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网站工作室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教学随笔整理

[复制链接]
22#
 楼主| 发表于 2010-4-30 11:09:00 | 只看该作者
作业本---师生情感沟通的桥梁



遂溪县遂城镇第三小学  邓小玲



由来以久,作业本是学生用来写作业做“学问”的,是教师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情况的工具之一,而我却赋予了它更深的意义,让作业本成了沟通师生感情的桥梁。这对于我们搞好教学作用很大。
    我是一名语文教师,每当我接手一个班时,给学生上完课,总会留一点书面作业。有一次一个学生在作业本上给我写了一条意见:“老师您能不能讲课时,说话慢一点?”我写一个字“行”。还有一个学生提了个问题:“老师我胆子很小,您提的一些问题我虽然会,但却不敢举手,课堂上你能多叫我回答问题吗?”我写道:“老师会的,你也要自己给信心给自己。你看你现在就不错嘛,能鼓起勇气对老师说出来了。”我趁这一个机会,告诉学生以后在完成作业的情况下可以在作业本上问问题或给老师提意见或建议。
    没想到,学生的问题和想说的话还真多,更让我没想到的是连数学、英语课上出现的问题也写上来了。“老师我可以在家里玩电脑游戏吗?妈妈不让我玩。”, “老师,××数学学的没我好,可数学老师让他当科代表,您说这为啥?”,“老师,我记生字特准,英语单词却记不牢,是什么原因呢?”,“老师,听说你作文写的好,能告诉我一些窍门吗?”……我尽可能地回答他们的问题,当然有的问题不便回答,就留在课前或课间了。通过与学生在作业本上无声的交流,使师生的心贴得更近了,他们更信任老师,喜欢老师,喜欢这门课了;同学们再不把写作业当成一项任务来完成,而是把它当成和老师交流的园地。有位同学在作业本上写道:“老师,是你给了我学习语文这门课的信心,给了我帮助,以前我总不愿学语文,看了你写给我的话,我慢慢体会,发现语文这门课也很有趣。”还有的同学写道:“我们愿把老师当朋友,老师,你就是我们的朋友。”

我认为,用作业本师生交流,不管对那一科教学都是有利无弊的。首要好处在于拉近了师生的距离,使学生多了一份主动权。有的学生内向,一些话不愿说出来却愿写出来;有的学生不善言语一到老师面前就紧张说不来话;有的学生想对老师说一些知心话又怕老师没时间等等。用作业本交流可以使这部分学生“直抒胸臆”拉近师生距离。另一个好处就是可以促进师生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我们进行课程改革,提倡师生平等对话交流,提倡学生个性的发展,如果作业本“天生”就是老师强加给学生的完成任务的工具,那么平等交流、相互信任体现在作业本上就是一种理论上的口号。不能从“作业”了解学生更多,走“近”学生心灵,那么对于我们教学中相互理解和信任就始终是个“缺口”。
     本来学生的作业本上写的既是学生的作业也是教师的“作业”。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不应成为唯一的功能。了解学生的意愿,了解学生的生活是教师的“作业”,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学生的作业本来完成更多的“老师的作业”。我们每天批改学生的作业,每天面对学生,每个学生的心情每天都在变化,我们强调自己在生活中无论遇到了多么大的痛苦与挫折,都应该调整好自己的心绪,真情投入课堂。但我们怎样保证学生倾情投入呢?凭我们课堂上察言观色,凭课间怎能了解一个个学生的内心世界?每个学生的思想每天都在变化,我们强调“育”德为首,如果“作业”能及时了解一些学生的思想动态,使我们抓住了教育学生的最佳时机,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素质教育,“育”人是首要的,“教”人为次。这个的道理很平白、很简单,人人都懂,但做起并不容易。著名教育家夏丏尊先生说过:“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师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池之水,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我把自己对学生的情和爱洒向学生,我又从学生中收获学生对老师的情和爱,我感激这一方小天地——作业本,它成为我们师生沟通的桥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2010-4-30 11:09:00 | 只看该作者
六年级语文《童年的发现》教学叙事



                   覃巴镇第二小学     钟怡斯



《童年的发现》是小学六年级一篇略读课文,讲述了作者在九岁的时候通过思考、观察,发现了胚胎发育的规律。这篇文章理解起来不难,因此,我让学生通过初读感知、自读自悟、重点悟读、讨论交流等,很快理解了课文,明白了道理。然后便到了最后一个环节,我问:“作者在九岁时就发现了胚胎发育的规律,我想你们在生活中也有过许多发现,来,说说吧!”可出乎我意料的是,刚才还热闹的课堂一下子沉寂了下来,学生们或皱眉,或摇头,那意思是没有什么发现。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不一定是重大的发现呀,在生活中的,学习中的,只要是你自己通过思考、观察得来的,都行。”我充满期待地看着学生,可仍旧没有一个人举手,我不禁有一丝愠怒,正要发作时,一个声音告诫我说:“冷静,冷静,千万不可动怒!”怎么办呢?课总得上下去呀。俗话说,急中生智。此时,我脑中灵光一闪,有了!我表情缓和了下来,面带微笑对学生说:“这样,我先来讲一个我童年时候的发现吧!”“好!”顿时,教室里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61个人的目光齐刷刷地投向了我。我清了清嗓门:“小时候呀,我特别喜欢观察蚂蚁……”我讲了一个蚂蚁搬家与下雨的关系的发现。话音刚落,教室里便嘀嘀咕咕起来:“啊,这么简单呀。”“我也有。”“我也有。”……看到学生的思路已被打开,说话欲望已被调动起来,我便趁热打铁:“简单吧?这样的小发现,相信你们一定有许多,同桌说说。”学生立即说开了,然后再进行全班交流。此时,学生们不再困惑,不再为难,而是侃侃而谈:
  “我发现蚯蚓有再生的能力,有一次……”
  “很小的时候,我在玩水时发现天要下雨、天气很闷时,鱼儿都要浮到水面上来吸气……”
  “我发现蚂蚁是靠嗅觉闻气味来找伙伴和回家的……”
  “我发现了天气很热时,往空中喷一口水会出现小小的彩虹……”
  “我发现了写好作文的秘诀……”

思考: 课堂中,我们常会遇到学生思路不畅的情况,本案例便是如此。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我认为首先教师切忌动怒.必须克制自己的情感,用理智驾驭感情,保持冷静.“不管风吹雨打,胜似闲庭信步”,这是应用教学机智的原则之一。冷静,能让我们的头脑更清楚,思维更敏捷,灵感便会在刹那间迸发出来,教师便能恰当而有效地引导学生。在本案例中,如果我当时头脑发热,将学生训斥一番,只会形成师生情绪的对立,课堂氛围的紧张,不会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更不会听到学生后面精彩的发言,不会看到他们那一颗颗热爱生活的心,不会发现其实他们也是爱动脑、爱观察的。
  其次,教师要随机应变,灵活处理课堂中的意外情况。我们虽然可以在课前作好充分准备,但再有预见性的教师也不可能预料到课堂偶发情况的出现;再周密的教案,也不可能为偶发情况事先设计好具体的解决方法和步骤.因为教学环境不是完全封闭的,更何况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向交流活动,教师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学生的思维发展、情感交流的情况,教师也不可能完全预见到.我在备这一课时,就根本不觉得让学生说自己的发现是一个难点,反而觉得只要教师一提出这个问题,学生就能很快说出很多发现来。因此,完全没料到学生会出现思维障碍,出现冷场。但我突然灵机一动,想到用我自己童年时的一个小发现来抛砖引玉:“老师先来讲讲我童年时的发现吧。”这样的随机应变,打破了僵局,唤醒了学生生活经验,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这一点就充分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机智,同时也可以看出教师的教学机智是多么重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2010-4-30 11:09:00 | 只看该作者
语文教学随笔



吴川市长岐中心小学   李小波

   

每当写作文的时候,班里总有小部分学生简直就是如临大敌,我采用了许多方法去引导,但他们依然是“谈文色变”。又到了训练学生作文的日子了,让孩子们写什么好呢?翻开今天所学的课文《尊严》,一个主意顿时而生。

   铃声一响,我微笑地走进教室。孩子们个个坐得端端正正,似乎在等待我这次让他们写什么内容。当他们看到我两手空空地走进教室时,脸上露出了疑惑不解的表情,同桌之间开始议论起来,“老师今天想要干什么?”“会不会是开班会?”……那几个见作文就头疼的男孩此时乐开了花,“哈哈,今天不写作文了。”“哇塞!太好了!”……

   看到孩子们开心的样子,我清了清嗓子:“同学们,我们刚刚学完《尊严》这一课,大家都对文中的哈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哈默之所以赢得了镇长杰克逊大叔的信任与帮助,是因为——”

  “尊严!”

  “是呀!是哈默的尊严赢得了镇长杰克逊大叔的信任、帮助,也是尊严让他二十多年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尊严是可贵的,难怪杰克逊大叔对女儿说哈默是一个百分之百的富翁。”我继续说到,“老师今天要给同学们带来一道‘数学题’,同学们请看——”随即我在黑板上写下了“财富”、“智慧”、“健康”、“尊严”、“知识”五个词,要求学生就“你认为谁最重要”进行排序,孩子们听到我的要求后一个个都愣住了。

   “老师为什么要把这五个词写在一块呢?”我说,“因为这都是与人生有关的,这五个词都是人生追求的目标,代表了人生的价值。”

   “那么你认为谁应该放在第一位呢?可要开动脑筋哟,说出你的理由来!”我继续说道。话音刚落,教室里顿时炸开了锅。

   “老师,我认为该把尊严放第一位,没有了尊严,活着也是没有意义的。”

   “老师,我认为健康该放第一位,假如我们没有了健康的身体,什么事也干不成!”

    ……

    就在我暗暗得意于学生天衣无缝的配合,准备进行下一个教学环节时,一名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的答案不同,可以吗?”“当然可以!”我鼓励他。“可……我认为一个人的品德应放在第一位!不过您黑板上没有写,一个人的品德不好,拥有什么也没有用;而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即使身体残疾了,也会社会做出一点事来。”

    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室又沸腾起来,学生们有的说该把“诚信”放第一位,有的学生说该把“友谊”放第一位,还有的学生说应该把“时间”放第一位……我拍手示意,待学生安静下来后,说:“孩子们,谁该是我们人生中最重要的呢?咱们今天也争论不出结果来,你们说的都有道理,我看,咱们还是把自己的看法及理由写下来吧,最好举几个事例来说明,也可以写下自己的感受,咱们写好之后再来辩论,好吗?”

    “好!好!”有些学生等不及了,马上拿起笔写起来。我特意观察了平时那几个“讨厌”写作文的学生,他们此时也在本子上写得飞快。

     ……

    下课后,其中一个不爱写作文的男孩跑到我的面前,一脸“坏笑”地说:“老师,我们上当了,你这是让我们写作文,不过,我的笔不知怎么回事,今天特能写。”我笑了笑说:“是嘛?看来你还是挺会写的嘛,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你现在正走在成功的路上哟!”听了我的夸奖,他笑呵呵地走开了。

    对于小学生习作,我们教师应有系统地组织学生喜闻乐见的实践活动、奇异的体验活动来充实学生的感性体验,帮助他们收索习作素材,同时努力营造一种民主的氛围,给学生表达的自由,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写自己想写的内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发表于 2010-4-30 11:09:00 | 只看该作者
教育学生要宽容



吴川市黄坡中心小学  李宽



这一周是我值周,每天上学和放学的时候,我照例站在学校门口,督促学生进出校门不要挤拥,特别是骑车回校的学生必须下车,推车进出校门。这一举措是我校为了学生的安全而定出来的校规。星期三下午放学的时候,我带着值日牌站在校门旁边值岗。同学们陆陆续续走出校门,骑车的同学也能习惯地把车推出校门,离开拥挤的人群再上车。可是,五年级一位男生,个子较大,头发稍长,他骑着自行车从校园里冲过来。我示意他要下车推出校门,而他视而不见,一味骑着车飞出校门。我由于责任心的驱使,一个箭步上前一把拉住他的车尾架。他不但不下车认错,而且还拼命挣扎想逃脱,态度很差。我火了,很想重重教训他一顿。可是一转念:不能发火呀,这里有很多家长、学生,发起火来很失态的。于是,我低声说:“小朋友,你这样骑车冲出校门,好危险啊!你忘记我们的校规了吗?”他见我没发火,便下了车。我下意识地叫他跟我在校门侧站着,好让他看看别人离校的表现。他看见同学们推车出校门,还很有礼貌地向老师问好。他的脸红了,低下了头,说:“主任,我叫小钟,是五(4)班的学生,我违反了校规,我知错了,请扣我班的分吧!我保证今后不再重犯了。”我微笑着说:“好吧,你知错认错,并能决心改正,就是好学生。今后你用行动来保证吧!”自此以后,小钟真的不再重犯这个错误了,还经常督促其他同学遵守校规,维护学校的秩序。

从这件事我常常反思,如果当时我扳起脸孔,狠狠批评小钟一顿,不知结果会怎么样。而我采取了宽容的态度,以和蔼的语言教育他,又以他人身上的闪光点来感化他,使他认识自己的错误,并有毅力去克服缺点,改正错误,甚至思想还变得积极进步,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我想,作为教育工作者,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爱护学生,当学生不知不觉的犯一点错误或违反某些规定时,能以宽容之心善待他们,维护他们的自尊心,给他们有反思和改错的机会,这样在学生的心灵中,会对我们教育者产生一种感激和敬佩之情,师生之间就会建立起一种亲和感,那么,我们的教育工作就容易开展起来。因此,以宽容的态度和方式来教育学生,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从上面所举小钟同学的案例中,小钟能敢于认错,就是宽容给他的力量;小钟从违规到守规,是宽容给他的鼓舞。当然,我们所倡导的宽容,不是对学生的犯错采取纵容、放任的态度,而是给学生的一种爱,一种信任,给学生一个反省的时空。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谅解是一种教育,宽容也是一种教育”。教师对学生的犯错能采取宽容、谅解的态度,这就体现出教师的高尚师德。我们反对那些以师道尊严自居,并以讽刺、挖苦、训斥、体罚的手段严惩犯错学生的行为。让宽容的教育方式走进校园,走进社会,使师生之间、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和谐起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楼主| 发表于 2010-4-30 11:10:00 | 只看该作者
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意个性





吴川市黄坡中心小学  梁华文



发散性思维是一种沿着不同方向,向着不同范围,不因循传统和常规的由自发散的思维方式。每一个学生都有创新的潜能,思维方式也不同,对于同一个问题都会有其独特的见解,在教学中,教师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

有一次,我在教完《凡卡》这篇课文后,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凡卡写的这封信,爷爷能收到吗?为什么?”大多数学生都说不能,因为信封上的地址不详(凡卡只写“乡下爷爷收”),又没贴邮票。我正准备作总结时,一个学习成绩,平时好动的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觉得还有一点导致爷爷收不到凡卡的信。”我一听,感到很惊讶,同时也为这位学生积极思考感到高兴,便说:“那你谈谈你的看法吧。”那个学生说:“老师,课文最后写着‘邮车上坐着醉熏熏的邮差’,我觉得这个邮差醉熏熏的,怎能把信准确地送到目的地呢?因为人醉的时候是神志不清、迷迷糊糊的,连自己干了什么也不知道。”听了他的回答,我立刻肯定他的说法,并向他说明爷爷收不到信的最主要原因。然后赞扬他肯动脑筋,大胆回答问题,是个聪明的学生。后来,那位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主动回答问题。

反观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一贯做法:许多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已经把一节课的问题“有机”地罗列出来,给学生限定单一的思路,让老师的“教”主宰学生的“学”,把学生的理解局限于自己划定的范围之内。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往往对于学生那些富于个性的见解不置可否或加以抑制;对于那些喜欢独立思考,敢于质疑,敢于发表个人见解的学生不以为然。这样一来,学生的独特见解得不到应有的肯定,他们的积极行动得不到鼓励,大大地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禁锢了他们的求异思维。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中,或被忽略,就不可能有新的发现,产生独特的领悟。

在教学中出现这种情况时,教师应该充分肯定学生这种善于发现、善于变通的积极态度,并因势利导,告诉学生可以从多个侧面看问题,鼓励发散思维,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教师要坚信学生创新能力及其发展有类型和层次上的差异,不能用一个模式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关注和热爱有独特见解的学生,善于发现、鼓励、发展学生的独创性、注重个性,因材施教。根据学生已有的发展水平进行教学,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特长,充分肯定他们的独创性,培养学生的创新个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010-4-30 11:10:00 | 只看该作者
谈赏识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吴川市吴阳镇大坉小学   李倩玲



作为一名教师,我认为培养一个学生的自信心是重要的,那么怎样让孩子培养自信心呢?我认为赏识教育是一种极其有效的办法。孩子们最大渴望就是得到大人的赞扬和认可,有了赞扬和认可,才能让他们树立起对自己的信心。

一、赏识——开启学生的心扉

每一个学生的身上,都会有自己的闪光点,在我所带过的学生中,就有一个极调皮的学生,上课不太安份,不时在老师上课时插上几句,有时说的话与上课内容毫不相关,常令学生发笑,没少遭老师白眼,而我却发现这个学生的脑子动得特别快,总是有让人出乎意料的答案。因此,我对他非常赏识,给予他适当的引导,并不时夸夸他的语文成绩进步很快,在一年后的升中考试中,他的语文成绩在全镇排第二。

赏识给了这个学生信心和动力,使他的语文学习进入了良性循环,因此成绩名列前茅。

二、赏识——震动学生的心灵

古人云: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句话强调了学生学习的痛苦,而忽略了学习的乐趣。其意在劝导学生勤奋刻苦学习,但也容易使学生的情感闸门关闭,让学生找不到学习轻松有趣的感觉。学生常常有这样的情况,喜欢那一位老师,那一位老师的课就学得好,不喜欢那一位老师,那一位老师所教的课就学得不好。这实际是情感在起作用。如果学习时调动了大脑的兴奋神经,大脑就会产生一种愉悦的情绪,就不会觉得学习是一种苦了。由于老师的赏识,师生间架起一座沟通之桥。把师生的感情联结起来,老师不是在传授知识,而是把知识轻松地“流动”给学生,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主动吸收。由此可见,赏识学生的行为过程,就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三、赏识——走进学生的心田

赏识教育的灵魂就是沟通。适当地转换老师和学生的角色,让老师成为学生,学生成为老师,这样做是建立师生感情深厚的前提。我班有个叫李上波的学生,其他科的成绩很好,特别是数学,在“奥数考试”考试中,还获得了二等奖。唯有语文课失去兴趣,针对这种情况,我通过聊天、周记、作文的形式和他交谈,通过一些名人的童年趣事启迪他,让他在学习中找到自信,还常常鼓励他,使他逐渐在语文学习中找到乐趣。在课堂上,我常提问他一些力所能及的问题,使他有一种成就感,在升中考试中,他的语文成绩在班级中名列前茅。

四、赏识——敲开学生的心梦

在教学中,我常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一些活动。如:讲故事比赛,口语交际等。培养学生的竞争精神,对一些缺乏竞争心理的学生,实行轮换,助教的制度,让大家有比较,有竞争。激发学生的潜力,提升学生的抱负,打破学生自身的局限性。有时,我还在课堂上故意向学生请教问题,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迅速地把学生的思维调动到最活跃的状态,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有成功的喜悦。

在大力推广素质教育的今天,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增强学生的自信是必不可少的,而赏识教育是教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服“良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楼主| 发表于 2010-4-30 11:10:00 | 只看该作者
生活, 写作的源泉——教学随笔



徐闻县春蕾小学    黄文鹏



教学中我们常说要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潜力。我认为在作文教学中,应考虑学生对生活经验的积累。如果没有对生活的接触,认识,体验,就如同盲人摸象,不能具体描绘出事物的形象,那么又何谈文章的生动呢?所以我在平时的作文指导课中都注意诱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灵感,从生活中发现有趣的,有意义的,有价值的东西。
     如指导写《快乐的课间十分钟》时,我让学生回忆课间活动中的所见所闻所感,用优美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样一来,学生的写作题材有了,就不会出现无话可说的现象。这次习作,学生都写得丰富充实,表达清楚流利。因此,文章并不是凭空想象,而是对已有知识经验的综合运用和提高。生活中处处都有写作的素料,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正处于发展阶段,潜在的能力需要教师引导、开发,提高学生对生活的感受能力、欣赏能力和评价能力,从而使学生能够感受到生活的情趣,从生活中捕捉到素材,产生对现实生活的表现欲望,以达到写作的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4-26 20:0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