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与你同行

初中历史教学论文精选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7-3 06: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初中历史教学论文精选

历史学习激励机制的培养与创新



宿迁市钟吾初级中学 伏军







基础教育改革正以前所未有的态势影响着我们生活、学习,作为人文社会科学之一的历史课程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历史课程标准》开宗明义指出:“历史课程改革要以唯物史观和科学教育理论为指导,通过精选历史课程内容,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空间。”因此,对于中学历史教师来说,有了更高层次的追求和要达到的新的层面。



由于传统教育的滞后性,曾扼杀许多创新的火花。历史课堂曾几何时被“枯燥”、“一堂死水”词语所代替,台上讲得津津有味,台下听得昏昏欲睡。学生课内不想听,课后不想学,几乎对历史没兴趣。如何让学生“动”起来?如何让历史“活”起来?其根本出发点在于如何建立学习历史的激励机制,培养其对历史的兴趣!



一、激励机制的内因──原动力



事物的发展总是在内外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内因决定外因,外因反作用于内因。其中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那么,历史学习的激励机制也无非有内外因两种。其中,学生对历史学习兴趣是内因,即隐藏在学生心中对历史的态度、价值观。也可以说是那种朦胧的思维取向中“有用”或“无用”,这一点在他的历史学习中占很大比重,决定他们能否自觉与教师一起上好每一节课,做好一篇练习,完成一次调查等等。如何点燃原动力?培养持久的历史兴趣?通过实践研究,可以采取如下方法:



1、课前演讲──点评历史



所谓的课前演讲不是漫无目的地即兴演讲,也非脱离现实的东拼西凑。要求学生在每一节新课开始前,去寻找与课文有关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背景及相关新闻报道等。在课上用3~4分钟演讲,既要有历史内容又要有自己的观点,即达到有讲有评。这里的评就是融入自己的观点。



按照要求去做,学生就会去主动搜寻,主动查阅资料。一方面,学生的自我成功体验得以满足,避免了“一言谈”的传统教法。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参与性大大提高,课堂气氛由此改变。另一方面,学生的辩证分析历史问题,处理现实问题的能力得以锻炼。进而渗透了历史唯物主义与爱国主义教育。无形当中,教学的双边化得以很好开展,“互动式”的历史教学也就随之而生。比如在讲授《法国革命》这一课时,学生按要求做后,事先准备好的那位学生演讲的题目是《拿破仑》。其中的一段话很出乎意料。“拿破仑固有的军事才能和政治家的英明的确让人钦佩,然而后期的反人民一面又让人唾弃。历史的教训让我们永远铭记,背叛人民终究不会有好下场的。因此,跨世纪的我们一定要牢牢记住,人民才是真正的历史主人。”同学们掌声响起,以回报他那富有激情的演讲。这里我们不去探究其取材于何处,但课堂的教学目的已达到。于是我因势利导,试着问“那么,当时法国人民是如何为自己谱写—部壮观的历史呢?请让我们一起走进《法国革命》这一课。”



2、历史手抄报──触摸历史



历史手抄报可以分组进行,把班级分成四组,每组由学生轮流去做主编、策划,本组人员都是供稿人。分组不分家,每组要求一周出一次手抄报,形式丰富,栏目多样。通过实践发现,学生的杰作水平不一,但各具特色,内容主要有:历史追踪、成语中历史、谜语竞猜、历史人物漫画、历史笑话等。



这样的活动一经开展,学生的视野开阔了,思维放开了,每个人都有亲手触摸历史的体验,同时也加强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并且小组合作的氛围渐趋形成。四个小组还可以交流手抄报,写评语、写感受,人人得以参与,个个畅所欲言。长此以往,写作能力、设计思路、纠正错别字、增长历史见识都在这一方土地上茁壮成长,课堂上学生也不会无话可说,兴趣的诞生近在咫尺。如在手抄报中有这样一谜语:小日本投降(打一古代历史人名)。



3、历史调查──见证历史



在校园内可以让学生的兴趣得以提高,但关起门谈教育就会失去社会这一大舞台。同时学生接触社会也非常有限。因此,让学生学习历史的内因真正发挥作用,就要大胆地放手,让学生敢于尝试,敢于探索。其中,开展历史调查就是一种锻炼,让学生亲自去见证历史,去听去看去亲自把所见所闻用心记下来、写出来、说出来。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历史调查可以调查一个历史事件,走访一位历史人物,听取一个历史报道,参观历史博物馆等。



当我讲到西汉历史时,正值三庄汉墓出土之际,由于地理位置的优势,就留给学生一次调查的机会,于是学生自己带着疑问去调查三庄汉墓,去听取考古人员的讲解,亲眼看到一件件出土的文物和层层设计的墓室,都深深地烙在脑海中,特别是用奴婢陪葬,更加体会到西汉的阶级差别,爱憎分明不用细说,那时代的缩影可以说在调查中得以体验与感触。



4、撰写历史小论文──反思历史



历史小论文要小而精,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能写出一点关于历史的评价,要求尽善尽美是太于过分。因此,平时就让他们从简单的读后感出发,捕捉到一点历史感想与体会,学会用笔记下来,不过一定要有自己的观点。那么每位学生动手时从易处着手,慢慢加点难度,以免失去信心,丧失兴趣。



写历史论文不可周期太短,可以每月一篇,既减轻了其负担,同时又给予了酝酿的机会。写完后,可以在班里交流、同学互评,写上评语,并指出优点、缺点。然后可以装入其“成长档案袋”里面,这对以后各方面的能力培养是大有好处的。通过一年的实践研究,学生看历史问题的视角明显有所不同,具有针对性,思维散而神不散,真正达到了反思历史的目的。这就从长远的角度“锁”住学习历史兴趣,课外如同课内,内因真正成为激励着历史学习的原动力,教师自然也就解放出来了。



二、激励机制的外因──诱导作用



单靠学生的内因机制短期很难达到较好的效果,而历史教学又是通过每一节课完成的。因此外部原因即教师的积极诱导,捕捉时机,抓好每一节课等,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因为,



外因还反作用于内因。如何让学生真正走近历史,让学习成为一种享受,让历史课充满自主和谐的氛围,让激励机制永放光芒,为师者还需付出一番努力,打造出一条行之有效又具自己特色的道路。经实践研究,有如下方法可采取:



1、讲述历史故事──生动历史



中学生由于处于特定的年龄层次,其爱玩的天性并未改变,特别爱听故事,如果在历史课上,通过有针对性地讲述一些历史故事,往往能达到很好的效果。但同样讲故事,平铺直叙,一提而过,不但不会激发学生兴趣,反而会使他们倒胃口。那么如何讲故事才能使历史课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呢?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阿尔特·蒙荷拉比把语言的表达效果概括为一句话影响力=15%声+20%色+25%姿+40%情。在历史课上,如果你声情并茂地讲述历史故事,学生会紧随故事的节奏,时而凝神聚听,时而捧腹大笑,时而怒形于色,时而含唇微笑。当然,我们所选的故事不能为了讨好学生的“故事欲”而滥讲故事,应做到内容健康向上,紧扣课文环节,时机把握适度,收放心中有底。这样,一切尽在你巧妙安排之中,学生也就会在意犹未尽之余轻松掌握历史。



2、穿插图片或音乐──美化历史



这里美化历史,决非为历史涂脂抹粉,添油加醋。如果那样做不但会使历史不美,而且会失去历史的真实,失去学生的信任。所谓美化,就是通过在课堂上出示一些精美图片,挂图,或配套使用一些音乐,达到课堂历史的美化,一改枯燥死气的旧课堂。中学生正值青春花季,让他们这样默默坐在那里听着“遥远的东方曾经有一条龙”这种空泛讲说,不但学生会失去朝气,而且他们天性也会渐渐被扼杀。历史课上穿插图片或音乐,则既可以缓解疲劳,吸引学生的注意,又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学习知识。看着一幅幅精美图片跃然眼前,听着音乐,仿佛忘记身在课堂,爱憎分明立竿见影,比语言的表达更胜一筹。讲到《鸦片战争》时,我出示了四张曾被英法联军掠走的文物图片,分别是青铜猴头,青铜虎头,青铜牛头,六角套瓶(都已在2000年被中国一家公司重金收回)。同时播放电影《鸦片战争》中的音乐片段。学生的爱国之情一下迸发出来,个个畅所欲言,跃跃欲试。既叹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又恨英法联军的野蛮,无人性的破坏。接下来的讲解自然水到渠成。



3、编演历史短剧──再现历史



编演历史剧不是一日之功,也并非适合每一节课。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能够引导学生提前去准备,去捕捉隐藏在课本之外的“大教材”,去搜集去查找,然后让学生自己分工排练,当然教师应加以宏观指挥,以免离谱。必要之时,教师也可闪亮登场,这样效果会更佳。



历史剧搬进课堂,学生仿佛看到历史的画面,有身在其中的感受,活生生地将历史再现出来。若有创新,也可将历史反串,让学生找错,学生会更加勇跃参与。如此一来,学生锻炼了表演能力,增进了知识,丰富了课堂。例如讲到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时,事先让几位同学自行设计精心组织了一场历史剧。周恩来、张学良、蒋介石及其夫人都让学生模拟,学生于是找资料,模拟语言、学谈话姿势,甚至坐下来看了一段《西安事变》电影。结果,当堂表演时,将历史人物的特定场合、语言语气都基本到位,学生们又一睹当年西安风云的精彩,同时将这段历史牢牢熟记于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3 06: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初中历史教学论文精选


适时点拨,及时求同──以《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教学为例



江西省万安县涧田中学 袁海军





[案例]



在教完“拿破仑帝国”内容时,让学生议一议:拿破仑是成功者,还是失败者?为什么?你认为他是怎样的人?



学生甲:失败了。因为最后拿破仑被流放了。



学生乙:成功了。因为他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做了皇帝。



学生丙:他是位伟人。因为他多次打败反法同盟,建立帝国。



学生丁:他是战争狂人。他多次打到别国去,侵略掠夺他国人民。



……



不难看出,学生对拿破仑都有自己的见解,但都是片面的,而且学生之间互相辩论争吵,都说自己正确。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必须给予正确的引导:“老师想给你们提个建议,请你们分别从四种人的角度去思考分析,并把四种人对拿破仑的看法写下来。第一种人是法国波旁王朝的残余势力,第二种人是法国的资产阶级,第三种人是法国的人民群众,第四种人是欧洲被占领地区的广大人民。”



学生们立即动起来,并激烈讨论,且非常精彩。不一会儿,一个真实的拿破仑在学生们的脑海中明晰起来了,对拿破仑的认识也辩证起来。



学生甲:拿破仑的确是一位伟人,他多次书写了军事史上的奇迹,颁布措施,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宣传了法国大革命的思想。他发动的对外战争打败了反法同盟,对于结束法国当时的混乱局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具有侵略的一面,他奴役了欧洲人民,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这也是他最终败亡的根本原因。



学生乙:时势造英雄,英雄应时势。拿破仑之所以成功,与当时的法国环境有关系,也与拿破仑的卓越才能分不开。



……



[反思]



“点拨教学”理论是由蔡澄清先生于1982年提出的,在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今天更有其强大的现实意义。蔡澄清先生认为:一个高明的教师,只要三言两语就能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只要做一个巧妙的暗示,就能使学生在一片黑暗中悟出光明,豁然开朗;只要在方法上略加指点,学生就会心领神会而自动腾飞。



诚然,教学是一种艺术,而教学中的“点拨”更是一种艺术。教学中合理运用点拨,能使原本陷入僵局的课堂气氛迅速活跃起来,从而实现教学预期目标。它将会给学生在知识上以启发,整合学生混杂的语言、思路,开启学习的门径;在精神上以振奋,活跃思维,引导他们的思维走向正确,养成会学的能力、习惯,享受学会的喜悦。



19世纪的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指出:“一个真正的教师指点给他的学生的,不是已经投入了千百年劳动的现成的大厦,而是促使他去做砌砖的工作,同他一起来建造大厦,教他建筑。”“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第356至357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恰当运用点拨的方法,就是要着眼于教会学生学会学习,让学生朝着点拨的方向去创新思维,通过独立探索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3 06: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初中历史教学论文精选

课堂让影视剧走开──由一节历史课想到的



湖北省谷城县石花镇第四初级中学 姜水才





笔者听过有位教师执教《华夏之祖》一课,感触颇深,请看下面的教学片断:



教师:下面请同学谈谈自己喜欢哪一位传说人物?



学生:我喜欢黄帝,因为他还创造了许多科学发明,被人们尊称为“人文初祖”。



教师:有哪些创造发明呢?



学生: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他的妻子嫘祖发明养蚕缫丝,他的属下仓颉发明文字,伶伦编出乐谱。



教师:(展示图片和材料并说明,或者指导学生看书上的图片并解释说明)黄帝真的很聪明,发明了这么多东西,比爱迪生还厉害。那么,大家在阅读了这段文字后,有什么感想?



学生:静下来,不做声。



学生:黄帝真不愧为人文初祖,为古代人们生活做出了巨大贡献。



教师: 我自己感到这段传说十分神奇,因为黄帝几乎创造了后代生活所需要的一切。同学们你们相信么?



学生:我觉得不可能都是黄帝发明的吧?



学生:可能是因为别人发明的,而黄帝比较有名,所以就说是黄帝发明的。



教师: 那么,对于这些传说应该怎样看待才更科学呢?



学生:我觉得人类历史上,这些东西经过发明而产生,这肯定是真的,但是,不可能都是黄帝一个人也不可能正巧是黄帝身边的人发明的,应该是百姓为了纪念黄帝而把所有的功劳都安在了他和他的部属身上。



教师:讲得很好。上述发明是许多人长期探索实践的结果,不只是个别人的功劳。这些历史记载反映的是那个时代我们祖先的聪明才智,由于黄帝是公认的华夏始祖,人们就把这些发明都归功于他和他的妻子及其部属了。



上面的这个教学案例给了我们不少的启示:历史课教学不仅要寓教于乐,培养学生对于历史的积极性,还应该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教会学生尊重历史。



然而在我们现在的历史教学中有相当一部分老师常常把一些历史剧引入课堂,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与思考。有人做过统计,现在百分之四十到七十的孩子,说他们的历史知识是从那些电视剧里学来的──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啊!



打开电视,诸如《康熙微服私访记》、《少年康熙》、《孝庄太后》等古装戏扑面而来,毋庸质疑,这些影视剧明显带有戏说的成分,然而正是这戏说的历史对广大观众尤其是青少年产生了误导,他们误以为这就是中国的历史。



在诸多的历史剧中,中国封建社会的没落被描述成如朝阳渐升;大兴冤狱的暴君,被美化成公正勤政爱民的好皇帝;中国历史上最残暴、最黑暗的文字狱的主谋,竟然成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皇帝。直到今天,还有相当多的历史剧依然在继续传播和维护历代帝王封建统治的统治经,宣扬野心家、阴谋政治家的成功,如何攫取权力、巩固权力、党同伐异,如何稳坐皇位等。众多的历史剧,充斥着“皇恩浩荡”的大呼小叫,其实是在不断地为“皇权主义”做着最好的合理的阐释和注脚,宣扬着一个“好皇帝主义”是如何的“廉正爱民”。《康熙王朝》主题歌歌词:还想再活五百年?不就是在某种程度上唱出了个别人心中千百年来永不泯灭的皇权思想吗?在这样的历史主题的熏陶下,在一片欢歌笑语中,潜移默化地“污染”着观众,尤其是青少年的思想和心灵。应当引起全社会,尤其是历史教师高度重视和严肃对待。



科学性是历史知识的一个重要特征。因为历史学本身就是一门科学,历史知识必须是客观而真实的,决不能虚构、伪造、或篡改。这就要求我们在历史教学时,应尊重历史,尊重史实,应客观而真实地反映历史的本来面目。



历史教材编写的都是一些没有争议的广泛论证的基本史实、基本史论,依据的是科学性的原理,当然,历史上存在着许多有争议的问题,但这些史实史论都是编写教材者的谨慎选择后编入的,基本上代表了大部分史学家的看法,具有科学性。而有些教师在上课时追求标新立异,通过活动得出的结论有别于教科书甚至相反,把少数人的意见当作真知灼见,甚至于出现为希特勒翻案,为江青平反等问题,忽视否定了基本史论、基本史实。对学生的各种看法、新意见一律赞同,丧失了科学性、原则性,甚至于对学生从文学作品、电视电影作品中得来的印象表示支持,忘记了自己所担当的任务。只要有新意、创意,不管科学性,甚至于对神话传说中夸大的成分也不加以纠正,一方面使学生产生了错误的认识,认为为历史就是电视、电影、神话故事中所讲的那个样子,对历史教材产生迷惘,不信任的态度。区别不了真实的历史与小说中的历史;另一方面很可能对发育成长的中学生产生负面影响,产生错误的史学观、人生观、世界观,达不到学史使人明智,以史为鉴的目的。



历史就是历史,影视剧不是历史,科学的历史课呼唤着影视剧的离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3 06: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初中历史教学论文精选


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探究和发现的能力  



四川省达县北山乡中心学校 刘宇





摘要:历史教学应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发现问题,从而体验学习过程提高学习能力。其方法有设计问题、创设情景、学生置疑和开展历史第二课堂引导学生探究发现。



关键词:历史教学 探究 发现



新一轮课改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探究和发现,中学历史教师不仅仅是一个文化的传播者和普及者,更主要的任务是让学生的学习活动围绕某一主题或一个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来展开,为学生的探究和发现提供机会与帮助。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来学习,有助于激发学生对学习活动本身的兴趣。这种内在的兴趣是学生持续学习的源泉。学生在探究发现的过程中,为了获得问题的解答,必须选用合适的方法进行独立的思考和操作,必须调动自己的情感和意志因素去进行探究活动。这样,他们在获得答案的过程中会努力地寻找和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会经历痛苦、茫然、失望、喜悦、满足等种种感情变化,他们的学习能力也会从中得到锻炼,他们的情感世界、人生境界也会得到拓展和提升。



具体到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探究和发现能力的具体培养,应该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我们强调探究和发现能力,并不是说中学历史基础知识的传授与强调探究和发现能力的培养相比,是处于次要的地位。如果脱离了历史基础知识的传授,那么培养学生的探究和发现能力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传授历史基础知识与探究和发现能力的培养是并重的,更无主次之分,没有必要作一个“排队”。轻视历史知识的传授而专注于探究和发现能力的培养,最终将会使探究和发现能力的训练流于形式。只传授历史基础知识而忽略探究和发现能力训练也违背了实施素质教育的初衷。长期以来,中学历史教学忽略了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反思传统历史基础教育的弊病时,就“出现了一个极端的倾向,即轻视书本知识”,即“把历史教学改革要从过去的重视知识的传授,转到重视能力的培养上来。”这种僵化的误解必将阻碍能力的培养。其实,学生历史探究和发现能力的培养,必须从搞好历史基础知识的教与学入手。
       第二,培养学生探究和发现能力,从本质上说,即培养学生形成自己在接近客观历史原貌的前提下对历史现象的一点更深层次的认识,而不是去死记模式化的固定结论,这样就能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僵化定势,展开思维飞跃的翅膀,真正做到论从史出,寓论于史,史论结合。笔者认为,加强对学生的探究和发现能力培养,可从以下几个方法入手:



1、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和发现。宋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无疑”。一切创造性学习都是从提出问题开始,到解决问题结束。历史教学引导学生探究发现,就要善于抓住重点和关键提出问题,设疑解惑。我们在学习西安事变的时候,我有针对的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讨论:①议一议,面对日本的疯狂侵略,蒋介石为何要采取不抵抗的政策?②议一议,在十年内战中,蒋介石杀害了成千上万的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西安事变捉住了蒋介石,假若你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领导人,面对时局,你认为应当怎样处置蒋介石?③想一想,2001年10月15日江泽民总书记发给张学良亲属的函电,称他是伟大的爱国者,是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作为国家主席,江泽民为什么给张学良如此高的评价?我们应该学习张学良将军的什么精神?第一个问题,学生通过讨论和对前面学过的知识的归纳,很快得出了答案。面对第二个问题,学生的意见马上分成了两派,一种认为应该杀掉蒋介石,为死去的革命者报仇,一种认为应该和平解决,释放蒋介石。于是,两派开始唇枪舌战,展开激烈的辩论。由于种种原因,他们的辩论有很多漏洞,但通过辩论,人人都在认真思考,在探究中解决问题,在探究中发现了一些新的问题,这些新的问题又会激发学生今后学习的动力,从而在探究中体验学习的快乐。当然第二个问题解决了,第三个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2、创设情景引导学生探究发现。俗话说得好:“触景生情”。特定的历史情景往往会引起学生无限的遐想和发现。历史教学要善于创设历史情景,使学生置身于彼时彼地的历史情景中去,引发历史性思考,去探究和发现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如在学习重庆谈判时,先介绍抗日战争胜利后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的情况和美蒋积极准备发动内战的阴谋,蒋介石当时玩弄假和平伎俩,三次打电报邀毛泽东到重庆商谈和平,当时我党内部就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是认为去好,一种认为不去为好,将同学引入一个特定的历史情景中,然后让学生思考:假若你是毛泽东,处于当时的历史环境中,你认为去好还是不去好,为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马上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在辩论中思考和探究以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勇于质疑引导学生探究发现。敢于质疑的精神的培养是培养探究和发现能力的前提。一般来说,创新型人才的人格特征有三个:即思维不被已有的结论所束缚;不相信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不屈服专家学者的权威。鉴于此,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可以适当引导学生对传统固定的结论进行一定的分析探究,看其是根据何种原理或理论推理出来的,这个理论是否严谨,是否完善,是否“放之四海而皆准”。例如有教师在向学生讲到“五种社会形态”学说这一理论时,针对目前中学历史教学界普遍存在的错误观念,即五种社会形态之间存在着排列上的固定性,并以此为靶子,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能力的训练,效果非常明显。教师先启发学生对一个具体的、微观的国家进行个案分析,例如中国,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又如美国,由于其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特殊性,没有“童年”期,而是直接进入到资本主义社会;再如意大利,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详尽的分析之后,诱导学生运用自己的思维能力,得出了一个有创新性的观点:“五种社会形态学说”只是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一个粗线条宏观上的勾勒,它的具体样式并不适用于世界历史上的所有国家,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这一学说基本上适用于西欧历史。在考虑到不同的国家具体的情况下,“五种社会形态”学说对历史研究亦有指导作用。最后他又补充到,这一错误观念并非马克思的本意,而是后来的学者附加上去的。



4、开展历史第二课堂引导学生探究发现。历史第二课堂可以为学生提供主动学习并进行自我教育的机会,在活动中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究、去发现,鼓励他们大胆实践、独立思考、自我创造。在我们学习《海峡两岸的交往》这一课时,我引导学生搜集和整理了一些有关台湾的资料,正好我乡有一位台胞回故乡探亲,于是我们学校政史教研组就特地请这位60多岁的老人向学生讲述有关台湾的历史及现状。老人首先讲述了解放前他父亲为什么到了台湾,在被迫离开大陆前夕和到了台湾之后,他父亲和其他很多人一样经常是以泪洗面,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思恋家乡的亲人,老人在现场含着热泪吟读了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老人还讲述了台湾今天的现状,特别指出了台湾人民绝大多数反对“台独”,他们最渴望的是早日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学生通过对台湾的历史和现状认真思考、分析、讨论和总结,最后大家得出了一致的结论:海峡两岸实现统一是历史发展必然趋势,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后来我引导学生: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你现在最想做些什么?学生通过激烈讨论之后达成了共识:他们联名向台湾中学生写一封信,表达了希望两岸在中学生应携手共同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愿望,并请求那位台胞将这封信带到台湾中学生手中。通过这个活动,学生既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又体验到了探究学习的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3 06: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初中历史教学论文精选

历史课件制作与互动学习──以《科举制的创立》一文为例



岷县城关中学 吴自兴



  



转变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改革的迫切任务。新课程力求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旨在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模式。互动学习则是实现这一转变的有效的学习形式。随着新课程的推进,互动学习的涵义不应只指学生和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和共同发展,还应该包括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以及学生与学习资源的互动选择。即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已有的知识水平有选择地进行学习。而多媒体课件可以凭借其强大的互动功能实现学生对知识学习的选择,进行互动学习。



在学习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人教版)第四课《科举制的创立》一课(以下简称本课)时,我用PowerPoint软件设计了互动性较强的学习课件指导学生进行学习,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本课共讲述三部分内容:一、科举制的创立;二、科举制的完善;三、科举制的影响。三部分内容均涉及到大量背景内容,如科举制的概念,隋以前人才选拔制度概况等。有些问题还需要参考现有学术研究的成果,如科举制创立的时间、科举制的作用和影响等。所以学习容量较大。但由于学生的知识积累水平和兴趣的不同,他们在学习的内容上不可能是完全相同的,因而需要互动模式的教学设计让学生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



在制作本课课件时,我设计了两套学习模式:预设模式和互动模式。预设模式下,将科举制的概念、隋以前人才选拔制度的略要等内容有机的融入课文主体内容之中,再按课本顺序进行排列,学习时将按照预设进度演示。此模式下学习方式单一,内容比较简单,仅为课本基础内容和必要的补充知识。



互动模式下,首先设置一个类似“首页”的幻灯片,输入三个子目,并在其之前加入“什么是科举制?”的超级链接。通过超级链接可以了解学术界对科举制最新的定义,还可以通过新的链接返回或者继续了解科举制的科目设置、科举选拔人才的具体方法和程序等详细内容。其次,在三个子目录右侧,分别添加“学习”和“测试”按扭,也做成超级链接。通过这些超级链接,学习者不仅可以了解预设模式下的全部基础内容,还可以了解到更多内容。如科举制创立的背景,详细的介绍隋以前的人才选择制度及其弊端;唐代举人们进行曲江晏并在大雁塔题诗的活动;学术界关于科举制的特点、影响和作用以及科举制的弊端的研究成果;“范进中举”和中国古代“白发考生”的故事等。同时,可以使用“学习”按扭进行某一部分内容的反复学习,按“测试”链接在学习过程中进行练习,检测自己的学习效果。再次,在每部分内容中设置了“返回”和“继续”链接按扭,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终止某一部分内容的学习或继续新内容的学习。最后,我在“首页”中设置了“本课小结”“综合测试”和“结束”的超级链接按扭,学习者可以在任何时间对学习内容进行小结,可以随时进行课程学习的综合测试,或者结束全部学习过程。



精心设计的作品新鲜出炉,我带着学生进入了电脑室进行学习。在作了课件使用说明后,学生们马上兴高采烈地按照自己的爱好和实际开始了各自的学习。学习结束后,我对学习效果继续进行随机检查,结果令人满意:抽查者全部能够理解课文基本内容;大部分同学选择了互动模式,对课本上没有的科举故事和科举知识和故事有很大兴趣并有全面的了解;觉得学习过程非常愉快,非常乐意可以选择学习内容的学习模式。



课件学习能收到如此效果,我也非常欣慰。成功之余,我也对本课教学和历史课件制作进行了总结和反思。



一、在此次学习中,学生全面掌握了课文基础知识,并且根据已有的知识水平和兴趣,自主选择并了解了课本以外的延伸内容,对科举制度有了全面的了解,形成了正确的认识。这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能力和价值观。学习的过程课件的操作和综合测试的进行,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探究能力。



二、互动性是此次课件学习过程的最大特点。课堂结构打破了过去以教师为中心和以课本为中心的常规,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参与,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过程,实现了学生与学习内容的互动,实现了学习的个性化。整个学习过程学生兴趣盎然,效果良好。



三、历史课件的制作应该充分发挥多媒体灵活多变的特点,体现课件、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者的共同互动,允许学生拥有选择不同学习内容、进行不同深度和广度学习的自主权,努力实现学习的个性化。要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容量大的特点,开发课程资源,并加强不同学科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的互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习的学习能力。还应尽量引用和学术界的研究成果,使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更加系统和完整,形成正确的认识观和价值观。



四、历史课件制作应在需要性原则、服务性原则、创新性原则的指引下,尝试用更加美观和易于操作的Flash、Authorware等软件制作。制作的过程不应过分强调色彩的绚丽和装饰声音的复杂,反而应以朴素为美,以免喧宾夺主。同时要注意不能让内容超量甚至出现“阻塞”现象,问题的设计不能让学习者的思维受到限制或出现空白。



总之,学习的方式不一而足,新课程也提倡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历史教学需要广大同仁通过计算机辅助教学和课堂教学的实践,积极探索多种教学途径,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以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实现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学生和教材的互动、学科与学科的互动,进而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3 06: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初中历史教学论文精选


强化首因效应,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河北石家庄井陉实验中学 张永平



  



首次效应又称第一印象,指个体第一次接触某人或事物后留下深刻印象而形成的难以改变的心理定势。



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曾经指出:保持和复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有关心理活动即第一次出现时“注意”和“兴趣”的强度。怎样强化学生的这个“注意”和“兴趣”的强度,是我们必须要考虑的首要问题,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更是如此。因为历史是初中新开设的科目,又是“过去时”,对初中的学生来说,几乎所有的历史都发生在遥不可及的年代,离他们太远了。而几千年的历史却只用薄薄的几本书讲完,可想而知,历史已高度凝炼,用言简意赅来形容最合适不过了,所以许多学生对学历史有畏难情绪。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学生对教师或历史课的第一印象不好,势必会使学生对历史缺乏兴趣,势必就会影响到今后的教学质量。因此在学生首次接触历史这门课程时,我们就要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首因效应,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怎样利用首因效应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呢?我简单地谈一下我的看法,愿与各位同仁同榷。



一、超水平地上好导言课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任何一个优秀教师,他必然是一个善于激起学生对自己课程感兴趣,确立课程吸引力的教师。”



如何让学生对历史感兴趣,让历史对学生有吸引力,导言课非常重要,它对整个课程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上导言课时,我们不能死板地照本宣科,要运用多种手段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感观,使他们兴奋起来,激发他们对历史的兴趣。我简单地说一下我是如何上的导言课的。



在上课时,我特意穿了一件唐装。一上课,我就问学生:“老师身上穿的是什么服装呢?为什么叫唐装呢?谁知道呢?”生答后师接着说:“要想知道原因,我们就提请教一位新朋友——历史,什么是历史呢?请同学们畅所欲言来说出你心目中的历史。”生答后,师小结出历史的定义。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历史呢?师通过多媒体出示“名人谈史”,然后运用多媒体动画展现出中国历史的画卷,从北京人、秦始皇、四大发明到中国近代的落后以及中国现代的崛起。结合这些内容让学生来说学习历史的原因,在说的同时也使自身受到了教育。



历史是过去时,我们怎样来了解历史呢?同学们动脑筋来思考一下。



历史浩如烟海,我们如何学习历史呢?师介绍学习历史的「六何」(6w)法。即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人(who)、何事(what)、何因(why)、如何(how)。



通过这节导言课,不仅使学生掌握了学习历史的目的、内容、方法,还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二、精心设计每一节课的开场白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带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



如何让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并且贯穿整个学习过程,其中的一个关键就在于教师的导入语即开场白上。精心设计历史课的开场白,巧妙地使用好开课几分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活跃课堂气氛,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同时还会给学生美的熏陶、情操的陶冶。



开场白的设计,没有固定方法,只要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就可以了。常用的开场白有故事开场、歌曲开场、悬念开场、经验来场等很多,要具体情况具体应用。



在开场的时候要注意,开场的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要有趣味性和启迪性,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吊起学生的胃口,同时开场的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就有喧宾夺主之嫌了。



三、设计好第一次历史考试



学习兴趣总是和成功的喜悦紧密相连的。



要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我们就要慎重对待并精心设计好第一次历史考试,要把它当作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励学生学习、体验成功的有效手段。在组织学生考试时要注意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怀着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新的学习生活中,学习也特别努力,如果第一次考试就不理想,就有可能把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完全击跨,学习的热情就会下降,在后续的学习中就会破罐子破摔。



我们在设计第一次考试题目时,把试卷的难度系数定在85分左右,使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考出较理想的成绩,让学生有成就感,这样学生就会感到历史并不难学,对今后学历史的自信心会增强,积极性会更高,兴趣会更浓,就会出现好的更上一层楼,差的迎头赶上,为以后历史教学获得较大面积丰收创造条件。



在历史教学中还有许多的第一次,以上这些是我一些浅显的看法。只要我们在初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重视首因效应,创造出好的首因效应,就能为今后学生的学习打好基础。好的首因效应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必要条件,但并不是重要条件。我们在重视“首因效应”的同时,还要精心设计、搞好教学的各个环节,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效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3 06: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初中历史教学论文精选

谈初中历史课的读书教学



山东高青县实验中学 边红芳



  



初中历史教材是融知识性、教育性为一体的人文教材。教材在初中学生认知水平的基础上,用易懂平实的语言、生动的图文、翔实的史料等使学生了解人类走过的曲折的光辉的历程,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健康的情感态度。



新课程改革以来,一些先进的教学模式,如小组合作学习、 “先学后教”的教学思路、和谐教学理念等,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学工作者所实践,并取得显著成效。笔者在历史教学实践中也对以上新的模式进行了积极尝试。在我看来,不管哪一种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自主获得知识,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是课堂改革的关键。



为了更好地落实这一点,避免教师的“一言堂”和“强硬灌输”的落伍现象,在融合以上先进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在历史教学实践中,我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读书能力。古人说得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为什么我们学生理解问题不全面、不深入?为什么学习历史知识的能力差?我认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学生书读得少,读得浅,对于课文知识不能系统地把握和深入地理解。试想想,如果我们仅仅要求学生死记几个名词,生背几个问题,没有感悟,没有共鸣,这样的学习有什么意义?我们也听到有的学生这样抱怨:历史课不就是死记硬背吗?太枯燥了,没有什么意思。几年来我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在不经意的读书过程中,学生理解知识、把握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显著增强,教学成绩也明显提高。



那么,在历史教学中该如何养成学生阅读的好习惯,培养学习历史知识的多方面能力呢?下面就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具体做法。



        第一步:略读。略读的特点是:“提纲挈领”,就是提纲挈领地把握课文基本内容、主要思路和线索。一般情况下在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教师要向学生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简单介绍本节课的基本问题,这就为学生的略读指明了方向,提出了基本要求。然后我们可提示学生带着这些基本问题用三到五分钟的时间略读课文。



实际上教材的每一章节内容就像一课树,教师应该从学生掌握知识的规律出发,首先让学生把握树的主干,然后再去研究、补充它的枝叶部分,进而掌握所有知识内容。这也是第一步一定要略读的原因。



如在学习《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这一节内容时,我给学生提出这样的学习目标:1、了解英国宪章运动爆发的背景、工人的要求、结果、评价。2、知道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过程,理解诞生的重要意义。3、了解巴黎公社是怎样建立起来的?结果如何?这些内容呈现给学生的既是阅读要求又是学习的思路,学生带着这些问题略读课文,有针对性,有目的,基本问题解决了,课本的基本知识线索也就明晰了。



当然学生在略读的过程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是要默读,就是无声地读。只用眼睛看、用大脑想,速度比出声读快得多。其次是在读时要手、脑并用,要做出相应的读书标注,以巩固阅读效果。另外是要扩大“视野”,即增大眼睛的扫视范围,由原来的一字一词地看书,变为一句一行地看书。最后,略读时抓住关键问题善于上下文联系、联想。历史事件的发生总有一定的发展规律:原因、经过、结果、影响等等,学生在第一步的阅读过程中就应该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规律去把握。



第二步:精读。第一步略读完毕后,一般情况下教师需要做的应该是检查学生阅读结果,师生共同解决课文的基本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除了要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外,必要的针对性的精讲点拨至关重要。精讲点拨的目的应该是释疑、挖掘、拓宽,帮助学生透过课文的表象深入接触问题的实质,深刻理解知识的内涵。在这一环节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布置学生有针对性的对课文内容进行精读。精读的特点是“纤屑不遗”。也就是说,对阅读材料做全面、精细、深入的理解。精读的对象应该是课文的重要段落和内涵较深经得起推敲的部分,一般指的是知识的重点与难点。



在精读以前教师一定要做好阅读前的指导工作,要求学生带着质疑的问题逐字逐句地认真阅读课文内容,边读边思考,认真推敲,解决课文疑难。如《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的重点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国际工人运动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在马克思主义诞生前,国际工人运动的水平较低,处在自发阶段,以单纯的经济斗争为目的,而斗争手段不外乎捣毁机器和罢工示威等。马克思主义诞生后,国际工人运动进入到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引下,把经济斗争与政治斗争相结合,最大限度地改善和提高了工人的经济、政治地位。为了突破这一重点,教师就要提醒学生注意马克思主义诞生前的宪章运动和后来的巴黎公社的建立,注重马克思主义诞生前后工人运动的形式、彻底性的比较,利用充分的阅读、分析,突破教学的重点,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国际工人运动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这句话的含义。



第三步:品读。近日随着《易中天品三国》一书的热销,品读历史也成为一种受人们推崇的学习方法。品读这一环节应该是在学生对于基本知识、重点难点全面把握的基础上,以启发学生的思想觉悟和形成正确的道德情感态度为目的的。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历史?了解历史是为了更好地把握现在,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打开历史课本,一个个生动的历史人物、一幕幕仿佛就在昨天的场景告诉给现在的我们要懂得庄严、荣光、忏悔……更多的是留给今天的人们更多的关于现在和将来的思考。所以初中历史课特别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达成,使学生学有所感、学有所悟。比如在《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一节的教学目标中这样要求: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马克思、恩格斯选择为人类谋福利作为自己职业的高尚情操和巴黎公社战士的战斗精神都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值得继承发扬。要达到这样的教学目标,真正让学生体会到马、恩二人的高尚道德情操和巴黎公社战士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就需要学生对于课文内容要学会品读。



所谓品读,打个比方就要像真正的茶客品茶一样仔细品味,反复揣摩其中的意味,领略其中的细节的奥妙。我认为品读历史一定要让自己身入历史情境,与历史零距离接触。还记得电影电视里描绘老私塾先生摇头晃脑诵读古书时的情景,那种陶醉、那种享受让人忍俊不禁。老先生的这种读书至深至切的境界也正是今天的学生应该要学习和达到的。没有投入,文字只能是空洞的符号,没有融入,历史只能是无味的矿泉水,所以我们特别强调品读的重要。品出意味,我们才能够体会毛泽东、华盛顿、林肯等人的伟人情怀;读出境界,我们才能够更深切地理解战争的残酷,今天和平的珍贵……学会品读,学生才能够真正被历史所打动,才能动其情,启其行,历史的真正教育内涵才能够真正落实,我们的教学目标才能够全面达成。



总之,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我们要特别注重学生读书能力的培养,以读促学,以学带读,确实能够使得我们的教学有滋有味,事半功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3-29 08:5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