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与你同行

初中历史教学论文精选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7-1 06: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初中历史教学论文精选

汉代灯具中的环保思想

人民教育出版社 马执斌


196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在河北省满城县西南约三里的陵山挖掘坑道,发现了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墓葬。考古工作者把刘胜墓葬挖掘完毕后,根据汉代盛行夫妻合葬的习俗,又在刘胜墓葬北面一百多米处,找到刘胜妻子窦绾的墓葬。


在窦绾的墓葬中,考古工作者发掘出一盏长信宫灯。这盏灯具的造型是一个双膝跪地的宫女,左手托着灯座,右手伸入灯罩。灯具通高48厘米,通体鎏金,至今仍然灿烂发光。这盏灯具设计、制作都非常精美灵巧,它的灯盘、灯座和执灯宫女的右臂、头部,都可以拆卸,灯盘中心有一根钎,是用来插蜡烛的。灯罩和灯盘能够随意开合,这样就可以根据人们的需要,随时调节烛光照射的亮度和角度。西汉时代的人还不可能认识物体对光的吸收原理,但他们在长期使用灯具的过程中,已经意识到物体有阻隔光线的作用,并利用物体的这一性质解决了人们对照明的具体要求。更令人惊讶的是,那时
候,人们已经具有了环保思想。长信宫灯的宫女右臂实际上是烟道,它与宫女的身体连通,双膝跪地的宫女下部底层设水盘,这样,灯烟通过宫女右臂、身体、进入底层水盘,经过滤以后,去掉灯烟中的尘埃和异味,排出的是比较干净的烟,
从而减轻了灯烟对室内环境的污染,避免房屋墙壁,室内器物被熏黑。这可以说是一项防治灯具污染环境的巧妙发明。长信宫灯被写入中学历史教科书。



与长信宫灯类似的汉代灯具,在考古工作中陆续有所发现。像1980年5月,在江苏省甘泉乡出土了东汉错银饰铜牛灯。该灯通高46.2厘米,灯盏承接在牛背中的圆形座基上,牛头顶部有烟筒直上而后弯曲与灯罩相接,牛腹中空可储水滤烟尘。1985年,在山西省平朔县出土了西汉雁鱼铜灯。该灯通高53厘米,灯烟可以通过鱼和雁颈引入雁腹,雁腹中空可储水滤烟尘。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的西汉牛形灯、现藏于陕西省博物馆的汉三足灯和出土于广西合浦望牛岭的凤形铜灯,都具有储水滤烟尘的功能。


这类富有环保意识的灯具在考古工作中连接不断地被发现,而且分布的地域由北到南,由东到西,十分广阔,这表明:利用清水净化灯烟尘埃的科学思想在西汉时期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非常盛行,已经成为当时的一种风尚。灯具虽小,但它体现出来的环保意识是很珍贵的。


储水滤烟灯具,是中国古代一项非常杰出的科技发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1 06: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初中历史教学论文精选

试谈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人民教育出版社 马执斌







2003年4月出版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第三部分“内容标准”历史(Ⅱ)中规定:“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目前,初审通过的几个版本的教科书都没有设立专节或专目论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而是通过古代中国商业发展历程的叙述有所反映。这就需要教师自己总结归纳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不少实验区的教师反映:“自己归纳的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特点是否正确、是否全面连自己都没把握,怎么能给学生讲呢?”



作为人教版高中历史教科书的编者之一,笔者想探究一下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希望能对广大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有所帮助。



特点要通过比较去发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要通过与古代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商业发展状况进行比较,然后才能发现。经过比较,笔者认为古代中国商业发展呈现五大特点。



第一,中国商业的萌发、形成很早。



在当今世界各国,商业都是一个重要的国民经济部门。它是联系生产与消费、工业和农业的桥梁。在今天看来,没有商业,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将受到巨大影响。然而,商业却不是与人类并生的。人类诞生了300多万年,而商业出现才几千年,在远古漫长的岁月里,人类社会没有商业。



到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品有了剩余,出现了社会分工以后,在不同产品所有者之间发生了“以其所有,易其所无”的交换。这种交换的初始形态,是生产者之间物与物的直接交换。以后才有作为交易媒介的货币和居间的商业出现。要认识古代中国商业的起源,就得从物与物的交换谈起。



1930年,考古工作者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发现的山顶洞人,处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在山顶洞里,考古工作者发现有作为装饰品的带孔海蚶壳和撒在尸骨上的赤铁矿粉粒。这两种东西都不是龙骨山所产。海蚶壳产于渤海湾,当时距周口店约四百里。离周口店最近的赤铁矿产地也有二三百里。这两种东西,如果不是山顶洞人从别处人类手里抢来的,就是与别处人类“以物易物”,交换来的。



从历史发展的总体情况看,母系氏族社会时期,在产品偶然出现剩余时,才有氏族之间发生交换的可能,但这只是偶然的个别的行为。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农业和畜牧业普遍发展起来,促使社会分工进一步发展,交换就由偶然、个别的行为,转变成经常、普遍的行为。《易·系辞》说:“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市场的出现,说明交换已经是经常、普遍的行为了。即便这样,神农氏时代还不能算是有商业,只能算是有商业萌芽。因为它是生产者之间物与物的直接交换,没有一般等价物充当交换的媒介,也不是以牟利为目的。



到父系氏族社会,从古代典籍记载看,交换关系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性质也在变化。《大戴礼记·五帝德》中记载孔子说:黄帝“设五量”。这就是说,黄帝时代创造了度、量、衡、亩和数。这些创造保证了交换的公平与合理。所以,孔子评价说:它起到了“抚万民、度四方”的作用。《淮南子·览冥训》也说:黄帝之时,“市不预贾”。意思是说,黄帝时代,在市场上交易,没有欺诈的行为。《尸子》上说:尧时,“宫中三市”。在尧所居住的邑内有三个常设的市场,显然,当时交换是很平常的事情。《史记·五帝纪》说:舜“作什器于寿邱,就时于负夏。”“寿邱”和“负夏”,都是古地名;前者在鲁都曲阜东门之北,后者在鲁都曲阜西面。“就时”即乘时逐利。舜将手工制品从寿邱贩运到负夏去卖,目的是乘时牟利。《尸子》记载舜的交换活动,说:“顿丘买贵,于是贩于顿丘;传虚卖贱,于是债于传虚。”顿丘缺少某种物品,所以“买贵”,而那种物品在传虚盛产。这样,舜就利用两地的差价,通过交换牟利。舜的交换活动很有商业味道。《史记·平淮书》说:“虞夏之币,金为三品,或黄,或白,或赤,或钱,或布,或刀,或龟贝。”司马迁认为,虞舜夏禹时有货币,而且货币种类很多。但是,至今没有考古证据让人相信虞舜时代存在货币,所以,舜的交换活动是否使用了货币?这还是个疑问。



古代中国使用货币始于夏代。司马迁提到夏代的货币有“龟贝”。“龟”在夏代用于占卜,不可能成为货币流通;“贝”作为货币流通完全可能。“货”字从贝从化;化,变化,含交易的意思;而交易则用“贝”。由此可见,“货”字本身暗藏着货币起源于海贝的信息。在汉字中,跟货币有关的字大多带“贝”旁,如贡赋、贿赂、贫贱、買賣(买卖)、赏赐、贮、贪、赈、贩、赊、贷等等。这说明早在汉字形成之前,贝已经作为货币在交换中充当媒介了。这个认识得到考古材料的支持。



按照考古学分期,二里头类型早中期文化的绝对年代相当于夏代历史时期。1965年第5期《考古》刊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发掘队撰写的《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发掘简报》。“简报”说:二里头遗址出土有一定数量的海贝,而且还发现了仿海贝制作的骨贝和石贝。后来,河南陕县七里铺、郑州上街等夏代文化遗址内也发现有仿贝。1986年第4期《考古》刊登的《1984年秋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发现的几座墓葬》一文说:墓9出土海贝70枚,墓11出土海贝58枚,皆置于墓底中部。这两座墓葬年代约当夏代晚期或商代早期。几十枚海贝集中起来埋葬于墓底,这说明海贝已取得货币的资格。《盐铁论·错币篇》说:“币与世易,夏后以玄贝。”“玄贝”是黑色的贝。过去人们怀疑这种说法的真实性,但二里头文化遗址出土的海贝确实有染黑的,这证实《盐铁论》的说法可靠。夏代尚黑,贝的颜色不一,天然玄贝珍贵,不是玄色的贝,就把它染黑,这是夏代社会时尚心态的反映。夏代不仅出现了货币,而且出现了专门从事交换工作的商人。商、原本是居住在黄河下游的一个古老部落。传说商的远祖名契,契佐禹治水,因功始封于商(今河南商洛县)。商部落畜牧业比较发达,常以畜牧跟其他部落交换。契的六世孙王亥发明服牛(仆牛)技术,开始驾牛车到黄河北岸扩大贸易。在一次贸易中,狄人有易氏杀死王亥,夺走牛车和其他财物。王亥之子上甲微起兵灭掉有易氏,报仇雪恨。这件事情在先秦典籍《易》卦辞和系辞、《世本》、《竹书纪年》、《楚辞》、《吕览》和《山海经》中都有记载。王国维先生发现在殷墟卜辞中称王亥为高祖,祭祀王亥礼仪最隆重,有一次用牛竟达三百头。王亥生活在夏代,“商人”和“商业”之名起源不与夏部落相联系,而与商部落相联系,足见商部落是以专门从事交换闻名的。那么,夏代已出现商人是可信的。



夏代既有作为交换媒介的货币——玄贝和专供交换的市场,又有专门从事交换,以牟利为已任的商人,根据这些情况,我们说商业在夏代已经初具雏形,这绝不是无稽之谈。如果保守一些,把古代中国的商业形成推迟到商代早期,在学术界没有疑问。



中国的信史从夏禹治水开始,那是公元前21世纪的事情,最早记录在公元前9世纪西周青铜器长篇铭文中。希腊的信史从“荷马史诗”开始。“荷马史诗”是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9世纪许多民间行吟歌手集体的口头创作,到公元前6世纪才正式写成文字。



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中有这样的描写:



“从兰诺斯岛来了一大批



载着酒的船队……



其他的希腊人急忙前去购买



有的用黄铜,有的用发光的铁,



有的用兽皮、牲畜或奴隶。……”



这些描写反映出希腊在特洛伊战争(公元前12世纪)时期还处于物与物交换阶段,货币还没出现。在荷马史诗中,我们还可以找到用牛作价值尺度的描写,如讲一套盔甲值九头牛,一名女奴值四头牛。当时希腊可能是用牛作货币的。总之,荷马史诗时代希腊的交换关系不如中国夏代的交换关系发达。



或许有人会问:古代中国以玄贝为货币,古代希腊以牛为货币,它们都属于实物货币,以玄贝为货币难道就比以牛为货币先进吗?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二章中说:“只要理解了货币的根源是在于商品本身,货币分析上的主要困难就克服了。”正像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分析的那样,货币是交换的结晶,由于交换的扩大与加深,发展了在商品性质中睡眠着的使用值价与价值的对立。为了方便交易,把这种对立外部地表现出来的需要,要求有一个独立的商品价值形态,从而促使某种商品变成其他商品的等价物——货币。换句话说,那就是货币是在交换过程中,从一般商品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与其他商品相对立的特殊商品。



首先取得货币形态的东西,不是一种,而是多种;并且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情况下也不一样。比如工具——斧、刀、镈、牲畜——牛、羊、猪,外来交换品——珠、玉、贝等,都曾取得过货币形态。这种情况,无论在古代中国,还是古代世界,都是一样的。但是,这些首先取得货币形态的东西,充当货币的时间长短不一样。它们当中,以海贝充当货币的时间为最。在古代中国中原地区,从夏商至秦统一,贝币使用长达1300年;在古代中国边地云南,从春秋晚期到明末清初,贝币使用长达2100多年;而两者衔接起来,在古代中国,贝币使用长达3400多年。



为什么海贝充当货币的时间最长呢?因为跟其他那些首先取得货币形态的东西相比,海贝天生具备货币的几种职能:第一,海贝光泽绚丽,作为装饰品,深受人们喜爱,有使用值价。第二,海贝有天然单位,既可以一个个分离可数,又可以穿孔串联起来,便于表示商品价格差别。在冶炼金属技术尚不发达的古代,海贝的天然单位具有成为货币得天独厚的优势。第三,海贝坚固耐久,在频繁交换中不容易损坏。第四,海贝灵巧,便于携带,转让和储藏。海贝的这些长处,使它在交换的扩大和深入过程中,比牛羊刀斧更适用,所以在古代中国到夏代海贝淘汰牛羊刀斧,成为人们普遍使用的货币。货币的形态可以反映交换水平,使用贝作为货币的交换水平比使用牛作为货币的交换水平要高一些。



当然,以海贝作为货币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海贝大小不一样,种类不一致,而且在上古捕捞条件落后的情况下得来不容易。所以,在交换进一步扩大时海贝便不能满足需求。于是,人工仿贝出现。以质料划分,有骨贝、蚌贝、珧贝、石贝和铜贝。其中铜贝最为重要。1953年,河南安阳大司空村两座殷商墓共出土3枚无文铜贝。“文化大革命”期间,殷墟西区殷商墓出土2枚无文铜贝。山西保德林遮峪村一座商代后期墓,出土铜贝109枚。这些商代铜贝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金属铸币。在没有发现商代铜贝的时候,人们一直以为小亚细亚的吕底亚人公元前7世纪使用的金银混合、椭圆形货币是世界上最早的金属铸币。实际上,中国人比吕底亚人使用金属铸币要早几个世纪。这有力地证明,商业在中国形成得很早。



第二,古代中国商业一开始就是由官府垄断的。商业主要由官办官营是上古中国商业的又一特点。这对后世影响很大。



原始社会末期,交换活动都由氏族首领进行。交换数量和交换区域的不断扩大,出门一次要许多时日,甚至长达数年,非常艰苦,而且有生命危险。像殷人高祖王亥就是到河北贸易被狄人有易氏杀掉的。进入阶级社会后,那些高高在上、鄙视劳动的产品所有者——奴隶主,再也不愿像氏族首领那样,亲自东奔西走,从事远距离的商业交换活动了。于是,他们将专门进行交换的活动交给管家——“小臣”,让小臣率领奴隶们去干,而自己遥控操纵。因此,上古中国的商业从一开始就具有“官家买卖”的性质。



上古三代——夏、商、周。夏的商业制度缺乏史料,情况不明。商周时期实行“工商食官”制度,见《国语·晋语》。所谓“工商食官”,就是工商奴隶为官府生产商品,从事交换,为操纵工商大权的奴隶主贵族服务;而工商奴隶的衣食由官府供给。这种工商业由官办官营。



官办官营的商业性质,在商周时代体现在商业的所有环节上。据《周礼·考工记》讲,周朝国都建设格局是“面朝后市”。侯国都城也仿效这种制度建设。周天子的王宫位于王城中心,市场设在王宫后面,即北面。市场分三个部分:大市居中间,日中交易,商品是奴隶主贵族所需要的奇珍异宝、奢侈品和奴隶。朝市居东面,早晨交易,供往来商旅和官府商贾进行大宗商品批发贸易。夕市居西面,傍晚交易,供小商小贩经销一般平民所需要的东西。市场的设立,主要是为奴隶主贵族的生活提供方便。



周朝市场管理完全采取行政的办法。市场设立有司市(总负责人、最高管理者);质人(验证书契、管理度量衡);廛人(征收商税);胥师(分区负责人,管辨别货物真伪);贾市(管理物价);司暴(负责禁止斗嚣);司稽(负责捕捉盗贼)等一系列管理市场的官吏。他们的职责是执行交易的禁令,取缔商贾的欺诈,主管货物的供求,征收市廛的税款,评定商品的价格,维持市场的秩序。



官府对市场上经营的商品有严格限制,准许卖什么东西,不准卖什么东西,规定得很详细。凡是体现奴隶主贵族身份品级的礼器,如命服、命车、圭壁金璋、宗庙器物,禁止买卖;凡是武器,如弓、矢、剑、戈等,禁止买卖;凡是没有成熟的瓜果谷蔬不许上市。



另外,周朝官府对所属商人和外来商人采取不同的管理办法。货物进出门(城门)、关(出国境),都要有“玺节”为凭证。



总之,商周时期,官府为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对商业实行严格的管理、控制和监督。官办官营的商业占主要地位。



在荷马史诗中,我们找不到表示贸易、商业和市场的专门术语。兰诺斯岛的首领欧涅奥斯的载酒船来到码头,许多希腊人带着铜、铁、兽皮和特洛伊俘虏前去换酒。这种交换处在自由状态下,没有官府的管理、控制和监督。



第三,古代中国独立、自由的大私商出现很晚,而且给私商自由发展的春天非常短暂。



中国商业早在夏商时期已经形成,但是,独立、自由的大私商到春秋后期才出现。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古代中国商业一开始就由国家垄断,官办官营商业占主导地位,私商受到严格限制,很难发展。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交通日益发达,地区之间贸易联系不断加强,然而自春秋时期起,周天子的权威却逐渐衰落,“工商食官”的格局逐渐被打破,私人工商业得以兴起。



商业能给统治者提供货贿珍宝,能给政府提供财政收入,也能满足各阶层人民生活的需要,所以列国的统治者都重视商业。例如齐桓公,他捐弃前嫌,大胆任用商人出身的管仲为相。管仲不赞成盐铁全由官府经营,不准百姓插手的政策,允许人们在农闲季节煮盐;允许人们开矿冶铁,但要给官府交税。交税的办法,据《管子·轻重乙》上讲:“量其重,计其赢,民得其七君得其三”,即将生产出来的铁按重量,计算其所得利润,利润的三成交官府。管仲还鼓励对外贸易。他为诸侯国商贾设立客栈,规定:来一乘(一车四马)的,供给本人的饮食;来三乘的,供给马的刍料;来五乘的,供给从人的饮食。这样做的结果,“天下之商贾归齐若流水”。再如郑国,郑桓公曾与商人订立盟约。盟约的内容记载在《左传·昭公十六年》下:“尔无我叛,我无强贾,毋或匄(音丐,取也)夺。尔有利市宝贿,我勿与知。”意思是:只要私商不背叛公家,公家就不会强买或豪夺商人的财物,不干涉私商的经营,即便商人有值钱的宝物,公家也不过问。由这个盟约看,郑国商人有相当大的经营自由权。



正是因为当时列国统治者重视商业,商业得以迅速发展,春秋时期几乎达到农工商并重的地步,所以当时人们衡量一个诸侯国的强弱经常是以农工商三者是否并盛作为标准。《左传·宣公十二年》记载:晋师将攻楚,隋武子进行劝阻,陈述不可伐楚的理由之一是:“商农工贾不败其业”。值得注意的是,隋武子竟然把“商”放到了“农”与“工”的前面,足见商业对一个诸侯国的重要。



春秋时期是商业自由发展的春天。东周王城洛邑居天之中,周人“巧伪趋利,贵利贱义,高富下贫,喜为商贾”。那时鲁国人“好贾趋利,甚于周人”。宋国更是“稼穑之民少,商旅之民多。”经商形成热潮,身份自由、独立经营的私商大量涌现,是春秋时期,尤其是春秋后期,一个极其突出的现象。私商作为一个很有势力的社会阶层登上了历史舞台。子贡、范蠡成为他们的杰出代表。



子贡,复姓端木,名赐,是孔子的学生。《论语·先进》中记载孔子说:“赐不受命而货殖焉”。意思是说,子贡不愿继续当官,辞职后专门经商。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记载:“子贡既学于仲尼……七十子之徒赐最为饶益……子贡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享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这就是说,子贡驾御着成队的车马,凭借雄厚的财力跟诸侯结交,所到之处,国君都以迎接贵宾的礼仪款待他。由此可见,子贡是一个富商大贾。



范蠡,字少伯,是帮助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灭吴复国雪耻的主要谋臣。越灭吴后,范蠡弃官经商,定居陶邑,自称朱公。他采用老师计然的商业理论,“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并且一再散财济贫。范蠡是当时赫赫有名的大商人、大慈善家。



子贡、范蠡对后世商人影响巨大。“端木生涯、陶朱事业”,是后世商人们津津乐道的故事。



在古巴比伦,独立、自由的大私商出现至少要比古代中国早1200多年。公元前1762年,古巴比伦王国颁布了著名的《汉谟拉比法典》。从这部法典中,我们得知古巴比伦王国的商人分两类:大商人叫达木卡;小商人叫沙马鲁。有的达木卡为国家或国王服务,是国家或国王的代理商,即官商;但也有达木卡是私商,例如里木新统治时期,一个名叫埃亚达木卡,专门做锡买卖,资本属于私人,向国家交税,这显然是私商。古巴比伦王国不仅允许大私商在国内经商,还允许他们从事对外贸易、放高利贷、甚至贩卖奴隶。法典中有35条与达木卡活动有关的规定,其中有30条是关于达木卡从事借贷活动的。如第102条规定:“倘达木卡以银贷与沙马鲁而不计利息,而沙马鲁于所至之处遭受损失,则彼应以全部本金归还达木卡。”同时,这条款也说明,沙马鲁是小私商,自己经营商务。总之,古巴比伦王国给予大小私商以相当自由的活动空间和时间。



反观古代中国统治者,他们没有给大小私以相当自由的活动空间和时间,尤其是时间,古代中国商业自由发展的春天十分短暂。春秋时期,列国统治者允许商业自由发展,春秋一过,到战国中期,商鞅就在秦国实行重农抑商政策,这标志着古代中国商业自由发展的春天即将结束。



为什么古代中国商业自由发展的春天十分短暂呢?



因为古代中国以农业为立国之本,游商蓄贾采取囤积居奇的恶劣手段,残酷地剥削农民,侵袭农业,掏空了列国政权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威胁着列国君主的统治。《管子·国蓄》上说:“岁有凶穰,故谷有贵贱,令有缓急,故物有轻重。然而人君不能治,故使蓄贾游商,乘民之不给,百倍其本。”意思是,蓄贾游商丰年谷贱,大量收购囤积,待到荒年青黄不接,政府急征赋税时,高价出售,国家管不了,商人们成百倍地赚钱。其结果,“万乘之国,必有万金之贾”。国君以货币形式征税,而各种财物价格被商人压低一半,实际上是一半财物被商人征去。所以《管子·轻重甲》上说:这样相当于“一国而二君二王”了。《管子》一书中反复讲这个问题,这说明,在齐国商人对齐国君主的统治构成巨大威胁,在春秋战国时期,其他国家也是一样。卫国商人吕不韦将囤积居奇的商业谋略由经济领域伸向政治领域,从贩运货物进而买卖国君,终于窃取了秦国的权柄。虽然这在历史上是特例,但这个特例只能发生春秋战国这个允许商业自由发展的春天里。吕不韦当政后,企图改变秦国的抑商政策。他褒奖大牧主乌氏倮,令与封君相比;他礼遇挖丹砂致富的巴蜀寡妇清,为其筑“女怀清台”。但是,秦王赢政亲政后,罢黜吕不韦,打破了商人企图跟地主争夺统治权的梦想。秦统一全国以后,全面推行抑商政策,对春秋战国时期侵蚀封建经济破坏农业生产的商业资本进行了总清算。允许商业自由发展的春天就这样匆匆过去了。



第四,古代中国的市场交换比中世纪的西欧发达。因为中世纪西欧实行庄园制,其经济单位远远大于中国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大部分生产和生活用品可以在庄园内解决,不必通过市场交换获得,而中国农民家庭仍然需要以自己生产的部分产品去换那些自己不能生产的东西,尤其是再生产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如犁、锄等。



一般说,商品流通是资本的起点。商品生产和市场交换发达,是资本主义的前提。然而,在古代中国,无论其商品生产和市场交换怎样发达,却始终不能动摇封建经济制度,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条件。这是由古代中国传统的市场模式造成的。古代中国的商品市场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城市市场;另一类是乡村墟集市场。城市市场处于封建官府的严格控制之下,其主要功能是满足皇室、贵族、官僚、绅士的享受消费,而不是供生产者之间交换的。只有城市手工业品与乡村农产品的交换,才能为近代机器工业的发展创造条件。乡村墟集市场狭小,分散,处于相当封闭的状态,它只是作为自然经济的补充而存在。



第五,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重农抑商思想、重农抑商政策占据着统治地位。商业始终不能按照其特有的规律健康顺利地向前发展,而是受到种种封建主义枷锁的羁绊,举步维艰。这是古代中国商业发展最为突出的特点。



中国封建社会建立在一家一户、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上。社会的再生产过程是基础薄弱和生产力不高的简单再生产。要保证再生产过程顺利地进行,需要的是稳定,而不是变易;是保守,而不是革新。生产的不断变革,社会关系的不断动荡,都与封建生产关系的根本要求相违背,都与封建统治者的根本利益相抵触。中国封建统治者早就看出商业是引发变革的起点,是造成社会动乱的根源。所以,“重农抑商”是他们历代沿袭的基本国策,企图以此原封不动地保持旧的生产方式,维护传统的一切社会关系,并使人们的一切行为都墨守陈规。



历代封建统治者行使抑商政策的主要手段有三种:第一种是禁榷制度,就是用法律形式把销售量最大、利润最高的一些工商业完全垄断在政府手中,实行官营,禁止私营。西汉政府首先实行盐铁专卖,后来又扩大到酒、茶、矾、香药宝货等。实行这个政策的实质是把最容易赚钱的买卖掌握在封建政府手中,不允许私商经营,防止私商迅速发财致富。第二种是土贡制度。所谓土贡制度,就是将统治者所需要的大量奢侈消费品,越过商业买卖程序,越过公开市场,而以任土作贡的方式,直接向人民索取。土贡范围广泛,无所不包,从宗庙祭品、军旅装备到服饰玩物、瓜果蔬菜、珍禽异兽、花鸟鱼虫等等,只要统治者需要,都在上贡之列。实行这个政策的实质,是把私商排挤于最大的主顾和最广阔的市场之外,以减弱私商对农业和手工业的促进作用。第三种是官工制度。所谓官工制度,就是对土贡仍不能满足统治者奢侈需要的部分物资,由官府自设作坊或工场直接生产制造,如织染、陶瓷、军器工业,等等。实行这个政策的实质,是割断工商之间的产销衔接,尽量缩小私商经营范围,使其不能无限制地自由发展。



抑商政策,主要抑制的是中小私商,相反地,却使那些官商合流的权贵富豪从中获利发财。官吏经商在中国历史上屡见不鲜。《旧唐书·王处存传》记载:王处存的父亲王宗历任检校司空、金吾大将军,“宗善兴利,乘时贸易,由是富拟王者。”宋初丞相赵普,“广殖资产,邸店之多、甲于京师”。商人出资得官入仕途的更多,如唐高宗时,安州人彭志筠,献出绢布三万段助军费,被赐奉议郎名号。到唐代中期,“富商豪买,尽居缨冕之流”(辛替否《陈时政疏》)。商人加官势,赚钱更容易。然而,这种与官府勾结的商人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在古代中国大官僚、大商人、大地主三位一体最稳妥,自由独立的大商人是站不住脚的。商人把赚来的钱不是用来扩大商业,而往往是买田置宅。



总之,重农抑商政策堵塞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道路,窒息了商品经济应有的活力,扼杀了商品经济变化的动力,从而导致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处于发展迟缓,甚至停滞不前的状态。虽然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孕育了资本主义萌芽,但它很难凭借自身积蓄的力量突破厚实的封建冻土。



与古代中国江河流域沃野千里的景象不同,古代希腊呈现出多山、多石、多岛屿的特色,平原很小,错落山间,而且壤土贫瘠,可耕地稀少。由于农业生产条件恶劣,陆上交通不便,古希腊人很早就致力于发展海上交通,把手工业品运到海外换取粮食,所以商业贸易十分发达。从事海外贸易,既辛苦又危险。古希腊也曾存在过轻视工商业的传统,但经过梭伦改革,为解决地少人多,农业生产不足的问题,轻视工商业的旧传统被打破了,鼓励工商业发展成为基本国策。那时候,雅典的陶器开始远销到地中海和黑海各地。随着工商业的发展,雅典开始发行铸币。进入古典时期,希腊的手工业和商业更加活跃,邦际和海外贸易更加兴盛。工商业的发展丰富了希腊人的物质文化生活,在一定程度上也稳固和发展了古希腊的城邦政体。工商业是古希腊发展的重要经济支柱。古希腊非但不抑制商业,而且鼓励商业。



以上,笔者对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进行了粗浅的探讨,疏漏舛误难免,希望读者批评指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1 06: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初中历史教学论文精选

历史课能让学生轻松吗



湖北省谷城县城关一中 唐全林





  

历史课能让学生轻松吗?答案是肯定的!



一个历史教师,如果能带领学生轻松地遨游历史世界,我想,这样的历史课堂一定是充满活力的,学生对历史的学习一定是充满兴趣的,学生对历史的认识一定是水到渠成的,学生在历史课上的感觉一定是轻松的,学生上历史课的劲头一定是十足的!更别说学习能力、学习效率的提高了!



有了轻松的历史课堂,枯燥、厌学、负担这些词语,是不是就会离学生远一些了呢!



历史课上,学生会不会感到轻松,与历史教师有很大的联系。下面,笔者就七年级上册的某些教学细节略作一些粗浅的认识,以达抛砖引玉之目的!



教学细节如下:



一、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引入



1、关于二十四节气教学:



问:你们的父母根据什么进行农业生产安排?学生:二十四节气。



由此可见,二十四节气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二十四节气在小学学过,你们还记得吗?学生基本上能说出来。



问:为什么这二十四节气能对农业生产进行指导呢?学生表现出好奇后,教师指出:二十四节气分别标志着太阳在一周年中的24个大体固定位置,反映了气候寒暖的变化。这是我国历法上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问:那么,人们测定出二十四节气是在什么时候的呢?学生看书后答:战国时期。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引入,水到渠成,学生不费吹灰之力,便轻松理解掌握了这一重大历法成就。



2、关于扁鹊四诊法教学:



问:病人去看中医时,中医一般会怎么做呢?



学生(抢着表现):看气色、听声音、问病情、按脉搏。



教师适时点拨:这就是中医诊断疾病常用的四种诊断方法。我们用一个字来概括一下,便是:望、闻、问、切。你知道这四诊法是谁总结出来的吗?很自然地便引出了扁鹊。



在谈话中,不知不觉引入对历史的学习,让学生在轻松中接受历史,从而让学生上课有一种轻松感,而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也便随之而来。



二、设身处地或角色换位



1、关于秦始皇巩固措施教学:



教师:现在,秦始皇统一了天下。假若你是秦始皇,统一了天下之后,你会怎么做呢?学生答:采取措施巩固统治。教师:你会从哪些方面采取措施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呢?学生:(从政治、经济、思想、民族关系等方面展开全面思考)。



瞧!这是不是比直接去学习秦始皇的巩固措施要轻松一些!而且学生容易理解掌握。



2、关于秦始皇中央集权制度的教学:



教师:假若你是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你会首先采取什么措施来巩固自己的政权?学生答:把从中央到地方上的权力牢牢地攥在自己的手中。教师:那么,秦始皇是怎样把权力攥在自己手中的呢?很自然地引入中央集权制度的教学。从而化难为易,减轻了学生理解上的负担,让学生对这一抽象内容轻松理解!



3、关于汉武帝实现政治上大一统的教学:



教师(以梁王为例,强调:“和天子一样威风”、“珠玉宝器,多于京师”)问:汉武帝时诸侯国的势力大不大?学生(若有所思)作答。



教师:现在,请大家猜想一下,诸侯国势力这么大,汉武帝吃饭香吗?晚上睡觉安稳吗?



学生(争抢):不,担心诸侯国反叛,威胁到他的统治。



教师(紧追):怎么办? 学生(很自然地想到):削弱诸侯国势力。



教师:那么,汉武帝是怎么削弱诸侯国势力的呢?结果怎么样呢?经过这样巧妙的铺垫,学生便很容易理解:诸侯国越分越小,从此对中央不再构成威胁,汉武帝因此得以实现政治上的大一统!



巧妙创设情境,巧妙进行理解上的铺垫,不但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而且有助于学生形象理解教学内容,减轻理解上的负担,让学生产生一种轻松感!



三、分析课题或就课题提问



1、关于课题“伐无道,诛暴秦”的分析



由于秦的暴政,引发了秦末农民战争;秦末农民战争,推翻了秦的统治。通过这样的分析,学生便不难理解本课各子目之间的联系,同时还使学生的理解更上一层楼!



2、关于“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课题教学:



教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5课,课题是……



教师:这个课题如果我们仔细地研究一下,大家便会从中发现许多有价值的问题。比一比,看谁提的问题有价值?



学生:(一个接一个地提问,课堂气氛相当地活跃)



问题如下:西域在哪里?汉为什么要通西域?丝绸之路是怎样开辟的?是谁开辟了丝绸之路?丝绸之路从哪里出发?最远通到哪里?为什么称为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的开辟对汉代社会有没有影响?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之间有没有联系?……



听着学生就课题提出的一个个与课本内容相关联的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我惊喜万分,这是学生智慧的火花呀!有了这些问题的提出,接下来,这些问题的解决是不是就迎刃而解了呢?学生是不是更容易理解本课的相关内容呢?



采用课题提问,竟然也有这么大的魅力!它不但激发了学生探究历史的兴趣,而且还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活跃了课堂气氛!看!恰当的教学方法多重要!这无形中是不是就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呢?



四、把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



1、关于从西域传入物品的教学



教师:葡萄、核桃、石榴这些水果在我们的生活中司空见惯,但汉武帝以前的皇帝却吃不到。他们为什么会吃不到呢?



学生答:张骞通西域后,这些物品才开始传入中原地区。



通过联系学生实际,不但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让学生轻易掌握相关的历史问题,而且还容易理解:张骞通西域后,汉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日趋频繁。



2、关于《北方民族大融合》的教学:



教师:播放歌曲《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在学生感受现代各民族大团结的盛况时,说:我们祖国五十六个民族亲如兄弟姐妹,和睦相处,共同繁荣发展。那么在这五十个民族中,有没有我们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匈奴族、鲜卑族、羯族、氐族呢?



学生(查阅中华民族分布图后):没有。



教师:那么,他们到哪里去了呢?(学生迷茫疑惑)



教师:如果大家想知道,就和我一起穿越时空隧道,来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看看那时北方民族融合的情况吧!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顺利引入对本课的探究。



在这里,笔者以穿越时空隧道为纽带,通过创设情境,把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强烈引起学生的好奇,从而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动力。



五、引用经典诗词,揭示历史现象



在分析官渡之战胜败的原因时,我用诗词这样引导:



“曹操势不及袁绍,而竟能克绍者,非惟天时,亦人谋也。正可谓:



势弱只因多算胜,兵强却为寡谋亡。若使许攸谋见用,山河焉得属曹家。”



这样学生不难明白:袁绍的谋士许攸降曹并建议偷袭乌巢,是官渡之战曹操取胜、袁绍失败的关键。



六、把艰深的内容浅显化



关于北方民族融合表现的教学:



教师:黄河流域的各族人民长期生活在一起,会出现你向我学习、我向你学习、相互影响的现象吗?学生:会。



教师:那么,黄河流域各族人民相互影响的表现有哪些呢?



在学生从生产技术和生活习俗上归纳后,教师进一步点拨:你能用类似“胡人汉衣”这样简洁的词语来描述北方各民族之间关系吗?



学生答: “胡人汉食”、“汉人胡食”、“汉人胡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教师总结:黄河流域的各族人民长期生活在一起,互相影响,民族差异逐渐模糊,民族界限日益缩小,出现了民族融合的趋势。



通过浅显化的引导与解释,学生对民族融合这一复杂的问题便意会了,从而化难为易,轻易突破难点,达到事半功倍之效果!



以上只是笔者教学中的一些微小细节,仅供参考!其实,改善课堂教学环境的办法还有很多,需要大家在实践中不断地去摸索、去反省、去发现!如果我们在平时教学中,都能有意识地去突破,我想,学生一定会拥有一个轻松的历史课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1 06: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初中历史教学论文精选

原来历史也会“笑”的



江苏省宿迁钟吾初级中学 伏军





在农村中学执教初中历史多年,总是在摸打滚爬中反思着、体味着。经常板起脸来走进教室,看着一双双惊恐的脸,心中想笑却不敢出声,唯恐自己的“权威”被笑声冲淡。学生胆颤地回答提出的问题,怯生生地像老鼠见了猫似的。课堂上举手也是凤毛麟角,偶有答错的学生显出很不自在的样子。



这样长期板着脸久了,发现自己竟不会笑了,偶有在班级露出一瞬间的笑容,学生也不配合,多少有种少人捧场的皮笑肉不笑之痛苦。回家一照镜子,竟然发现年纪不大的我竟多了几道皱纹,感觉老成不少,渐觉自己迈进老教师的行列,说话做事不免老练了许多。近几年,由于工作努力,领导多次对我的教学成绩给予表扬,这更使我暗下决心,坚定信念,沿着这条路走下去!



时间转眼即逝,教育改革之风吹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一封短信让我呆滞的表情告别了课堂。那是2000届初三的一位女生,如今已迈入高等大学的门槛,在信中她委婉地对我说:“伏老师,我们都很喜欢你的历史课,但受不了你那冷若冰霜的表情……。其实,笑一笑,我们会更喜欢你的课!”



笑一笑,很简单!会更喜欢我的课!?会是这样吗?2004年9月1日,我还是我,仍然带着初三历史,依旧是那熟悉的班级,校园的一切都那么亲切,我要尝试改变自己,就凭那一封信,那一句热心的提醒。走进教室,我向学生深深鞠了一躬,笑着对学生说:“同学们,从今天开始,我将以全新的自我、幽默的风格,来重新定位我们的历史课。历史不会重现,但笑声会延续,希望我们的课堂充满笑声,在笑声中共同演绎属于我们的45分钟。你们会笑吗!”同学们笑得都很开心,氛围很和谐。原来历史课也可以这样上的。



由于我“笑”了,同学们不再拘谨了,都来向我问这问那,甚至好多同学都敢直接站起来讲些历史上的笑话,包括我从未听说过的。看来,笑着走进教室,笑着教学对我帮助太大了。这样尝试着“微笑”教学又过了几年,偶尔又照了照镜子,发觉我的皱纹少了!真是“笑一笑,十年少”,这就更加坚定我要将历史课永远笑着教下去的信心。



一旦发现课堂上只有我笑,而学生不笑的时候,我就害怕,因为那是孤单的笑,苦笑。为此,挑灯夜战去为唤回那“一笑值千金”的课堂气氛。久而久之,发觉自己变了,学生也变了。笑,让我执著地教;笑,让学生自信地学。还有比笑本身更为重要的,那就是,学生从此学会笑着面对生活中的任何困难,笑对人生,难道这不正是我们教育所期望的吗?



原来,历史也会“笑”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1 06: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初中历史教学论文精选

历史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



河北省玉田县郭家屯中学 刘素娥





多年来的历史教学改革试验告诉我们,要让学生轻松愉快、主动有效地学习,其条件之一就是必须帮助学生形成稳定的兴趣。而兴趣存在于思维和探索中,存在于收获和成功中。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为其创设探索的问题,并让其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一、创设问题的情境



“问题”是指学生迫切希望获得解答的关于历史教学内容的疑问。所谓问题情境是指在新奇未知事物刺激下学生形成认识中突然提出问题或接受教师提问,产生解决此问题的强烈愿望,并作为自己学习目的的那样一种情境。



1.利用导言,创设总的问题情境



每节课的导言给学生的印象很深,甚至会决定其对本节课的好恶感。有经验的老师都很重视导言,充分发挥前因效应的积极作用。他们总是要设几个饶有趣味的话题,在学生面前展示将要发生的情境。由此把学生带入新的知识天地,通过一系列或熟知或陌生的故事,让学生产生一种求真、求实的欲望,创设一个总的问题情景。



2.精心设计,创设具体问题情境



思维发端于问题,又通过问题来展开,始终和一定的问题相联系。在教学中不断用有趣的问题为教学过程引路,创设覆盖每一课,特别是每一具体事件的情境。



问题的情境由问题的背景与问题的体系系列共同构成。问题不断指向着认识活动的远近目标,推动着学生认识活动的发展。而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从介绍典型而新奇的事实入手,引出的问题最生动,对学生最有吸引力,最能引起学生的思维。



3.引导学生,主动创设问题的情境



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鼓励学生质疑提出问题,把创设问题情境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有两个好处,一方面能为教师带来宝贵及时的教学反馈,为学生提供更切实的问题情境;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学生兴趣向更深层次发展。因为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从无到有,不断增强,必然引起兴趣的自我强化。



4.注意策略,灵活设置问题情境



设置问题情境的策略可用下面几种:⑴、提出一个对学生有意义的问题。学生不能或很难运用已知的知识去解决,只有学习新课后才能解决。⑵、根据学生对某一学习对象认识上的差异(正与误、深刻与肤浅),挑明矛盾,摆出对立的两种看法,要学生作出选择,并述说理由。⑶、结合时代背景讲述历史人物当时遇到此问题是如何思维,把学生的思维带到当年历史人物思维的情境之中。



5.组织交流,创设讨论、争辩的情境



这是一种由讨论题和学生发言的评价构成的问题情境,能造成紧张而热烈的学习气氛。但只有比较复杂,学生普遍投入思考,而个人智力又难以胜任的问题,才有必要和可能进行讨论与争论。



6.讲求落实,创设实践的问题情境



历史作业是学习历史的主要实践活动。历史作业的活动内容与形成要新颖,尽量用多样化的题型来代替机械记忆题,让学生参与这些题的编拟。这样,学生在作业和训练中也有创设问题环境的主动权。



问题的情境激发学生对具体目标的认识需要,形成暂时兴趣。要想学好历史这门学科,就必然把暂时兴趣转化稳定兴趣,这就需要为学生创设成功的情境。



二、为学生创设成功的情境



所谓“成功的情境”,即能使学生成功的学习,使他们的好奇心与学习愿望获得满足,从而体验到历史认识活动的快乐,感受到“自我发现”的愉快情境。



1.强化感知,浇铸成功的基石



感情知识既是问题情境的基础,又是成功情境的基础。为了使学生直接地、间接地感知到全部所学历史知识,要进行多方面的努力,要做必要的直观教具(模型、图表);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电化教学,制作课件,优化活跃课堂,而最不可少的是教师形象生动的直动描述。通过以上一些活动使学生的理性认识建立在坚实的感性认识基础之上。



3.教给方法,掌握成功利器



教给方法:最根本的是教给学生思维方法。要教会学生注意积累感性知识,并通过仔细观察,发现问题;要使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结构;要教会学生理清分析问题的思路,学会从比较中抓特性,从联系中综合分析出共性。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就容易通过独立思考,进行成功的学习。



4.传授真知、构筑成功支柱



真知是通过深思熟虑、融会贯通了的内化知识。教给学生有内在联系的知识系统,有利于帮助学生建构起合理的认识结构。传授真知关键在于抓好“双基”教学。因为双基是在以后的学习中反复运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它们是进一步成功学习的基础,是教学内容的重点。因此,教师要做好整体构思和安排,针对学生的知识准备状况和教学目标的要求。精心组织教学过程,用多种方式让学生学好重点知识,力争突破难点。另一方面要发挥教学目标的导向作用,使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把握主次之分,关键所在。



5.引导参与,架设成功桥梁



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学习的主动权,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实践证明学生学习上是否成功在于积极参与教学的程度。



我们正在进行“启发-讨论-素质教育”式教学法试验,用富于一定结构的感性材料和具有一定包涉度的问题,引导学生课堂学习活动;阅读教材,相互议论,质疑问难,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师则辅以对学生的个别指导。在教师统一指导与学生群体活动的交替进行中,使教与学都成为即时可控过程,学生和教师随时主动调节行为,真正成为教与学的主人。



6.及时评价,激励成功斗志



让学生及时了解学习的结果,得到及时的信息反馈,有利于学生本人改善学习行为。针对不同学生提出的不同要求,让所有的学生都达到最好水平,巧用分数杠杆,让努力掌握了最基本内容的差生得到及格以上的分数。教学过程中具体帮助学生学会与提高积极性同步进行。在为积极上进的学生设“进步奖”,在鼓励探求的同时,还要为学习困难的学生设置一些易于解答的梯度题,帮助他们沿台阶去解决基本问题乃至稍难题。使这类学生有表现他点滴进步的机会,并及时予以肯定评价,以不断唤起他们成功的斗志。



问题的情境与成功的情境互为条件,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在两种情境反复呈现中形成和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1 06: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初中历史教学论文精选


由丹朱和启的不同命运想到的──如何启发学生的求异思维



山东省昌乐县唐吾镇中学 孙业勋、秦运兰





丹朱、启都是历史上以父亲的影响闻名于历史的,但启的闻名和对历史的影响远远大于他的父亲──禹。



丹朱,给自己的父亲在历史上留下了一个传诵千古的美名,形成了古代历史上的民主的继位制度──禅让制。



启,用自己的行动夺取了政权,建立了历史上的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用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把“ 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给自己的父亲──禹抹上了历史的污点──禹传子。



尧时,部落之间的战争仍不断,且很激烈。丹朱,尧的儿子,受封于丹水。尧说他“心既顽嚣,又好争讼”,深知其子丹朱之不肖,所以不用他,而让位于舜。这是后人推崇尧舜禅让说之思想的反映。丹朱是否果真不肖已无可考证。



启,姓姒名启,大禹的儿子,在禹的晚年,大家推举伯益为部落联盟首领的继承人,但禹死后禹的儿子启击败伯益,夺取权位。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奴隶制的国家。



传统的历史教学中,我们往往把丹朱说成是不肖之徒,把启说成是一个为自己的私利而破坏民主的野心家,我们无从考证他们的真伪,但我们从教学的角度应该启发的是学生的求异思维。



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内容,是一种广开思路、不依常规、寻求变异、多方思考、探求解决问题的多种可能性途径的发散思维方式。在以往的教学中,许多教师只注重学生求同思维的发展,而忽略了求异思维的培养,这样做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在学到这里,我给出了一个思考题,从丹朱和启有相同的身份却为什么有不同的命运?他们的不同命运中,你认为启比丹朱身上多出哪些品质?我们应从启的身上学到什么品质?



学生有了这个启发,就有了求异思维的要求,能够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历史人物与时代要求相符合的思维品质。如:启更具有创新的思想,敢于同制度挑战,推陈出新,等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1 06: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初中历史教学论文精选

浅谈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学法指导

四川省达县北山乡中心学校 刘宇




摘要:中学历史教学中应加强学法指导,教师在进行学法指导时应注意紧扣教材、注意过程、教师示范,历史教学中需要学生掌握和应用的学习方法。


关键词:中学历史
学法指导 学习方法


“教的最高境界是不教”,教育的真谛在于“教会学生学习”,历史教学中应树立以学生学习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方法的指导无疑是教给学生获取历史知识和提高能力的金钥匙。


历史学法指导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各种历史学习活动,从而获得知识、形成历史学习能力的手段。教师在进行历史学法指导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紧扣教材,指导学法


教材不同,学法也不一样,没有统一的“学法”模式,即使同一内容,因学生对象、教学条件不同,学法也不尽相同,关键是揭示客观而普通的学习规律。教学活动中,可以从多方面、多角度揭示学习规律。


2、注意过程,概括学法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是不满足于只让学生掌握现成的知识,能说出正确的结论,而是注意学生的学习过程。历史学习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知识、从积累历史知识到理解历史的过程。引导学生参与合理的学习过程,实际上就是引导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对学习过程的指点,实质上的帮助学生对学习对象逐步提高认识层次。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我们应该注意学生的不同情况,并以此为基础,灵活地调控或变换教学过程,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到达学习目标。


3、教师示范,展示学法


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疑难,思维受阻的时候,教师要做出示范,,展示学法,以法获知,供学生仿效。教师讲课本身也是学习方法的示范,通过教师的示范、指导、训练,让学生掌握常用的学习方法,再应用这些方法,获得课本中的历史知识,再获取课外历史知识。其次教师也要向学生介绍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从简单的模仿学习方法到较高层次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历史教学中需要学生掌握和应用的学习方法具体如下:


列表归纳法:比如学完近代史上外国侵略者发动的一系列战争,就可以把近代史上的侵华战争名称、简单经过,每次战争结束后签订的条约,造成的影响,通过列表的方式来把握,既简单明了,又能突出重点。




时间

不平等条约

影响

鸦片战争

18401842

《南京条约》

中国开始被列强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1860

《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中国半殖民地化进一步加深

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

《马关条约》

中国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1901

《辛丑条约》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比较法:这是经常应用的一种学习方法,便于对知识进一步理解掌握,学生可以把中外历史上相关或者相类似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加以比较。比如学生可以对中国近代史上的两次农民革命运动即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从兴起、失败、作用、教训等方面加以比较,从而明白农民阶级为什么不能担负起挽救民族于水火的历史使命;又比如学生可以将《辛丑条约》与《马关条约》《南京条约》加以比较,找出外国侵略者是怎样将中国引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


调查访问法:在学习《“文化大革命”的十年》这一课时,学生可以访问老一辈人,将他们在“文化大革命”中的经历和感受记录下来,加以整理,形成史料。从实例中了解“文化大革命”这一段历史,从而锻炼学生整理口述资料的能力,也体现了探究式学习方法。在学习《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这一课前,学生就可以调查自己身边的亲人、朋友、邻居,了解改革开放前后人们在衣食住行方面亲身经历的变化,从这些活生生的事实去分析人们生活方式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从而训练自己的综合分析能力。


阅读法:有些同学读书抓不住要领,收获不大。那么怎样读书才能收获更多呢?第一,要着重阅读正文。正文是每课的重点,是精读部分;第二,在阅读时要做到“四到”即心到、眼到、口到、手到。意思是说,要有一个学习的欲望,读时认真细看。同时手中要拿支笔,勾画写记,意在理清线索。第三,要学会圈点方法。在课文的重点、难点、关键字处做上记号,或画横线,或标上三角等。


讨论法:让学生自己找个辩手,就某个问题展开辩论,就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敏捷的能力,还可以集思广益,加深对某个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认识。比如在学习洋务运动时,正方的观点是洋务运动包含许多成功的因素,使中国成功的迈出了近代化的第一步;反方的观点是洋务运动没有起到积极作用,最终是以破产告终。左宗棠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有争议的历史人物,学生也可以分成正方和反方对左宗棠的功过进行辩论。


材料分析法:历史材料有多种形式,有文字的、图画的,如课文中大量的插图、史料、自由阅读卡等,我们要提醒学生注意并应用这些材料,学会从这些材料中获取历史知识和信息。材料一般是辅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或者提供给学生一种观点引起学生的思维、拓展视野和激发学习兴趣。文字的材料,先要读懂,然后结合本课的内容将其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理解、分析和感受,从中获取历史知识。如《鸦片战争》一课中的《炮子谣》,学生可以从中理解吸食鸦片带来危害:摧残中国人民的身体健康,大量钱财外流。


知识体系构建法:中国近代史的第一单元的主题是侵略与反抗,这就要求学生能将学过的知识纳入到这一体系和线索中,形成框架,便于知识的记忆和整体把握。比如: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阿古柏、沙俄入侵新疆、日本发动的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就体现了侵略这一主题;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左宗棠收复新疆等就属于反抗这一线索。并可以通过图示理清线索


读图识图法:在学习对外开放时,对照《早期对外开放示意图》,说出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分别找出经济特区、沿海开发城市、经济开放区的位置,从而让学生明白我们的对外开放是有计划有步骤进行的。又如,在《民族团结》中有多幅插图,学生可以通过识读提取有效信息,了解我国各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情况。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后,各族人民为建设祖国建设家园迸发出巨大的热情,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生活、社会面貌和宗教文化事业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近而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党和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学会使用历史地图或插图学习历史知识,应用历史地图插图获取有效历史信息,这也是学生学习历史的一种基本方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3-28 20:4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