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网站工作室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获奖论文欣赏(200篇)

[复制链接]
57#
 楼主| 发表于 2010-5-17 14:28:00 | 只看该作者
把握生长点,催生生成之花



泸州市实验小学 吴远玲



“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再读辛弃疾的这句词,为他一直寻觅不得,却终于偶然相逢的惊喜而感慨,其实,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何尝不是时时在体味这种“偶然”带来的惊喜呢?“她”,就是课堂上绽放的“生成之花”(熊生贵)。如果我们能把握住“她”的生长点,又何愁“春城无处不飞花”呢?

一、多美丽的装饰啊!

星期四的下午,第一节是美术课,第二节是语文课。在这初夏时节,下午的课足以让人昏昏欲睡。按计划,这节课我应该组织他们复习生字,因为孩子们生字掌握得实在不好。

上课铃响了,我抱着听写本走进教室,哇,我灰灰的眼睛不觉一亮!你瞧,何诗宇戴着一顶高高的“皇冠”,真像童话里的“皇后”;彭宇浩的肩头是两个黑色的肩章,就像一个威武的战士;张文伊的头发上系着个“绿色的头绳”,腼腆的付均崴是“全副武装”,一看就是一个很“酷”的机器人……他们的装饰品有的戴在头上,有的戴在脖子上,有的戴在手腕上,有的系在腰上,甚至还有小巧的戒指,你看,苏愉凯的一只小手上四个指头都戴着戒子呢!五颜六色,五花八门,让我眼花缭乱。太漂亮了!相形之下,我一下子觉得我比他们笨多了,因为对于我这个笨手笨脚的人来说,是想不出来也做不出来的。我想,让他们上来展示展示吧,也可以对一些没做出来的孩子一点启发呀!还有,我可以引导他们仔细观察,学习说话呀!

那些戴着漂亮的装饰品的孩子一个个站到讲台上,神情是骄傲和快乐的。我请他们向大家介绍自己做的是什么,有什么意义。伴随着漂亮的装饰品而来的还有一个个精巧的构思呢!

“我做的是电视上的机器人MS。” 彭宇浩说着还做了个很有力的姿势。

“我做的是一个王冠。”徐轲菲的王冠像是王子戴的,两根带子从耳朵后面绕到下巴下面系起来。

徐文皙每次都能给我惊喜,她和蒋卓悦手牵着手走到台前,说:“我们俩表现的是凉爽的夏天,我穿的是草裙,蒋卓悦戴的是绿色的凉帽。”可不,徐文西用绿色的卡纸剪的草裙卷卷的,蒋卓悦做的绿色的凉帽帽檐长长的,漂亮的小姑娘给漂亮的装饰一衬,太可爱了!台下的观众不由自主地发出“哇”的惊叫。

最绝的是“调皮蛋”刘哲语的打扮了:黄绿相间的面具,挖了两个洞当眼睛;胸前挂着个黄色的“铠甲”,手臂上戴的三角形的是“手表”,手上拿着个“盾牌”,上面还有一个凶猛的大老虎呢!他一上场,全班同学都哈哈大笑起来,因为他的打扮实在是令人发笑。

周文绚的五个桃心连成的帽子,苏愉凯错落有致的猫头鹰头饰引来大家的赞美。在一个个的讲述中,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和说话能力得到了培养。我想,既然他们这么感兴趣,何不让他们试着写一写呢!虽然要求有点高,但只要能写通一两句也不错啊!于是,我就放手让他们写这个内容。没想到,收上来一看。“效果好极了”,孩子们有的写了同学们做了什么装饰品,有的写了自己上台展示时的心情,有的写了自己的希望。虽然只有三五句话,然而对于一年级的孩子,已经是最大的成功了。

我惊讶于孩子的想象力,在这一点上我得拜他们为师。我又一次告诫自己:千万不要让这些孩子在你的手下失去了自我。记着,时刻保护他们这颗充满了想象的童心!

感悟:课堂是一个充满了变化的时空,它所面对的是有着独立思维和无限创造力的生命个体,在貌似平静的“海面”下,蕴藏着无数的、一触即发的灵感的火花,而这些火花如果不能及时把握,它就可能永远沉寂于深邃的大海中。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教学就是即席创作”。教师应该能及时捕捉这些闪动的火花,将教学内容及时巧妙地与当时的环境氛围相联系,形成情景交融之势。在这个案例中,我惊喜地发现学生的那些大胆、奇异的装饰,适时转换教学内容,把握现成的教学资源,融口语交际与写话于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灵动的氛围中,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为什么说来了“一群”小画家?

《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是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是一首情景交融、生动有趣的儿童诗。在教学中,学生对于诗中出现的小马、小狗、小鸡、小鸭子特别喜爱,对于他们所创作的奇特的“画”也很感兴趣。就在他们兴致勃勃地朗读了诗歌,体验到雪天里小动物们创作的天然的图画是它们不同的脚印后,我准备进入到下一个环节了。可是,意想不到的情况出现了:

生:老师,我有一个问题。

师:你说。

生:课文里为什么不说来了四个小画家,而要说来了一群小画家呢?

(怎么连这个都不知道?是不是故意找碴啊?可是,我不能打击学生的自尊心啊,边走边看吧!)

师:啊,你真会读书,你提的这个问题说明你读书时动了脑筋。孩子们,当你们看到下雪时心情怎样?会怎么说?

生:我会很高兴。我会说:啊,下雪啦,我可以打雪仗啦!

生:我会说:我可以堆雪人啦!

生:我会大声地喊:哦,下雪啦,下雪啦!

师:小动物们心情跟你们一样的高兴,它们一个个出来啦。谁愿意当小马?

(依次选出小马、小鸡、小鸭、小狗,说明要求:到他出场的时候要做出相应的动作或是喊出相应的叫声。)

师:小马来了。(生做出马跑的样子跑出来)

师:小鸡来了。(生叽叽叽地叫着跑出来)

师:小鸭来了。(生做出小鸭子扁扁的嘴,嘎嘎嘎地叫着跑出来)

师:小狗来了。(生汪汪汪地叫着跑出来)

师:这些小画家是怎么跑出来的?

生:一个个跑出来的。

师:小画家们,回去吧,一群一起跑来吧!

生:(回到原来的位置,然后各做各的动作,一起跑出来。)

师:刚才这个情景课文里是怎么说的?

生: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学生情绪高涨,教室里充满了欢乐的气氛。)

(还算不错,看孩子们的回答,总算弄懂为什么是来了“一群”小画家了。)

感悟:语文课堂应该是生活的课堂,应该是一个让生命充盈与幸福的课堂,应该是一个不断生成的课堂。现代教学理论将教学活动描述为“一种师、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一种思想、观念不断碰撞,精神、情感不断交流,理想、信念不断生成的过程”。相对于传话(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学,对话是师生交往的互动的、合作的教学,充满着生成的可能性,洋溢着生命的活力和人格魅力。本案例所解决的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对于什么是“一群”,在大人看来,也许很简单,这也是我在教学预设时没有想到的问题。当学生提出这个问题后,我就得及时调整我的教学设计,“依学定教”。我灵机一动,采用这种表演的方式让学生体会“一群”与“一个一个”的区别,应该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在看来,似乎还少了一个环节,那就是让学生说说:现在你知道什么是“一群”了吗?你能用上它说一句话吗?如果这样,那才算是真正地、彻底地让孩子们懂得了什么是“一群”。

“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课堂上的生成带给我们无数的欣喜。然而,这样的生成并不是“空穴来风”,而需要教师长期的“修炼”。如果说,传统课堂把“生成”看成一种意外收获,那么新课程则把“生成”当成一种追求;如果说传统课堂把处理好预设外的情况看成一种“教育智慧”,新课程则把“生成”当成彰显课堂生命活力的常态要求。同时,真正的新课程又不排斥预设,预设是为了更好地生成,一堂充满“生成”活力的课离不开恰到好处的预设,教师应当把课堂营造成精心预设与即时生成相统一的多元发展过程,实现了预设与生成的和谐统一,我们的课堂才是“充满生命活力”(叶澜语)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8#
 楼主| 发表于 2010-5-17 14:29:00 | 只看该作者
为了孩子们更好的明天

──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有效策略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第三实验小学 谢景琤



从繁华的都市到偏僻的乡村,从冰天雪地的北国到四季如春的南疆,从学校行政领导到基层教师,中国全面铺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课改的过程中,我们惊奇地,发现我们的教师和学生随着课程的发展而发展,我们在调整着自己的角色,尝试着用新的课程理念打造自己的教学实践。新的教育理念立足于“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基础”,关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情感、态度、和体验。这时,孩子们尽情地舒展着心灵,在孩子的眼中,山是仙山,水是灵水;星星眨着眼,月儿开口笑。

然而,农村小学语文课堂陈旧的教学模式已成为农村学校推进语文课改的"瓶颈"。可见,改革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势在必行,笔者以为,以学生发展为本,大力构建新型的课程文化,全面激活农村的课程资源,是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走出困境的有效策略。

一、构建新型课程文化

在农村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全面实施主体性教学已迫在眉睫,教师们不但要有这种意识,更要以实际行动去改革实施,要想方设法为学生创设一个主动探求知识的空间,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人人参与教学全过程。

1.自信:点燃希望的火种

学习是一种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脑力劳动,只有让学生自己觉得很需要,在很情愿、很乐意的情况下进行学习,才能有效地进行教学活动,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并做到灵活运用。为此,教师真正要做的事,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做一个引导航向的人,引导学生自己全身心地去读书,去思考,去探究,而不是一个演说家。

正因为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不断创造的过程,需要学生主动地参与,乐意去参与,因此教师更应注重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你在任何时候也不要给学生打不及格的分数,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儿童都有表现自我和得到别人赏识的欲望。在教学过程中多让他们参与,教师经常鼓励与肯定,让他们不断尝到成功与满足的喜悦,那么孩子们以后会学得更自信。农村的孩子更显天真,他们的向师性和依赖性更重。我常常鼓励学生,课堂上对所学问题的看法尽管提出来,说错了或说得不好没关系,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相信自己慢慢地会进步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们班的学生对学习信心十足,课堂举手发言的人明显增多,课堂气氛相当活跃。

2.互动:展示自我的平台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师生间的交流比较多,诸如老师问学生答,学生有问题,教师帮帮忙等。如若教师能放下架子,与学生间平等地进行探讨、商量着学习,学生的优缺点才会更自然地流露,师生间交流定会取得更好效果。

其实,农村孩子也很有自己的主见,教师应当把这个学习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主要通过小组学习、同学间讨论、交流、比赛等形式,增加学生间反馈的机会。比如在学《小马过河》一课时,我抛给学生两个也是他们最想知道的问题:“1.小马为什么要过河?非过不可吗?2.小马几次去过河?究竟过河了没有?为什么?”让他们自由分组讨论学习,圈圈划划重点词句,不能确定的商讨后决定。由于小组中的每个人都有明确的分工,各有任务,且都是同学,不管面子问题,你说得不好,我会毫无顾忌地指出、纠正,讨论挺激烈。在指导朗读时,我让他们摆起小擂台,有学生读后,要挑战的小朋友先评评刚才这位同学读得怎么样,再来比读。因为平时积累的自信,连后进生也敢挑战优秀生,朗读场面十分热烈,当然效果也令人满意。

3.求异:撷取信息的途径

语文教学中,阅读不是一个被动机械地吸收课文里信息的过程,而是积极地主动地从课文里吸收各类信息的过程。一个班级那么多学生参差不齐,即使是同一篇课文,其认识与感受也不会是相同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该追求统一的所谓标准的答案,意思相近或有道理就行。在平时的教学中,我经常要求学生不要人云亦云,鼓励他们大胆提出不同看法,有时学生还真会提出一些连教师都想不到的但也蛮有道理的意见或看法。

如上《荷花》一课时,教学的既定目标之一是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当问到“小鱼会梦到什么?”时,我原以为学生会直接说出小鱼会梦到什么,但有个学生说:“小鱼梦到池塘的水特别清,特别甜,所以咂咂嘴巴,摆摆尾。”水清、水甜含有环保的意义,所以我及时调整了教学目标,将小鱼梦见池塘的水清、水甜结合本土特点,渗透进行保护蓝溪不受污染的教育。又如,《狼牙山五壮士》一课,有个学生发问:“班长为什么要把枪砸碎?”一个学生说:“那是敌人的枪,班长痛恨敌人,所以把它砸了。”这时,我立刻组织学生对这一想法进行讨论,这样的课堂,学生的学习热情高起来了,教师的教学兴趣也随之浓厚了,我们的课堂的确“活”了。求异,不仅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潜意识地训练了他们的思维能力,何乐而不为呢?

二、激活农村课程资源

小小的课堂连接着大千世界,为了让课堂变得丰富多彩,教师不仅要拓宽语文教育、教学的途径,还应努力实现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综合性学习的结合,学校、家庭、社会语文教育的结合,建设起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课程体系。

1.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现有语文教材的课文编排,通常以单元为单位,单元内的文章在内容上的联系不是很紧密,而是为了训练某项语文技能把在结构和写上有相似点的文章放在一起,课文异化成了便于分析的对象,而不是让学生感悟、审美、体验的凭借。所以,课文应该根据学生学习语文的内在需要重新组合,以丰富学生对在内容上真正有联系的文章的感受,从而在“意相近”的层面上领悟文字如何达意及文章的奥义。现以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第十册为例谈谈课文的重组与学生学习的关系。教材原本将《飞夺泸定桥》、《丰碑》、《冀中的地道战》、《毛主席在花山》等有关中国近代社会的数篇文章散排在不同单元里,而本年段的《社会》教材内容的第二单元正是“中国近代社会风云(二)”,它由“中国共主党的诞生、北伐战争与四一二政变、南昌起义与井冈山会师、红军不怕远征难、神圣的八路抗战、两种命运的大决战”等篇构成,语文课本里的几篇课文的背景正是这段历史。为了充分利用教材间的内容联系,在学生明确了《社会》课的目录及内容编排后,我对语文课本上的这几篇课文进行了重组,将它们归为一组。这样便于学生在了解社会课知识的同时,感受语言课文的时代背景,同时便于学生在研究性学习时更广泛地展开资料收集──收集有关长征、抗日、解放战争的详细资料,通过内化,在更为广阔的背景认识中学习语文。
  对语文课文的重组,沟通了学科间的联系,为学生的研读提供了新视角,便于学生有针对性地收集资料,广泛阅读,加深了对文章背景的理解,从而为更深刻地理解课文的内容提供了基础。
  2.综合性地利用资源

语文作为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学生生活就是重要的学习资源,当地自然环境、风俗民情、传统文化、校园文化、节日文化都可成为有益的学习资源。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把语文学习引向社会生活与实践,把社会生活与实践融入语文学习。

比如,我在教学《鸟的天堂》一文时,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大榕树的庞大,茂盛,我让几名学生把大榕树画到黑板上,达到了在阅读中理解的效果,而在学到鸟的天堂热闹的景象时,我利用学生生活在农村,经常看到各种鸟儿的实际,让他们在《百鸟朝凤》的美妙乐曲中画鸟,贴鸟,学鸟叫,学生学得特别有兴趣,然后适时地诱导学生想象画眉鸟在唱什么。没想到,学生的思维那么活跃,有的根据古诗词改编新诗,有的编顺口溜,有的编歌词,给同学们唱,收到了极好的教学效果。
  又如,近几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村也迎来了大量的外来民工。由于他们来自不同的省份,所以,饮食习惯、劳动生活、心灵品质等千姿百态,不仅丰富了我们当地人的生活,而且可以看作是改革开放时期出现的新的民族大融合,也成为我们开发利用的资源之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9#
 楼主| 发表于 2010-5-17 14:30:00 | 只看该作者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误区及对策



海南省临高县博厚镇博北中心校 柯茂森



新课程改革的春风吹遍了大江地北,小学文课堂教学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如何优化课堂教学,如何让课堂充满活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懈追求的目标。如今,大多数教师都能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究新知,课堂已充满了活力。应该说,课堂教学改革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走入了一些误区。下面,我根据自己教学的经历试作简要的分析,并提出一些不成熟的对策。

一、误区一:重“说”,轻“听”

1.分析:

说是思维外化的产物,它离不开大脑的思维,又能促使思维的发展。爱因斯坦曾说过:“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他的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的。”因此,“说训练”成为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已愈来愈受到教师们的重视。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可喜的看到,学生表现非常活跃,老师要求说自己的见解、说自己的感受、续编故事等等,学生完成得非常好,口语表达清楚,普通话流利、标准,“说训练”进行的十分扎实。但遗憾的是,学生会“说”不会“听”。课堂上,一旦老师没让回答,有的学生垂头丧气,无心再去听同学的回答,同学说的内容他完全不知道,有的学生甚至插嘴抢答,中断同学的讲话,对别人十分不敬。小组讨论时,同学们七嘴八舌,各说各的,没有统一的说法。由此造成老师提出一个问题要重复多遍,同学已经说过的内容还照讲不误,课堂教学效率不高。这种现象长此以往,既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也不利于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2.对策:

要走出这一误区,我们必须让学生认识到“会听”的益处。听能使我们博采众长,弥补自己考虑问题的不足;也能使我们萌发灵感,触类旁通;还能使我们养成尊重他人、虚怀若谷的好品质。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就要把“听训练”当作一项常规训练来抓,要求学生:(1)仔细地听,包括老师的讲课,同学的发言都要听完整,做到边听边想;(2)耐心地听,当同学的回答有错时,也应等他把话说完后再指出,做到边听边驳;(3)虚心地听,当别人提出异议时,要虚心听取意见,做到边听边修正;(4)辩证地听,在他人阐述观点时,应不盲从,做到边听边选择。

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了解到“会听”的益处,“会听”既能扩大摄取信息的渠道,也能丰富自己的见识,积累经验。当然,我们不能因为强化了“听”,而弱化了“说”。“听”与“说”应该并重,互相促进。这样,才能有助于学生全面、生动、健康的发展。

二、误区二:重“小组讨论”,轻“独立思考”

1.分析: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以后,“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已经代替了原有的学习方式,小组讨论的教学组织形式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老师引入课堂,合作交流学习已经成为学生学习的语文的重要方式之一、诚然,这样的学习方式能充分地体现教学民主,也给予了学生更多的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相互交流的机会,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合格精神的有效手段。但是,我在听课的过程中发现,小组讨论交流于形式,过于泛滥,一位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小组讨论达六次之多,有些讨论间隔的时间特别短,根本就不给学生思考的空间,频频的小组讨论,无疑使学生丧失了独立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削弱了师生间的交流与反馈,使学生注意力涣散,影响了课堂学习的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小组讨论固不可缺,但学生的独立思考更不能少。应该说,有效的小组讨论必须建立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之上,否则,小组讨论依然而是几个优等生在唱独角戏,容易造成人云亦云的现象。

2.对策:

要走出这一误区,我认为,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全面了解学生,吃透教材,对课上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均要估测一下:哪个问题多数学生能独立解决,哪个问题需要发挥学生间的优势互补,做到心中有数,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安排是否进行小组讨论。在组织小组讨论之前,应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对所讨论的问题形成初步的看法。这样,学生在讨论时才有话可讲,才能出现各种观点的碰撞,激起创新的火花,小组讨论才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误区三:重“解决问题”,轻“发现问题”

1、分析:

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高课文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举措。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疑是探求新知的开始,也是探求新知的动力。进一步说,疑是创新的开始,也是创新的动力。创新素质中最基本的态度之一就是质疑,最基本的精神之一就是批判。好奇、质疑是儿童的天性,是孕育探索未知世界的摇篮。因此,语文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要系统训练,积极引导,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激励他们敢想、敢问,发挥创造的潜能。但是,在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只关注问题的解决过程,把“解决问题”当作教学的首要任务,忽视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认为“小学生提不出有质量的问题”。这样做,既不利于学生形成问题意识,也不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对策:

要走出这一误区,我们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端正教学思想。要充分认识质疑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充分相信学生的潜能,消除“小学生提不出有质量的问题”等不正确的认识。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小学生还真会提问呢!如:学生在学《草船借箭》一文时,提出“明明是用计‘骗’来的,为什么偏用一个‘借’呢?”在学《丰碑》一文时,提出“课文主要写的是‘军需处长’,为什么要以‘丰碑’当课题呢?”等较高质量的问题。因此,我们不仅要重视问题的解决过程,还要去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更加浓厚,解决问题的欲望也就更加强烈。

四、误区四:重“结果评价”,轻“过程评价”

1、 分析:

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改进教师的教学能力。我们教师往往片面理解了评价的目的,只注重结果的评价,而忽视对得出结果的评价。正如《画杨桃》这篇课文,文中写到“一个学生把‘杨桃’画成了 ‘五角星’,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起来”,老师没有马上指出把“杨桃”画成了“五角星”是错的,而是走到学生的座位上审视了一下,从这个角度观察的“杨桃”确实像个“五角星”。从而悟出这样的道理:同一个事物,观察的角度不同,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当我们看到别人把“杨桃”画成了“五角星”时,不要忙着发笑,要看看别人是从哪个角度看的。如果这位老师没有了解得出这个结果的过程就简单的加以否定,那学生创新思维的萌芽就因为教师只注重结果的评价而被抹杀了。

2、对策:

对学生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习的过程。教学中,我们要善待学生的错误,一旦学生的回答或解决的问题的结果与正确答案不符,也要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然后再作评价。对于那些在探索过程中专心致志、乐此不疲的学生和善于动脑筋、勇于创新的学生,即使最终的结果不尽人意,也要充分的肯定他们学习的态度和喜欢用自己脑子想问题的好习惯,婉转的提出他们存在的不足,以保护他们的学习热情。

在这一方面,日本教育工作者的做法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有这样一个事例:在一堂美术课上,日本教师教学生们怎样画苹果。教师刚画好苹果,一名学生就提出:“老师,你为什么不把苹果画成长方形的呢?”这为教师微笑着问:“你准备画方形的苹果的吗?”学生回答说:“是的,因为我在家里看见妈妈把苹果放在桌子上,不小心,苹果滚落到地上摔坏了。我想,苹果是方形的该多好呀!”教师鼓励说:“你真会动脑筋,祝你早日培育出方形的苹果。”

学生把苹果画成方形,显然脱离了实际。而那位日本教师却循循善诱,引导学生道出画“方苹果”的原因,并且鼓励学生“早日培育出方形的苹果”,这一做法怎能不叫人拍案叫绝呢?由此可见,我们不仅要注重“结果评价”,更要注重“过程评价”。优秀的教师应当首先注意保护和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妥善地解决他们心中的疑问,并以学生的疑问为突破口,捕捉学生“智慧的火花”与“灵感”,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以此推动学生不断发现新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0#
 楼主| 发表于 2010-5-17 14:32:00 | 只看该作者
把握生长点,催生生成之花



泸州市实验小学 吴远玲



“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再读辛弃疾的这句词,为他一直寻觅不得,却终于偶然相逢的惊喜而感慨,其实,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何尝不是时时在体味这种“偶然”带来的惊喜呢?“她”,就是课堂上绽放的“生成之花”(熊生贵)。如果我们能把握住“她”的生长点,又何愁“春城无处不飞花”呢?

一、多美丽的装饰啊!

星期四的下午,第一节是美术课,第二节是语文课。在这初夏时节,下午的课足以让人昏昏欲睡。按计划,这节课我应该组织他们复习生字,因为孩子们生字掌握得实在不好。

上课铃响了,我抱着听写本走进教室,哇,我灰灰的眼睛不觉一亮!你瞧,何诗宇戴着一顶高高的“皇冠”,真像童话里的“皇后”;彭宇浩的肩头是两个黑色的肩章,就像一个威武的战士;张文伊的头发上系着个“绿色的头绳”,腼腆的付均崴是“全副武装”,一看就是一个很“酷”的机器人……他们的装饰品有的戴在头上,有的戴在脖子上,有的戴在手腕上,有的系在腰上,甚至还有小巧的戒指,你看,苏愉凯的一只小手上四个指头都戴着戒子呢!五颜六色,五花八门,让我眼花缭乱。太漂亮了!相形之下,我一下子觉得我比他们笨多了,因为对于我这个笨手笨脚的人来说,是想不出来也做不出来的。我想,让他们上来展示展示吧,也可以对一些没做出来的孩子一点启发呀!还有,我可以引导他们仔细观察,学习说话呀!

那些戴着漂亮的装饰品的孩子一个个站到讲台上,神情是骄傲和快乐的。我请他们向大家介绍自己做的是什么,有什么意义。伴随着漂亮的装饰品而来的还有一个个精巧的构思呢!

“我做的是电视上的机器人MS。” 彭宇浩说着还做了个很有力的姿势。

“我做的是一个王冠。”徐轲菲的王冠像是王子戴的,两根带子从耳朵后面绕到下巴下面系起来。

徐文皙每次都能给我惊喜,她和蒋卓悦手牵着手走到台前,说:“我们俩表现的是凉爽的夏天,我穿的是草裙,蒋卓悦戴的是绿色的凉帽。”可不,徐文西用绿色的卡纸剪的草裙卷卷的,蒋卓悦做的绿色的凉帽帽檐长长的,漂亮的小姑娘给漂亮的装饰一衬,太可爱了!台下的观众不由自主地发出“哇”的惊叫。

最绝的是“调皮蛋”刘哲语的打扮了:黄绿相间的面具,挖了两个洞当眼睛;胸前挂着个黄色的“铠甲”,手臂上戴的三角形的是“手表”,手上拿着个“盾牌”,上面还有一个凶猛的大老虎呢!他一上场,全班同学都哈哈大笑起来,因为他的打扮实在是令人发笑。

周文绚的五个桃心连成的帽子,苏愉凯错落有致的猫头鹰头饰引来大家的赞美。在一个个的讲述中,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和说话能力得到了培养。我想,既然他们这么感兴趣,何不让他们试着写一写呢!虽然要求有点高,但只要能写通一两句也不错啊!于是,我就放手让他们写这个内容。没想到,收上来一看。“效果好极了”,孩子们有的写了同学们做了什么装饰品,有的写了自己上台展示时的心情,有的写了自己的希望。虽然只有三五句话,然而对于一年级的孩子,已经是最大的成功了。

我惊讶于孩子的想象力,在这一点上我得拜他们为师。我又一次告诫自己:千万不要让这些孩子在你的手下失去了自我。记着,时刻保护他们这颗充满了想象的童心!

感悟:课堂是一个充满了变化的时空,它所面对的是有着独立思维和无限创造力的生命个体,在貌似平静的“海面”下,蕴藏着无数的、一触即发的灵感的火花,而这些火花如果不能及时把握,它就可能永远沉寂于深邃的大海中。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教学就是即席创作”。教师应该能及时捕捉这些闪动的火花,将教学内容及时巧妙地与当时的环境氛围相联系,形成情景交融之势。在这个案例中,我惊喜地发现学生的那些大胆、奇异的装饰,适时转换教学内容,把握现成的教学资源,融口语交际与写话于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灵动的氛围中,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为什么说来了“一群”小画家?

《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是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是一首情景交融、生动有趣的儿童诗。在教学中,学生对于诗中出现的小马、小狗、小鸡、小鸭子特别喜爱,对于他们所创作的奇特的“画”也很感兴趣。就在他们兴致勃勃地朗读了诗歌,体验到雪天里小动物们创作的天然的图画是它们不同的脚印后,我准备进入到下一个环节了。可是,意想不到的情况出现了:

生:老师,我有一个问题。

师:你说。

生:课文里为什么不说来了四个小画家,而要说来了一群小画家呢?

(怎么连这个都不知道?是不是故意找碴啊?可是,我不能打击学生的自尊心啊,边走边看吧!)

师:啊,你真会读书,你提的这个问题说明你读书时动了脑筋。孩子们,当你们看到下雪时心情怎样?会怎么说?

生:我会很高兴。我会说:啊,下雪啦,我可以打雪仗啦!

生:我会说:我可以堆雪人啦!

生:我会大声地喊:哦,下雪啦,下雪啦!

师:小动物们心情跟你们一样的高兴,它们一个个出来啦。谁愿意当小马?

(依次选出小马、小鸡、小鸭、小狗,说明要求:到他出场的时候要做出相应的动作或是喊出相应的叫声。)

师:小马来了。(生做出马跑的样子跑出来)

师:小鸡来了。(生叽叽叽地叫着跑出来)

师:小鸭来了。(生做出小鸭子扁扁的嘴,嘎嘎嘎地叫着跑出来)

师:小狗来了。(生汪汪汪地叫着跑出来)

师:这些小画家是怎么跑出来的?

生:一个个跑出来的。

师:小画家们,回去吧,一群一起跑来吧!

生:(回到原来的位置,然后各做各的动作,一起跑出来。)

师:刚才这个情景课文里是怎么说的?

生: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学生情绪高涨,教室里充满了欢乐的气氛。)

(还算不错,看孩子们的回答,总算弄懂为什么是来了“一群”小画家了。)

感悟:语文课堂应该是生活的课堂,应该是一个让生命充盈与幸福的课堂,应该是一个不断生成的课堂。现代教学理论将教学活动描述为“一种师、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一种思想、观念不断碰撞,精神、情感不断交流,理想、信念不断生成的过程”。相对于传话(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学,对话是师生交往的互动的、合作的教学,充满着生成的可能性,洋溢着生命的活力和人格魅力。本案例所解决的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对于什么是“一群”,在大人看来,也许很简单,这也是我在教学预设时没有想到的问题。当学生提出这个问题后,我就得及时调整我的教学设计,“依学定教”。我灵机一动,采用这种表演的方式让学生体会“一群”与“一个一个”的区别,应该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在看来,似乎还少了一个环节,那就是让学生说说:现在你知道什么是“一群”了吗?你能用上它说一句话吗?如果这样,那才算是真正地、彻底地让孩子们懂得了什么是“一群”。

“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课堂上的生成带给我们无数的欣喜。然而,这样的生成并不是“空穴来风”,而需要教师长期的“修炼”。如果说,传统课堂把“生成”看成一种意外收获,那么新课程则把“生成”当成一种追求;如果说传统课堂把处理好预设外的情况看成一种“教育智慧”,新课程则把“生成”当成彰显课堂生命活力的常态要求。同时,真正的新课程又不排斥预设,预设是为了更好地生成,一堂充满“生成”活力的课离不开恰到好处的预设,教师应当把课堂营造成精心预设与即时生成相统一的多元发展过程,实现了预设与生成的和谐统一,我们的课堂才是“充满生命活力”(叶澜语)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1#
 楼主| 发表于 2010-5-17 14:32:00 | 只看该作者
“语言储蓄所”:让记忆长上翅膀



四川成都市高新区第三小学 杨丽



苦于没有找到有效引导和激励的办法,我们常为学生被动低效的背诵犯愁。教学中,我以“语言储蓄所”为载体,建立起推动背诵的动力机制,学生在“仿真式”游戏情境中,背诵的兴趣得到有效激发,潜能获得最大的挖掘,记忆犹如长上了翅膀。

语文新课标把积累提升到一个新高度,强调背诵是积累和培养语感的必要途径和好方法,并对义务教育的各阶段提出了背诵的具体篇目、数量,明确了背诵的要求: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诵;要保护学生背诵的积极性;要充分考虑个体差异等等。

这里,实际上提出了快乐背诵、有效背诵、自主选择、分层要求等原则,创设学生愉快背诵的情境,创建激发和培育学生背诵的动力机制,无疑是语文教改着力点之一。

一、以“语言储蓄所”为载体,激发、挖掘学生背诵兴趣和潜能

1.建立运行机制。

有一次我检查头天布置的《月光曲》背诵,效果很不理想。怎样才能调动他们积极性呢?

借鉴“爱心储蓄卡”学雷锋活动的思路,我萌生了建立“语言储蓄所”,让学生自主、愉悦地进行背诵积累的想法,孩子们一听就来了兴趣。

为使“语言储蓄所”能充分吸引学生,让他们感到新鲜、有趣、有用,自觉积极地“储蓄”,我抓住孩子们喜欢“仿真式”游戏这一特点,建立了“语言储蓄所”运行机制。

首先,建立“语言储蓄所”组织机构,语文教师当所长,科代表任副所长,组长作营业员,全班同学为储户。

师生一起制作了“语言储蓄卡”,包括封面、账户登记、记分栏、“储蓄须知”等内容(如图)。要求储户在该组营业员处背诵,背诵一次,营业员在“存折”上记下日期、内容和积分;副所长将储户积分上报所长……每月汇总,孩子们自评、互评、总评,所长根据储户的积分情况颁发奖状;对超额完成指定背诵内容的储户,颁发“优秀储户奖”;各营业员和副所长的语言储蓄手续在所长处办理。

“储蓄”分定、活期两种:“定期”是“储蓄”教材指定的背诵内容;“活期”为自主选择背诵、鼓励产生“暴发户”。

教学《古诗三首》(《游园不值》《饮湖上初晴后雨》《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时,举行了“语言储蓄所开业典礼”,我以“所长”的身份致词,“副所长”宣布“储蓄须知”,“营业员”代表纷纷讲话。“营业员”为全体同学分发存折,并组织本小组的“储户”在存折上存入第一笔“款”(本课的三首古诗)。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到本组的“营业员”那儿去背诵,个个喜形于色。

2.和学生比赛“储蓄”。

一节语文课上,有个学生突然问我:“老师,我们每个人都有储蓄卡,你有吗?老帅,你不需要储蓄吗?我怔了一下,说:“同学们,你们认为老帅该不该‘储蓄’呢?”“该!该!……”“那好,从今天开始,老师和你们比赛,看谁的积分多!”

我开始背诵第一篇谈文,同学们兴奋地为我鼓常。“同学们,你们为我记多少分呢?”“3分!”

“老师刚才背诵的是课文中的语段,在我的‘定期储蓄’本上有了我的第一次积分,但我的‘活期储蓄’本上还是空白,我想在这个储蓄本上也存上我的第一笔‘款’。”接着,我又背诵了朱自清的《匆匆》。

在以后的“语言储蓄”中,由于我的参与,学生兴致更浓,因为他们个个都想与我比个高低。当然,有时在课堂上,我和学生“比拼”背诵时,我时常会故意“卡壳”,让他们有机会领先,以增加他们和我“比拼”的信心。

3.给困难生“加油”。

一个人如果常常处在逆境和失败中,就会丧失信心。学生的记忆品质是有差异的,特别是部分学习困难的学生,他们背诵课文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当然比不上其他同学。为了让他能“知难而进”,每学一篇要求背诵的文章,我就把他们召到身边,指导背诵。根据背诵内容的不同,我给他们提供不同的背诵方法。如背诵古诗,我让他们先在脑子里回忆古诗描绘出的人、事、景、物的画面,然后边想画面,边背诗句;对其他文章,我注意引导他们根据内容拟出一条“记忆线索”,然后按线索练习背诵。于是,那些背诵困难的学生,也渐渐产生了“背”的兴趣,不再害怕背诵。

4.让“储蓄”机制“活”起来。

“定期储蓄”是让学生背诵课本要求背诵的课文或语段,达到基本的“背诵量”;“活期储蓄”主要是激励学生扩大语言积累,背诵文中没有提出背面要求的语段,或者是在课外阅读中背诵自己喜欢的语段。

在教学中,我常常推荐一些语段让学生背诵,如略读课文中的一些优美片段。指导课外阅读,我不仅向他们推荐书目、指导阅读方法,还鼓励他们随时将“好语段”背诵下来,存入“活期储蓄卡”。

当然,对背诵内容的选择,我没有剥夺学生的“自主权”,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乐”于背诵。

5.为优胜者颁奖

“活动” 过程中引入奖励机制,可以形成“刺激效应”。定期开展“储蓄”评比、颁奖活动,不仅充分肯定了学生的“背诵”业绩,而且激发了他们“储蓄”的欲望。

我坚持每月“通报”储户的积分,并据此颁“章”颁奖。对达到指定背诵内容的储户,颁发“制度遵守章”;根据“活期储蓄”积分,评选并颁发“优秀储户章”。当孩子们佩戴上“奖章”时,他们脸上写满了自豪。

6.在期末复习中巩固“储蓄”成果。

背诵很容易遗忘。为巩固背诵成果,我利用期末复习之机,借用“储蓄所”“存取自由”的原则,引导学生复习前期的背诵内容;先让同学们回顾“储蓄须知”,然后对同学们说:“既然是储蓄所,肯定是存取自由,但如果光取不存,那你就会越来越贫穷。 如果我们在复习中,抽查到你原来存入的段落或文章不能背了,就视为你已经把这笔‘款’取走,必须再次背诵后才能重新存入。”同学们生怕自己的“储蓄”成果遗失,成为“贫困户”,个个争先恐后,利用课余时间加紧背诵,把我们的“营业员”忙得不可开交。

二、“语言储蓄所”的价值还需纵深挖掘

通过建立“语言储蓄所”,让学生参与“储蓄”活动,孩子们的背诵能力和背诵的自主性有了明显提高。一学期后,课本要求背诵的13篇内容,全班“储蓄率”高达99.5%,70%的同学课外“活期储蓄”超过20篇,最高达48篇。从期末检测卷中有关“背诵积累”的检测情况看,除少数学生因书写错误被扣分外,没有一个因无法按原文背诵而失分。可以初步判定,“语言储蓄所”让学生长了记忆的翅膀。

然而,“语言储蓄所”的效能远不止于此,还有更大的发掘空间。比如,根据“储蓄所”的经营特点,储户不仅要“存储”,还要“取用”。有经营意识的储户应该是善于运用“资金”进行“投资”,从而获取更丰厚的“利润”。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不仅可以利用“储蓄所”这一载体,鼓励学生积极积累语言,更重要的是进一步完善运行机制,让学生在“存”、“储”语言的“流动”中实践语言,让语言焕发出生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2#
 楼主| 发表于 2010-5-17 14:33:00 | 只看该作者
备好前与后沟通内与外内



蒙古林西县 韩中凌



修订版“大纲”要求:“要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而长期以来,教师已习惯在备课时只备课内,忽视课外。事实上,仅靠一两个课时,在教室这样狭小空间里的阅读教学,是无法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的,只有生活才是语文学习永远取之不竭的源泉。教师只有树立大语文教育观,既重视课内,又高度重视课前与课后,才能打通课内外壁垒,为学生学语文、用语文创造机会,才能丰富知识,提高能力。

一、备好课前,丰富多彩广开源

对于任何一篇课文的学习,学生都不是从零开始,也不应从零开始。作者描述的事物,表达的情感,总能唤起他们在生活中的似曾相识之感。教师应立足课本,放眼课外,让学生在课前广泛涉猎相关的语文资料,增加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兴趣,促进对课文的理解。

1.搜集资料。修订版“大纲”指出:“要让学生学习精读、略读、浏览,学习利用阅览室、图书馆、网络等查阅资料。”也就是说要重视培养学生初步的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要从多方面让学生学会搜集。一是搜集文章。如学习《一夜的工作》,为感受总理工作劳苦、生活简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伟大品质,可以让学生搜集关于描述周总理吃穿住行等方面的文章。学生到书店、图书馆、阅览室去查阅,进行摘抄或印制,还可以在《周恩来传》中选取片段。在课前有了这样的阅读积累,在课上适时进行交流,学生就会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为新中国有这样的好总理而感到骄傲和自豪。二是搜集图像。如学习《长城》一文,可让学生在课前搜集有关长城的图片、照片等。学生或者到报刊上裁剪,或者到网络上下载,或者选择自己旅游时的照片。通过这些直观形象的画面来饱览长城的壮丽风光,欣赏长城的建筑艺术,得到美的享受。在课上进行汇报交流时,学生便会对长城的建立、位置及构造有清晰的认识,体会其建筑的宏伟壮大与古代劳动人民非凡的创造力。

2.亲身实践。“纸上得来终觉浅”。课前实践所给予学生的不仅是感性经验的获得,更重要的是在课上学习课文时与作者在激发的情感与语言表达形式上产生的呼应对照,能够促使其读写能力尽快提高。一是游览。教师要提前浏览下一册课本,在假期开始时,就建议学生与家长一同到课本中所描述的风景名胜去旅游。如到北京去数一数卢沟桥狮子的数量,观察每一只狮子的形态,并写游记。在学课文时,就可以将自己的习作与课文对照,看在对狮子的数量与形态描写上有何不足,从而吸取作者的观察方法与描写方法。二是种植饲养。如学习《爬山虎的脚》之前,就指导学生种一株爬山虎,观察它发芽、长叶,长出“脚”,向上“爬”的生长过程,还要查找相关资料或请教身边有经验的人,使爬山虎茁壮成长。定期写好观察日记,记述自己在种植过程中的苦与甜、喜与忧,日记的形式还可因人而异,既可撰文,也可绘图。再学习课文时,学生被唤起的必定是与作者相同的欢欣与鼓舞,吸取的必然是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方法与生动传神的描写。

二、备好课后,生动活泼促发展

提起课后,首先想到的便是课内知识的巩固与能力的强化训练,于是在繁琐、机械的习题中,学生对课内学习的好感被一一消磨殆尽。“哈达式”长卷所束缚掉的不仅仅是孩子们童年的欢乐,还有他们丰富的想像力与创造力。因此,教师要更新观念,认真备好课后,设计生动活泼的形式,使学生由课本走向自然,走向生活。在游戏、美术、幻想后造的世界里,体验到自主实践的欢乐使健康的个性与多种能力得到和谐发展。

1.扩展阅读。著名学者余秋雨先生说:“只有书籍,能把辽阔的空间和漫长的时间浇灌给你,能把一切高贵生命早已飘散的信号传递给你,能把一切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昧与丑陋一起呈现给你,使你驰骋古今、经天纬地。”修订版“大纲”对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有了一个非常清醒的认识,阅读理应成为学生最经常、最重要的课外活动。学完一篇课文,仅仅是阅读的开始,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从横向和纵向上进行扩展阅读。如学完老舍先生的《我们家的猫》,可以收集有关猫的歇后语、谜语、诗歌、故事、童话、民间传说等,编成专集,还可以阅读其他名家描写动物的文章,可以去阅读老舍先生的其他散文小品,读书兴趣浓厚的同学还可以读老舍先生的《四世同堂》、《骆驼祥子》等名著。

2.随文练笔。读写结合是已被实践检验过的,可以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的有效途径。学完一课后,教师要依据课文特点,设计续写、扩写、仿写、改写、写读后感等练笔活动。

3.发展特长。学生是有差异的,家庭背景不同,兴趣爱好不同,各方面能力上都参差不齐,这些都是教师在备课时的重要依据。在作业内容与完成方式上要尽可能地开放,给学生最大的自由度,并与其他学科相融合,发展特长。如学完《梅花魂》一课,可以设计如下作业:喜爱观察的同学去寻觅一株真正的梅花,观其形,察其色,嗅其味,以求对梅花有深入了解;喜爱美术的同学可以欣赏有关梅的照片、绘画作品等,还可以自己创作一幅《梅花图》;喜爱音乐的同学可以学唱咏梅的歌曲,如《红梅赞》等;喜爱诵读的同学可以搜集以梅为主题的诗歌散文,进行配乐朗读并录音;喜爱表演的同学,可以搜集具有民族气节的人物传记,编成小品,进行表演,如《苏武牧羊》、《岳母刺字》等。

备好上课前与上课后,沟通课堂内与课堂外、校园内与校园外,强化学科之间的联系,使学生由封闭的课堂走向广阔的生活,是每一位教师应树立的“备课观”。学生由课上一篇课文所形成的微澜,游人到生活这个广阔的海洋里,去搏击风浪,汲取营养,将会感受到学习语文是一件妙不可言的事情,是一生的需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3#
 楼主| 发表于 2010-5-17 14:34:00 | 只看该作者
从学生的需要出发,设计导课



浙江省安吉县递铺小学 陈绍君



语文教学中的初读,是学生与文章的初次见面。学生对文章的第一感觉很新鲜,这对学生感知文章整体,理清文章思路有很大帮助。初读的效果如何,教师的导课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我们先来看看《学弈》一课的三次不同导语:

1、这么多年的语文课,大家学了些什么?……语文,就是学习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一门课程。下面,老师说一段话,用的绝对是祖国自己的语言,能听懂吗?(配以古典音乐,教师声情并茂地背诵《岳阳楼记》经典片段。)

谁听懂了?……学语文这么多年了,为什么听不懂咱中国话呀?……文言文是先辈们六下的非常宝贵的文化遗产,作为中华儿女,我们应该对它有所了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小学阶段的第一篇文言文——《学弈》。

2、大家的语文学得怎么样?……老师考考你们,我说一些句子,但只说前一部分,你们来接后一部分,好不好?(教师说一些较常见古语的前一部分,让学生接后一部分。)

这些句子,都是前人留下的一些非常有意思的话语,不但简单有趣,而且包含着许多做人的道理。下面,老师再问一句长一点儿的,看大家是否还记得——

生,亦我所欲也……知道这句话是谁说的吗?他就是我国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他的一篇文章——《学弈》。

3、两千多年前,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叫孟子。五年级的时候,我们曾经读过他的一句名言:生,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

今天,就让我们穿越时空,与这位伟大的古人对话!我们一起学习第24课——《学弈》。

导语1意在激趣导入,然而《岳阳楼记》的优美语言对学生来说却是“一头雾水”;导语2,为了“牵线搭桥”引入《学弈》,筛选出了学生比较熟悉的十几个带些文言色彩的名句进行对答,可仍然累赘费时。导语3教师精心雕琢语言,简化语言,三言两语便营造了一种古代文化的磁力场,引导学生带着强烈的探究欲望走进了课文。实践证明,这种简单的方式激发了学生内在的挑战性,起到了最为理想的效果。

语文教学,是引导儿童从他自己心中“发展”出真正的语文素养的过程。优秀的语文教学应该能符合伦理地、巧妙地、最好以语文的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为主使得学生自己思维、自己创造、自己体悟、自己运用语言,最终建构自己的情感、思想和语言。但这个理念,还没有完全转化为语文教学实践。
     从理念到行为的转化,需要的不仅是对理念的深刻理解,更需要的是找到较为有效“抓手”。笔者认为学生的需要就是有效“抓手”之一。动机理论告诉我们,只有学生内心需要的学习才是高效的。从语文教学的角度来看,只有不断策划“唤醒、满足与转化”学生内心需要的语文活动,即从儿童的需要出发来策划和展开语文活动,才能扎实活泼地帮助学生建构他们自己的情感、思想和语言。

一、 图象引入,诱发朗读

我们的课文中,有不少与课文密切联系的插图,我们不妨利用这些插图配合朗读,如人教版三年级课文《可贵的沉默》的导入:

教师用多媒体呈现第一幅图片:请学生仔细观察孩子们的表情、动作,用合适的词语来形容当时教室的场面。(热闹、兴奋、七手八脚、争先恐后……)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随机板书:热闹。紧接着教师又呈现第二幅图片:又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鸦雀无声、沉默、垂头丧气……)教师又随机板书:沉默。

质疑:是什么原因使得“热闹、兴奋、争先恐后”的教室呈现“鸦雀无声、沉默、垂头丧气”的情景,这中间又发生了什么事情?请大家尽情朗读,到文中找答案吧!

这样,学生受到图画的感染,受前后截然不同画面的视觉冲击,无需老师指令,就会迫不及待地进入文本,自然而然读得入情入境。

二、 揭题生疑,聚焦中心

学生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一个个充满丰富情感和独立精神的个体。在教学的导入部分,我们更应该着力唤醒学生的精神诉求。如《“番茄太阳”》的导入:

课件出示词语:番茄颜色 清脆 捐献天使 盲童 亲戚 忙碌

师:谁会读这些词语?(生读词)

师:声音真响亮,我们一起读。(生齐读词语。指导字形:戚,献,进行书写练习。)

师:“捐献”是什么意思?请说说“谁把什么东西捐献给谁”。

生:“捐献”指把东西献给别人,课文中指……

师:一起再读读这些词语,课题也读一遍。

师:读了这个课题,你有疑问吗?

生1:课文中的“番茄太阳”指什么?

生2:“番茄太阳”为什么要加引号呢?

……

师:“番茄太阳”是课文的中心,是需要我们细读、深究的。下面请你细读课文,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

好奇心是理性思维的开端,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有了好奇心,学习就会变得兴奋冲动,思维就会掀起波澜。怎样唤醒学生的好奇心?方法有多种,其中之一就是创设问题情景。在交流预习之后,教师立即引导学生质疑课题——“番茄太阳”指什么?深读课文的要求便应运而生。

特级教师潘文彬执教《最佳路线》时,以学生对文本的最初感受为切入口,唤醒学生真实而强烈的问题意识。如,在学生了解到有宽有窄、优雅自然的迪斯尼乐园路径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时,潘老师随机点拨:“同学们,此时此刻,你们的脑海里产生了些什么问题?”如一颗小石子投进平静的湖面,溅起一圈圈思考的涟漪,激起一朵朵灵性的浪花。就在这样的主动质疑中,学生对文本的精神诉求被唤醒了,这就使得学生语文本的对话过程自然地成了学生精神自由舒展的过程。

三、 设置冲突,导入新课

教学时挑起矛盾冲突,是一种教学艺术,设置冲突对于激发学生内在挑战性需要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方法有多种:

1.利用文章所写景点与地区著名景点的“不统一”

《鼎湖山听泉》的导入:

师:“今天开始我们将走进祖国的大好河山,第一站就是——鼎湖山。”(板书“鼎湖山” 。)接着又说:“鼎湖山的风景区群峰竞秀,古木参天,最著名的去处有两个,一个是古刹,一个是飞瀑。”(板书古刹、飞瀑。)
    “这两个是鼎湖山最著名的,可是作者写的却是鼎湖山——(听泉)你有什么想问作者的吗?”师将课题补充完整。
    有学生问:“我想问,你为什么不写古刹与飞瀑,而要写听泉呢?”大多数学生也有这样的疑问。
    然后,在大家疑惑之时,教师提出朗读要求 :“那泉水,尤其是泉音一定很特别。那么,就让同学们一起朗读课文,要读准确,找出那些描写泉声的词句,画下来,并多读两遍。”

2.利用文字与文本的意义之“不和”引发冲突

在教学《普罗米修斯盗火》导入的时候,一位老师是这样做的:他先请同学说说普罗米修斯是个怎样的神,从而唤醒孩子对普罗米修斯的美好印象。接着他请同学说说关于“盗”这个字的印象,进而,他又用课件演示甲骨文“盗”字,并进行解说:“这是口水,这是流口水的哪个人,口水流得极多以至于要用一条小船来载。你估计这是说什么?”孩子们的回答是:这就是说哪个人非常想要一件东西,因此流了很多口水;这说明哪个人非常贪心。最后请孩子们说说由“盗”想到了哪些词,追问“盗”字给你印象如何?孩子们自然说印象很不好。这样,学生就会有一个认知冲突,强烈地想要读明白,普罗米修斯为什么会去盗火。

以上二法,都以语文的方式来设置冲突的,并且基于文本本身,这样的活动策划比较便捷,同时也充满着“语文”的韵味。当然,必要时还可以引进其它相关的文本进行冲突的设置,以充分为学生思考起来提供服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4-28 12:2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