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网站工作室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初中作文训练教师辅导资料大全中学生作文基本功名师指导集锦

[复制链接]
64#
 楼主| 发表于 2012-5-23 09:19:21 | 只看该作者
作文训练“要有点分析”例文:我从实践中懂得了这个道理
解斌

“天才等于一分智慧加九十九分汗水”,这句格言的含义是何等的深刻啊!我在几年地实践中,深深地领悟到它内在的含义。

老天无眼,把一个不开窍的笨脑袋安在了我肩上。同样的问题,跟我差不多大的孩子往往眼都不眨就能回答出来,而我可得想一阵子!

上中学后,老师不知怎么看中了我,让我当班长。当老师在班上宣布这个决定时,同学们都看我。那时我觉得同学们一定在想,班长学习一定不错吧!然而我的学习成绩……唉!第一次期中考试下来,全班四十几人,我这个“班长”竟然排到了三十几名!那时我简直无地自容了。我抬不起头来,觉得人家在嘲笑我:大班长,倒着数。唉,全怪我笨!

天才的大门似乎对我紧闭着。然而,命运是公平的。它给每个人以成才的机会,只不过看你能否去努力抓住它。一件小事,使我的思想发生了巨变。

一次,我们班几位“天才”在我旁边讨论一道题,他们一个个思维敏捷,反应迅速,互相争论不休,我在一旁十分羡慕。突然,他们转向我,一边还激动地嚷着。“解斌,你说谁说的对?”接着,他们滔滔不绝地讲着各自的见解“什么……这个……好像是……”我支吾了半天,头脑里乱糟糟的,十分难堪。他们见我答不上来,便又去问别人了。“我怎么这么……!”我仿佛受了侮辱,心里难过极了。我的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回到家,我的心绪十分烦乱,抄起一本《科学家名言录》胡乱翻起来。我恰巧翻到一页,上面是爱迪生的一句格言:“天才等于一分智慧加九十九分汗水。”“九十九分汗水,九十九分汗水”。我重复着这句话,脑海里又浮现出在学校里那难堪的场面。我脑子笨,没有这一分智慧,难道我还没有这九十九分的汗水吗?我就不相信我不行!

从那以后,我不再倾慕“天才”们发达的大脑,而去努力发展我自己的智力。平时,我仔细地观察别人的学习方法,经常加以总结,做题力求思维得法,及时总结解题思路,注意培养举一反三的能力;同时,我也加倍用功。这样一来,我的考试名次慢慢地由三十几上升到二十几、十几了。

一次数学老师出了这样一道题,十个球队打循环赛,一共赛了多少场。题目一出来,不少同学,甚至有些“天才”也盲目地去组合。我想,循环赛,不就是每个队与其他队各赛一场吗?哎,这不跟多边形求法相似吗?嗯,十个队,每个队赛九场,十个队九十场,各有一次重复,对,是45场!我迅速写出过程,交了上去,而这时,不少“天才”还没组合呢!

我并不笨,实践证明了这一点,而且证明:勤奋可以出天才。虽然我并不是天才。

这以后,我的学习更是蒸蒸日上。

……

期末考试结束了。班主任老师宣布名次了。“第一名,解斌。”“什么?”我的头嗡的一声,这是真的?但当我看到同学们(包括“天才”们)投来赞许的目光时,我才相信是真的了。

是的,天才就是勤奋。一个人即便有天赋,可如果没有那九十九分的汗水,他也不过是十岁的神童,20岁的天才,30岁的凡人,40岁的庸人。相反,一个人虽无天赋,但他花了九十九分甚至更多的汗水,他取得的成就往往比天赋好的人更大。

我的实践,使我真正懂得了这句格言“天才等于一分智慧加九十九分的汗水”。我将继续以它为座右铭,在人生的道路上奋勇前进!

【评析与指导】

    这篇习作在叙议结合方面表现得较为紧密。开头提出“天才等于一分智慧加九十九分汗水”之后,接着以自己几年的实践说明领悟道理的过程,在此基础上,重点议论了“天才就是勤奋”,紧紧扣住了题意。

文末,突破了前面所写的学习生活,而上升到对人生的指导意义,使立意和境界又深入了一层。

文章通过自己实践的过程,写自己真实的思想认识,这一据一理就使文章的说服力增强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5#
 楼主| 发表于 2012-5-23 09:19:31 | 只看该作者
作文训练“要有点分析”优秀选文:从曹操割发代首谈起
樊军

三国时期,曹操在一次行军途中下令,对百姓的庄稼“有践踏者,并皆斩首”。不料,曹操骑马路过一块麦田时,马突然受惊,窜入田中,踏坏了一片庄稼。为了严肃军纪,他用割发代替斩首。

曹操是魏国的统帅,拥有百万大军。但违反了军纪,竟与士兵一样接受制裁。“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然而,翻开我国两千多年的史册看看:秦朝的赵高,罗织罪名,扼杀真言;宋朝的秦桧,设陷阱,残杀忠良;明朝的魏忠贤,耍手段,迫害进步人士;国民党统治时期的刘文彩,嗜喝百姓血汗,恶贯满盈。这些人又何尝受到过法律的制裁?为什么他们能这样专横跋扈,逍遥法外?就是因为他们身处高位,手攥大权!而千百万劳动人民则有冤无处申,最后只得“揭竿而起”,腐朽王朝也随即覆灭。历史证明:凡是国家法纪威严扫地,达官贵人骄奢淫逸,皇亲国戚为所欲为之时,往往是人民反抗风起云涌,王朝末日来临之际。

因此,古代封建统治阶级中有见地的政治家、军事家,为了巩固其政权,有时也能严明执法。曹操割发代首即是一例。又如刘邦入咸阳约法三章,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都是脍炙人口的美谈。

当然,封建时代的法制,是为其封建统治服务的。而我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国家,制定的法律是为人民伸张正义、主持公道的。不管多大的官犯了法,应同样治罪。抗战时期,延安一位屡建战功的干部黄克功,因失恋而枪杀了恋爱对象。边区法院依法判处黄克功以极刑。毛泽东在一封信中谈起此案时写道:“不这样,就不能教育我们的党,教育我们的战士,教育一切普普通通的人。”解放初期,天津市委书记和地委书记张子善、刘青山,鲸吞劳动人民的财产,受到极刑的制裁。正是由于有严格的法制,有严明的纪律,保证了社会主义建设稳步向前发展。

可是,在十年浩劫中,我国各项法律制度,乃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宪洗横遭践踏,在文明古国的土地上,出现了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实施的最野蛮的法西斯暴政。

而今,“四人帮”已被押上了历史的审判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春风又吹遍了祖国大地。然而,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封建思想的阴魂还缠绕着我们的队伍。不是仍有人身居高位,滥用职权吗?福建省福鼎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周宗双,因坚持依法办案,受到打击,而那个打击者竟加官进爵,平步青云。如果让这股恶习在各级领导机构中蔓延开来,那么,“四化”建设就会化为乌有,无产阶级专政也会被动摇。

但是,我们深信:用马列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一定能够胜过一千多年前的古人,让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春风吹遍江南塞北,使我国富强起来,永立于世界之林。

【简评】

这篇议论文的特点是:1.开头“提出问题”简练。2.运用丰富的材料分析问题,恰当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证明论点。由于材料丰富,论据充分,文章就更有说服力。3.运用论据证明论点时,没有采取有的同学常常采取的脱离实际空泛议论的做法,而是联系实际,鉴古知今,重点议论整顿党风、干部廉洁从政、维护法制尊严的重要性,从“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角度阐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重要性。4.运用论据证明论点时,为防止胡拼乱凑,繁杂堆砌,就要求在精选论据的同时,条理清晰地组织,从这点来看,本篇达到了这一要求标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6#
 楼主| 发表于 2012-5-23 09:19:41 | 只看该作者
作文训练“要有点分析”优秀选文:谈锻炼
黄孝宗

英国诗人拜伦上小学时,由于跛足,很少运动,体质较差。一次一个健壮调皮的同学,逼着他一只脚穿着竹篮,一跛一拐地绕球场一周。围观的同学个个笑得捧着肚子。拜伦决心雪耻,坚持参加各种锻炼,一年半后,体质明显增强。他参加学校的拳击比赛,打败了那个曾当众羞辱过他的健壮的同学。

后来,拜伦在中学、大学都积极参加体育活动,曾以优秀的游泳和骑马技术获得“跛足运动家”的美名。

记得我上初一时,患了神经官能症,失眠,四肢无力,整天头昏脑胀,经常药不离口,却总不见好。后来我按体育老师说的“运动治疗法”进行锻炼,每天早晨跑步,果然病慢慢好了。

有人说:“运动就其作用来说,可以代替世界上任何药物,但世界上的任何药物都不能代替运动的作用。”我深信运动胜过灵丹妙药。

【简评】

选取事实论据证明个人观点时,怎样才更有折服力呢?本文为我们提供了经验。此文先谈了拜伦立志雪耻的事,更主要的是现身说法,以自己患病后坚持“运动治疗法”治好病的事,阐明运动胜过灵丹妙药的道理。

写议论文,不少同学认为文章写得长些,理就说得清,说得透,其实不尽然,此文写得够短的,细算起来不足400字,然而因为论据紧扣论题,分析紧扣论点,所以,文章虽短,阐述之理却使人信服。

读后,你不想试一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7#
 楼主| 发表于 2012-5-23 09:19:50 | 只看该作者
作文训练“要有点分析”优秀选文:要刻苦练习基本功
学习必须刻苦练习基本功,而且要持久积累。

纪昌学射,第一步练视而不瞬,直至针刺眼边也不眨眼;第二步练视小如大,视微如著;然后才开始学射。他这样刻苦练功,打好基础,长期坚持,逐渐积累,终于成为名射手。

晋朝的王羲之,从小潜心学书,开始从点横撇捺练起,也是重视基本功的训练。天长日久,洗笔处池水成墨,最后,他成为大书法家。

古人说:“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荀子也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要学有所成,就要“自迩”“自卑”,就要刻苦自励,持久不懈。纪昌、王羲之如果不是“自迩”“自卑”地练习基本功,并且持久刻苦,能成为大名家吗?

自古以来,任何专长的获得,都离不开这个规律。贪捷径,走近路,或一曝十寒,都是不可能成功的。我们必须牢记这点:要有所成就,必须刻苦持久地练好基本功。

【简评】

本文论点明确:“学习必须刻苦持久地练习基本功”。然而,怎样摆好论点和论据的关系,怎样运用分析和归纳呢?本文为我们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纪昌学射这个论据,着眼点在苦练基本功。王羲之学书这个论据,着重点在持久、刻苦练习基本功。引用古人的话有继往开来之用:既是学射学书二例的总结,又是分析“成名”的原因,并过渡到全篇的结论。文章不长,但很有特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
 楼主| 发表于 2012-5-23 09:20:28 | 只看该作者
作文训练“要有点分析”优秀选文:读《毁树容易种树难》
延安路

树木,是人类最好的伙伴。它吐出氧气供人呼吸;它阻挡风沙使人不受侵袭;它能保持沙土,让人类耕耘播种,繁衍生息。无怪乎,人们把亚马逊平原的森林,说成是人类的肺;把大兴安岭的森林,誉为取之不尽的宝库;把森林当作天然的水库。

然而,就是这样的宝贵资源,有人却不懂得珍惜它,爱护它。毁林开荒,就是一种最愚昧、最可憎、最令人愤怒的举动。

森林,保持了沙土,调节了气候。这样,人类才有可能进行各种正常的生产活动。但是,前些年,在极“左”路线的影响下,片面强调“以粮为纲”,结果,各地滥砍滥伐森林,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土壤沙化。请看:内蒙古草原上那种“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迷人景色早已消失,代之而来的是一片沼泽、沙丘,这使得风沙闯过张家口,直逼北京城。北京,我们祖国的首都,已经处在风沙的威胁之下。西双版纳的森林,是我们国家的骄傲。里面的珍贵树种、珍禽异兽,是人类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但是,就是这样的宝贵资源,也遭到空前洗劫。仅蒙海、蒙腊两个县,就烧毁了上万亩的森林,并美其名曰:发展粮食生产。现在的西双版纳,迷人的大雾少了,珍贵的动物难得见到了,就是从前经常跑到村边嬉戏的猴子,现在也看不见了。更不用提由此所造成的生态平衡被破坏的后果。

杨树,容易成活。但是,栽种了以后,还是需要人们爱护,才能正常生长。如果人们有意去毁坏它,也是难以生存下来的。但是那些珍贵的树种,水杉、银杏等等,都不是那么容易存活下来的,更何况成片的珍贵树种群落呢!再者,那些像绿色海洋一样的森林,它的形成,总要经过千百年的过程。更何况,遗留到今天的森林,只是古代那遍布各地森林的很少一部分。现在,我国的森林覆盖面积已经发展到百分之五左右。这样的比例,在世界上还是非常落后的。况且,如此成绩的取得,也是极其不易的,我们用飞机造林,动员生产建设兵团去造林……种树难,造林更不易啊!


一个人,就可以毁坏十个人种的杨树。那么,如果我国上亿的农民,还没有认识到植树造林的重大作用,仍旧有上百万、上千万的人去破坏森林,那该是多么可怕呀!

我希望,我们国家的森林覆盖率超过日本,超过西德,也超过芬兰。让我们祖国的土地上到处是一片醉人的、充满生机的绿。

我更希望,让那充满生机的、善良的、可爱的绿色种子在全国人民的心灵上扎根。

【简评】

此篇习作,首先说明树木、森林和人类密不可分的关系,接着,运用大量事实论据,详尽阐述了毁林开荒的危害及其严重的后果;阐述了植树造林之不易,最后希望全国人民增强植树造林意识。结构条理清晰。最突出的是,习作者能够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事物分析事物,证明事理,运用精炼的语言,丰富的联想,表达有关生态环境、国家社会的重大主题,言之有物,言之有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
 楼主| 发表于 2012-5-23 09:20:35 | 只看该作者
作文训练“要有点分析”优秀选文:挑战
有那么一个日子,是世界上许多人无法忘怀的。那本该是一个让人类为之庆贺的日子,但却带着人类的一个悲剧被载入史册。就在那一时刻,曾是蔚蓝无比的天空被蒙上了厚厚的阴影,爆炸的亮光深深烙在了每个人的心上,好像一个突来的霹雳粉碎了一个曾是那么美好的梦。美国的“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后70秒便爆炸了,机组的7名宇航员都不幸遇难。这一事件在世界上引起了极大的震动,不仅仅是美国人民为之落泪,世界各地的人们也都为之惋惜。这是怎样的一个日子哦!

这是人类对无限宇宙的一次挑战。虽然失败了,但毕竟是人与自然之间一次短暂的交锋;虽然人类付出无与伦比的惨重代价,但它毕竟是人类顽强抗争的一个记录。

挑战,大大小小的,形形色色的,充斥着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之旅。从襁褓中的婴孩长成到今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已迎接了无数次挑战。从不会走路到会走路,从不能读书认字到泛读一本本著作,从一场场的升学考试中,从一次次的病患侵袭中,我们长大成人。一次次挑战充实了我们原本空白的大脑。一次次挑战推着我们走上了我们自己的路。

既然是挑战,那就存在着成功与失败平等的概率。成功了,所有的人都是一样地欢欣;失败了,就会有不同的态度。在“挑战者”空难之后,美国的宇航事业遭到了沉重的打击,世界也为之震惊。但是,美国的宇航事业并未因此而停滞不前,这就是人类不甘屈服的顽强的心——要征服宇宙。古人就有认为“人定胜天”的(荀子),然而在今天,却仍有许多人在一次挑战失败之后,便垂头丧气,从此萎靡不振,曾有的雄心一去不复返。其实,挑战的失败并不能算是真正的失败,而在失败之后一蹶不起,那才是真正的失败了。

当我们面临挑战时,虽然客观上成功与失败的概率是相等的,但在我们的内心,永远应该是成功的砝码重于失败的砝码。当我们充满着信心迎接挑战时,我们定是存着必胜的信念,如果我们成功了,我们将会百倍地高兴,如果我们失败了,我们也将坦然,因为我们无愧于自己。但在此之后,我们更应加倍地努力,去争取下一次挑战的胜利。

挑战,是我们每个人一生中所无法避免的。除了勇敢地面对,作为一个人,别无选择。成功,意味着他又通过了一次考验,又前进了一步;失败,也不过告诉他:起来,再试一次。

“挑战者”号爆炸的余光仍然在闪烁,它带着人类生命的光辉在召唤千千万万的挑战者:“永远也不要倒下,勇敢的人们!”

【简评】

此文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宇航员遇难为引子,产生出一系列联想,并据此提出论点,提出论点之后,用事实和道理加以分析阐述。因为本文在分析论证时,联系了现实生活:从人类对自然挑战谈到人生旅途中的种种挑战,所以文章显示出很强的说服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0#
 楼主| 发表于 2012-5-23 09:20:43 | 只看该作者
作文训练“要有点分析”训练题及提示
题目:论攀

1.从日常生活现象引到《论攀》论题,表明对“攀”的看法并提出中心论点。

2.对“攀”的含义做出解释,列举出现实生活中有哪几种不同的“攀”。

3.选择恰当的角度具体分析应该攀什么,怎么攀;具体分析可以按并列的方式进行,也可以用从现象到本质的分析方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17 01:1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