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网站工作室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教学随笔整理

[复制链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0-4-30 11:08:00 | 只看该作者
践行新课程 ,累并快乐着

---新课程下我的小学语文教学观



湛江市教育局教研室     邱一红



课前热身:

1、选择1—2句话,形容新课程带给你的感受

◆向左走,向右走        

◆读你的感觉像春天

◆你就像那一把火,星星火焰,照亮了我

◆想说爱你不容易        

◆ 爱你没商量

◆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2、提到新教材,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用一个词形容你此时的感受)

一、关于课改

▲语文新课标凸显的十大关键词:

   人文、实践、素养、对话、自主、合作、探究、综合、资源、开放   

二、新课程观念的八大转变

   1、课程改革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2、新课程倡导个性化的教育

   3、新课程将带给学生宽松的成长环境

4、新课程着力于开发丰富的教育资源

5.教学要带给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6.教学重要的是带给学生发展的机会

7.新课程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8.新课程强调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学习

三、关于评价一节好课的标准:

提倡“五实”:扎实、充实、丰实、平实和真实。



关于拼音教学



     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与生活结合起来,在生活中学拼音。

关于识字教学



识字

1.借助生活中的实物、图片等识字。

2.创设识字的环境,给学生展示、交流的空间。

3、利用社会大课堂,通过参观、游览等形式,拓展学生识字的时空,让学生在生活中自由自在地识字

(1)利用广告牌、车站牌、宣传匾等识字。

(2)充分利用校园文化资源引导学生识字。

(3)认同学的姓名,使学生快速而有效地认字。



关于阅读教学

从教材中的变化看理念(《翠鸟》)

(一)关于阅读教学的“读”

1、 要让每个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潜心读书,要有书声琅琅的课堂。

     朗读指导中不要作过多技巧性的指导,而是让学生读中感悟,再从感悟中读。应避免繁琐的分析,注重整体感悟。

2、要有层次,有目的,多样化地读;

a.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脉络;自由朗读,读正确。

b.再读课文,尝试朗读,读流利。

c.精读课文,披文入情,仔细品味,读出语感。  
3、要个性化阅读
“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月光曲》)

(二)阅读教学如何选择好教学的切入点

1、从文章的题眼切入    2、从文章的中心句切入

(三)阅读教学如何凸现一个“活” 《地震中的父与子》

(四)阅读教学如何实实在在地进行价值观的引导

(五)课堂教学要注意拓展有度

      

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考(归纳)

一、语文就是让学生读书

  要让学生潜心读书,人人有机会读书;

  要让有时间读书;

  要书声琅琅。

  要有目的,有指导地读书,而不是盲目地  读书。

  要让学生有自主读书的权利。

  要个性化阅读,但不是教读,一般是自己读,而不是齐读、唱读,跟随别人读。

二、语文就是让学生对话

?课堂教学要引导学生学会与文本对话,即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课堂教学要引导学生阅读文本内容解决问题。

?课堂教学要让学生学会与他人交流和讨论。

?课堂教学要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课堂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要正确处理好接受学习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关系。

三、语文就是让学生感悟

?读书要有自己的理解和体验;

?读书要有自己的感悟和思考;

?读书要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

?读书要鼓励学生用不同的阅读方法;

?读书要鼓励学生欣赏和评价。

四、语文就是让学生熏陶

?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

?在读中获得思想启迪;

?在读中享受审美乐趣。

五、语文就是让学生积累

?要引导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

?要引导学生读整课的书、整段的书;

?要引导学生诵读、背诵;

?要引导学生积累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

?要引导学生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

六、语文就是让学生创造

?要根据教材内容让学生放飞想像;

?要利用教材载体发展学生语言;

?要运用合适手段激发学生创造潜能;

七、语文就是让学生快乐

?课堂要让学生有浓厚的学习兴趣;

?课堂要爱护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

?课堂要鼓励学生勇于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

?课堂要让学生身心得到愉悦;

?课堂要体现活动性和趣味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0-4-30 11:08:00 | 只看该作者
关于口语交际教学



常见的问题:

      听话能力问题,表达能力问题,应对问题能力问题,参与意识,倾听习惯,说话态度,说话策略问题等方面,比如,不专心听别人说话,听不明白别人的话,随意打断别人说话;不敢当众表达,或者语气语调不恰当;不愿意参与讨论,或者讨论时不善于合作,只顾自己说,说话不得体,没礼貌。

关于课外阅读  



?吕叔湘先生曾这样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想自己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是得之于课外阅读。”

?

关于作文教学



◆  解决“愿意写”的问题  

◆  解决“善于写”的问题



感言 共勉

践行着新课程,有你的努力,有我的努力,幸福一定会像花儿一样在心灵深处尽情绽放,因而累并快乐着……

                                    

       小语第十一册21课《凡卡》教学谈



雷州市白沙镇机关小学  郑宏涛



小语第十一册21课《凡卡》一文的篇幅较长、索多、结构复杂,学生在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及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等方面都有一定的难度,为此,我在教学《凡卡》一课时,采用了“变序法”进行导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凡卡》是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的作品,它以小说的形式,主要以凡卡给爷爷写信的过程为线索,叙述了写信前、写信时、写信后的故事内容。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改变了过去传统的按顺序串讲法,采用了“变序法”来教,把课文分割为故事的叙述、书信的内容和插叙三大块,然后一部分一部分来讲读:首先把故事的叙述和插叙部分撇开,将书信的内容连接起来集中讲读,在分辨书信内容时,抓住了关键词和标点符号进行。如“写道”、“接着”、“写道”、“继续写道”这些提示性词语及其后面双引号的内容。

讲读书信的内容时,我采用“直奔中心法”,即要求学生把书信连接起来默读一遍,在初步理解书信内容的基础上找出中心句:“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然后以中心句为突破口,讲读书信的内容并提出“指望”是什么意思?作者通过哪些具体事例来说明凡卡连狗都不如?课文通过凡卡写信给爷爷叙述自己的悲惨学徒生活,揭示了怎样的主题?等问题让学生讨论,通过讨论、点拔,让全体学生真正理解了信的内容,体会了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其次,我把凡卡回忆“爷爷守夜”以及“爷爷砍圣诞树”这两处插叙进行单独讲读,指导学生分辨课文插叙部分时,抓住关键性词语,如“想象着”、“想起”这些提示性词语后面的内容,讲读插叙部分时,先让学生默读,说说哪些地方写得具体、细致,然后把有关句子、词语画出来,再想想这些细致描写有什么作用。如“爷爷守夜”这个插叙中“现在爷爷一定站在大门口……缩成一团……耸着肩膀……”通过学生的思考,终于明白了这些细节描写,说明了爷爷守夜很冷。又如“爷爷砍圣诞树”这个插叙中,描写爷爷的动作:“咳、抽、吸、逗”这些细节,反映了凡卡回忆跟爷爷去砍圣诞树的欢乐。

最后,我把叙述写信过程连接起来,作为一件完整的故事来讲,在这个环节的教学中,我指导学生按事情发展顺序理清思路:“写信前——写信时——写信后。”这样可以达到长文短教,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讲读写信前这一情节,只要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凡卡什么时间写信,在怎样的环境里写信,准备写信时的神态怎样的有关答案就达到目的了。

学习写信时这一情节,我要求学生把描写凡卡写信时描述神态的词找出来:“叹了口气”、“抽噎了一下”、“伤心地叹了口气。”然后引导学生从这些神态描写中体会凡卡的悲惨处境,激发学生的同情心。

讲读写信后这一情节,我们引导学生体会作者以凡卡做着美梦为结尾的深刻含义,使学生懂得了在资本主义社会里,穷人的孩子美好的愿望是不可能实现的,从而进一步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激发学生珍惜今天的幸福,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

通过《凡卡》一文的教学,我觉得作为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方法上应该灵活善变,不应“循规蹈矩”不能运用“千篇一律”的教法,只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打破“常规”、“改变格局”大胆改革教学法,就一定能收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0-4-30 11:08:00 | 只看该作者
浅谈写作背景在教学中的作用



            雷州市客路中心小学  李丽梅





    好文章常常是写作者在特殊条件下有感而发的产物,每篇文章都有其特定的写作背景。一段优美雅致的景物描写,是沉醉于大自然美色的真情流露;一个义愤填膺的议论,是对社会,对人生的深切感悟;一句朴实无华的引述,又是那么别具匠心。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作为小学生,他们的思维能力有限,很大程度上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对一些有特殊意义的文章,他们还不能很好地把握理解方向。因此,在一些特殊课文的教学中,做好对文章写作背景的介绍,能拓宽学生思维的广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本人深深地体会到恰如其分地介绍文章写作背景的实用意义。

一、创设氛围,激发学习动机。

小学生自主性程度不高,因此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氛围的创造十分重要。对此,写作背景的介绍起着催化剂的作用。

    如在第八册《雪猴》一课的教学中,在导入新课时我是这样介绍的:“这篇课文的作者是一名随军记者,有一次他到边防去采访,在地处偏僻、荒凉地带的边防哨所中结识了一群特别的朋友,同学们想不想了解这些朋友是怎样的?”学生被教师所设悬念吸引着,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兴趣倍增。

    又如在第九册《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这篇课文的特殊性在于它带来的哀伤色彩,格调低沉,讲授这篇课文时课堂气氛的渲染是必不可少的。为此,我充分发挥了写作背景的作用,先引导学生谈周总理生平事迹,然后放一段悲伤的音乐,伴随着音乐向学生说明:“1976年1月,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去世了,举国悲痛。这篇课文写的是周总理遗体火化那天,首都人民聚集在长安街送别总理灵车的情景。”听到这里许多学生表情有所变化,视线都不约而同地集中到书本上。这样,学生的学习就进入心里的最佳状态,促进整个阅读过程的优化。

二、抛砖引玉,辅助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含义深刻句子是文章的精华。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对于把握文章的中心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高年级语文教学,指导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既是重点,又是一个难点。在多次的教学实践中,我找到其中的窍门-----含义深刻的句子常包蕴文章的中心,而文章的中心又与作者写作背景紧密联系。何不充分发挥写作背景在这个理解过程中的辅助作用呢?

     在第九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中,有这样的一句话,“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这句话如果单从表面理解,一定会“离题万里”。教学时,我用课件出示鲁迅先生的生活环境----鲁迅生活在战乱年代,他所写的文章大多是揭露反动统治者的丑陋面目,号召民众奋起战争。他的笔就像锋利的匕首,深深刺入敌人的心脏。反动派非常惧怕他,限制他发表文章,还处处迫害追杀他。在这种形式下,鲁迅先生巧妙地和敌人展开斗争。。。。。。学生联系这个资料,反复诵读句子,茅塞顿开,理解这句话是鲁迅先生十分风趣的说法----“四周围黑洞洞的”指旧社会的黑暗,“碰壁”指革命者受到敌人的迫害和追杀。

三、搭建桥梁,领悟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好文章常常是作者有感而发,意在引起读者的感情共鸣。作者所流露的思想感情是一篇文章的精髓,斟词酌句细细品味这一精髓,别有一番风味。然而,许多文章写作年代远久,写作情景特殊,如不了解写作背景,很难感觉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反之则能出色地驾驭之,得心应手。

   例如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宿建德江》,这首诗是作者带着一身的才华、多年的希望奔入长安,但终无所获后,满怀一腔忧愤作客异乡,对羁旅的惆怅、故乡的思念以及对失意人生的无奈。犹如讲故事般,我讲述着作者的写作背景,学生被深深吸引,与诗人的距离渐渐拉近,对诗中的意境也有所感悟。在这个前提下,让学生自己诵读诗文,借助课文中的注释,就能轻而易举地理解诗文的内容。我抓住时机,因势利导,引导学生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身在他乡,思念家乡、思念亲友。同时指导学生体味作者的表现手法。这样铺桥引路、循序渐进,通过自主的学习,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感情共鸣。反之,教师用干巴巴的语言去“填”去“灌”,学生似懂非懂,感觉索然无味。教学效果甚微。

  “ 教有法,而无定法 ,贵在得法。”特定的社会环境是好作品产生的温床,了解写作背景有助于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思想感情的体会。教学过程中,介绍写作背景,何乐而不为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10-4-30 11:08:00 | 只看该作者
关于“画一画”与“语文味”的几点思考



廉江市第六小学陈铭华

目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不少语文教师热衷于在阅读教学尤其是在写景散文的教学中运用“画一画”这一教学手段,意在体现新课标的相关理念和达到“尊重个体、激发兴趣、唤醒潜能、升华情感”的目的。然而,在某些貌似“形式灵活,既自然又轻松;气氛活跃,既民主又愉悦”的表象后,是否存在着对新课标理念的曲解和对文本精神的亵渎呢?在某些貌似“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丰导”的理念支撑下,是否失去了“画一画”与“语文味”之间的半衡点,而使语文课异化为非语文非美术的“两不像”呢?我们麻该如何架设桥梁,通过“画一画”,让“语文味”浓起来呢?

请看以下课例片断——

在某中心小学三年级的语文观摩课上,执教老师和着优美的音乐朗读了《荷花》一文,然后问学生:“荷花美吗?大家想画一画美丽的荷花吗?请你们拿出纸和笔来画一画吧。”于是,教室里热闹起来了……老师还一边认真观察,一边耐心、细致地指导学生作画……折腾了二十多分钟,学生终于把画画完了。在老师的鼓励下,学生又把自己的画送给听课老师提意见......

就以上课例中的“画一画”与“语文味”而言,我认为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确实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一、在“画一画”与“语文昧”之间,没有架设第一座桥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真诚对话,与作者真诚对话”。

《荷花》很美,荷花更美,在这“美”与那“美”之间,是文字与生活的交融,是作者与文本的对话。引导学生真正走进文本,是引导学生与文本真诚对话、与作者真诚对话的第一步,也是“画一画”的起点,更是体现“语文味”的关键。然而,课例中的执教老师,仅仅是“和着优美的音乐朗读了一遍课文”,就要求学生“画一画美丽的荷花”。试问,这样的“画一画”,能引导学生真正“走进文本,与文本真诚对话,与作者真诚对话’’吗?其立足点在哪里呢?没有“真正走进”,缺乏“真诚对话”,离开对文字的细心咀嚼与诗意感悟,何来饱满的激情?何来丰富的想象?这样的“画一画”,怎能不让人对其“语文味”产生质疑?没有“文本”支撑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画一画”与“语文味”之间就会失去平衡,语文课乎?美术课乎?异化了的语文课怎能不走向非语文非美术的“两不像”?

二、在“画一画”与“语文味”之间,没有架设第二座桥梁——引导学生“把精确美与朦胧美融为一体”。

《荷花》的美,美在精确——“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用词造句准确、形象、生动、优美。《荷花》的美,也美在朦胧——“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在朦胧的意境中,想象张开了翅膀,激情也随着“风吹风停”开始飞扬。因此,只有引导学生“在精确美中感受朦胧美,在朦胧美中感受精确美”,留在学生脑海中的艺术形象才能更丰满,学生的艺术表现与艺术创造才能更独特。然而,课例中的执教老师,仅仅是“一边认真观察,一边耐心、细致地指导学生作画”。试问,这样的“画一画”是否仅仅为了指导学生临摹课文插图?其“语文味”又体现在哪里呢?在这“折腾”的“二十多分钟”里,是否能够体现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一致性、是否能够体现教学时间与课堂结构的最优化呢?这样的“画画”,怎比得上引导学生老老实实回到文本,让这“一大幅活的画”永远“活”在学生的脑海中呢?

三、在“画一画”与“语文味”之间,没有架设第三座桥梁——“珍视个体独特的感受”。

荷花“形”美,荷花“神”更美。在这“美”与那“美”之间,想象的翅膀张开了,情感的闸门打开了,作者独特的感受也随着“风吹风停”与满池白荷融为一体。这种情景交融,怎一个简单的“画一画”了得!在以上课例中,“热闹”有了,“折腾”够了,然而,我们看到的,更多是“老师的认真观察”和“老师耐心、细致地指导”。这种缺乏以“书声琅琅”“静思默想”“真诚交流”作为基础的“画一画”,其“语文味”又体现在哪里呢?如果语言文字的感悟与情感态度的升华在不经意间被表面的浮华与内心的急躁所替代,学生的画作可能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同一双眼睛”、“同一支画笔”,如何“珍视个体独特的感受”呢?

因此,“画一画”也是一件严肃的事情。“画一画”作为教学手段之一,是为达到体现“语文味”这一目的服务的。当“画画”能够发挥彰显师生个性、体现浓浓“语文味”的作用时,我们应该大胆运用,巧妙运用。反之,不要也罢。我们不能为了追求“热闹”而滥用“画一画”,更不能为了体现所谓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而误用“画一画”。

值得注意的是,“画一画”并不是课堂教学的“专利”。试想:就《荷花》的教学而言,如果我们把“画”用在课前——引导学生画一画自己观察到的荷花,或者,把“画”用到课后——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画一画“风吹风停”中的“荷花仙子”,那么,这“画”,难道还仅仅是为了“画一画”而“画”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10-4-30 11:08:00 | 只看该作者
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



廉江市第三小学  杨石娇



作为一位语文教师,必须深谙语文教学的规律,能根据语文教材的特点,重视课文包含的真挚感情,才能诱发学生在感情上的共鸣。也就是说语文课要有“语文”味,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当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时,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特别高涨,知识在大脑中的印象特别深刻,并且乐此不疲,欲罢不能。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对于通过亲自实践和主动参与并且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的知识最感兴趣,且掌握得牢固。因此,在课堂上我们必须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和教材编排体系,在有关字词句篇的教学中,确保学生有大量的时间去听、说、读、写的语言实践活动,并力求将语言训练的过程展示得妥帖自如,留有艺术性。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展现语文课的“语文”味,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增强他们的语文素质。一句话,语文课就要尽力上出“语文”味。

一、识字教学要教出趣味

学生识字写字,就是为了掌握一种交际工具,但是工具是被人所使用的,使用工具的人就有一个情感态度的问题,而语言文字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尤其是我们的汉字,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其中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所以在识字写字方面,同样应体现语文的工具与人文性的统一。我们可以利用象形字的直观性作形象的描绘,利用会意字巧妙的形义联系作富有情趣的解说……这时,学生的想象、创造、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并且他们会惊喜地发现:原来枯燥乏味、难以捉摸的方块字是一个个有趣的符号,他们也会由此对它产生无穷的乐趣。我们在上课时,就要充分利用象开字来引导学生记忆字形,理解字义。例如有一位名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奴、仆”两字时,分别板演奴、仆两字的象形字,然后引导学生记忆字形,并直观形象地理解奴仆的生活遭遇是如此的“不堪”和“受尽屈辱”;在指导学习“囚”字时,按囚字的书写顺序分析给学生看,边分析边解说如果一个人变成了一个“囚犯”时,则没有了人身自由,这样的记忆则牢固多了。

二、阅读教学要教出情味

长期以来,我们的阅读教学在总体上存在职着重认识轻情感,重理性轻感性,重分析轻综合的倾向,实际反映了以学科知识为本位而非以人的发展为本位的课程观。注重情感体验是《词文标准》关于阅读的基本要求。这一要求遵循了语文学习的规律,语文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大多数的文章都包含着浓厚的感情色彩,如果我们在阅读中不去引导学生体验这种情感,阅读的功能就减少了不少。如果没有受到情感的熏陶、感染,学生就不可能对文章所描写的景物、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留下深刻的印象,更不会对表现这些内容的语言文字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我在某教育刊物上看到有一名师指导学生理解完“卧薪尝胆”在课文中的意思后问学生:你们要不要“卧薪尝胆”?这时的学生不明白卧薪尝胆的另一层含义,当然说“不”,后来名师举了个例子:“为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航天人卧薪尝胆几十年,终于使我国载人飞船进入了太空。”“他们真的去卧薪尝胆了吗?”学生顿时体会到“卧薪尝胆”还有更深一层意义,那就是发奋图强。接着那名师又让学生用卧薪尝胆来说一句话,有的学生说出了“我国女排卧薪尝胆了十几年,终于夺回了奥运冠军。”“刘翔通过卧薪尝胆的训练,终于成了田径飞人”……看来学生已经完全领会了这个词的意思。整个理解过程充满了情味。

三、积累指导要导出韵味

语文的特点是厚积薄发,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大语文观念,广泛吸取知识的琼浆玉液,真正理解语文学习的内在涵义。如果光凭一节语文课,学生很难学到更多的知识,我们必须以课文为起点,以课文为凭借,培养学生多方探究获得知识的愿望和能力,也就是语文教学的终极关注应是学生自身的发展和提高。正缘于此,我们许多的教师上完课总是要指导学生阅读一些跟课文内容相关的读物,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去提高,以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例如我们上语文课时,对那些与课文有关的历史故事,我们就介绍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去理解,这是非常有韵味的。我们相信学生在搜索的过程中,已经获得了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也培养了自己的学习能力。

语文课上出“语文味”,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翱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10-4-30 11:09:00 | 只看该作者
实施素质教育,如何设计语文作业



雷州市南兴中心小学     邓珠荣



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除了对传统语文课堂教学进行改革外,在设计语文作业时,必须和学生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和课余活动以及其他各科学习结合起来,构成一个和谐的学习整体。那么,如何设计小学语文作业呢?

一、作业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语文能力结构中思维是灵魂。我们要改变以往那种一味地“死抄、死读、死记”的倾向,努力使“机械”变为“灵活”,使“死记”变为“活学”,从而使语言能力与思维能力同步发展。

课前预习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我们可以要求学生在阅读课文后提出几个自己不理解或不能完全理解的问题,并就此问题提出自己的推想。先在自己的学习小组内讨论,再求教于老师。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推想答案,这样每个学生都有了提问的机会,并且也都得到了较为具体的指点与解答。这种形式的作业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而且能提高学生的语文修养。

许多学生讨厌作业,认为完成作业只是为了完成一项任务,而不是面对一种挑战,问题就出在老师没有精心布置作业。我们应该在学完一篇课文后,针对文本的语言特点来精心设计作业,作业的思维价值应放在第一位。如在教完《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时,为了加深孩子的情感体验,进一步激发他们对卖火柴女孩的关爱,促进求异思维品质的发展,可以让写《假如卖火柴的女孩来到我们中间》的想象性作业。孩子们思维十分活跃,讨论得十分热烈,他们立刻联想到自己今天的美好生活:“我希望她大年三十晚上来!”“我希望她在我过生日的早上来。”“在我们春游时来,跟我们一起找春天。”当讨论到卖火柴的女孩来到我们中间怎么接待的问题时,孩子们动情地说:“如果在大雪纷飞的时候来,我给她穿上新棉袄、新皮靴”;“她春天来了,我把新毛衣给她穿上;夏天来了,我给她穿上漂亮的连衣裙”;“我要把妈妈给我买的新书包送给她,和她一起上学”……学生们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表现了关爱之情,插上了想象的翅膀。

给学生搭建这样一些舞台,使他们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的展示,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同时思维也达到了一定的广度和深度,认识水平就会不断提高。

二、把作业引向生活。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语文。”这就是说,儿童宽广而丰富的生活环境,就是学习语文的场所。通过作业,把学生引向家庭,引向社会,引向生活,使之成为丰富生活的向导。

根据课文的不同类型设计作业。学习了故事性强的课文后,开展讲故事比赛活动。可按原文复述,也可改编情节,或续写结尾;学习了短小精悍的寓言、童话后,让学生编成课本剧进行表演;学习了游记类的课文后,组织学生开展争当“最佳小导游”的活动;学习了古诗词以后,开展朗读比赛等等。精彩纷呈的课文类型,为学生的课外作业实践活动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培养了想像力、口头表达能力,发展了创造性思维。

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让学生动手操作,尝试着运用新知识、新理念去理解、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如学习了课文(赵州桥》后,我布置了这样的作业:请根据课文的描写,画出赵州桥的示意图,喜欢制作的同学也可以制作桥的模型。第二天,有的学生用铅笔画出了示意图,两边的“护栏”上还画上了图案;有的学生为“大作”涂上了颜色;有的学生做出了实物模型,虽然比例不太协调,甚至还有些歪斜,但不难看出,件件都是作者的“倾力”之作。通过画画等动手操作,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创造性技能,而且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三、培养个性,放手让学生自主设计作业。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承认个体差异,根据学生个性而因材施教。据此,语文作业必须在考虑共性的同时,兼顾学生的个性,使作业成为发展学生特长、弥补不足的手段。

根据学生的爱好设计作业。课后.我们应该放手让学生自主地设计一些作业。这样,不但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也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展示才能表现自我的天地。擅长写作的,让他们参加班级文学社、编窗报、手抄小报、墙报等;喜欢讲讲说说的,让他们参加演讲,定期举办演讲比赛、小小辩论会;爱好书画的,可组成美术组,担任小报的美编以及环境布置;具有演唱才能的,负责课本剧的排练;擅长搜集信息的,也可组成“小灵   通信息组”,定期向同学发布校内外新闻。

根据个体差异设计作业。按照学生掌握知识程度的不同,设计难度不等的作业,给每个学生以锻炼的机会。比如,学完一首诗后的朗诵表演,可以分三类要求:一是朗诵自己最喜欢的诗句;二是朗诵最喜欢的诗句,并说说欣赏的原因;三是朗诵全诗,根据诗的意境或者给诗配画,或者据诗表演,或者化诗为文。这样,既使形式活泼多样,又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需求,收到了一石三鸟的效果。

下放作业自主权。有些作业单靠个人难以完成,可以让学生寻找伙伴,自由结合,共同完成。比如调查报告、小记者采访、自办报纸、编演课本剧等均须依靠同学间的相互配合才能顺利进行。另外,在作业要求上也可因人而异,区别对待。在当日作业中,学生已掌握的部分,可以做一部分或全部不做;对作业中同一类型的题目难度较低且又熟练掌握的部分也可以不做;有的同学还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自找适合自己程度的课外题、提高题来做。这样给学生留出自主支配的空间,避免了无效劳动,减轻了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0-4-30 11:09:00 | 只看该作者
顺势而导,让学生主动学习



湛江市第十八小学 郑家宝



在我们的课堂中,常常有很多机会,能让我们教会学生很多东西,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把握住那些稍纵即逝的时机罢了。——在教《可爱的草塘》一课时,一个简单的多音字读音的争议,让我有此感触。

那篇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我不禁惊叫起来:‘啊,这么多鱼!’连忙脱掉鞋袜,跳进没膝盖深的水里逮起来。”初读课文时,很多学生没有注意这“没”字的读音,绝大多数把它当作“mò”来读。偏偏有一学生举手认为这字读“méi”也不错,并当场朗读了句子,结果发现句子还是通顺的。究竟该读哪个音呢?作为老师的我,并不急着表态,而是一面表扬该生读书仔细、认真,能边读书边思考,能提出与众不同的问题,在学习过程中能发现问题,并勇于提出,一面又把问题推向全体学生,让所有学生参与其中,找出令人信服的理由。

围绕这个回题,一时间引起了不小的争论,但争来争去谁也说服不了谁,于是大家把目光转向了我。从大家企盼的眼神中,我明显地感到他们此时希望老师能给他们一个满意的解释。这时,我意识到这是个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主动学习的好机会。现在的学生正处于若有所思而不得要领的阶段,正是启发的好时机。于是我随机引导:“为什么不问问‘老先生’呢?”(字典)于是,学生纷纷打开字典,结果在字典中双方都找到了能证明自己是正确的依据,说起话来更是振振有词。认为读“mò”的理由是:字典第一个解释就是“隐在水中”,它的例子是“没入水中”,当一样东西隐入水中时就可以读“mò”。现在在课文中可以认为是膝盖隐在水中,膝盖被水淹没了,所以应该读“mò”。认为读“méi”的不甘示弱,理由是:同样在字典上说,读作“méi”时,可以表示估量或比较、不够、不如等,它的例子是“他没(不够)一米八高。”“汽车没(不如)飞机快。”这里的“没”是表示比较,拿“他”与“一米八”作比较,发现他还不够一米八;拿“汽车”与“飞机”作比较,发现汽车不如飞机快。同样的道理,课文中的这句话是拿“水深”与“膝盖”作比较,发现水还不如膝盖深。一时间还真有点“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不过,经过这番讨论后,支持读“méi”的学生比刚才明显增多了,但认为读“mò”的还是占多数。怎么办呢?我向全体学生建议,先把这个问题搁置一下,等学完了全文后再来讨论。于是,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读,因此,每读到这句话时,总会出现一次小小的混乱,大家都把“没”字读得特别响,好表达出他们自己的理解。

等课文学完后,围绕这个“没”字的读音,争论又开始了。争来争去,结果学生发现,其实两者相比,水的深度就相差一个膝盖的高度:如果读“mò”,那么“没膝盖深的水”则表示水深刚刚淹没膝盖;如果读作“méi”,那么“没膝盖深的水”则表示水深还不到膝盖。两者的意思都表示水不是很深,大概就在膝盖的上下吧,这与课文中“不大的水泡子”这一意思相吻合,也与“我脱掉鞋袜跳入其中”的意思是相一致的。从整篇课文来看,这段话所要表达的意思上说这里的鱼很多,在这个不是很深的水泡子里,挤挤挨挨的都是鱼,从而可以清楚地表达出这里的确物产丰富。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读作“mò”或“méi”都可以,因为它们都能表达出这样的意思。  
    但是,读哪个音更好,更能表达出这里物产丰富这个意思昵?再仔细推敲,学生发现,这两个读音所表达的意思虽然一致,但是在程度上还是有区别的。我们知道,这段话要告诉我们的是这里物产丰富。那么,只要看哪个读音更能体现出这个意思,就是最佳答案了。显而易见,一般情况下,水深水多的地方鱼自然要多一些,也就是按常理来说,水深水多的地方鱼多是一种正常现象,是不稀奇的。反之,水浅水少的地方鱼多了才会觉得稀奇,觉得不同一般。结合课文,那么当然是水越浅越好,越能说明这里的鱼多,因为连这样水很浅的地方都有这么多的鱼,那么水深的地方当然就更不在话下了,从而就越能说明这里物产丰富。因此,基于这样的理解,读“méi”应该更适合。说到这里,大多数同学都点头表示同意了。这时又有学生提出,这些只是我们对课文的理解,说不定在实际生活中那水就淹没了膝盖呢。是啊,实际中的那个水泡子到底有多深呢?到底有没有超过膝盖呢?我们的理解会不会是一厢情愿呢?有学生建议是否向本文的作者刘国林先生询问一下,可惜不知道刘先生的详细地址。

到这个时候,其实关于这“没”字本身的读音已不再重要了,重要的是在整个过程中学生体验到了什么才是学习,那种在学习面前孜孜不倦的追求精神,在知识面前那种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在问题面前那种不断进取的探索精神已在学生的心中扎下了根。  
    一个小小的“没”字,一个看似平常的“没”字,一个似乎不起眼的“没”字,里面竟蕴藏着如此丰富的内涵,让我们的学生再次体会到了祖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体会到了只要用心去读,就能体会出语文中蕴含着好多平时没有注意到的学问。人们常说,“学贵有疑”,不管是“小疑”还是“大疑”,有疑就能进,今日有小疑,他日就会有大疑,今日对“小疑”感兴趣,他日必会对“大疑”感兴趣。学生的问题意识就这样逐步发展起来。要是每个学生都能这样,能在无疑处生疑,能在平淡中见神奇,那该有多好。  
   新课程标准明确告诉我们,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要让学生自己去主动学习,在语文课上作为教师只是个组织者、引导者,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学习语文创造条件。怎样去创造条件呢?我想:顺势而导应该是个好方法,把学生的每个问题当问题,哪怕是在老师或其它同学看来答案是明如白底黑字一般的问题。因为不管是怎么平常的问题,对于提问者来说,就是个大问题,是个不能理解,至少是不能很好理解的问题。问题被提出来之后,我们教师用心引导学生设法自己去解决这些问题。学生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那一次次的探求、尝试,其实就是学生提高语文素养的极佳路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4-25 20:1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