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53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考试试卷附答案文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2-12 00:34: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考试试卷附答案文字
一、积累运用(15分)
1.给下边句子中加点的字注音。(3分)
曾益其所不能( ) 守圉有余( )
公输盘诎( ) 禽滑厘等( )
2.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3分)
困于心衡于虑( ) 入则无法家拂士( )
乡为身死而不受( ) 亲戚畔之( )
3.默写。(4分)
(1)《鱼我所欲也》一文中提出的中心观点的句子是: 。
(2)对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在军事上的不同作用,作者持的观点是: 。
4.选出对本单元课文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公输盘是鲁国人,能造奇巧的器械。公输是姓,盘是名,也写作“公输班”或“公输般”,民间称他鲁班。
B.墨子、孟子都是属于儒家学派。
C.《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通过对中心论点的论述,强调了“施行仁政”的重要性。
D.《鱼我所欲也》一文中运用了不少两两相对的句子,形式优美,情感强烈,说理透辟。
5.下列句中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
二、阅读理解(45分)
(一)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6~10题。(19分)
①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②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③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④公输盘不说。
⑤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⑥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⑦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⑧公输盘服。
⑨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
⑩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⑾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
⑿公输盘曰:“诺。”
6.解释加点的字词。(3分)
(1)子墨子闻之,起于鲁 ( )
(2)子墨子起,再拜 ( )
(3)吾义固不杀人 ( )
(4)夫子何命焉为 ( )
(5)不可谓知类 ( )
(6)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 ( )
 7.第①段概括了墨子整个行程的句子是什么?体现了墨子什么精神?(4分)
8.墨子见公输盘的真正目的是什么?(3分)
9.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
(2)请献十金。
10.墨子止楚攻宋的前提是什么?他是怎样诱使和激发公输盘承认这一前提的?(5分)(二)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11~15题。(15分,每小题3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1.下边对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组是( )
A.必先苦其心志(痛苦) 何苦而不平(愁)
B.曾益其所不能(更加) 斟酌损益(利益)
C.出则无敌国外患(国外) 殚其地之出(出产的东西)
D.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奋起,指有所作为) 一鼓作气(振作)
12.给下列一组排比句划分朗读节奏。(用“/”表示)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13.文中缺漏了一处文字,把缺漏的文字补出来。
14.文章第一段写舜、傅说等六人的经历,是为了证明 这一观点。
15.写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意思。
(三)阅读下文,完成16~18题。(11分)
读书以养心
念 轩
古人云:流水之声可以养耳,青禾绿草可以养心。没有书的日子会使人心灵蒙尘,渐渐消蚀的读书热情会使心灵的肌肤起皱。太忙碌于现实,太驰骛于外界,总有疲倦的时候,此时书便是心灵最好的栖息之所。
如今媒体众多,比如电影、电视、广播、报刊、书籍、互联网等等。相比之下,书籍的那一分独有的沉静、深远和幽雅,最让人难以割舍。繁忙的工作之余,捧一本书,或坐于书房,或行于户外,无声的书籍均能给你一分闲情逸致,你可深入,也可浅出,在无声中聆听美好的旋律,在无画中观赏美妙的图景。
苏轼曰:“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书籍是人类漫长生活的积淀,它能给予我们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增多、精神的享受,还在于感情的升华和情操的陶冶。书籍又是一个磁场,从过去到现在,再到未来,心灵的罗盘都会在这里发生强烈的感应。我们从《论语》中学到智慧的思考,从《史记》中感受历史的严肃,从鲁迅那里学得醒世哲理,从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那里学得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阅读中,我们会发现,文字也是有个性的。譬如周作人的清淡平和,许地山的睿智自然,丰子恺的细腻亲切,冰心的清雅飘逸,钟敬文的清朗绝俗;又譬如海明威的冷峻,伏尔泰的咏叹,川端康成的精美……读书不仅要择书而读,更要择人而读。作品中的思想,映射着创作者本人的人生态度、思想方式、创作意图。真正会读书的人,会着力挖掘作者深层次的创作意图,以求获得深层次的美感。
一部好书就是尘世的一盏明灯,它照亮了人们的心灵,也照亮了人类历史的路径。读书是高尚而神圣的,它可以给人带来心灵的丰富和精神的振奋,可以让人活出人生的一大境界。试想,在万籁俱静的夜晚,排除杂念,或半倚床侧,或微伏案边,捧书入静,不也是一种最美的享受吗?
(选自《读写月报》2004年第4期)
16.找出文中具体说明“养心”含义的句子。(2分)
17.请根据你所学过的知识及上下文的意思,说说第一段中两个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18.请仿照文中画线句式,再举一个你所了解的作家的例子,并补充其相关的材料证明“作品中的思想,映射着创作者本人的人生态度、思想方式、创作意图”。(5分)
三、作文(40分)
19.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有许多值得感谢的人和事、情和景。如养育我们的父母,谆谆教诲的老师,团结友爱的同学,祥和安宁的生活、自然、学习环境,有时候,意外、磨难、不幸因激发了我们向上的动力也让我们心存感激……可以说,懂得感谢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善于发现美并欣赏美的道德情操,也是现代中学生应具备的一项素质。请你以“ 感谢”或者“感谢 ”为题,写一篇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要求:①先将题目填写完整。如前一空可填“懂得”“学会”等等,后一空可填“父母”“学校”“富民政策”等等。②认真阅读作文提示,选好角度。③字数在600字以上。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2-12 00:34:42 | 只看该作者

附:参考答案

一、1.zēnɡ yù qū ɡǔ

2.“衡”通“横”“拂”通“弼”“乡”通“向”“畔”通“叛”

3.(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4.B

5.B

二、(一)6.(1)动身

(2)起身

(3)讲道义

(4)表疑问

(5)明白事理

(6)仁爱

7.行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体现了:“讲和平仁爱”的精神。

8.阻止攻打宋国。

9.(1)杀死不足的人民去争夺有余的土地,不能算是明智。

(2)请允许我奉送你十金。

10.仁义。先是请公输盘帮他杀人,然后引出公输盘“吾义固不杀人”这句自相矛盾的话,从而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从道义上驳得公输盘哑口无言。

(二)11.B

12.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13.人恒过然后能改。

14.生于忧患

15.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而享受安乐使人委靡死亡。

(三)16.(书籍)在于感情的升华和情操的陶冶,心灵的罗盘会发生强烈的感应。或:(书籍)可以给人带来心灵的丰富和精神的振奋,可以让人活出人生的一大境界。(2分,任选一处,意对即可)

17.蒙尘:指不能拥有高尚、圣洁的精神境界;驰骛:指一心向往、追求外在的东西,忙碌、奔波于琐碎的事务中。(4分,每个词语2分。意对即可,如只解释字面意思不得分)

18.如:鲁迅的犀利(尖锐)。例如:《孔乙己》一文通过塑造孔乙己这一形象,尖锐地讽刺了科举制度的罪恶和当时社会的人情世态。再如:朱自清的真挚朴实;欧·亨利的诙谐幽默等。(4分。句式一致,能概括文字个性得1分,所概括文字个性与作家、作品相符合1分;补充材料与所概括的文字个性一致1分,能涉及材料所表现的创作者本人的人生态度或创作意图等1分)

三、19.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4 23:5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