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网站工作室

小学语文获奖论文欣赏(200篇)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7 09: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隐性备课很重要



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三里小学 朱江英



曾有人错误地认为,既然课堂是生成的,课程改革后应该简化备课,甚至不要备课。孰不知,没有备课的全面考虑与周密设计,哪有课堂上的有效引导与动态生成;没有上课前的胸有成竹,哪有课堂上的游刃有余。



——特级教师徐斌



教师的备课观念需要强力杀毒



提到备课,有些老师往往与“写教案”相混淆,其实二者不是一回事。但是当前很多学校老师为了应付上级教学检查,书都来不及去读,就照着教案书去抄,



教师的备课书写工整,教学目标、教学的重点、难点、教学过程及教后小记都书写得很“认真”,且有一定的超前量(有的课未教到,教后小记已写上)。甚至有些老师直接到网上照搬一些名师的教学设计或者现成的教案,完全没有把学生放在眼里,上课依然是我行我素,真有“我的课堂我做主”的味道。老师付出的劳动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显然不成正比例。明显感觉到教师的备课,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为了给领导检查的,并不是为搞好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而备课的。



教师的备课观念需要升级更新



备课≠写教案



最早隐性备课的说法是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提出的。他认为显性备课是指写教案,而钻研教材、查阅资料、搜集信息、备学生、思考教法则是隐性备课。显然,隐性备课比显性备课重要得多。



关于备课我们有一个经典的故事: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在学校工作了33年的历史教师,上了一堂非常出色的观摩课,邻校的一位教师问他:“你的每一句话都具有巨大的思想威力。请问,你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这堂课?”那位教师说:“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一般地说,每堂课我都准备了一辈子。但是,直接针对这个课题的准备,则花了约15分钟……”一辈子与15分钟,一语道出教师备课之真谛。隐性备课是一个教师的“内功”,有时是看不到的,也无法形诸于文字。“内功”好的人即文化修养高,悟性好,教学经验丰富的人,花的时间会短的多,效率也会高很多。



策    略



我认为有隐性备课以下几个策略:



一、熟读课文



小学语文课本里的文章大都文质兼美,拿到一篇文章,老师也要像学生一样提前预习,熟读课文,解决生字词,抓住课文的重难点,有时遇到不确定的地方,一定要去查找资料,弄明白了,这样在课堂上才会做到心中有数,不慌乱。



二、朗读课文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也说过:“讲解是死的,朗读是活的;读赋予作品生命力;一个精彩的朗读,能让学生理解一半的内容……”要求学生去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活,教师首先自己要做到。因此,教师自己一定要把课文读活,读三到五遍,读出自己的味道来。



三、读透课文



读透课文,也就是要充分解读文本,正确领会文章所展现出的遣词造句的精妙,布局谋篇的用意,细细推敲锤炼文字的独具匠心,细细琢磨文章,找准切入点,以便能够引领学生感悟文本,学习运用。因为教师自身对文本的解读有怎样的高度,就会引领学生登上怎样的高度。



四、读宽课文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自己首先要有这种能力,如了解课文写作背景,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作品分析以及与之相关的其他资料,教师都要通过各种方式获得,只有做到心中无疑,才能胸有成竹地帮学生释疑,面对课堂上发出的“不同的声音”才不会责怪这个学生多事呀,有时这种声音也会带给你不一样的精彩的。



五、选择教法



教学中选择什么样的方法也要“因材施教”,要根据学生实际,还要考虑教学内容的需要,是联系生活热点,还是用理论讲述,是用多媒体,还是简单用语言创设情境,这些都要考虑。教师选择的教法要符合学生和文本特点,这样,学生学地轻松,教师教地顺心。



六、共享互助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单单一个人的智慧是远远不够的,在教学上,我们要学会共享互助。有时一个教学上的问题,怎么想都想不通,这时候,如果拿出来和大家一起商量、讨论,有时会让你茅塞顿开的。看到一篇名为《一节失败的好课》的文章,里面就讲到这位老师的公开课没按照预先设定的程序教,而是完全跑到另一条路上了,但在这条不一样的路上,却发现了平日很难发现的精彩,学生也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所以,多听听别人的课,无论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只要你善于观察,你一定会从中学点什么。



我会把那位历史老师的话——上课用了半小时,备课用了一辈子作为我的座右铭,“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虽说课堂教学是不断有新火花出现的动态生成过程,但只有坚持了隐性备课,教师的课堂实施能力才有所提高,才能增强课堂教学生命力,我想这样的备课才是真正有效的备课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7 09: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的提问艺术



四川广元树人中学 雷洪明



[摘要]语文教学过程中,除了探讨本学科自身规律以外,还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实际,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教会学生思维。而在众多的语文教学方法中,课堂提问的艺术显得尤为重要。课堂提问是贯彻教学意图,师生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重要手段。在语文教学中,恰当的提问,对于准确了解教育对象,开发学生智力,启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检查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都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语文课堂 课堂教学 课堂提问 提问艺术



语文课堂的提问艺术,是一项随语文教学活动发生就存在的教学技能艺术,这一领域的研究对语文教学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教师提问能起到设疑、解疑和反馈的作用,能指明方向、承上启下、启发思维和调节气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提问成为联系师生思维活动的纽带,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课堂提问具有很强的技巧性。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探究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课堂提问艺术,促使全体学生全面、主动地发展,显得更加重要。



一、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的一些误区



然而,在现实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在实施课堂提问时并未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其作用并未充分发挥,进入了误区。主要表现在:(一)陷入空洞浮泛的误区,使学生茫然失措。问题貌似宏大,但抽象空洞,使学生茫然失措,导致提问后的"冷场"和"卡壳",达不到提问的目的。(二)陷入形式主义的误区,使学生厌倦抗拒。卖弄花枪,玩花拳绣腿是教学之大忌。有人为哗众取宠,表现其改革精神,把课堂搞得分外热闹,但不讲求实效,这样的课堂提问,只能使学生产生厌倦甚至抗拒,因为它无助于认识的深化。(三)陷入浮光掠影的误区,使学生浅尝辄止。这样的问题浮光掠影,学生都能不加思索地回答出来。一问一答,似乎体现了提问教学法,其实这样的发问不仅没有必要,反而有害,导致学生不探究问题实质,浅尝辄止,长此以往,就会出现思维萎缩。(四)陷入单调直露的误码区,使学生思维僵化。这些提问的共同点就是过于单调直露,不给学生以思考的余地,按部就班地抛出一个个知识点,激不起学生思考的兴趣,容易使学生思维僵化。(五)陷入惟我独尊的误区,剥夺学生的逆向思维,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千方百计引导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来回答。如果学生的回答偏离了自己的思路,要么一声断喝,要么置之不理,学生的积极性受到打击。(六)提问思考时间过短,学生还没有足够的时间思考,教师就让学生回答。



二、课堂提问的新视角



针对上述种种现象,提高课堂教学管理机制和教师驾驭课堂、教材的能力,确是当前语文教研的重要课题。下面谈谈我在语文课堂教学提问中的一些新思维、新做法,以求“抛砖引玉”:



(一)课堂提问重精



苏联杰出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教师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地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这就给教师提出了一个高标准要求:课堂提问不仅要讲求科学性,还要讲究艺术性。那么“精问”就指教师注重提问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结合,精心设计和提炼一些富有启发性、情感性、变通性、挑战性,富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方向,扩大思考范围,提高思考层次。没有思考价值的“浅问题”不提,问题太浅,表面上学生对答如流,实际上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同样若是问题过难,超出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望“问”兴叹。也是不能达到目的的。如教学《小英雄雨来》一课的中心句是: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根据这个句子设问为:“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句话在课文中一共出现了几次?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作者为什么要多次强调这句话?通过这几个问题的探讨,学生能准确地把握雨来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要这样做?从而深刻体会出作者的意图:即表现雨来是一个爱国的小英雄。这样以“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为核心,层层递进,不仅使学生对“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的理解达到全面准确,而且对课文的思路也有了清晰的把握。



课堂提问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课堂环境的随时变化,使实际的课堂提问活动表现出更多的独特性和灵敏性。如何才能使提问“精炼”呢?我想教师只有抓住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以及学生的认识结构,从根本上形成对课堂提问的正确观念,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巧妙使用,才能在实践中发挥课堂提问的灵活性与有效性,让课堂风生水起!



(二)课堂提问重度



教师设计课堂提问要能激发学生积极思维。教师所提的问题应符合学生实际的认识水平和想象能力。《学记》中说:“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课堂提问最重要的是把握好“度”,要善于在“度”的多层次中选择最佳切入点。



首先要有一定的难度,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结合具体课文及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精心设置问题,其问题要有一定的难度,有一定的思维量,而不能是简简单单的用“是”、“对”、或“不是”、“不对”来回答的问题,因为只问“是”“非”对激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衡量学生的知识质量都是不利的,在“是”与“非”的判断中必然有侥幸答对的,久而久之就会使学生存在有侥幸答对的心理,养成不愿积极思考的不良习惯。要使问题有一定难度需要注意三点:一要紧紧围绕教学内容,有的放矢;二要有新意,有一定的开放性,给学生提供展示个性自由发挥的空间,不要刻板僵化;三要有一点思维含量,一般直接在课本中可以找到答案的问题要少些,让学生经过思维加工后找到答案的问题多些。



其次要有一定的梯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善于提出条理清晰、合乎逻辑和学生认知心理特点的“阶梯式”或“分层式”的问题,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类型的问题,难易应各各不同,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巳知到未知,层层推进,步步深入,最终抓住事物的本质。比如学习《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这篇课文可以设置以下问题:1、这个中国孩子是谁? 2、他发出了什么呼声?3、这只是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吗? 4、通过他的呼声你想到了什么?这几个问题就显出了一定的梯度,第1、2个问题比较容易,第3、4问题就有一定的难度。教师提问时就要注意由易到难,由浅入深。



最后提问要有一定的广度,“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这是大语文观,也是新课改所要求的。因此课堂提问也应该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而充分展开,不失时机的拓展学生的思维,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培养学生多角度看问题,使学生学有所用,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去运用知识和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比如在讲《新型玻璃》这篇课文时,首先让学生口头描绘一下我们日常生活中见到的玻璃,然后与课文中写的新型玻璃进行比较,找出现有玻璃的的不足。这种方法很值得提倡。对于课文的学习都应该提出一些有广度的问题。课堂提问一般要面向全体学生,使不同程度、不同位置的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这就要求教师多设计一些不同层次的问题,如要求回答“是不是”或“对不对”的判别型、回答“是什么”或“怎么样”的描述型、回答“为什么”的分析型、回答“有什么异同”的比较型、回答“有哪些不同意见”的创造型,其中第一种主要针对差生,第二三种主要针对中等生,第四五种主要针对优等生。只有这样,才能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压力,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都能积极思考,参与教学过程,从而各有所获。



那么,如何才能把握课堂提问这个度呢?有位教学家说得好:“要把知识的果实放在让学生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位置。”这个比喻生动而准确地告诉我们:课堂提问既不能让学生高不可攀,也不能让学生唾手可得,而应该让学生跳一跳--开动大脑积极思考后获得正确的结论。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思维劳动取得成果,才能感到由衷的喜悦,同时也会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课堂提问重情



提问既要重视知识点的落实,达到教学目的,又要注意提问的艺术性、情感性,从而实现情趣教学。所谓情趣教学,即激发情趣,兴趣盎然的教与学。目的是让老师有感情的教,学生有感情的学。



在教学内容上,首先要把握一篇课文的情感基调。我们知道“言为心声”,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情感的流露。一篇文章就像一个窗口,通过它可以洞察世态万象。因此把握一篇文章的思想感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把这种感情溶进到你的言语中,感染学生。造成一种情感的传递,在课堂制造一种情感的氛围,以此来感化学生。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教师对教材进行深入的钻研,善于发现其中掩藏的情感因素,细致的。从而达到对自己的教学内容了然于胸,如庖丁解牛,游刃有余,能出能进。例如一个典故,文学常识,小到一个字,一个词语的讲解。教师要善于思考,善于挖掘其中的情感因素,趣味因素。不可三言两语,轻描淡写的走过场。对于一个典故,你可以就此讲一个故事,学生都喜欢故事。这样就可以很好的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就比空洞的字词有意思的多。对于文学常识,教师最好用自己的语言来讲授,不要用记忆性的思维来回忆,溶进自己的理解,感受。如同讲故事一样讲解,这样就有意思得多,对于一些文学常识可以展开纵向或者横向的思维,不要因讲授知识而执意于此。就拿单个的字词来说吧,汉字是表意文字,是音,形,意的结合体。每一个汉字就是一个世界。



通过教师的引导,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得轻松,愉快。



(四)课堂提问重效



有效的课堂提问应关注学生的思维品质,在真实、巧妙、具有挑战性的开放的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参与听、说、读、写的训练。可以说有效教学提问是教师提升学生语文素养、评价教学效果的基本控制手段。



有效提问指向的阅读空间要大——激发自主阅读,注重整体把握。以《小蝌蚪找妈妈》为例,这篇课文分别写了小蝌蚪“询问鲤鱼———错找乌龟———找对青蛙”的情节,三段内容写法大致相同,三位教师抓住语文对话,设计了下面三种不同的问题:教师A:小蝌蚪看见鲤鱼妈妈问了什么?怎么问?鲤鱼又是怎么说的,说了什么?(第二、三次对话问题相仿,略)。教师B:同学们,现在你就是小蝌蚪,当你见到鲤鱼妈妈时,心里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呢?教师C:仔细阅读三次对话,思考:小蝌蚪见到鲤鱼、乌龟、青蛙时它们的做法有什么不同呢?你觉得这是一群怎么样的小蝌蚪?



第一种问题的设计共有4个小问题。前两个问题指向的阅读范围都在第2句中,后两个问题指向的阅读范围都在第3句中。我们暂且不论这些问题的思考价值,就引向的阅读空间来说也实在很小,答案一目了然,学生无须深入阅读。第二种问题设计指向的阅读范围是第二段内容,学生通过整段阅读可以感悟到小蝌蚪见到鲤鱼妈妈时,那份油然而生的思念妈妈的情感,感悟到小蝌蚪“迎上去”时的主动、有礼貌,或者有更多的感受。第三种问题设计指向的阅读范围就更大了,它需要学生仔细阅读全文,进行比较深入的思考与理解,才能得出结论。



由此我们想到,有效提问需要使问题保持一定的开放性,发散学生思维空间,摆脱单一的对话式问答。否则,提问不仅不能给教学带来生机,反而给课堂教学带来满堂问的干扰,挤占了学生读书、思考、练习的时间,也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这样的提问是低效甚至无效的。



有效提问指向的答案空间要大——关注多元反应,鼓励独特见解。鼓励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个体阅读中的理解、感悟、形象必然会有不同,因此阅读中的答案空间也应该是大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没有一个“标准答案”。一旦打开了学生思维的空间,就会出现更新更好的答案。总之,教师的提问有较大的包容空间,学生的思绪才会放射出个性的耀眼光彩。



(五)课堂提问重评



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问手段本身,能鼓励和督促学生对课程进行及时的消化,认真复习。提问的效果则又优化了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回答对的,其原有的认知结构就得到了肯定和强化,回答不对的,就能及时调整改变有欠缺的认识结构。在整个提问的过程中,对回答好的每一句问话,教师、学生都伴随着进行判断,学生是否掌握了相应的知识,掌握的程度如何,都应公开进行评价。教学评价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走向,影响着教学效果。



好的教学评价,能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心智,拓展学生思维,调动学生情感;能激活课堂教学气氛,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然而,在有些教师的课堂评价中,对学生的称赞表扬不绝于耳,无论是答了几个问题的,还是回答了几句话的,教师都几乎无一例外地翘起大拇指,称之“真好”“真棒”;或者兴师动众,一次次地要求全班学生掌声鼓励,诸如此类,不一而足。更为可怕的是,一些教师死守事先写好的教案,当学生的回答进入“教案的套路”后,教师抑制不住满心欢喜,又是夸奖,又是板书。反之则含糊其辞,不置可否,南郭先生气十足。这些简单化的课堂教学评价明显存在着赞赏多于引导,结果多于过程,封闭多于开放,模糊多于确定等诸多弊端,对学生有害无益。



要做好教学评价,首先是要确定好评价的主体,评价的主体可以分为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和教师评价。



为了让学生的个性得到更好的发展,教学中,让每一位学生在不断变化、发展的环境中,充实自我,完善自己。他们虽然天真,但是对事物已经开始有了自己的看法、见解,也有表达自己观点的欲望。当学生答完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自己说一说对于这个问题回答的是否满意,满意在哪里,不满意又在哪里?从而使他们全面、公正在进行自我评价。在自评的基础上,应鼓励学生相互评价。教学中可以开展同桌互评,小组互评,在全班范围内对学生进行评价。如 “你认为他答得怎样?”“好在哪里?”“还有哪些地方需要完善的,怎么改?”“如果是你,应该怎么答?”从而鼓励学生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在互评中求进步,促发展。



教师评价时,首先要肯定学生回答得“对不对”通常教师都应复述一篇完整的答案,不能用学生回答代替教师应做的工作,其次要评“好不好”,通常教师都要做出标准的示范。最后无论是赞赏还是批评,都应“对事不对人”。有的教师在学生回答之后,就让“坐下”并立即转入另一项活动,有的甚至不“请”其坐,使学生处尴尬境地,坐立不安,学生到底回答得对不对,好不好,只有教师自己知道。因此在课堂提问中,教师要保护学生答问题的积极性,从而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应该做到:1、以表扬为主。2、鼓励求异。3、帮助有困难的学生。4、鼓励学生积极评价。



总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正确运用课堂提问技巧有助于积极开展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使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7 09: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激励教学中表扬艺术的八种策略



成县东街小学 刘 芳



关键词:激励;表扬;策略



一则情理交融、激励性很强的评语,一段肯定、称颂的赞美之词,会改变一个人的一生。如果教师能巧妙地运用这些激励的方法去赏识学生,那么学生就会心情愉悦、精神爽朗,这种参与研究型激励教学的手段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好学生是表扬出来的”,表扬是激励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最好手段。表扬也需要讲究策略,否则不但效果不好,还可能形成另一种伤害。



一、要表扬学生的行为而不是人格



对人格的赞美往往会使学生认为自身的价值必须依附在他人给予的赞同上。比如说,“老师觉得你很了不起,文章写得这么棒!”“最近我认为你变成了个好孩子。”同样,面对一群学生时,老师不能对一些能正确回答问题的学生说:“很棒!很聪明!”因为其他未能回答问题的学生听后会感到自己“很差、很笨”。所以,表扬学生通常是:“不错”、“正确”、“答对了”等,这些语言没有附带对学生人格的评价。



二、表扬不能太廉价或过度



太廉价或过度的表扬经常会起反作用,这是因为:它会使学生觉得老师的表扬不是真心的而只是一种惯用的手段,学生对老师的表扬习以为常,表扬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如果老师对学生的一些好行为过于感到惊奇,往往会使学生理解为反面的不良行为也不会很严重,而且这种行为很快就会发生。



三、不要随便把学生互相比较



要发现每个学生的独特之处,而不能“人比人、比死人”。什么事都让学生互相比较,是一种很不好的教育手段。如教师表扬某一位同学手工作业,“你的手工课作业完成得真好,全班没人比得上你!”在赞扬的同时打击了其他同学。



四、公开与私下表扬双管齐下



对一些低年级的学生,公开表扬效果较好,而对一些高年级的学生,教师在身旁低声的称赞可能比在全班面前表扬更令他感到愉快,因为这样做会避免他陷入被同学议论、讥讽的尴尬境地。但是,对有些带有导向性、典型性的学生行为,教师应有意识的公开加以表扬。



五、表扬要尽量公平、一致



对不同的学生在不同时间内,突出的良好表现,都要给予及时的表扬。教师不能以个人的心情和喜好对待学生,赏识学生。不管心情如何,一与学生接触,就应该像演员进入角色,这是教师最基本的职业道德。



六、隐恶扬善,找好不找坏



当学生们的表现不一致时,教师应从正面引导,以表扬为导向,让表现不到位的学生懂得,只有表现转变才会得到教师、同学的关注和赞赏。例如,上课时只有一位同学举手发言,教师应该这样表扬:“张刚举手发言了,我非常欣赏他的大胆和勇敢!”而不能这样说:“怎么全班同学都不举手,只剩张刚一个人举手?”这样会挫伤大多数同学的积极性。



七、珍惜学生的“这一刻”



教师不要计较学生过去或一贯的不良行为而怀疑学生进步的可能性,不求十全十美,而要相信“滴水可成大海”。



一个学生对要求过高的教师说:“你这样不相信我的表现──我改你又不相信,我不改你又不满意,那我还不如不改!”



一个好教师就像一个好猎手,他不但要时时刻刻捕捉学生的缺点,更重要的是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及时加以表扬。



八、表扬与奖励要结合好



许多学生、特别是高年级的学生,已越来越不满足于教师的一些“空口”。所以,只要有可能,教师就应该在表扬的同时给以不同形式的奖励。



针对不同年龄、要求的学生,教师的奖励可多种多样:纪念章、星星、成果的公开展示、自我汇报、可以早下课、可以推荐参加球队等等。



以上表扬学生的策略,关键是要灵活运用。在教育中让我们用真诚、爱心对学生多一分赞美,少一些批评;多一份肯定,少一些指责。在他们人生道路上,为了他们的进步、进取,教师一定要学会赞美学生,善待学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7 09: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从一位教师的个案看如何作行动研究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王红艳



  
何为“行动研究”?可以用这么一个等式简单表示:行动研究=由行动者研究+为行动而研究+在行动中研究。它是一种结合了实践者智慧和能力的研究,教师就是自己实践的研究者。对行动研究而言,没有什么特征去界定什么值得研究,什么不值得研究。凡是“实践者”(教师自己)认为有兴趣的、想探究的、感到困惑的或亟待解决的问题,都值得探究和追寻答案。比如,一位低年段的语文教师发现,大部分学生作业中的字写得不端正,有些作业本被学生用橡皮擦得又黑又脏,而且很多学生的握笔姿势也不正确,为改变这种局面,她提出了“关于培养低年段小学生良好写字习惯的行动研究”。



那么,教师应该如何来作行动研究呢?如何让研究真正成为教师生活中的一部分,而非教学工作之外的额外负担呢?本文不拟采用目前流行的摆出行动研究程序步骤一二三的方式,而是从一位小学语文教师的研究个案出发,以实际例子来说明问题。



一、背景介绍



应学校领导的要求,丁老师(应当事人的要求,用的是化名)参加了学校的自主学习教研活动,她给自己选了一个“鼓励学生课堂质疑”的题目,但是发现自己容易跟着学生的问题跑,学生提一个问题解答一个,课堂成了“记者招待会”,语文课失去了学习语言文字的味道。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她尝试了几种方法,比如,让学生提前把新课问题写在便条上,在课堂上帮助学生梳理疑问,归纳总结问题,但往往一堂课下来,“发觉仍旧按既定教路教学,撇开了学生的疑问,质疑成了虚晃一枪的形式”。丁老师对鼓励课堂质疑这种教学方式产生了怀疑。没有了真实的课堂实践,“为了完成领导定期交给的科研任务,就到处搜集材料,有时也编造”,结果教学和科研成了两张皮。而真正让丁老师走上行动研究这条路的,是发生在课堂上的一个突发事件。



二、突发事件──“老师,我不同意文中爸爸的做法”



《白杨》是一篇传统课文,是采用借物喻人的手法写的。以前,我在教这一课时,均无异议。可是前几天,我在讲《白杨》一课时,遇到了突发情况。课上同学们体会到白杨树挺拔、生命力强、深深扎根边疆的特点后,我适时提问:“爸爸只是在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学生回答:“不是的,他在表白自己的心。”我追问:“爸爸的心愿是什么呢,你们知道吗?”通过讨论,学生了解到爸爸的心愿是带孩子们到新疆去上学,希望他们长大了能像白杨树一样扎根边疆,建设边疆。我正为自己的教学设计暗自得意时,一个学生突然起立说:“老师,我不同意文中爸爸的做法。我觉得爸爸太傻了。第一,我们这儿的教育环境多好啊,为什么要让孩子到落后的地方去接受教育?第二,人各有志,爸爸不该带他们到边疆去。如果他们能在北京上大学、读博士,将来为祖国作的贡献可能更大呢!”此语一出,教室里一片哗然。孩子们在下面交头接耳,纷纷表示赞同。虽然经过讨论,但我最终无法说服学生,反而自己无话可说。原来的教学任务没有完成,课上得很失败。



三、开始行动研究



面对这次失败,丁老师陷入了反思。“课堂质疑”这个研究题目显然太大,太泛了,根本没有用武之地。是研究为何要鼓励学生质疑,还是如何应对学生的质疑?显然都不合适。行动研究起始于问题,或者是一个兴趣,或者是一个困难,或者是一种不明的困惑,丁老师到了为自己寻找一个新研究起点的关键时刻。童言无忌,学生的想法有现实性的一面,能大胆地质疑,说明他们的思维是活跃的,是没有束缚的,但关键是如何引导呢?直面学生活跃的思维、直接的表达,教师该怎么尽到教育者的责任?丁老师头脑中灵光一闪,一个研究设想成形了:探讨学生质疑之后的价值观引导问题。



确定研究问题之后,丁老师给自己订了一个行动计划。第一步,界定问题。这一步需要查阅相关资料,阐明题目中的关键词──质疑和价值观,并分析问题所在,给自己一个定位。丁老师认为,新课程倡导师生对文本的多元解读,鼓励学生张扬个性,勇于质疑,使学习过程真正成为孩子自身独特的情感体验过程,但是当学生的价值取向出现偏差时,很多老师就不敢“讲道理”了,担心说了后就变成不尊重学生,不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其实这是一个误区,鼓励质疑和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不矛盾。教师要大胆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价值观。第二步,进一步查阅资料,拓展教学内容,以自己的失败为基点展开新的行动。如何在学生已有认识的基础上开展教学?如何在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基础上进行价值观的引导?今天教师面对的是思维活跃、个性突出的孩子,他们崭新的情感价值观随时挑战教师的教学,这就要求教师紧密联系现实社会,顺应学生关注个体价值的思想,从实现自身价值的角度,以育人为本,用多元化的情感价值及时、正确地引导孩子,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情感价值观。丁老师准备扣住课文主旨,通过展示从书本、网络上搜集的资料,布置学生展开实际调查,召开辩论会几种方式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在作好计划、准备了的充分资料之后,丁老师行动起来了。她不知道行动的后果如何,但是她决定采用边行动、边反思、边调整的方式,只要先行动起来。丁老师上网搜集有关西部的文字材料和图片资料,剪贴报纸杂志,甚至找到了支援西部开发的人员采访剪辑,带着这些充分的材料走进教室,分别展示后让学生分组讨论,并适时引导总结:国家的西部还比较贫穷,急需人才,而在那里因为贫瘠,缺少人才,成功的机会就更多。最后鼓励学生“希望将来你们中能有人成为西部开发的英雄”。丁老师发现很多学生在下面频频点头,知道自己的引导有了一定的效果。但行动到这里并没有结束,她趁热打铁,接着给学生布置作业:搜集关于西部大开发的相关资料,供下节课交流和辩论使用。学生积极性很高,第二节课的效果也非常好。



丁老师用事实说话,抓住一个独特的质疑,引发了全体学生的积极思考,潜移默化地引领学生走进他们并不完全认同的情感价值领域,对“爸爸”的做法有了更深的理解。问题似乎解决了,但是行动还没有结束。丁老师系统地整理了自己的教学日志和对这三节课的反思,结合所查阅的资料,把这个阶段的过程完整地记录下来,包括问题的提出、问题的界定、计划与行动、评价与反思。虽然这篇课文多花了两个课时,但是丁老师认为“值”:作为教师,她行动起来了,围绕着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她明白了什么是在行动中研究、为行动研究;而学生们也行动起来了,不只是思想活跃,敢于、乐于质疑,而且能在行动中明白自己的责任,知道如何去承担责任。所以,她要把这个“研究课题”一直进行下去,到学期末写出一个完整的报告。



四、必须补充的一点



在丁老师的反思日记里,提到同事帮助她分析课堂教学失败的原因,中央教科所的李老师给她点拨并解析新课程理念,而她也把写完的案例和阶段总结拿给同事和李老师看,请求他们的帮助。教师的行动研究不是发生在实验室里,而是在实践即行动的过程中进行的。学校也不是旅馆,一个房间的客人可以不去管隔壁房间发生了什么事,它应该是一个实践共同体、合作共同体,每一个人都有责任为这个共同体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从合作互助中受益。丁老师认为将自己的经验与同事分享,寻找对话的伙伴,把自己的疑惑说出来,寻求相关专家的支持,公开自己的成果,都会对自己的研究有所帮助。当然,个人的反思是最重要的,教师不要做教书匠,而要做思考者。



五、小结



我们可以对丁老师的研究过程作个简单小结,从她的个案回到本文的题目“教师如何作行动研究”上。首先,做个有心人,平时注意积累资料,写教学日志、反思笔记,给自己做档案袋,甚至包括学生的作业,记录和描述教学的经历、思考,搜集所见所感,不能懒于动笔,嫌没有时间,只要开始写,写多写少都没关系。教师的行动研究过程就是一个边总结、边研究、边积累资料,逐步提升的过程。其次,做个敏感的人,去质疑和发现问题,然后思考对这个问题“我”知道些什么,“别人”(文献、学者和同事)知道什么,“我”期望发现什么,依此作出行动设计并实施,不断地质疑、总结和反思。最后,公开自己的研究发现,与别人分享。当然,这不是丁老师研究行动的全部,教师行动研究的过程不可能分割得如此清晰,也不是都依这样的顺序直线进行,而是由许多回路形成的反省性螺旋,其中每一回路都包含计划、事实资料搜集以及行动等步骤。每一个“研究—行动”回路会推动另一“研究—行动”回路的进行,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历程。



丁老师的行动研究还在进行,她坚信“其实教育科研并不深奥,它就在我们一线教师身边。钟情于教育随笔的教师,一次创新、一次感悟、一次反思,经过思索都会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有帮助”。在行动研究过程中,教师可能会比以前从事单纯的事务性工作时增加一些工作量,但是那句“磨刀不误砍柴工”可以作为我们的至理名言。行动研究是“教师的发现之旅”,是自我价值实现和提升之道,我们永远在途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7 09: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课多研究 一文多撰写

——撰写与发表教研文稿亲历之三

福建省宁化县教师进修学校 邱衍霖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从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向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转变。因此,在教学同一篇课文时,可以从不同的思维方式,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引导学生抓住课文重点展开学习,以求作者思路、教师教路、学生学路三者同步和谐进行,达到教学目标。其实,对于同一篇课文,我们也可以从不同角度加以研究,撰写出多篇教学研究文章来。这里就以《开国大典》(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实验语文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26课)一课为例,与同行们谈谈笔者撰写与发表本课三篇教学研究文章的体会,看看能否给一些有志于写作,但又苦于无从下手的青年教师一点启迪。



一、    依循“文脉”,顺序导读法



《开国大典》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诞生无比自豪、激动的心情,展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们特别是毛泽东的领袖风采。教学时,可根据课文的叙述顺序,引导学生进入情境,通过语言文字,了解开国大典的盛况,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激发他们爱党爱国的情感。



根据这篇课文的特点,针对农村小学普通班级的教学,笔者撰写了这种比较扎实、全面,容易掌握的“情境型”教法设计文稿,发表在《小学教学研究》1999年第9期。文章具体从以下三个方面阐述:



(一)谈话导题,激发自豪之情。教学伊始,教师通过感情饱满的语言导入新课(导语略);接着板书课题,引导解题;然后播放“开国大典”的录像镜头,把学生带进感人的情境之中,领略开国大典的盛况,受到感染和熏陶,并启发其领悟“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从而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二)快速阅读,理清记叙之序。本课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叙述,条理清晰。根据高年级学生的阅读实际,学生进入情境后,可引导他们带着课后练习第1个问题,快速通读全文,注意读准字音,感知课文描述大典盛况的内容;再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理清课文条理:会场情况→典礼盛况→盛大阅兵式→群众游行;在此基础上,结合各部分的主导词,进行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训练。



(三)品味词句,体会爱国之情。用词准确是课文的特点之一。文中的许多词语都蕴含着强烈的思想感情,可通过课后练习第3题,引导学生结合语言环境,细细品味它们用词的准确性和感情色彩。如,表现典礼盛大隆重的“人的海洋”“排山倒海”“脱帽肃立”等词;表达人民当家作主后激动心情的“直奔”“抛上”“喊哑”“拍麻”等词。在研读课文段落时,对一些蕴含深刻的句子也要注意让学生仔细品读体会。如:“毛主席在城楼上主席台前边……不断地高呼‘人民万岁!’‘同志们万岁!’”这句话是写毛泽东面对群众高呼“毛主席万岁”的回应。一方面说明毛泽东对人民的热爱,另一方面,这些动作和口号直接表现了毛泽东的伟人形象。再如:课文中恰当的比喻句较多,要引导学生读懂。像文章最后一句“两股‘红流’分头……流去,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这里用“红流”来比喻游行的队伍,形象地说明了游行的声势浩大,场面壮观;同样句中“光明”的两层意思也要引导学生理解感悟。



二、    抓住“欢呼”,重点突出法



《开国大典》一文中先后五次出现“欢呼”一词,贯穿于“典礼盛况”、“阅兵式”、“群众游行”三部分课文重点之中。教学时,可抓住“欢呼”一词,引导学生阅读,感受开国大典的盛况,体会人民群众欢欣鼓舞的心情。为此,笔者抓住“欢呼”这“牵一发动全身”的词,设计撰写了“探究型”教法文稿,具体从两个方面阐述:



一是抓住“欢呼”,把握课文的重点内容。首先播放“开国大典”的录像镜头,让学生领略开国大典的盛况,尤其是万众欢呼的动人情景;然后让学生带着下面问题,快速阅读课文:(1)文中“欢呼”的情景出现了几次?(2)每次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读后让学生了解“欢呼”出现在第二部分“典礼盛况”、第三部分“盛大阅兵式”、第四部分“群众游行”的课文重点内容中。学生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后,再让他们默读重点部分,边读边思:这三部分课文围绕“欢呼”一词描述了那些内容?读后进行讨论,师生共同作出归纳,“典礼盛况”主要写了三项内容:①毛主席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②五星红旗升起;③毛主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阅兵式”也主要写了三项内容:①阅兵式开始的情况;②各兵种通过天安门接受检阅;③群众看到检阅部队后很激动。“群众游行”主要写天安门广场灯火辉煌的景象和群众队伍的游行场面。



二是抓住“欢呼”,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本课遣词造句往往抒发出强烈的感情,可联系课后练习第3题,引导学生细读“欢呼”的内容,结合语言环境,品味文中词句的感情色彩,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作者所表达的真情实感。



如,第二部分写“典礼盛况”的“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这段文字,可分步导读:(1)这“宣告”,这“声音”指的是什么?(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2)人们是怎样“欢呼”的?(一齐)(3)听到这“宣告”,这“声音”,为什么会全场欢呼、万众欢跃?(着重体会其中的排比句所表现的磅礴气势和强烈感情)



感受毛泽东伟人的风采,是本课教学的重要目标。教学时,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引导学生感受:一是从人民群众的表现中来感受。如“他读到‘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这一句的时候,广场上的人们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热烈的欢呼。”一句,应引导学生感悟到:毛泽东领导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迎来了新中国的成立,他是人民群众心目中最敬爱的领袖。人们期盼他成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选举他为主席正合民意。所以当听到毛泽东当选为新中国的主席时全场热烈鼓掌。二是抓住文中那些直接描写毛泽东言行的句子引导学生感受。可以引导学生练习电影、电视、图书中看到的毛泽东的形象,边读文中的句子边想象,读、想后讨论: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又如第三部分写“阅兵式”的这段文字:“两个半钟头的检阅,广场上不断地欢呼,不断地鼓掌,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可让学生抓住“不断地欢呼”,返顾前文描述检阅情景的文字,品味文中的比喻句和有关词语,从步兵的“齐步行进”,装甲车和坦克车“整整齐齐地前进”,战士们“像钢铁巨人一样”等描写中,想象人民解放军队伍的军容,体会人们对这支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不朽功勋的军队的极力赞颂的感情,和对这支保卫新生的人民共和国的强大的人民军队无比热爱的感情。



最后归结出采用这种教法的关键,即在中心突破后,如何自然地向其他段落引伸过渡,真正做到水到渠成。广大农村小学程度较好的班级较为适用此法教学。该文发表于《小学语文教师》1998年第6期。



三、    紧扣“场面”,难点突破法



《开国大典》一文,通过四个场面的具体描述,展示出1949年10月,在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透过一个个场面,体会人民群众激动、自豪的心情,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为此,教学本课,可以抓住文中所描绘的场面,引导学生阅读,通过品味语言文字,加深理解开国大典的盛况和伟大意义;要尽力引导学生去想象场面情景,把心放到课文中去,设身处地地去读、去想。引导学生想象时,要注意抓住一些关键词、句的揣摩来体会人们的思想感情。



为了突破本课教学的难点,针对广大城镇小学的教学设备不断更新的实际,笔者设计撰写了“研读型”教法文稿,发表在《小学教学参考》1998年第9期。



该文是这样阐述的:



1.入境,感知场面,激发自豪感。《开国大典》这个题目准确、鲜明而精炼地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据此,教师首先可感情饱满地导述(导语略);接着揭示课题,理解题意;然后播放“开国大典”的录像镜头或投影幻灯片,使学生进入大典的情境之中;再让他们说说这些图像反映了什么主要内容,有哪些感人的场面?由此从整体上感知开国大典盛况,并启发他们领悟: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从而激发其民族自豪感。



2.速读,依据场面,学习理文脉。本课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叙述,条理清晰。根据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实际,在学生进入情境,感知场面的基础上,可引导他们带着课后练习第1个问题,快速默读全文,注意读准字音,了解课文描述开国大典盛况的内容,并分清文中四次场面描写的段落起至,并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理清课文的条理。而后根据各部分内容的主导语,练习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品味,读懂场面,体会爱国情。用词准确是课文的特点之一。本文许多词语都蕴含着强烈的思想感情,可结合课后练习,引导学生通过细读文中的场面描写,联系语言环境,细细品味用词的准确性和词语的感情色彩,让他们深入体会字里行间所蕴含的真情实感。



如:第一部分“会前场面”,可先抓住参加典礼的成员和人数“参加开国大典的,有……有……有……总数达三十万人。观礼台上还有外宾。”的描述,从参加开国大典代表之广泛,理解这两句话反映了中国人民的大团结,说明了中国革命赢得了全世界人民的同情和支持。再通过对“迎风招展”“人的海洋”两个词的理解,体会天安门广场人山人海,灯波旗浪的壮观。



再如:第四部分游行情况,应引导学生抓住“天安门广场灯光、礼花交相辉映”和“群众游行队伍从天安门的白石桥前经过”的情形,体会开国大典的庄严隆重,热烈欢欣的场面。



此外,在一个个场面描写中,对毛泽东的直接描写虽然不多,但很典型,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高呼“人民万岁”,按动旗杆的电钮,不断地向群众挥手等。通过引导学生对这些言行的描写和庄严的会场环境以及人们激动的欢庆场面的烘托的品读,使他们清晰地感受到毛泽东——他是深受人民爱戴的领袖,他的伟大形象历历在目。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感悟场面描写的方法。先结合课文学习,弄明白怎样进行场面描写:即,有点有面,点面结合;突出重点,写出气氛;层次清楚,有条不紊。再明确所谓“场面描写”,就是由特定的地点、一定的景物、人物的活动这三者的综合构成的;而场面描写是这三者有机结合的动态描写。最后读写结合,以读促写,布置学生留心观察一个场面,并试着写下来。



最后总结强调这种教法既具备了第二种教法的优点,又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但难度大些,较适用于学生能力较强班级的教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7 09: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教师研读文本要做到“三钻”



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教学研究室 郭 宏



教师深入研读文本,要静下心来读文,沉下心来思考,从文章主题、结构、语言几方面理解透彻,这样才算深入研读了文本。



一读钻研主旨。教学何去何从,最终的落脚点在哪里,要给予学生怎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是深刻还是浅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文本的钻研。所以,教师要全身心地研读文本,如果在瞬间有所触动有所启迪有所震撼,那么请珍惜这一瞬间,试着用精练而富有个性的语言总结出自己被触动被震撼的原因。这些话语可能是文本的主旨。在捕捉文章主旨时,要注意兼顾独特性与多样性。所谓独特性,是就一篇文章的主旨而言,要有自己具体的感受。一位教师在执教《燕子》一课时,把文章的主旨确定为“美”。如,燕子外形美,春天景色美,燕子飞行美。看起来主旨很明确,但又好像少了些什么。仔细想,以下精妙的语言叩击着我们的心灵:“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成了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这不是一个“美”字所能涵盖的。这分明是旺盛的生命,是生机与活力。如果以此理解主旨的话,内涵就深刻多了。所谓多样性,就是指文章的主旨可能是多层次、多角度的。就拿《去年的树》一课来说吧,主旨可以确定为保护环境,可以确定为朋友间真诚的友谊,还可以确定为遵守诺言。如果把本课主旨单一化,就有可能在教学中扼杀学生的个性。



二读钻研结构。进一步阅读教材,要做好提炼、筛选、整理的工作,做到纵向成线,线上落点,连点成网。(1)提炼文章的线索。文章的线索一般分情节线与感情线两种,往往又彼此呼应。例如,《圆明园的毁灭》一文,情节线是这样的:辉煌──毁灭──反思。感情线相对应为:自豪骄傲──惋惜痛恨─—振兴中华,匹夫有责。理清文章的线索,课堂教学就有了“序”,不会是一盘散沙。(2)筛选精讲段落。文章不管篇幅长短,都有若干自然段。选择精彩段落一般可围绕以下四个点进行:抓难理解的或值得积累的精美语言;抓可以进行语言训练的点;抓对写法有启示之处;抓可以深化文章主题的结构。



三读钻研字词。在整体把握之后,注重品词品句,欣赏、积累语言。《燕子》一课的第一自然段中,用上“光亮”“俊俏轻快”“凑”等词语,小燕子在春天舒眉展翅、意欲冲天的形象便跃然于纸上。对这些字词不仅要理解,还要感受、揣摩,并要落实积累和运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7 09: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课堂小天地 教学大舞台



山东省沂源县南麻第四小学 张宗花 苗本增



“认识了课堂,才算真正理解了教育;改变了课堂,才算真正落实了新课程!”课堂教学作为教学方式在我国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在课堂教学中真正落实新课程的理念,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将是一个探索不尽的命题。尤其是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出人意料,学生喜欢发表自己的见解,有话就说,要让小小的课堂成为他们“大显身手”的舞台。



一、赏识学生的随意“插嘴”



在四年级的活动课上有位老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鸡兔共有16个头,44只脚,问鸡兔各有多少只?” 当老师按照教材上的方法逐步进行讲解时,班上的“调皮鬼”小声嘀咕了:“这样想太复杂了,把每只兔子都砍掉两只脚,每只鸡都砍掉一只脚不就得了。”细心的老师没有呵斥他的“插嘴”,而是让他立即走上讲台给大家解释:“鸡和兔共有44只脚,每只兔子砍去两只脚,每只鸡砍去一只脚,44只脚就少了一半即22只脚。这22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16(和头对应),是鸡的只数,另一部分是兔子的只数:22-16=6(只)。”多有创意的见解啊!一石激起千层浪,老师顺水推舟,干脆改变了原来的教学计划,来个小组讨论。结果,下课时,共有三种方法在大家的赞叹声中被公认为“奇思妙想”。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究竟是什么样的?较之以往的课堂教学,它在发生着怎样的变化?或许,从上面的课堂教学剪影中,我们可以触摸到一些正在发生着变化的因素。比如说,将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体、尊重他们的“奇思妙想”;关注学生的兴奋点,由此激发学生“我要学”的热情;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思考探究能力等等。



二、大胆质疑探究新奥妙



其实,对于对话、生成、自主、体验、探究等这些词语,很多教师并不陌生。但要细究它们的内涵,大家就不一定都能准确地说出一二了。这些词语本身凝聚的就是新课程所要构建的一些新课堂理念,但是如何深入理解这些理念并将其转化为课堂教学形态,可就是对每一位一线教师的挑战了。



学习了《小蝌蚪找妈妈》一课后,孩子们兴趣盎然地要自己养蝌蚪,亲眼看看蝌蚪变青蛙的经过。结果,孩子们通过观察,得出这样的结论──—癞蛤蟆和青蛙的蝌蚪是不一样的。癞蛤蟆的小蝌蚪身体椭圆形,尾巴比较短,全身油黑发亮,尾巴颜色较浅,它们喜欢聚集在一起游动;青蛙的小蝌蚪身体呈圆形,尾巴很长,全身青灰色,有几道斑纹,它们不爱在一起游动,喜欢单独分散活动。根据这样的结论,孩子们对语文课本大胆质疑──—课文中的描述“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是青蛙的小蝌蚪没错,但是课文配图中的小蝌蚪都是聚集在一起找妈妈的,而青蛙的小蝌蚪是喜欢独来独往的,看来插图还是有点问题。瞧,一旦孩子们的求知欲望被激活,学习的劲头也就更足了。而只有孩子们真正拨动了自己的心灵之弦,我们的课堂才会产生一种理想的甚至意想不到的境界──—超越课堂,超越学习,变学习为一种鲜活的生活。



三、在阅读中丰富学生的积累



新课标要求,在阅读中“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因为,语言材料积累的多寡,是语文素养高下的重要指标。



下面是一位老师的一段实录:



师:这位同学说得太好了,条条都在理,他可真了解晏子。其实,在原文里头,晏子说了一句很简单的古文,在补充教材里,找到了没有?



生: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师:这是句典故,孩子们快快背进脑瓜里,看看谁将来也能用上这句话,这句话可大有说法。快快背一下。



生:背。



师:继续谈,谁来读?



生:“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声,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晏子严肃地回答:“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呢?”在补充教材里,也有这样一句,是“晏子对曰:‘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晏子用简短的语言,直接就把齐国的人多势众表现出来了,楚王看晏子身材矮小,来讽刺齐国没有人了,但是晏子如此一说,让楚王大吃一惊。晏子的话柔中带刚,刺中楚王的要害,让楚王无言以对。



师:真是太精彩了。第一个掌声送给你,是因为你读人家的文章,读人家的语言,能把别人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这就是一个运用语言的过程。第二个掌声送给你,是因为你刚才长篇大论,说晏子委婉地直指楚王的要害。后人在晏子说的这个简短的一句话里面找出了三个成语──



生:挥汗成雨,摩肩接踵,张袂成阴。



师:你是猜出来的还是联系着这句话想出来的?



生:是联系着这句话想出来的。



师:你看看他多会联想,我们来对号入座,“张袂成阴”的意思是?



生:“张袂成阴”的意思是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摩肩接踵”的意思是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挥汗成雨”就是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



师:把这三个成语赶紧写下来,看谁一边写一边记在心里。(待学生写完。)来一起读一遍──



生读: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摩肩接踵,或者是比肩继踵。



师:大家说得好。他不光是语言简练,还用了什么方法说出来的?



生:用了比喻。



师:仅仅是比喻?



生:还用了夸张的手法。



师:和你一样,晏子的语文学得真好。用了夸张的方法,你说这个国家,哪里袖子举起来就能成一片云?但晏子就用这个方法一说,怎么着?



生:晏子这么一说,就让楚王觉得晏子他们国家的人真的十分多了。



师:所以说这晏子的语文学得真是太好了。刚才我们读了这么多晏子的话,请同学们总评晏子的口才给了你们什么样的印象?



生1:通过读晏子的对话,我知道了晏子的口才十分好,他足智多谋,能以口舌之战打败对手,是一个人中之人,才中之才。



生2:我认为晏子的口才绝了,他不仅能反驳了楚王,还四两拨千斤,借力打力,让楚王觉得自己很没面子。



生3:我想用一句话来说晏子的口才:“一人之辨,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师:她和刚才一个同学一样,也利用补充教材里的话,用人家的话来点评晏子,你咋这么会学语文、用语文呀?我们不妨一起学着他,夸夸晏子的口才,那真叫──



生齐: “一人之辨,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在以上的这段教学中,老师为学生提供了与文本水乳交融的补充教材。学生从被动地找补充教材的典故,到主动运用补充教材的警句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老师从将学生的视线引向补充教材,到融文本与补充教材于一炉的天衣无缝,使学生积累的语言进一步内化,并在运用中转化为自己的语言,从而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能力。我们都知道,积累的途径有课内,有课外,往往,课内似乎就是“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的就事论事,而这位老师为我们开了一扇窗,打通了课内课外积累的壁垒,为丰富学生的积淀播下了可喜的种子。



用新课程的新理念来“洗脑”固然重要,但是教学改革要改变的不只是传统的教学理论、教学观念,更重要的是,要改变教师们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行为,这几乎等于要改变他们习惯了的生活方式。课堂上关注每个学生的课堂劳动量,真正做到动手、动口、动脑。学生在课堂上会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上力求书声朗朗,把听、说、读的训练真正落到实处。小小的课堂,每一个教学行为、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承载着太过复杂的因素,需要大智慧的支持,才能使课堂小天地,变成教学的大舞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3-29 07:3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