有一个预设的限制,其中,第一题“明年今日”是时间规定,“此中”是地点场景的规定,或物是人非,或人去楼空,尽可由你发挥。第二题是面临一种困境或一个矛盾,文中需要交代或者提及,但笔墨要节省,点到为止,不可滥用笔墨、详略失当。第四题的“八年级学生”指明了特定的对象,要注意区别。
-
热点人生都是话题作文,这是首先要注意的。话题就是一种情境,一个提示,一点由头,题目还得自己另拟,如何立意,如何取材,采用什么体裁和表达方式,皆有较大的自由调控的空间。第一题提出观点,要有根有据,可自圆其说;描写想像要注意合理性。第二题三者并列,可从中寻找一些联系。第三题可由此及彼,从近到远,就现象说开,发散思维。第四题可归入读后感的范围,有感而发,抓住某一点就行。
自主人生就是自由写作,要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表现出自己的写作个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2010-7-1 05:31:00 | 只看该作者
举手的感觉
【设计思路】
训练目的:
1.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引导学生从记叙中寻找议论的突破口。
3.告诉学生一个题材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表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训练时间:
一课时。(说话20分钟,写作15分钟,点评5分钟,机动5分钟。)
训练前准备:
挑选两名主持人,教师将话题分解成几个子话题,指导学生准备主持词。
【导写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进行说写训练课,本次话题——举手的感觉。
这节课有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说话训练,从日常生活中举手时的心理、举手的感觉、举手的故事、举手的态度、对举手的看法等谈起,相信大家一定会踊跃发言。第二部分写作训练,从子话题“难忘那一次举手”、“举手的感觉”、“由举手所想到的”、“谈谈举手”中选择两个话题,进行片段练习。
板书
本次话题:举手的感觉
①难忘那一次举手
②举手的感觉
③由举手所想到的
④谈谈举手
二、说话训练
(主持人A、B同学上场。)
1.引出话题。
A:每当有一朵花儿凋谢,就会有一颗种子成熟。

B:每当有一个声音在深情呼唤,就一定会有一个声音在远方回响。
A:每当一个人在辛勤地付出,不久的将来,就一定会得到真情的回报。
B:每当有一个学生举起那充满希望的手,就一定会有一位老师在聆听他对人生的感悟……
A:请举起你的手,告诉我们你最难忘的一次举手经历。
B:请举起你的手,倾吐你举手的心理路程。
A:请举起你的手,发表你对举手的观点。
B:请举起你的手,谈谈由举手所想到的人生哲理。
A、B(合):本次话题——举手的感觉。
2.亮出第一个子话题:难忘那一次举手。
A:寒窗8年,举过无数次手。
B:那一次举手或许决定了你一生的命运。
A:那一次举手或许激活了你学习的兴趣。
B:请举起你的手,告诉大家你最难忘的一次举手经历。
(请两三名学生讲述自己最难忘的一次举手经历。)
A:(评):或给予启迪,或给予鼓励,都使我们成长,都使我们深记。
3.亮出第二个子话题:举手的感觉。
A:哎,B,还记得你小时候举手的情形吗?
B:那个时候身子站起来,手儿举得高高的,嘴里叫着“老师,老师”,巴望着老师能点自己的名字。看,我这儿还有两张小学三年级的一次市级观摩课上我们同学举手的照片呢。
(向全体同学展示小学时同学们踊跃举手的放大照片。)
A:哇,勇敢而又自信,活跃得像一只只小鸟哟。
B:可不?儿时举手那么踊跃,而现在就顾虑重重了。是什么使举手变得如此困难,使纯真的我们变得如此复杂?
-
A:同学们,请把你对待举手的态度与举手的感觉说给我们分享,高举你的手!
(请两名学生讲述自己对待举手的态度及举手的感觉。)
B(评):或自卑,或虚荣,或无所谓,但它是人生成熟的一种表现。
4.亮出第三和第四个子话题:由举手所想到的和谈谈举手。
A:举手虽然司空见惯,却有它独特的作用与深刻的内涵。联合国代表举手能引领世界风云,人大代表举手能推动国家的发展浪潮,而我们的举手又表现了什么?你又由此想到过什么?请大家互相讨论,谈谈“举手”。
(学生分组讨论,从不同的角度谈对举手的看法,选出小组代表发言。)
B(评):看来,举手不仅象征着勇气,更是你对人生态度的体现,勇敢、果断、沉着,这正是大家对人生品格的追求。
5.采访最爱举手和最不爱举手的学生。
B:下面,请本班最爱举手的同学×××来谈谈他举手时的感觉。
A:请问×××同学,你平时少言寡语,每一次举手时经历的又有怎样的心理斗争呢?
6.主题升华。
A:举手是把握机遇的前提,是超越自我的表现,是勇敢者迈出的第一步,是成功者走向胜利的基石,更是勇气与实力的象征。
B:风平浪静时让我们积蓄实力,惊涛骇浪时让我们从容应对。
A、B(合):请坚定地举起你的手!
(两位主持人退场)
三、写作训练
1.请大家从黑板上的4个子话题中选1个,写片段,不少于300字,时间15分钟。
2.讲评两篇习作(从①、②子话题中选一篇,③、④子话题中选一篇),学生读文章并谈构思。
其他学生从结构、主题、写法等不同角度进行点评。教师视情况稍作点拨,重点可放在③、④子话题中谈论话题的切入点和文章的结构上。
四、教师小结
举手不仅仅是勇气与实力的表现,也是一次机遇的把握。上帝给你一只红苹果,请举起你的手,牢牢地将它接住,也许,你的人生从此就会更加灿烂辉煌。
五、布置作业
写作:从①、②子话题和③、④子话题中分别选一个,写片段,修改后抄在作文本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发表于 2010-7-1 05:32:00 | 只看该作者
众星捧月 照亮全篇
【设计思路】
作文之法,新奇为上,无论是韩愈的“唯陈言之务去”,还是郑板桥的“领异标新二月花”,说的都是为文创新的问题,写作是一种充满创造性的心智活动,是心灵的展示和个性的表现。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教学改革也在不断深化,随着话题作文的遍地开花,作文的构思也在不断创新。如果说精心拟制的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能发挥“第一瞥”的磁性功能,那么出色的小标题则如众星捧月,能照亮全篇。
【导写过程】
一、导入
(多媒体出示马致远的著名小令《天净沙·秋思》,让学生理解其意境。)
一位中学生的竞赛获奖作品《也许》写的虽然是大家非常熟悉的环保题材,但作者用一首著名的元曲小令串联全篇,将文章所写的四部分内容分别定名为“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从四个角度来组织材料,使文章不仅结构新颖巧妙,衔接自然流畅,而且内容丰富,主旨突出,真是一招妙用,满篇生辉。出色的小标题如众星捧月,照亮了全篇。
二、出示课题
板书:众星捧月 照亮全篇
三、要点梳理

1.什么叫小标题结构法?
小标题结构法就是将若干个围绕中心选用的、典型的、能显示作者独特视角及立意的材料,分别统领在几个小标题下有机地组接成篇的结构方法。
2.学习列小标题的方法。
(1)时间串联法。
时间串联法,即按时间先后安排材料,分以下几种形式:
①将材料分化在一个人的一生之中。
②将材料分化在四季之中。如:描写农村一年四季生活的小标题:“春”、“夏”、“秋”、“冬”。
③用一个或几个学生的日记剪辑连缀成文。如:写学生生活的习作《老师,让我小憩一会儿吧》的小标题:“星期一,心惊胆寒”、“星期二,搏它一搏”、“星期三,哀怨声声”、“星期四,冬季里短暂的春天”、“星期五,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星期六,苦战题海”、“星期日,再向虎山行”。通过对一周生活的描写,将单调复杂、紧张苦闷的学生生活真切地表现出来。
④按事件发生发展的顺序来安排材料。如写交朋友话题的小标题:“相识”、“相知”、“分别”或“风平浪静”、“暴风骤雨”、“雨后初晴”都属此类。
(2)并列组接法。
并列组接法就是把材料按分镜头的方式组接起来的方法。如习作《幽默的校园生活》的小标题是“猪题与猪蹄”、“都是电话惹的祸”、“雨后的玩笑”、“站着睡觉”。文章通过不同侧面的几件事来表现生活和主题,条理清楚,内容丰富,小标题的结构给平淡的文章增添了色彩。再如习作《等待周末》的小标题是“野游——寻找友情”、“听歌——放松心情”、“绘画——挥洒豪情”。
-
3.分析小标题结构法的好处。
小标题结构法能使文章新颖别致,过渡便捷,内容丰富,主旨突出。
4.使用小标题结构法的注意事项。
(1)选材要精当。虽然一篇文章需要几则材料,但这几则材料应该是多角度多侧面地表现主题,不能随便选几则凑数,也不能同类内容重复使用。所选取材料要求典型新颖,有个性特征,能显示作者独特的视角及立意。
(2)材料数量要恰当。中学生作文一般都限定了字数,小标题作文一般以2~4个小标题为宜。太少,没有必要用小标题;太多,则会使文章要么泛泛而谈,空洞僵化,要么容量太大,字数不符合要求。
(3)小标题的拟定要有艺术性、提示性。小标题之间最好能互相关联,使跳跃的内容联成有机整体。
5.练习。
青春时节,把人生的向往种植于脚下的土地,生命的秋天才能收获丰收的喜悦。生命这部交响乐,是热烈还是冷漠抑郁,大都是在青春时节奠定基础的。空耗时间就是空耗青春,空耗青春就是空耗生命中金灿灿的岁月。青春是美丽的,但只有将这一份美丽献给伟大的时代,才会无限延续,才会拥有宝贵的价值。
  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围绕“青春”这个话题,列小标题作文,题目自拟。
四、结语及课外作业
1.小结。
小标题结构法的运用,仿佛众星捧月,能照亮全篇,使文章顿生亮色。同学们如果能从经历的日常生活中,阅读过的书刊杂志中,体味过的深刻感悟中,机智地“抓拍”几个特写镜头,灵活有序地加以组接,就一定能够收到化平淡为神奇的艺术效果。
2.作业。
(1)读书重要的不是记住内容或情节,而是要读出人生的感悟和体验,有益的书是精神的阳光,而有害的书则是无形的子弹,中弹倒下后就难站起来。生活的范围是有限的,但走进茫茫书海,便拥有一个无限广阔的世界,人生正是因此而变得无比丰富与充实。
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围绕“书”这个话题自拟题目,并列小标题作文。
(2)雨是司空见惯的。春天,她羞羞答答,比油还珍贵;夏天,她泼泼辣辣,发育丰满;秋天,她伴着秋风断人心肠;冬天,她幻作琼花“装点”人间。有时她又从人的眼中流出,寄托了几多情感。
请以“雨”为话题作文,题目自拟,要用小标题结构全文。
(3)网有许多种,可实指,可虚指。
请以“网”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要用小标题结构全文。
五、板书设计
  众星捧月 照亮全篇
 一、小标题结构法
 二、列小标题的方法
 三、使用小标题结构的好处
 四、使用小标题结构的注意事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楼主| 发表于 2010-7-1 05:32:00 | 只看该作者
多角度思维作文训练
【设计思路】
1.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落实教学大纲中的“认识世界”、“发展思维”的要求。
2.利用几何图形包容性大的特点,给学生极大的想像空间,举一反三,由此及彼,培养想像力和创造力。
3.在叙述的过程中锻炼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为学生写作开启文路。
【导写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想像意识
运用三个想像力自评测验导入教学。
1.你觉得自己的想像力怎样?
a.丰富 b.一般 c.不太好
2.你认为你的想像力还有多大的潜力可挖掘?
a.很大 b.一般 c.不大
3.你是否想检测一下你的想像力有多丰富?
a.很想 b.一般 c.无所谓
二、发散思维,展开想像
借助图形,展开想像,启动思维,引发感情,从中体味、感悟并转化成语言表达出来,在兴趣中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围绕图形展开想像。
教师可以举例提示以帮助学生顺利展开想像。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并给予肯定性评价。
三、将新奇感转化为求知欲,使写作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认知世界和情感世界
1.给出图形。

三角形两个,大小不论;线段两条,长短不论;圆两个,可大可小,也可以是椭圆。用所给的图形,拼成一副图,并给所拼图形起个名字,说说它所表示的含义。
2.拼图。
教师可举一例进行提示,使学生明确题目要求。
解说:用一个三角形表示一座山,用另一个三角形也表示一座山,用这两个三角形表示连绵起伏的山峰;用一个椭圆表示山下的湖泊,再加两条线,用来表示湖里的水。再用另一个圆表示太阳,给这幅画起个名字叫青山绿水。青山绿水是多么清新秀美的自然环境啊,它可以陶冶人的情操,给人的身心带来美的享受。拥有清秀洁净的自然环境是人类共同的心愿,希望大家都要珍惜,保护这份灵秀,不要随意破坏。
3.学生完成后到黑板上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说出所拼图形表示的含义。
4.小组讨论互相交流,并评选出最精彩的作品。
四、落实想像成果,把口头叙述转化成文字表达
同学们围绕所拼图形写一段200字左右的话,可选择自己的作品,也可用黑板上的拼图。
写完后,请学生把自己写的话在班上读一读;教师给予鼓励性的点评。
五、课下活动
1.活动内容:搜集“标志”,观察分析并写一段话。
课上教学课下延伸,利用课下更丰富的资源进行实践活动,搜集更丰富的材料开展进一步的想像力训练。另外,在活动中培养学生探究合作的能力。
2.活动过程的要求。
(1)教师示范。可出示图片,如希望工程的标志,进行简单介绍分析。
(2)布置任务:课下以小组为单位搜集各种标志图案,如:商标、会标、电视台台标等,搜集得越多越好,选出最感兴趣的进行讨论、分析、评价,并写成一段话。
(3)要求:组长组织,分工合作,三天完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010-7-1 05:32:00 | 只看该作者
将创新思维融入作文教学
【设计思路】
作文训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训练学生思维的主要形式。本设计,将从联想和想像能力的培养、多种思维方式的训练几个方面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力求把教师的讲解点拨与学生的感悟写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对作文训练起到根本性的促进作用。
【导写过程】
一、联想和想像能力的培养
1.教师讲解。
联想和想像是思维的最基本的和最主要的形式,培养同学们的联想和想像力,对发展同学们的创造思维有着重要的意义。有人说,联想和想像力是科学的翅膀,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都少不了它。如何在作文时培养同学们的联想和想像力,是我们要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现在在作文命题方式上,实行开放性作文,尽量给同学们营造一种和谐而轻松的写作氛围,向同学们敞开一片广阔而自由的写作天地。我们在作文时要冲破命题作文的桎梏,这样才会如鱼得水、如鸟归林,焕发出满腔的激情,有了激情的驱使,我们就会自觉地走进那色彩斑斓的社会“大超市”,去光顾那琳琅满目的“开价生活大书橱”,尽情浏览,用我们宽广的大视野去审视海阔天空的大世界,体验复杂而有序的生活真谛。我们应大胆去写,不拘泥于内容和体裁,甚至可以写一些散文和诗歌,因为这两种文体最能提高我们的联想和想像的能力。

2.学生练习。
用“高原”、“啤酒”、“海豹”三个词语,在30秒内构思一个能讲述2分钟的故事。三个词语的顺序自定,标题自拟,体裁不限。
教师通过点拨使学生意识到:“高原”、“啤酒”、“海豹”原来是风马牛不相及的,要把它们组成一篇文章,用一般的思维模式是不行的,必须用创造性思维,充分发挥联想和想像,使这三个词语串成一个彼此相及的整体。
二、多种思维方式的训练讲解
1.教师讲解。
叶圣陶指出,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并举。因此,在作文时,我们要有目的地进行多种思维方式的训练,这样才能激发我们的创新思维。
(1)逆向思维的训练。
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对于某个问题的认识易形成一种思维定势,例如名人名言、警句成语,都有一定的哲理性,旷日持久,人们习以为常后,往往产生一种“从来如此”的固定看法,但不少成语警句往往是就某一点、某一角度而言的,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思维角度的不同,人们的观念也在不断更新,名言警句的内涵也在发生变化。
(2)学生练习。
请看以下几个题目:
①有人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②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③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对于①,有的人认为:有人拿“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作为挡箭牌,固执己见,我行我素,听不进别人的意见。
-
对于②,有的人认为:“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一般批评得过且过混天度日的人,但既然做和尚就要干好本职工作——撞好钟,也就是要在其位谋其职,不能占着茅坑不拉屎。
对于③,有的人认为:良药裹上糖衣人们更爱吃,忠言也不一定非要逆耳,推心置腹,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犹如春风化雨,更能让人心悦诚服。
所以,创新思维的精髓就在于打破思维定势,标新立异,平时我们要有意识地进行思维训练。这样,对于写出创新作文是一条有效途径。
(3)发散思维的训练。
虽说逆向思维的训练对我们写出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有个性特征的文章有一定的功效,但在求异的同时,不能只抓住一点,不及其余,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而忽视事物的多面性。其实,任何事物都有着多方面的属性,就拿人们最简单的哭和笑来说,哭和笑本是痛苦和欢愉的表现,但有时哭却是笑,笑却是哭,不是有“出嫁女子哭是笑,落地秀才笑是哭”之说吗?再比如,对于某事某人,我们可以歌颂其“春蚕到死丝方尽”的奉献精神,也可以嘲弄其作茧自缚的愚蠢,因为我们遇事善于从多角度、多方向进行思维,而不能一条路走到黑。这就是创新思维中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发散思维。
(4)学生练习。
①“万绿丛中一点红”,运用发散思维想像多幅画面,然后用语言描述画面。
②以《雪》为题,运用发散思维,写出至少三个不同的立意。
③以《鹅卵石》为题,运用发散思维,写出至少三个不同的立意。
教师可准备如下答案。
绘画:A.在一片葱郁树林的映衬下,一轮红日冉冉升起。B.在广阔无垠的大草原上,有一个项戴红领巾的小姑娘。C.一池芦苇丛中有一只红蜻蜓在点水。D.苍松翠柏之间,有一只丹顶鹤在休憩……
《雪》:A.赞美雪的洁白无暇,一尘不染。B.人往高处走,可雪却从高空落下,拥抱大地,赞美它滋润万物的精神。C.批评雪的冷酷无情,所到之处雪压冰封,千山枯寂万物萧条。D.鞭挞雪的虚伪怯弱,以洁白的外衣掩盖世间的罪恶。
《鹅卵石》:A.没有棱角,给人以圆滑的感觉。B.识时务者为俊杰。虽没有棱角,但本质不改。C.彩色的鹅卵石有着美丽的外表,但不过是石头而已,正如有的人空有一副好的皮囊,腹内却一无所有。
通过以上几个题目我们认识到客观事物有着多方面的属性,不同的写作主体由于经历、认识、素质、修养的不同,面对同一事物、同一题材,各自的感受和认识也有差异。同样面对春景,有人高歌“春色满园关不住”,也有人低吟“流水落花春去也”;同样面对秋景,有人看到的是“秋天万里净,山暮澄江空”的明丽,有人却只见“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的凄婉,这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指导学生看问题时,要考虑多种因素,想像各种可能,甚至包括某些人以为可笑的想法,而发散思维的过程,就是发现事物的新领域、新因素的过程,就是创新过程。
此外,还应注重学生横向思维、纵向思维等其他思维方式的训练,以提高其思维质量,激发其写作欲望,启开其心扉,从而使其在作文中敢于用我手写我心,放言高论,大胆创新,而不至于千人一面,万人一腔。
三、写作练习
1:老师将一支粉笔折成两截,而后丢到地上。
要求:根据老师的动作,充分发挥想像,运用多种思维方式写一篇短文,题目自拟。
2:在△、□、—、……、●、---、~~~等图形中,任选其中的一种或几种,充分发挥想像和联想,运用多种思维方式,写一篇短文,题目自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楼主| 发表于 2010-7-1 05:33:00 | 只看该作者
快速审题作文
【设计思路】
运用添加因素法进行快速审题作文。使学生理解什么叫因素和什么叫添加因素法,并能灵活运用添加因素法审题、写作。
【导写过程】
第一课时
一、师生交流,活跃气氛
1.同学们在幼儿园的时候最喜欢干什么?(学生回答。)
下面我们就来做一个游戏。首先请同学们齐声说“学生”10遍,然后齐声说“生学”10遍,速度要快、声音要响亮。在学生说完最后一个“生学”时,不给学生喘息机会立即问:老师最怕谁?学生的回答多数可能是“学生”,教师据此引导:同学们这样回答是受思维的定势的影响。
2.同学们都听说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它们俩谁跑得快?注意不要进入思维定势。
3.四边形剪去两个角还剩几个角?
学生回答后明确: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4.小结:本堂课希望大家认真听讲,热烈讨论,积极发言,大胆创新,相信大家的回答一个比一个精彩。
二、设疑导入
教师提问:谁能以“我”为话题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然后用一句话对自己进行概括呢?(学生作自我介绍。)
教师小结:经过同学们的回答,我们发现,在题目中所添加的内容越具体,介绍得就会越有条理,越清晰,在写作上我们可以运用这种方法进行审题,这就是本堂课我们要学习的审题方法——添加因素法(板书)。

三、展示目标
1.理解“因素”和“因素添加法”。
2.灵活运用因素添加法审题、写作。
四、导学达标
1.方法指导。
(1)明确什么是因素。
因素也就是限制条件,有些题目,命题者有意藏头去尾,使题目带有迷惑性,增加了审题难度,对于这类题目,只要在原题目的基础上适当添加新的因素,题目就会显露出来,化难为易,很快完成任务。
(2)题首添加因素法。
举例:①“爸爸”,②“我的爸爸”,③“我的好爸爸”,④“我的大公无私的好爸爸”。
第①道文题只有一个因素“爸爸”,第②道文题有两个因素“我”与“爸爸”,第③道文题有三个因素“我”、“好”与“爸爸”,第④道文题有“我”、“大公无私”、“好”和“爸爸”四个因素。从上面四道文题我们可以看出题目的因素越多,意思就越明白,也就越好写,相反题目的因素越少,意思就越空泛朦胧,不知道该怎样写。因此在审题中,碰到因素少的题目,我们就可以在原题上添加新的因素,使题目的内容变得具体,中心意思变得明白,一看就知道该写什么。当我们知道一个题目要写什么内容,要表达什么中心意思时,审题的任务就完成了。
(3)题后添加因素法。
刚才举的例子是在文题前面加因素,我们把它叫做“题首添加因素法”。还有些文题,也可以使用“题后添加因素法”,如“星期天”,我们可以使用“题首添加因素法”,在其前面加上“快活的”、“有意义的”、“烦恼的”等因素,但是我们不要受思维定势影响,还可以在题后添加因素,把视野放得更宽一些,文章的取材范围就会更广。如“星期天”,我们可以怎样在题后添加因素呢?(学生思考回答。)
-
明确:“星期天不要补课”、“星期天真烦恼”、“星期天作业真多”、“星期天帮做家务活”等等。
(4)题中添加因素法。
还有一些题目,题目中已有好几个因素,但题目的意思仍然不够具体,给审题和写作带来困难,碰到这种情况,我们可以运用“题中添加因素法”审题。
例如:《记一次班队活动》这个文题,原题虽然已经有了四个因素,但意思仍然比较空泛,不知写什么好,如果运用“题中添加因素法”审题,很快就可以抓住中心,找到题材,我们可以在题中添加哪些因素呢?(学生思考回答。)
师生讨论明确:可以在题中添加因素“美化校园”,使原题变为“记一次美化校园的班队活动”;可以添加因素“向贫困学生献爱心”,使原题变为“记一次向贫困学生献爱心的班队活动”;可以添加“向不文明行为告别”,使题目变成“记一次向不文明行为告别的班队活动”;还可以添加“尊师守纪”,这样原题就成了“记一次尊师守纪的班队活动”。
小结:刚才具体介绍了“添加因素法”中的三种方法,这些方法可以培养同学们良好的思维品质,增强思维的敏捷性,加快审题的速度,在写作实践中,可以根据不同的题目分别采用不同的审题方法,也可以综合运用这三种方法,以提高审题能力和审题速度。
2.范文导航。
通过投影仪展示作文《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文略)。学生看后分析作者添加了什么因素。
五、目标检测
1.根据本堂课所学的知识审题。
①《我的一天》;②《语文课》;③《陌生人》;④《一次家务劳动》。
让学生思考片刻后回答,随便说哪一个。
小结:注意事项(投影展示):
(1)添加因素只是一种思维活动,添加的新因素不能写到原题上,题目不能改。
(2)添加的因素与原题的因素要保持同一性,不能异化。
2.教师从事先准备好的几道题中任取一道题命题。
第二课时
1.学生审题、构思、写作。
  2.师生讨论。讨论学生习作的审题、构思方法及文章的优缺点。
3.师小结。
附:授课时“目标检测”实录
生1:对于第一道文题,我使用了“题中添加因素法”添了“烦恼”。通过写星期天的一些事,如,做繁重的家庭作业来说明这样一个问题:现在从上到下都在提倡给学生减负,然而,我们的负担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加重了。连星期天也得不到休息,真是“负负得重(正)”了。通过写此文表现出我的不满,以引起老师和家长的关注。
生2:对于第二道文题,我使用了“题后添加因素法”。我添加了“真精彩”使题目变成了“语文课真精彩”。
师:哪堂语文课真精彩?
生2:就是这堂语文课。
生3:对于“陌生人”这个题目,我使用了“题后添加因素法”,把原题变成了“陌生人,您在哪里”。
师:你为什么会这样想呢?
生3:一次随父亲坐公共汽车去宿州走亲戚,车行在半路时,有的人打起了瞌睡,忽然有一个扒手把他那肮脏的手伸向正在打瞌睡的人,一个、两个……这时没有打瞌睡的人敢怒不敢言,我想喊,但又不敢喊。突然,一个瘦弱的女孩站了起来……
师:你说得很好,这是发生在你身边的事,如果你写这篇文章,打算确定什么样的中心?
生3:扒手行窃,是社会上的一个丑陋现象,对于这类现象,我在这篇文章中不想对此发表意见。我想说的是,那些善良的人们看到扒手行窃为什么无动于衷呢?从而呼唤人们应该向“陌生人”学习,学习她那种敢于和坏人坏事作斗争的精神。如果每一个人都像她那样,试想,扒手还能得逞吗?社会风气不是越来越正吗?
师:这位同学说得很好。通过使用“题后添加因素法”审题,抓住了中心,找到了题材,选材新颖,立意深刻。最后一个文题,同座互相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4-29 19:0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