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网站工作室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初中作文训练教师辅导资料大全中学生作文基本功名师指导集锦

[复制链接]
36#
 楼主| 发表于 2012-5-22 09:51:20 | 只看该作者
“读后感”例文:《珍惜“今天”》读后感
读了《珍惜“今天”》以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虽然是在紧张的考场上,但我还是想了很多很多:我想到了昨天──那充满活力的儿童时代,想到了未来──自己美好的理想,可今天呢?

今天是昨天的继续,又是明天的基础,因此它具有无比重要的作用,正如《珍惜“今天”》文中所说的,“抓住今天,可以弥补昨天,准备明天。”是呀,“今天”对任何一个有志之士都是无比可贵的。达·芬奇,达尔文不也正是由抓住“一个钟头”“半个小时”来珍惜“今天”,因而取得了巨大成绩吗?世界上又有哪位伟人不是因此而取得成功呢?

读完文章,使我更加不安了。当今世界已进入信息时代。时代的进步,促使我们必须抓住每一分、每一秒的时间,因而,珍惜“今天”就更是至关重要的。记得著名发明家爱迪生在他80诞辰时,庄严宣布自己是135岁的人。这会使人不解,但如果了解了他分秒必争的工作作风,也就不足为怪了。因为抓紧时间,也就等于延长了生命。这使我认识到,抓紧“今天”就能换取更多的明天,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就能有所贡献。

时光如水,稍纵即逝。我们生活在当今知识爆炸的时代,我们今天的任务是学习,而明天将肩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时代要求我们以分秒必争的精神去珍惜“今天”。

以前,我上课常有走神现象,这样不但当堂学的不明白,还影响下面的学习。虽然走神可能只有一分钟或更短,但所造成的损失却是10分钟、20分钟乃至更多的时间。如果节节课如此,我一天的学习收获是什么呢?

此时,我为自己没有把握“今天”而懊悔,然而“昨天”的过失是可以用珍惜“今天”来弥补的。

珍惜“今天”应成为我的座右铭。“昨天”在督促我奋进,使我不能放弃每分、每秒;“明天”又在向我召唤,要求自己把握每分、每秒。这只有用“今天”去准备。我要把握“今天”的分分秒秒,学得更多的知识,弥补昨天,准备未来,做一个走在时间前面的人。

【点评分析】

“今天是昨天的继续,又是明天的基础”,今天是“桥”,连接着昨天和明天,因此我们应抓住“今天”,弥补昨天,争取明天。这是这篇读后感的主旨,也是这篇读后感得以发挥的立论基础。

整篇文章有感而发,持论有据,论述充分,联系古今正反面的实例,突出时不我待抓住今天的题旨,结构完整,首尾呼应,是一篇很好的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
 楼主| 发表于 2012-5-22 09:51:28 | 只看该作者
“读后感”例文:读《卖油翁》有感
《卖油翁》这个故事向人们揭示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古代有个叫陈尧咨的人,擅长射箭,以此自矜。而卖油翁只略表赞许。他把一个油葫芦放在地上,用一个铜钱盖在葫芦口上,将油通过钱孔灌入葫芦中,钱孔却不曾溅上一滴油。真可谓妙哉。陈尧咨的超人本领和卖油翁的绝技,是天生就有的吗?非也。卖油翁曰:“我亦无他,唯手熟尔。”

的确,老农能辨别风云,善治理田地;演员翩翩起舞,表演精彩动人;雕塑家的作品玲珑精巧,形象逼真;诗人的作品脍炙人口,耐人寻味;……人们总会向他们发出各种赞叹;了不起啊,了不起啊!岂知所有这些,哪一样不是长期经验的积累,日夜苦练的结晶。当今,有一些青年人自暴自弃,既不钻研业务,又不虚心求教,他们总是这样叹息:“我太笨了,能混碗饭吃也就够了。”他们真的笨吗?非也。他们谈起服装发式来头头是道;织的毛衣,称得上是艺术品;玩起扑克来,谁也比不过他的机智灵活。这也可谓:“无他,唯手熟尔。”若是他们把这些精力都用在学习上,为四个现代化也如此钻研,那结果该是如何呢?

本领不是天生就有的,它需要经过勤奋的劳动才能获得,此所谓:“业精于勤。”年轻人精力充沛,只要肯下功夫,钻一门学问,经过长期的努力,一定会熟练掌握它的奥秘,应用自如的。这也是《卖油翁》给人的启示。

【点评分析】

开头开门见山点明了文章的中心。对原文的引述,简要适当。在原文的基础上,展开联想。联系社会实际也比较具体。提出的问题,既具有普遍性又发人深思。用精要的议论结尾,做到首尾呼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楼主| 发表于 2012-5-22 09:51:37 | 只看该作者
“读后感”写作提示
写好读后感的前提是认真阅读原作,全面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深刻理解文章的中心。只有这样,写读后感才不会背离原作,空发议论。此外,在阅读的时候也要注意有所取舍。一篇文章,一部作品,感受往往是多方面的,阅读角度也往往是多方面的。这时不要面面俱到,应该选取一个新颖或者是重要的角度切入,认真解读。

感是建立在读的基础上的,是阅读的深化,甚至是对作品内容的再发现。要想“感”的深刻,耐人回味,有独到之处,就必须做到:

一 不应只是原作思想观点的简单照搬,不要言人所言,而应该是在原作思想观点的基础上,将认识再提高一步,另辟蹊径,进行创作,写出新意。这样的感受才能深刻独到。

二 要写触及心扉引起共鸣的感受。读一篇文章,感受是多方面的。要感的深刻,又要具有社会现实意义,就应书写自己感触最深,不吐不快的那一点感受,书写可以引起他人共鸣的感受。这就如同写一事一议的文章,扣住一点可以谈深谈透,不致于导致感想肤浅。切忌贪多求全。

三 要联系实际。联系实际是连接读和感的纽带。只有联系实际,才能认识解决实际问题,才能产生对己、对人、对社会的作用。“实际”的内容很广,大至国家,小到个人,往往有面与点之分,大与小之分。但最好联系当前的情况,尽可能不扯得太远,这样现实意义才会强。联系实际,往往离不开联想,这种联想过程一般是类比联想。联想的内容是与原作中心相类或想反的材料。如果要联系国家大事,要以准确了解当前的形势为前提;联系社会各方面的事如家庭、学校、社会……,要分析社会状况,分清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切不可以偏盖全,得出过激的结论。联系个人实际,要以自己的思想、情感为依据,不可写成检讨书,决心书。无论联系哪一方面实际,切不可喊口号空谈,这是写感想的大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
 楼主| 发表于 2012-5-22 09:51:52 | 只看该作者
作文训练:读后感
读后感已经练习写过多次。继续练习写,要求写得更好。

可以把过去写的读后感找出来,同第四册介绍的读后感写作要求对照一下,看还存在哪些毛病。一般来说,初中生写读后感易犯以下几种毛病:一是用复述原文内容来代替自己的感想。常常是开头说上几句所读文章如何感人,然后就大段复述原文内容,结尾表表决心或提提希望了事;二是脱离了原文,说上一通自己的想法;三是内容杂乱,东拉西扯,漫无中心。产生上述毛病的原因,可能是对读后感的写作要求还不大清楚,也可能是没有认真读原文,对原文没有深切的感受。只要注意,上述毛病是不难克服的。

预备活动

一 讨论一下,下边两篇读后感各有什么毛病。

《理想·情操·精神生活》读后

读完了《理想·情操·精神生活》这本书,我很受感动。它教育我要树立共产主义的理想,要为革命奋斗终生!不少革命先烈都有理想,他们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贡献了自己的一切。所以,我们要继承先烈的遗志,为了共产主义,舍得牺牲个人利益。

现在,我要好好学习,将来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是光荣的,斤斤计较个人利益是可耻的。我们国家还很穷,青年人不要讲吃讲穿,贪图享乐,而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我们要像雷锋同志那样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时时处处为大家着想,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祖国已经开始新的长征,在新长征路上,我一定要戒骄戒躁,再接再厉,做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学生。放心吧,党!安息吧,先烈!我决不做败家子,要做搏击长空的雄鹰,在祖国的蓝天上高高飞翔!

勤能补拙

当人们谈起科学家和他们的创造时,我总爱发表一些感慨,如“人家聪明,有天才”,“环境条件不同”,“我也想做出成绩,可惜脑筋太笨”。但我读完了《爱因斯坦的成功秘诀》一文后,感到爱因斯坦一生实践给了我一个最正确的回答:天才就是勤奋。

爱因斯坦小的时候,也曾被一些人称为“笨蛋”,然而他并没有被别人所下的结论吓倒,而是相信天才来自勤奋。爱因斯坦为彻底弄懂一个问题,不怕比别人多花一倍、甚至几倍的时间,从而使自己比同龄人能够多学许多高深的知识。论条件和环境,他不会比我们今天好。可是当同学们在为代数和解析几何大伤脑筋的时候,爱因斯坦却已经自学微积分了,这要比同龄人多付出多少劳动啊!正是由于爱因斯坦的勤奋刻苦,经过10年奋斗,他终于创造出震惊世界的相对论,对科学技术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爱因斯坦的结论,使我悟出一个道理:勤能补拙。

在我们伟大祖国奔向四个现代化的道路上,需要我们每个青年都像爱因斯坦那样,不惜付出艰苦的劳动,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不说有碍我们向科学进军的空话,努力为祖国、为人类贡献我们毕生的力量。

二 写读后感,抓住原文中的哪一点来发挥感想,至关重要。讨论一下,第一册第四单元作文训练的例文《光辉的榜样──读〈青少年时期的周恩来同志〉》和第四册第五单元作文训练的例文《读〈画蛋〉有感》各是选择什么“感”点来写的。

三 同样读一篇文章,可以选择不同的“感”点。对《画蛋》一文,除《读〈画蛋〉有感》选择的“感”点外,还可以选择其他的“感”点,试选选看。

参考题目

一 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一面镜子

──读《我的叔叔于勒》

二 说“护官符”

──读《葫芦僧判断葫芦案》

三 请看美国的“民主”

──读《竞选州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楼主| 发表于 2012-5-22 09:52:00 | 只看该作者
“调查报告”例文
错别字不容忽视

──对我班作文中错别字的调查

近日我们对我班20位同学作文中的错别字问题进行了调查。目的是了解同学们作文中经常出现哪些错别字,分析写错别字的原因,吸取教训,今后在我们的作文中少写或不写错别字,从而提高作文的总体水平。

在这次调查中发现的错字约有30个,有的多写一笔,有的少写一笔,有的因形体相近而写错;有的因偏旁部首相同或相近而写错,还有个别的自造简化汉字等。

可以看出,出现这些错字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同学们粗心大意,缺乏认真求实的精神,如果同学们在写字时稍加注意,有些错字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因此,我们提醒大家注意:①一定要细心,认真地写每一个字,以避免上述错误的发生;②理解每个字的含义,以正确书写。有些错别字的出现,是由于同学们不理解字意造成的。如“衤”字旁和“礻”字旁,写法十分相近,但意思绝不一样。如果写字时能根据字意,区别其不同点,就可以减少失误;③要写规范汉字。记不清的可查字典,不要自造简化字。

除错字外,我还调查了别字。同学们写别字的原因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用同音字代替要写的字,一种是误用形体相近的字。

经调查发现,在同学们的作文中,写错别字的现象严重存在,这是不容忽视的。如果不及时纠正,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往往因一字之差,给国家或个人造成严重损失。据说有个施工队,队长在图纸上打地基的地方写了个注意:“勿用好料”。然后外出了。施工员按队长的“命令”把工地上不合标号的水泥,一些等外品全都用上了,浇筑的地基当时也没看出什么,结果楼刚盖到三层,夜里发生轻微地震,只听轰隆一声巨响,三层大楼全部倒塌。事后检查原因,队长说:我怕地基打不好出事,头出门还特意写上一定要用好料,没想到会是这样。施工员拿出他签字的图纸,“勿用好料”四个字跳入他的眼帘,他惊得目瞪口呆,捶胸顿足地说:我想写“务必”的“务”,谁知竟写成“勿”了。一字之差,给国家造成这么大损失,贻误工期,我是罪人哪!……

由此可见,写错别字不是无关紧要,而是要立即纠正,把它消灭在学生时期。以免以后贻误工作。经过这次调查,给我们敲起了一个警钟:错别字害死人,一定要消灭它!这就需要我们大家行动起来,注意字的笔画、字形、字意,多查字典,把好书写关。那么消灭错别字,就可在我班首先实现!

【点评分析】

文章开头便明确交待了调查的时间、地点、范围和调查目的。尤其是调查目的写得很明确。调查表写得很详细,可见是下了一番功夫的。认真细致地进行调查,掌握大量的第一手资料,这个环节做得很好。此外,作者还对造成写错别字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归纳。结尾用一个实例说明了写错别字的危害,唤起人们对错别字危害的重视。总之,这篇调查报告充实、详细,很有说服力。

补充题目

作文:写调查报告,题目任选其一:

①中学生文体活动时间的调查

②家长文化素质与学生智力因素关系的调查

③中小学生家教市场的调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
 楼主| 发表于 2012-5-22 09:52:10 | 只看该作者
“小传”写作提示
小传是传记的一种,既然是传记就要注意史学性和文学性的统一。一般说来,前者强调事事真实可靠;后者强调在基本事实和骨干情节是真实的基础上,可有一些想象和细节虚构。要做到这两者的统一,就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 要注意对材料的选择。

传记不同于史料,不是纯客观的生平记录,无论写得详繁还是简略,都要围绕着主题来写。为此,除了占有大量的资料之外,还要认真地选择与组织材料。只有围绕主题来选择材料,其材料才有用,其作品才有灵魂。同学们写小传,往往只是罗列材料,事无巨细,芝麻豆子摊一堆,没有一条线索来贯穿,也没有一个统一的主题。这样写小传是不成功的。

二 要坚持实事求事的原则,不夸大,不缩小,不编造。

传记作品要完全真实,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以至重要细节。一个重要细节的失真就会动摇全篇传记的价值,更不要说重要情节了。但这并不是说,撰写传记要照葫芦画瓢,眉毛胡子一把抓,把人物的一颦一笑都毫不遗漏记录下来。恰恰相反,要有重点、有详略,要选取那些与人物生活、思想、工作有密切关系的事件和情节来写。为了将人物写得形神兼备,也可以适当地作些文学渲染。这些渲染当然又是必须符合人物身分和性格的。

此外对传记人物要本着实是求是的精神来刻画,不能因为喜欢这个人物就只写好的,对其进行美化;也不能只写坏的,对其进行丑化。对传记人物的刻画要尽量做到客观、准确和全面,不能由着自己的喜好任意胡写。

三 要有文学色彩。

传记是写人的。为此,在写作中一定要抓住人物特点,记述其重要的有代表性的大事和最能表达人物个性特征的典型小事。不写大事,无法表现人物的贡献;不写小事,无法使人物活起来。甚至还往往会使作品流于一般化、模式化。要使传记写得生动感人,就应该认真研究人物的生平事迹、性格特征和思想品德,用创造性的笔法来展现人物的思想面貌和个性特征。为了把人物写活,就必须从各个侧面挖掘和占有足以表现人物特征的典型事例和细节,即最能体现这种特征的思想、言论和行动及轶事、趣闻等,进行描写和渲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
 楼主| 发表于 2012-5-22 09:52:18 | 只看该作者
“调查报告”写作提示
“调查报告”写作提示

一 调查报告的一般格式

调查报告可分三部分来写:

1.标题。调查报告一般有正题和副题。正题或概括调查的内容或揭示主题;副题表明调查的单位、地点或所写事情,或表明调查对象及范围。如1985年6月19日《人民日报》刊登一篇调查报告,正题是“可喜的三个百分比”,副题是“──青岛市发展职工技术教育的调查”。有的调查报告只有正题,没有副题,如毛泽东主席的《湖南农民运动考查报告》等。

2.正文。开头:简要说明为了什么目的,在什么时间,到什么地点,对哪个对象或范围,做了哪些调查,本文所要报告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也可以把调查的结论写在开头部分。

主体。这部分没有固定的格式,要根据调查的性质和材料决定不同的写法。常见的有两种写法:一种是按照事物性质归类、并列地从几方面来写;另一种是按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安排材料,分成互相衔接的几部分,层层分析,说明问题。

3.结尾。这部分要对调查报告的内容,作一个概括归纳总结。有的是归纳问题,加深印象;有的是揭示实质,深化主题;有的是指出问题,努力赶上;有的是表达决心,展望未来;也有的正文都讲了,干脆把结尾省略了。至于是否署名和日期,视具体情况而定。有的把调查人姓名写在标题下面,也可写在最后不等。

二 调查报告应注意的事项

1.写调查报告要首先做好调查研究,占有大量详细的第一手材料。

2.分析材料,鉴别真伪,确立正确的主题,如实反映客观情况。

3.调查不是为了调查而调查,而是要解决问题。因此,要使调查报告能向上级领导部门汇报、提供情况,作为党制定方针、政策的参考;也要使调查报告通过反映点上的典型情况,指导、推动面上的工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1 01:5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